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師大學報》自1973年創(chuàng)刊,經(jīng)國家新聞出版署批準,由山西省教育廳主管,山西師范大學主辦的綜合性學術理論雙月刊,CN:14-1072/C,ISSN:1001-5957。本刊始終堅持正確的辦刊方向,堅持學術第一的用稿原則,在學術界和出版界生產(chǎn)了廣泛的影響。
雜志簡介:《山西師大學報》雜志經(jīng)新聞出版總署批準,自1973年創(chuàng)刊,國內刊號為14-1072/C,是一本綜合性較強的教育期刊。該刊是一份雙月刊,致力于發(fā)表教育領域的高質量原創(chuàng)研究成果、綜述及快報。主要欄目:法學研究、政治學研究、科學技術哲學研究、傳播學研究、文化心理學研究、學術評價、戲劇研究
《山西師大學報》自1973年創(chuàng)刊,經(jīng)國家新聞出版署批準,由山西省教育廳主管,山西師范大學主辦的綜合性學術理論雙月刊,CN:14-1072/C,ISSN:1001-5957。本刊始終堅持正確的辦刊方向,堅持學術第一的用稿原則,在學術界和出版界生產(chǎn)了廣泛的影響。
《山西師大學報》雜志學者發(fā)表主要的研究主題主要有以下內容:
(一)基于WEB;校園網(wǎng);計算機網(wǎng)絡;相對論性;數(shù)據(jù)挖掘
(二)古土壤;黃土;第四紀;氣候變化;生態(tài)環(huán)境
(三)有理BEZIER曲線;導矢;教學模式;教育模式;教育教學模式
(四)檢核;虎皮鸚鵡;鄉(xiāng)村教師;教師專業(yè)發(fā)展;頂崗支教實習
(五)BERNSTEIN算子;逼近論;矩量;線性算子;種數(shù)
(六)自組裝;納米;兩嵌段共聚物;光敏性;三分子模型
(七)小麥;鈣調蛋白;番茄堿;小檗胺;UV-B輻射
(八)麥飯石;吸附劑;催化劑;酯化反應;催化劑制備
(九)酸棗;葉片;抗旱性;生境;葉表皮
(十)分光光度法測定;鹽酸羥胺;微波消解;分光光度法;硫代硫酸鈉
1、所投稿件應遵守國家相關標準和出版物法規(guī),如關于標點符號和數(shù)字使用的規(guī)范等。
2、標題層次不宜過多,一般不超過4級。層次序號為“10進位制”。例如:第一級為 1,第二級為 1.1,第三級為 1.1.1等。序號頂格書寫,序號后空一格書寫正文。
3、參考文獻參考文獻采用順序編碼制,序號置于方括號內,同一文獻在文中被反復應用則用同一序號標識,凡屬著作均應在文中序號后加圓括號注明頁碼。
4、來稿請附中英文摘要(中文200—300 字左右)和關鍵詞(3—5 個)。
5、來稿作者的信息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別、籍貫、職稱、學歷、研究方向、單位名稱、地址(XX省XX市或XX縣XX路XX號)、郵政編碼、電話號碼和郵箱等項。
引證文獻:又稱來源文獻,是指引用了某篇文章的文獻,是對本文研究工作的繼續(xù)、應用、發(fā)展或評價。這種引用關系表明了研究的去向,經(jīng)過驗證,引證文獻數(shù)等于該文獻的被引次數(shù)。引證文獻是學術論著撰寫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也是衡量學術著述影響大小的重要因素。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lián)系出版商,地址:山西省臨汾市,郵編:4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