《四川財政》自1981年創(chuàng)刊,國內刊號為51-1426/F,本刊積極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欄目設置及內容節(jié)奏經過編排與改進,受到越來越多的讀者喜愛。
《四川財政》刊載財政、稅收理論研究性文章,國內外財政、稅收工作資料,以及審計、財務、國有資產管理、外國財稅、財稅史等方面的內容。
雜志簡介:《四川財政》雜志經新聞出版總署批準,自1981年創(chuàng)刊,國內刊號為51-1426/F,是一本綜合性較強的經濟期刊。該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發(fā)表經濟領域的高質量原創(chuàng)研究成果、綜述及快報。主要欄目:國內外財政、稅收工作資料、審計、財務、國有資產管理、外國財稅、財稅史
《四川財政》自1981年創(chuàng)刊,國內刊號為51-1426/F,本刊積極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欄目設置及內容節(jié)奏經過編排與改進,受到越來越多的讀者喜愛。
《四川財政》刊載財政、稅收理論研究性文章,國內外財政、稅收工作資料,以及審計、財務、國有資產管理、外國財稅、財稅史等方面的內容。
《四川財政》雜志學者發(fā)表主要的研究主題主要有以下內容:
(一)財政改革;財政工作;財政管理;地方政府;財政
(二)財政工作;財政部門;財政管理;財政支出;財政
(三)財政;轉移支付;財政工作;財政職能;財政轉移支付
(四)財政;招商引資;財政支出;財政工作;稅收政策
(五)積極財政政策;留日;財政政策;札記;宏觀經濟運行
(六)農業(yè)綜合開發(fā);財政支農工作;財政支農;農業(yè)結構調整;農業(yè)產業(yè)化
(七)財政;財政資金;財政工作;預算外資金;財政政策
(八)天然林保護工程;分稅制;財政行為;公共財政管理;天然林保護區(qū)
(九)財政工作;民族地區(qū);四川民族地區(qū);財政部門;可持續(xù)發(fā)展
(十)財政;財政政策;國債;西部大開發(fā);財政理論
1、來稿應包括題目、摘要、關鍵詞、正文和參考文獻,正文標題和序號可分若干層(一、??(一)??1.??(1)??)。參考文獻著錄采用“順序編碼”制。
2、參考文獻的序號左頂格,并用數(shù)字加方括號表示,與正文中的引文標示一致,如[1],[2]……。每一條參考文獻著錄均以“.”結束。
3、摘要以200字左右為宜;關鍵詞3-5個,以分號相隔。
4、“作者簡介”置于首頁腳注處;基金項目請在文章首頁腳注處寫明項目來源和課題編號。
5、注釋:要對文章內的特定內容(引用數(shù)據(jù)、觀點和結論)加以注釋。以腳注的形式,采用規(guī)范的標識與格式,在文章中的有關詞語、內容以及引文出處等的右上角等標識。
引證文獻:又稱來源文獻,是指引用了某篇文章的文獻,是對本文研究工作的繼續(xù)、應用、發(fā)展或評價。這種引用關系表明了研究的去向,經過驗證,引證文獻數(shù)等于該文獻的被引次數(shù)。引證文獻是學術論著撰寫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也是衡量學術著述影響大小的重要因素。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lián)系出版商,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南新街37號,郵編:610016。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