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2-04-19 02:31:37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yōu)槟x了8篇的幼兒小班教案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fā),請盡情閱讀。
活動目標:
1、學習與他人分享食物、玩具、圖書等。
2、懂得搶別人的玩具是不禮貌的行為,體驗分享帶來的樂趣。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初步培養(yǎng)幼兒有禮貌的行為。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
活動準備:
故事《明明的變形金剛》、幼兒自帶的一些玩具或食物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教師:小朋友,今天老師還來了一個小故事,大家一起來聽一聽吧,請你們認真聽完故事后回答老師的問題,好嗎?
2、教師講述故事內容,請幼兒認真傾聽。
二、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知道分享是一種好行為
1、教師:好啦!老師的故事講完啦,請你們說說明明的媽媽為什么會開心的笑了呢?
2、教師引導幼兒進行回答。
教師小結:小朋友,明明有了新玩具,而且還邀請了自己的小伙伴一起玩,一點也不自私,媽媽為他的行為感到自豪,所以高興、滿意的笑了。
3、教師:小朋友,瞧,明明會把自己的玩具和小伙伴一起分享,那當你們有一件新玩具的時候,你們會怎么樣做呢?你們會與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分享嗎?
4、幼兒討論后回答。
教師小結:大家現(xiàn)在知道了要和小伙伴一起玩玩具,明白了分享是一種好行為。
三、請幼兒和別人分享自己從家里來的東西,體驗分享帶來的樂趣
1、教師:小朋友,你們從家里帶來了自己最喜歡吃的東西和玩具,你們愿意和別的小伙伴一起分享嗎?
2、請幼兒介紹自己帶來的東西,并且說一說愿意和誰一起來分享。
3、教師根據幼兒的意愿,請幼兒與自己伙伴一起分享自己所帶來的東西。
4、教師小結:小朋友,因為大家都一起分享自己的東西,你們都開心嗎?其實與同伴分享也是一種快樂的事情。
四、結束活動
1、教師:小朋友,你們在家里有沒有和自己的家人或者是小伙伴一起分享自己的東西呢?懂得與別人分享,你們會感覺到更開心哦!
2、教師對今天的活動內容進行總結
鼓勵幼兒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學會與他人一起分享東西。
3、結束活動。
幼兒園小班社會分享教案二:小豬的野餐(分享)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感受與同伴共同分享的快樂。
2.大膽的介紹自己的想法,能有禮貌的與同伴分享。
3.知道郊游所需物品,會主動與同伴交換、分享好吃的。
4.初步培養(yǎng)幼兒有禮貌的行為。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音樂《一起去郊游》,課件,每個幼兒3-4種食物
活動過程:
一、看看、說說
(一)出示小豬:這是誰呀?
1.今天小豬要去郊游了,你們猜猜看豬媽媽會給他準備什么好吃的食品?
2.出示圖片:看,媽媽給小豬準備了一大包好吃的東西,都有些什么呀?
(二)通過猜豬媽媽準備什么食品這一問題,讓孩子的思維進一步發(fā)散。
1.豬媽媽給寶寶準備了哪些食物?
2.為什么要準備這些呢?
3.理解事物的關聯(lián)性。
如:準備面包,因為它能填飽肚子,準備水,因為旅游時會累,會口渴,準備飲料,告訴孩子我們要少喝飲料等。
4.出去郊游的時候除了帶吃的還要帶些什么呀?
5.教師小結出去郊游還要帶上擦手的濕巾;遮陽的帽子;小背包,垃圾袋等,外出我們還要注意安全呀!
二、想想、做做
(一)今天媽媽也給寶寶們準備了好多食物,我們戴上它和小豬一起去野餐好嗎?(放音樂《去郊游》走一走選一個位置坐下來進行野餐)
1.“喳喳喳,我想吃面包。是誰來了?”小鳥聞到香味來了,小豬可喜歡吃面包了,小朋友說小豬會怎么做呀?
2.引導幼兒想辦法,如:把小豬的面包給小鳥吃,把自己的面包給小豬;或者大家一起分著吃等,學會分享。
(二)出示幾種小動物
1.小朋友們看又有誰來了?(小猴子、小貓、小狗等)
2.“來了這么多小動物,他們都沒有食物,怎么辦呀?”你怎樣和小動物說呢?
引導幼兒把自己的食物分給小動物,如:猴寶寶我請你吃桃子,一起野餐真開心。小貓咪我請你吃薯片,好東西大家一起吃真開心等
3.我這里有很多糖果,小朋友們一起吃吧?老師把糖果分給小朋友
4.你想和你的好朋友分享什么好吃的?
5.討論:好東西大家一起分享你們心情怎么樣?
(三)教師小結
把好吃的東西分給好朋友一起吃,和大家一起分享是最快樂的。小豬看到小動物吃的那么高興,心里樂滋滋的。引導幼兒互相交換好吃的。
三、結束、延伸
我們回去把好吃的再分給其他班的小朋友吃吧?讓大家都感受一起分享的快樂,走吧!(音樂起《去郊游》)出教室
幼兒園小班社會分享教案三:一起來分享
活動目標:
1、知道分享就是將自己的玩具等物和同伴一起玩,愿意將自己心愛的玩具分享給自己的小伙伴。
2、知道和朋友分享自己喜歡的東西是件快樂的事。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
5、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PPT、幼兒自帶玩具若干
活動重難點:
1、重點:知道和朋友分享自己喜歡的東西是件快樂的事。
2、難點:知道分享就是將自己的玩具等物和同伴一起玩,愿意將自己心愛的玩具分享給自己的小伙伴。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師:小朋友瞧瞧這是誰?
師:對的,這是巧虎。今天是休息天,巧虎邀請好朋友來家里玩,會有誰來呢?
【評析:通過幼兒喜歡的巧虎形象導入本次活動,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通過猜一猜的形式,讓活動氛圍活躍起來。】
(二)初步感知“分享”的意思
師:“叮咚叮咚”會是誰呢?
師:我們一起來開門看看吧?
師:原來是琪琪和她的媽媽來做客了。琪琪給巧虎帶來了什么?
師:“琪琪,把蛋糕分給巧虎吃吧”琪琪媽媽說(播放錄音)
師:小朋友你知道“分享”是什么意思嗎?
讓幼兒說一說
【評析:第一次出現(xiàn)“分享”的錄音,讓幼兒說一說自己對分享這個詞的認識與了解,對分享有初步的知識準備。】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琪琪是怎樣做的?
師小結:琪琪將蛋糕一分二,一塊給巧虎,一塊給自己,大家一起吃蛋糕。原來分享就是不小氣,愿意把自己的好東西給好朋友一起吃。
師:琪琪分享了自己帶來的蛋糕,她的表情是怎樣的?巧虎的表情又是怎樣的呢?
師小結:分享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所以琪琪和巧虎都是笑瞇瞇的,他們都很開心。
【評析:通過圖片的觀察、感受,讓幼兒從感情上認識什么是分享,怎樣與別人分享,發(fā)現(xiàn)原來分享并不意味著就是失去自己心愛的東西,而是一件快樂的事情,能夠讓兩個人同時感受到快樂?!?/p>
(三)幫助多比感受分享帶來的快樂感
師:“叮咚叮咚”又有誰來了呢?
師:原來是多比來了,巧虎看見多比來了,馬上拿出了自己的火車玩具和琪琪、多比一起玩了起來??墒嵌啾仍趺蠢鲜侨ッ约旱目诖?
【評析:出現(xiàn)兩個不同的形象,一個是愿意分享的巧虎,一個是不愿意分享,并且獨占心理比較重的多比,通過兩個不同行為的對比,再次感受“分享”這個意思?!?/p>
師:(出示多比口袋的圖片)原來多比口袋里有兩個玩具小兵,但是他愿意拿出來分享一起玩嗎?
師: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師:這時又發(fā)生了什么事?(出示玩具小兵從口袋里掉落的圖片)
師:(出示多比握住玩具小兵的圖片并播放錄音“這是我的”)多比愿意分享自己的玩具嗎?
師:你是怎樣看出來的?
師:聽聽琪琪是怎么說的?在琪琪的提議下,多比又是怎樣做的?
(師播放琪琪的錄音:讓它來做火車的列車長吧,一定很好玩。)
師:這時的多比是怎樣的表情?琪琪和巧虎又是什么表情呢?
師小結:在琪琪的提議下,多比發(fā)現(xiàn)原來將玩具分享出去,會讓游戲更加好玩,所以大家都玩得很開心。分享真是一件開心的事。
【評析:最后出現(xiàn)的情節(jié)是在琪琪的提議下,多比愿意分享自己帶來的玩具小兵,不再藏在口袋中,同時也發(fā)現(xiàn)原來將玩具分享出來,比自己藏在口袋帶來的情感體驗更為快樂,發(fā)現(xiàn)和朋友一起玩真的很開心?!?/p>
活動延伸:
讓幼兒將自己帶來的玩具和身邊的好朋友一起分享的玩,感受分享帶來的快樂感。
幼兒園小班社會分享教案四:我們做個好朋友
活動目標:
1、知道對待朋友要真心,能與朋友共享美好事物以及在朋友遇到困難時愿意伸出援助之手。
2、體驗“朋友越多越快樂”的愉悅情感。
活動準備:
1、情景劇《好朋友》;
2、《好朋友》小海報20份,大海報1份;《朋友船》大海報1份;
3、布娃娃、遙控汽車、小汽車玩具各一個;
4、場地布置:鋪上桌布的方桌,上面放一盆花。
活動過程:
活動前給幼兒額頭貼上動物貼紙(類似頭飾作用)。
1、教師以獅王的身份出現(xiàn):小動物們,你們好!今天我們在一起真開心。你們的朋友來了嗎?他是誰?
請幼兒自由講述他為什么是我的好朋友,朋友之間應該怎樣。
(此時,幼兒的回答僅是某某一直給我好吃的,我們經常在一起玩,或者我們的爸爸媽媽是好朋友之類。教師提出的問題可以讓幼兒帶著問題邊游戲邊思考。)
2、(授旗課件)一巫婆坐著掃帚在怪笑聲中出現(xiàn):“我看見前面森林里有許多的動物,啊哈!我正愁我的長生不老藥沒原料呢!”
師:天吶!我從頭被森林里的教參巫婆看見了,也要把我們制成長生不老藥怎么辦?
(幼兒討論得很熱烈,有的說躲起來,有的說我們一起把老巫婆打跑,還有的說請仙女來幫忙……幼兒已進入了魔幻情景。)
教師進一步讓幼兒思考:與朋友遇到危險怎么辦?
3、師:我知道森林的那邊有一位仙女可以保護我們,我們出發(fā)吧!前面有一條小溪,我們必須跨過去才能到仙女家,但周圍沒有樹木的遮擋,巫婆很容易發(fā)現(xiàn)我們。
4、(課件播放)仙女再現(xiàn):動物們別著急,我為你們準備了隱身衣,你們只要把它套在身上跳過小溪,巫婆就看不到你們了。
(幼兒紛紛找朋友套上隱身衣,但第一對朋友跳過去時隱身衣便破了。于是,大家討論:怎樣才能既跳過小溪又能讓隱身衣不破。教師在旁引導,直至發(fā)現(xiàn)問題的關鍵—兩或三個幼兒要步伐一致同時跳過小溪。)
5、全體幼兒跳過后,來到幾鍋蔬菜湯前。
師:小動物們真能干,安全地跳過了小溪,躲過了巫婆的眼睛,前面就是仙女的家了。
(播放課件)仙女出現(xiàn):勇敢機智的小動物們,你們跳過了小溪,可還有一個難題在等著你們。你們必須用勺子喝完鍋里的湯才能來我這里。記住,手必須抓住勺柄的頂端。
(幼兒紛紛拿著長柄勺喝湯,但怎么也喝不到。教師在旁引導:“你的朋友遇到了困難,該怎么辦?”最后,幼兒互相喂完了湯,歡呼雀躍,感受到了合作成功后的喜悅。)
6、集體討論、小結:朋友是什么?
幼兒園小班社會分享教案五:分享玩具
教學方法:
情景表演法
示范講解法
行為辨析法
活動目標:
1、愿意將自己喜愛的玩具與他人分享。
2、在分享的過程中,逐步建立輪流分享與“先賓后主”的分享規(guī)則。
3、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社交儀儀。
核心要素:
小玩具、真新奇、大家玩、才有趣、懂謙讓、知愛惜、共分享、更知禮
活動準備:
課件《一輛小汽車》
基本活動:
(一)導入活動
老師:“小朋友,你家里有自己喜歡的玩具嗎?”
“你讓別的小朋友玩過自己的玩具嗎?
(二)關鍵步驟
1、情景表演或課件演示:《一輛小汽車》
2、組織幼兒討論:
(1)
假如明明喜歡玩汽車,那么你們?yōu)槊髅飨胍幌?,到底是一個人玩有趣,還是和大家一起玩有趣?
(2)
他們是怎樣玩的?為什么要謙讓?為什么明明要讓軍軍和甜甜先玩?
(3)
玩別人的東西時應該注意些什么?為什么要這樣做?
3、結合核心要素,讓幼兒講述與同伴共享玩具的方法。
活動延伸:
1、在班上設“玩具角“,鼓勵幼兒將自己的玩具拿到幼兒園與朋友共享。
2、建立分享的規(guī)則。
3、規(guī)范自身行為,對幼兒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
注意事項:
1、要防止孩子在分享玩具的同時,產生攀比的心理。
2、注意解決分享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培養(yǎng)幼兒愛惜玩具的好品質。
活動反思:
1、孩子對活動的哪一環(huán)節(jié)最感興趣?為什么?
2、你認為這個活動的成功之處在哪里?
3、你認為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該如何改進?
附:故事《一輛小汽車》
明明邊走邊高興地看著手中的玩具電動車。他是多么喜歡電動小所車啊!
這時,他看到軍軍和甜甜正從對面走過來,他迫不及待地向他們打起了招呼:“軍軍,甜甜,我爸爸給我買了一輛新玩具車,我們快來跟我一塊玩兒吧!”
軍軍和甜甜高興地說:“好啊!”
于是,明明、軍軍和甜甜一起來到一塊空地。
明明說:“軍軍,甜甜,玩具車是我的,你們先玩吧。”
軍軍說:“甜甜,你是女孩子,還是你先玩吧!”
甜甜愉快地接過玩具車。她輕輕地將玩具車的電門開關一按,小汽車飛快地向前駛了出去。大家都拍起手掌跑起來。不好!要碰到一塊大石頭了!大家都緊張了起來??墒牵钊瞬桓蚁嘈诺氖?,小汽車居然靈活地繞過了石頭,慢慢地停了下來。
輪到軍軍玩了,他想讓小汽車越過面前的小土溝。軍軍將汽車用力推了出去,可是,小汽車沒走幾步就翻了個跟頭。明明心疼極了,趕快抱起小汽車看看摔壞了沒有。
甜甜責怪軍軍說:“看,你也太不小心了吧!”
軍軍不好意思地低下頭,走到明明面前說:“對不起,都怪我不小心?!?/p>
明明望著軍軍滿臉內疚的樣子,心里也感到很是過意不去,于是,他又把玩具車遞給了明明,說:“沒關系,你快接著玩吧?!?/p>
這次軍軍可小心了,他接過汽車,將汽車放在了離小土溝不遠的地方先用手輕輕地推了一把小汽車,小汽車搖晃了一下身體,但是很快地而且順利地越過了土溝。
明明想玩汽車的方法更特別,他想讓汽車爬上一道斜坡,但是玩起來可費勁了,他幾次打開汽車的電門,小汽車都從高處滑了下來,明明急出了滿頭大汗。
甜甜說:“不要著急,我們先想想辦法吧?!?/p>
軍軍想,汽車爬不上去,主要是車輪打滑的緣故。他突然想起了科學活動中,讓小蝸牛爬坡的原理,用小棍子在斜面上畫了一道一道的橫道,“嘟嘟嘟……”小汽車還真的爬上了高坡。
明明說:“軍軍,謝謝你幫我!”
1、依據局部圖案的外形、顏色等線索,拼貼出完整的圖案。
2、初步感知圖形部分與整體的關系,培養(yǎng)邏輯推理能力。
3、引發(fā)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4、培養(yǎng)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準備材料:
教具:教師準備大拼圖一個、番薯干、
學具:操作圖片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找朋友拼一拼
1.教師:今天我請大家吃好很好吃的東西,這是什么呀?(拿出番薯干),番薯干可好吃了,我把番薯干發(fā)給小朋友,但是我沒請小朋友吃之前,可不可以吃???(幼兒:不可以)。
2.我發(fā)給小朋友的番薯干和老師的是一樣的嗎?(不是),我發(fā)給小朋友的番薯干啊,只是一部分,它們都有一個好朋友,合在一起就是一整塊番薯干了,請小朋友找一找你的朋友在哪里?找到朋友,拿著你們的番薯干碰一碰,然后把它吃掉。
3.番薯干好吃嗎?還想吃嗎?把有三解形,長方形、圓形洞洞的番薯干發(fā)給小朋友,再在小朋友桌上放上填補洞洞的番薯塊,填好了,給師看,吃掉番薯干。
二、猜一猜拼一拼
1.昨天晚上,我家里啊來了一只小老鼠,它把我的車車都給弄壞了,我想請小朋友幫我把車車修補好。(發(fā)給小朋友圖片)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車車修好了,就請小黃老師看看對不對?
3、教師小結。教師出示大圖片,請幼兒來說說自己是怎么修好的。
教學反思:
1、認識紅、黃、藍、綠、紫等顏色。
2、激發(fā)父母與孩子之間合作關系。
3、提高孩子動手操作能力。
4、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5、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xiàn)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教學重點、難點
1、要以孩子為主,父母在旁邊協(xié)助孩子做。
2、家長要和孩子配合好,注意顏色搭配。
活動準備
1、剪好的短條皺紋紙。
2、固體膠每人一個。
3、 畫有大樹輪廓的畫紙。
4、 做好的大樹和用皺紋紙做成的花。
活動過程
1、出示皺紋紙,引發(fā)興趣。
師:今天老師帶來一樣東西,大家看這是什么東西?
幼:皺紋紙。
師:大家知不知道皺紋紙可以用來做什么嗎?(拿出做好的大樹和花)
2、認識皺紋紙的顏色。
師:首先咱先來認識一下這些皺紋紙的顏色,看一看老師做的大樹上面都有什么顏色呢?
師: 看老師還做了一朵大紅花,大家想不想趕緊把這些東西做成呢?
3、教師告訴孩子和家長如何做。
師:首先把皺紋紙放在手心里揉成圓團,然后涂上固體膠粘在大樹的輪廓里。家長要提醒孩子注意顏色搭配,可以幫助孩子揉圓團,讓孩子自己涂膠粘。
4、活動延伸:
孩子的大樹做好之后老師教家長也用皺紋紙做一朵花送給孩子。
教學反思
1、 小班幼兒剛從家庭走向幼兒園,由于年齡小,手的動作不夠靈活,而用皺紋紙揉圓團孩子基本都能做到,盡管揉的不圓,但都能粘到紙上。
2、孩子和家長都能非常配合的完成本次作品,而且加上延伸環(huán)節(jié),家長自己也動手做一朵花送給自己的孩子,以表示獎勵,本次活動非常成功。
2、只要有家長配合,都能做的非常好,而老師幾乎不用指導,只是起到一個引導的作用。
3、因為有家長的指導,所以不能能很好的反映出幼兒的真實水平,幾乎每個作品都很好。
1.鍛煉四肢協(xié)調跑的能力。
2.根據摸到的卡片愉快地參加游戲。
重點難點:
1.鍛煉四肢協(xié)調跑的能力。
2.根據摸到的卡片愉快地參加游戲。
活動準備:
1.故事紙偶:《大魚吃小魚》。
2.教師提前檢查好場地安全。
3.神秘箱。
活動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教師帶領幼兒到戶外場地,做熱身運動。
三、玩大魚吃小魚游戲。
1.請幼兒圍坐成圓圈,教師將一套大魚和小魚紙偶放入神秘相中。
2.請兩名幼兒到最前面,兩人從箱子中各抽取一張紙偶,分別大聲告訴全體小朋友自己抽到的是什么魚,并比較兩條魚的大小。
3.抽到小魚的幼兒要圍繞圓圈外快快跑,抽到大魚的幼兒要追小魚。如果大魚追到小魚,則大魚為勝利方,需模仿吃掉小魚的動作后繼續(xù)參加下一輪游戲,被吃掉的小魚為失敗方坐回圓圈休息;如果大魚沒有追上小魚,則坐回圓圈休息,逃走的小魚為勝利方繼續(xù)參加游戲,并邀請一名新朋友,開始新一輪游戲。
1.運用多種感官認識方形、圓形。
2.初步認識方、圓標記,能按形狀標記對物體進行分類。
(二)準備:
1.請家長和孩子一起找一片方的餅干,一片圓的餅干。
2.圓、方標記各一個,貼在兩個盆子上。
3.袋子一個,裝餅干用。
(三)過程:
一.摸餅干:認識方形和圓形。
1.出示裝有餅干的袋子。
2.請幼兒來每人摸一片餅干,并說說摸到了什么形狀的餅干。
3.T:誰摸到了圓餅干,請舉起來!圓餅干是什么樣子的?
(圓圓的沒有尖尖的角)
〈依上提問認識方餅干〉
二.認識形狀標記,按標記將物體分類。
1.出示兩只盆子。
A.??指有圓標記的盆子
T:這是誰的家?你怎么知道的?卡片上畫的是什么?是什么標記?
B.指有方標記的盆子。
(認識過程同上)
2.送餅干回家。
T:天黑了,請小朋友把餅干送回家吧!邊送邊告訴它:X餅干送你回X標記的家。
3.集體檢查結果。
出示裝圓餅干的盆子:“這是什么標記?里面放什么餅干?”再出示裝方餅干的盆子:“這里呢?”
三.到餅干的家做客。
活動目標:
1、有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建立合作意識,并能勇敢的嘗試各種挑戰(zhàn)。
2、學習雙腳行進跳,兩人前后合作跳,鍛煉腿部肌肉,掌握協(xié)調、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4、培養(yǎng)幼兒邊玩邊記錄的學習技能,并能夠用自己簡短、流利的語言表達自己記錄的意思。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只布袋有裝飾
準備活動的音樂,小紅旗四面,四枝小樹枝
活動過程:
1、準備活動:
“小朋友,今天天氣真好,我們跟著音樂一起來做運動吧!”
聽音樂跟老師做準備活動。
2、導入:探索布袋
“小朋友,這是什么?”(布袋)
“你們以前和布袋玩過游戲嗎?現(xiàn)在我們就和布袋來玩游戲吧!”
老師的要求:“請你開動的小腦筋,玩出與別人不一樣的花樣來!”
幼兒探索,老師輔導。(捕捉跳得像只袋鼠的孩子)
3、學習雙腳并攏跳
“小朋友們,快來看呀,她跳得真像只袋鼠,好棒!”
“我們請她為我們表演一下,好嗎?”
請這位小朋友演示,其余的坐下休息。
“還有誰有不同的玩法?”
請出那位跳的像袋鼠寶寶的幼兒來演示,其他幼兒觀察:她是怎么跳的?
演示后請她介紹是怎么想到的以及這樣跳的方法。(介紹布袋)
小結:雙腳并攏,起跳時膝蓋稍彎,雙臂自然放于胸口,前腳掌用力往上蹬,落地時輕輕著地。
“那我們也來學她的樣子,做袋鼠寶寶跳,好嗎?”
提醒幼兒穿布袋可與同伴互相幫助
“袋鼠寶寶們,用力跳,跳的高又遠,跳到老師這里來?!?/p>
幼兒朝著老師的方向向前跳。
4、游戲:挑戰(zhàn)自我《過獨木橋》
(1)、選擇一條獨木橋(一高一矮)勇敢的跳過去。
師:“大家看,前面有兩條獨木橋,它們有什么不一樣嗎?”
幼兒說一說。(一高一矮)
“小袋鼠,你們敢跳過獨木橋嗎?”
“真勇敢!那你愿意過哪座橋,又該怎么過呢?我們來試一試?!?/p>
師提出要求:請孩子們在想試跳的那座橋前面排隊,一個一個按次序跳,要注意安全?!保ㄟ^獨木橋時,教師引導幼兒互相鼓勵,勇敢的跳過橋。)
(請試跳時遇到困難又得到別人幫助的幼兒介紹,烘托同伴間相互關心的美好情感。)
(2)練習與同伴合作跳。
“大家真厲害,都能勇敢的通過獨木橋,剛才我們是一個人跳的,那能不能與同伴一起合作跳呢?先討論,然后請小袋鼠們找自己的好朋友來跳跳看。
幼兒探索,師巡視指導,引導多人跳,把他們吸引過來,提出要求:要跟著口令協(xié)調跳。
5、結束部分
(1) 放松練習《雪人融化了》
“唉呀!我好累?。〈蠹依蹎??那把布袋脫下來放邊上,跟我一起放松一下吧!”
“啊呀呀!我的腰融化了,不行不行,我的左腿也融化了,我的右腿也開始融化了,我的手,我的臉,我的身體都融化了!”
(2) 整理布袋
“嗯,游戲結束了,小朋友們,我們把布袋整理好,一會到院子里再用別的方法來玩布袋吧!”
課后反思:
幼兒園全體教職工必須始終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排除一切不安全隱患,確保每一位幼兒安全。然而剛入園的小班幼兒的安全教育尤為重要。
一、強化安全意識,嚴格實行多方位的安全教育
(一)加大對教職工的安全工作教育
l、開展定期性的安全教育。不僅每學期開始時,我園向全體教職工進行園所安全教育大會,我們還利用每星期政治學習或臨時召開會議對全體教職工進行安全教育,做到逢會必講安全,防止教師出現(xiàn)麻痹思想,以保證本學期不出現(xiàn)意外事故。
2、進行有針對性的安全教育。如對保教人員的教育從幼兒的衣、食、住、行進行全面教育,對食堂人員從食品衛(wèi)生和飯菜的質量及溫度的處理上進行教育,對門衛(wèi)從幼兒來園到離園進行教育。通過針對性的教育,使各部門工作人員都引起格外的重視,加強安全意識,從而提高幼兒的生活質量。
3、實行全面性的安全教育。實行對教職工簽訂安全考核制,對他們提出要求:即每位工作人員不但要對自己工作安全負責,還要有全面負責的意識,以保證安全工作的順利落實。
4、組織經常性的安全教育。我園除了定期安全教育外,還進行經常性的安全教育。每次在班組會上都要強調安全工作,尤其是出現(xiàn)問題后及時進行安全教育并對此.問題進行認真地分析,找出原因及隱患,以使教職工從中受到教育,接受教訓。
(二)強化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提高他們的自我保護能力
l、結合日常生活,滲透安全教育。
幼兒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幼兒園與同伴度過的,他們好動,并且容易興奮,因此我們應善于抓住各個活動的有效環(huán)節(jié)進行教育。如:我們通過晨間談話、故事、情境表演,等形式,讓幼兒來評價行為的對與錯,學會分析應該怎樣做,潛移默化地讓小班幼兒知道迷路了該怎樣盡快找到親人?陌生人來敲門怎么辦?過馬路時應注意什么等等。
2、結合教學活動,滲透安全教育。
一個教學效果的評價就是教育目標能。否真正落實在幼兒的身上,因此,我們有意識、有針對性地開展了一系列的安全教育?;顒?,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
3、培養(yǎng)、訓練良好的生活習慣。
良好的行為習慣可以避免幼兒受到傷害,如在吃飯時要求細嚼慢咽,不與同伴嬉笑打鬧,以免食物嗆入氣管發(fā)生意外;吃帶骨頭的食物要把它挑干凈,以防卡住喉嚨;活動時要求幼兒先把鞋帶系緊,圍巾拿下,這樣就不至鞋帶松了、圍巾掉了而摔跤;午睡時要求幼兒不蒙頭睡覺,使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從而少一份危險,多一份安全。
二、健全安全制度,嚴格規(guī)范安全工作管理
俗話說“人管一點,制度管一片”,的確,有了健全的制度才能促使管理進入科學化的軌道。我們建立健全了各項安全制度,完善安全管理。
(一)校舍安全管理系統(tǒng)化
l、定期檢查樓梯通道,下雨天及時對場地進行清掃、排水,對主要通道口鋪上墊子,以便防滑,并做到有教師看管。2、在幼兒上廁所時,衛(wèi)生間不脫離教師,時刻提醒幼兒慢走、不推擠。3、課間幼兒在操場上玩時,教師把每個孩子都鎖在自己的視線里,時刻關注他們的安全。 4、對桌、椅、床、電、水、煤氣灶,我園有專人維修,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處理。
(二)校車安全管理全程化
1、實行與駕駛員簽訂安全合同,使其加強安全責任感。 2、執(zhí)行行政人員跟車制。車輛管理人員經常與駕駛員溝通,了解車況,并不定期到每個站點查看情況。3、采取教師跟車制。每次跟車安排兩名教師,要求她們面對幼兒,一個在車中間,另一個在車門邊,,時刻注意每一個孩子的動態(tài)。教育他們不把手、頭伸出窗外,而且跟車教師必須站著看管幼兒,遇到轉彎或倒車,由一名教師下車指揮駕駛員前進或后退。 4、幼兒下車時,務必保證有一名教師在車門邊把孩子一個個按秩序抱下車,而且教育他們不擁擠,依次排隊慢慢下車。
(三)大型玩具安全管理細致化
幼兒與大型玩具接觸的頻率很高,我園有專職的保健教師每天對大型玩具進行檢查。平時幼兒玩大型玩具時,教師經常提醒他們相互謙讓、不推擠。把每個孩子都作為一個點,鎖在自己的視線內活動,做到眼中有幼兒,心中有目標。園領導時常查看大型玩具,發(fā)現(xiàn)有不安全因素,立即排除,確保每一位幼兒安全。
三、家園配合,共育幼兒平安樂園
面對身心還處于“準備”或“發(fā)育”階段的活潑幼兒,如何實施安全教育?我園象抓教育一樣抓安全,家園配合,共創(chuàng)環(huán)境,編織一張讓幼兒展開想象,愉快學習,玩耍自由,健康成長的“安全網”,走上了幼兒園安全教育經?;?、正規(guī)化、科學化的軌道。
1、形成一種制度,樹立一種責任
“為幼兒提供安全的生活、學習空間,使他們健康幸福地成長”,是我園教職工的共識。幼兒園創(chuàng)辦 來,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保教管理制度,每個教師、保育員、炊事員都有章可循,規(guī)范行事。
用制度管理人是我園運用“熱爐效應”的成功之道。《幼兒一日活動規(guī)程》、《教育養(yǎng)育須知》、《安全教育制度》、《膳食管理制度》、《教師日常行為規(guī)范》等等30余種職責、制度、考核辦法原原本本地掛在辦公樓的醒目處。這些條條框框看起來呆板,但教師們談起來如數(shù)家珍,操作起來得心應手,贏得幼教同行的好評。
三、 移增加一分防范,減少一分危險
向幼兒進行安全教育,培養(yǎng)幼兒自我保護能力,是幼兒園安全工作的一個方面。我園根據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創(chuàng)設了符合幼兒身心健康的活動環(huán)境,區(qū)域角、攀登架、戲水池、種植園、飼養(yǎng)角、實驗室等全方位為幼兒開放,這里可以跌打滾爬,可以構建創(chuàng)造,可以交流合作,可以奔跑跳躍,解放孩子的雙手,解放孩子的空間,玩得快樂,玩得安全。
1、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
1、在案件偵破過程中學會細致觀察,用語言描述各種動物腳印的不同特點,進行案情的分析與偵破。
2、提升思維的準確性與擴散性。
3、提高觀察能力,體驗幫助他人的快樂。
4、發(fā)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課件《我是小警察》、腳印圖、音樂《警車》等。
活動過程:
一、談話,調動幼兒興趣。
師:現(xiàn)在我是一名?(警察)警察是做什么的?如果你是一名警察,你會怎樣為大家服務呢?你覺得他說的怎么樣?為什么?那我們都來做警察為大家服務,好嗎?
二、教師與幼兒共同執(zhí)行任務,調查盜竊案
1、突然電話鈴響,電話中小貓報案。
師:聽電話鈴響了,有人報案,我們一起聽一聽?!熬?,警察我家有很多的魚被人偷走了?!?/p>
師:小貓為什么要報案?他是怎么說的?他還應該讓我們知道什么?對,家庭住址。你的家庭住址是哪里?那我們問問小貓的家庭住址在哪里?誰會是盜竊犯呢?這些都是你們猜出來的,光靠猜行不行?破案需要什么?(線索)
2、小警察們在音樂中到案發(fā)現(xiàn)場。
師:現(xiàn)在跟我一起到案發(fā)現(xiàn)場尋找線索。(依據)(師帶幼兒聽音樂做開汽車動作)
3、檢查現(xiàn)場,采集腳印。
師:我們一起看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這兒有許多動物的腳印。
三、通過觀察腳印,分析嫌疑人
1、幼兒觀察討論:自己采到的腳印是什么樣子的,
可能是哪種動物的腳印。
師:你采到的腳印是什么樣的?它可能是哪種動物呢?請你跟旁邊的警察們相互說一說。
2、運用多媒體課件演示,讓幼兒發(fā)現(xiàn)各種動物腳印的特點。
師: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些腳印分別是哪些動物的。
3、游戲:說一說
說出與小動物相應的腳印。
師: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腳印到底是誰的?
四、在多媒體中演示案發(fā)現(xiàn)場圖片,通過分析觀察,推斷出誰是盜竊犯。
五、“抓盜竊犯”
將盜竊犯抓住后對其實施教育,從而也向幼兒滲透教育:教育幼兒要有社會責任感,不做侵害他人的事情。
師:你怎么看出小豬是盜竊犯?小豬為什么偷東西?我們一起來聽聽。
原來小豬偷魚是為了幫助受傷的鴨大嬸。那我們應該怎樣教育小豬?你會對它說什么?
師結: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做個好人,盡自己的能力去幫助別人,但在幫助別人的時候一定不做傷害他人的事情。小豬說謝謝你們,以后他一定改正。
活動延伸:
除了判斷腳印之外,可以引導幼兒了解通過指紋、皮膚纖維、毛發(fā)等等現(xiàn)代的科學技術確定犯罪嫌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