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藝術研究》經新聞出版總署批準,自1986年創(chuàng)刊,國內刊號為54-1017/J,本刊積極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欄目設置及內容節(jié)奏經過編排與改進,受到越來越多的讀者喜愛。
《西藏藝術研究》為促進西藏地區(qū)文化藝術的發(fā)展和文藝理論體系的完善而服務。欄目有文化藝術論壇、國際學術交流園地、舞蹈專題、音樂專題、戲劇專題、曲藝專題、繪畫藝術、建筑藝術、考古文物藝術、集成志書精華、藝術與美學、當代藝術評論等。
雜志簡介:《西藏藝術研究》雜志經新聞出版總署批準,自1986年創(chuàng)刊,國內刊號為54-1017/J,是一本綜合性較強的藝術期刊。該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發(fā)表藝術領域的高質量原創(chuàng)研究成果、綜述及快報。主要欄目:文化藝術理論、國際學術園地、舞蹈藝術、音樂藝術、戲劇藝術、曲藝論探、美術工藝、攝影藝術
《西藏藝術研究》經新聞出版總署批準,自1986年創(chuàng)刊,國內刊號為54-1017/J,本刊積極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欄目設置及內容節(jié)奏經過編排與改進,受到越來越多的讀者喜愛。
《西藏藝術研究》為促進西藏地區(qū)文化藝術的發(fā)展和文藝理論體系的完善而服務。欄目有文化藝術論壇、國際學術交流園地、舞蹈專題、音樂專題、戲劇專題、曲藝專題、繪畫藝術、建筑藝術、考古文物藝術、集成志書精華、藝術與美學、當代藝術評論等。
《西藏藝術研究》雜志學者發(fā)表主要的研究主題主要有以下內容:
(一)民間舞蹈;羌姆;歌舞藝術;藏族;表演形式
(二)非物質文化遺產;故事;藏族;民間故事;民間文學
(三)藏戲;西藏文化;民族戲曲;劇目;藏戲藝術
(四)舞蹈;藏族舞蹈;藏族;歌舞;審美特征
(五)藏戲;戲?。粌x式;夏爾巴人;表演
(六)大九寨國際旅游區(qū);文化產業(yè);大九寨;特質;文化旅游
(七)羌族;《格薩爾》史詩;史詩;源流;淵源考
(八)學校音樂教育;歌舞;藏族;民間音樂;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九)音樂創(chuàng)作;音樂;藏族;藝術類專業(yè);陽剛
(十)藏族;傳統(tǒng)音樂;民間音樂;傳承歷史;歌曲
1、注釋用尾注形式,注釋信息要規(guī)范。
2、論文涉及的課題如為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或攻關項目,應予以注明。對于有中英文摘要的來稿,基金項目分別以中英文注于中英文關鍵詞下方。
3、題目:中文標題一般少于30字,簡短鮮明表明文章研究內容,盡量不用副標題及外文縮寫詞,避免使用非通用縮寫詞、字符等。英文標題應與中文標題一致,并符合英文表達習慣。
4、參考文獻應保持在5條及以上。參考文獻中的作者為1~3位時應全部列出,多于3位時只寫前3位,后面加“,等”即可;多位作者之間用逗號“,”隔開,參考文獻的著錄項目要齊全,順序要規(guī)范。
5、文稿摘要是以提供文獻內容梗概為目的,不加評論和補充解釋,簡明、準確地記述文獻重要內容的短文。
立即指數(shù):立即指數(shù) (Immediacy Index)是指用某一年中發(fā)表的文章在當年被引用次數(shù)除以同年發(fā)表文章的總數(shù)得到的指數(shù);該指數(shù)用來評價哪些科技期刊發(fā)表了大量熱點文章,進而能夠衡量該期刊中發(fā)表的研究成果是否緊跟研究前沿的步伐。
引證文獻:又稱來源文獻,是指引用了某篇文章的文獻,是對本文研究工作的繼續(xù)、應用、發(fā)展或評價。這種引用關系表明了研究的去向,經過驗證,引證文獻數(shù)等于該文獻的被引次數(shù)。引證文獻是學術論著撰寫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也是衡量學術著述影響大小的重要因素。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lián)系出版商,地址:西藏拉薩市北京中路7號,郵編:8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