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獻研究雜志收錄論文類型主要包括:研究成果、綜述及快報等。
雜志論文要求:
1、本刊刊發(fā)論文、譯文和書評。論文以8000–12000字為宜(上限為15000字),書評一般不低于5000字。
2、本刊已許可中國知網(wǎng)等以數(shù)字化方式復制、匯編、發(fā)行、信息網(wǎng)絡傳播本刊全文。所有署名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皆視為同意上述聲明。如有異議,請投稿時說明,本刊將按具體情況處理。
3、作者文責自負,一切言論均不代表本刊觀點。編輯部保留學術性修改文稿之權利。
4、引文超過150 字換行另起;上下各空一行;第一行縮進4 格,以下各行縮進2 格。夾注置于最后一個標點符號之后。引詩超過8 行換行另起,規(guī)則同上。
5、注釋采取腳注的方式。注釋與參考文獻的格式請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guī)則》(GB/T 7714-2015)。
6、論文分類號為了便于檢索和編制索引,本刊按《中國圖書資料分類法》標注論文分類號,置于中文關鍵詞的下方。作者將文稿中留空,由本刊編輯部統(tǒng)一標注。
7、來稿一經(jīng)采用,因人力所限一般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文稿署名自便,但來稿請注明作者真實姓名、單位、職稱、通訊地址、郵政編碼及電話,以便聯(lián)系。
8、論文摘要盡量寫成報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方面內(nèi)容(400字左右),應具有獨立性與自含性,關鍵詞選擇貼近文義的規(guī)范性單詞或組合詞(3~5個)。
9、題名應直接體現(xiàn)論文的要旨,必須與論文的內(nèi)容相吻合。為方便讀者檢索,題名還應盡可能包含論文的關鍵詞,以供二次文獻編制題錄、索引。
10、參考文獻參考文獻采用順序編碼制,序號置于方括號內(nèi),同一文獻在文中被反復應用則用同一序號標識,凡屬著作均應在文中序號后加圓括號注明頁碼。
古文獻研究雜志是由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主管,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主辦的省級期刊,順應社會的發(fā)展,雜志獲得了多項榮譽: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CJFD)、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