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3-05-05 08:57:30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yōu)槟x了8篇的英語議論文寫作論文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fā),請盡情閱讀。
對于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來講,無論是在英語科目的學期考試,還是在四六級考試、考研、考博英語考試,英語寫作都是必出現(xiàn)的題目。而在托福、雅思等考試中,英語寫作也是很重要的題目。英語寫作相比較其它類型的題目而言,往往更能反應考生綜合應用英語的能力。對于英語作文的評分來講,作文的內(nèi)容并不是起決定因素的,如果作文內(nèi)容符合主旨,邏輯合理,語法正確,語言得體,加上一些必要的修飾性的句子,那么就可以拿到一個比較理想的分數(shù)。而對于使用頻率最高的議論文來說也是如此。
1.提綱式英語議論文寫作的基本要求
各種應試作文雖然很多,但如果掌握了英語應試作文的思維規(guī)律,加上對英語應試作文常見文體的掌握,應試作文就會變得迎刃而解。而在觀察了眾多應試作文后就會發(fā)現(xiàn),很多應試作文都出現(xiàn)了“結(jié)構化模式”。而非英語專業(yè)四六級考試、考研作文、英語專業(yè)四、八級考試到托福、雅思考試,最常見的作文類型有以下幾種:應用文、議論文、說明文、記敘文。對于應用文主要是信件、便條;議論文可以分為提綱式和圖表式,而這兩種又是最為常見的類型。而在針對提綱式議論文的寫作時,首先需要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要求。
1.1統(tǒng)一性
統(tǒng)一性是指在文章的寫作過程中,對于每個段落的中心都要有一個統(tǒng)一的思想,那就是為了全篇文章的中心服務,而且每個段落都是圍繞一個主題句而展開的。每一句話都是在文章總體中心思想下寫成的,不是在中心思想之外的句子,否則就會使文章顯得零散而雜亂。
1.2完整性
在統(tǒng)一性的基礎上,文章還必須講求完整性。文章的每個段落都有一個主題句,而主題句下面又有很多展開的分句,這些分句都是圍繞主題句而展開的。在分句的寫作過程中,需要和主題句的中心思想保持一致,使得文章的主題思想能夠在分句的配合下而展開,給讀者完整的感覺。而如果文章在主題句下沒有必要的分句,那么文章就會顯得不完整。
1.3連貫性
連貫性主要體現(xiàn)在形式的連貫和意義的連貫。形式的連貫主要是使用歇一些有連貫意義的詞語,而意義連貫則是指文章要有內(nèi)在的連貫性。
形式的連貫的目的主要是引起他人的注意,具體做法是在文章的句子與句子之間,段落與段落之間加上一些表示連貫的詞語。具體方法有:第一,重復前面的重要詞語;第二,用代詞來指代上文中出現(xiàn)的事物;第三,使用一些表示過渡的詞和句子。如表示層次的firstly、secondly等,表示列舉的for instance、as a matter of fact等,表示總結(jié)的in a word、finally in simpler terms等,表示比較的in comparison with、however likewise等等。
2.提綱式議論文的寫作
議論文的主要目的就是闡明道理,使某人相信某種假設。而議論文通常由兩種推論方法,即歸納法和演繹法。我們在寫作過程中,對于這兩種方法很難有理想的效果,所以議論文一般主要出現(xiàn)以下幾個部分。
第一,引言(introduction),這一段主要是介紹一些關于主題的背景知識,提及文章的主題,表明寫作的中心句;第二,正文(body),正文是文章的主要部分,主要討論和回答在引言中提出的問題,而語言也要符合一定的邏輯性,在正文的寫作中,如果分了幾段,那么每一段都要有中心句;第三,結(jié)語(concluding paragraph),第三部分主要用簡潔的語言對文章進行總結(jié),總結(jié)觀點或者提出希望。議論文主要分為提綱式作文和圖表式作文。所謂提綱式,就是根據(jù)題目中給出的題目和提綱,寫出作者要表達的中線思想,然后圍繞這一中心思想展開論述,表達提綱的主旨。
2.1原因式
提綱式論文第一種是原因式,主要要求對某種現(xiàn)象進行分析并解釋其產(chǎn)生的原因。在考試中,實質(zhì)簡單的作文往往都看似復雜,但是經(jīng)過總結(jié),無疑是以下幾點:
Should censorship be abolished?
Should students be exposed to excessive usage of computer?
Should euthanasia be legalized?
所以,對于原因式主要分為這幾部分。
Paragraph 1 thesis statement:A phenomenon or problem in society My view
Paragraph 2 reasons:transitional expression + reason1,transitional expression + reason 2,transitional expression + reason3
Paragraph 3:conclusion,to restate the thesis
2.2分析并解決問題式
分析并解決問題式是針對某一社會現(xiàn)象找出解決的辦法。這種形式和原因式有些相同,但是不同之處在于這一形式要求在原因后要有一定的解決方法。這種問題通常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引入話題,引出某種現(xiàn)象,表明作者的態(tài)度;第二,過渡性的語言和分析原因;第三,給出解決辦法;第四,總結(jié),倡議或者提出希望。
Paragraph 1 thesis statement:A phenomenon or problem in society My view
Paragraph 2 reasons:transitional expression + reason1,transitional expression + reason 2
Paragraph 3 solutions or advice:transitional expression + solution
Paragraph 4 conclusion:to restate the thesis
在提綱式議論文中還有其他的一些常見形式,如比較式、批判式等等,但是大多與這兩種類似,所以在提綱式議論文寫作中,重點掌握原因式和分析解決式是關鍵。
【參考文獻】
[1]劉春偉.英語應試作文寫作捷徑[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6.
議論文多為一幅圖,有時也有兩幅,這類作文的時態(tài)通常用一般現(xiàn)在時,可以分三段寫。一般第一段先描述看圖內(nèi)容。第二段描述從圖中影射出的社會現(xiàn)象。第三段則針對這種社會現(xiàn)象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下面請看這幅圖:
第一步:審題
審題時要觀透文字信息和圖畫信息,列出要點:先描述圖的內(nèi)容。如1.網(wǎng)吧;2.雙叉從招牌上掉下來;3.成績差;4.對學生有害無益。然后描述存在的社會現(xiàn)象,如:一些學生上網(wǎng)成癮以及沉溺于網(wǎng)吧有哪些不利因素。把這些要點找出來。5.上網(wǎng)成癮;6.學生學習不集中;7.學習成績差;8.浪費時間;9.很有可能交友不當;10.對學習失去興趣;11.成績不及格。
第二步:以詞及點,用一兩個單詞或短語寫出每句話的細節(jié)要點
1. a net bar
2. a couple of crosses falling from the sign board
3. become poor in study
4. do more harm than good
5. be addicted to the computer games
6. can’t focus their attention on their studies
7. give rise to their bad academic performance
8. waste a lot of time
9. be likely to make friends with bad guys
10. lost interest in study
11. get low scores in exams
第三步:聯(lián)詞成句,將上述要點的詞語擴展成句子
1. A boy stands under a sign board of a net bar.
2. On his paper are a couple of crosses falling from the sign board.
3. He is poor in study.
4. Going to net bars will do more harm than good.
5. Some students are addicted to the computer games.
6. They can’t focus their attention on their studies.
7. Not listening attentively in class and not doing homework give rise to their bad academic performance.
8. Going to net bars to play computer games wastes a lot of time.
9. Students are likely to make friends with bad guys.
10. They lose interest in study.
11. They will get low scores in exams.
第四步:合并要點,把兩句或三句合并成一句,這樣文章就會出現(xiàn)高級句式
如,我們可以把1、2、3句合并成并列復合句:A boy stands under a sign board of a net bar and on his paper are a couple of crosses falling from the sign board, which means he becomes poor in study.
把5、6句合并:Students who are addicted to the computer games can’t focus their attention on their studies.
再把10、11句合并成一句:One who has lost interest in study will certainly get low scores in exams.
另外,對文中的現(xiàn)象我們可以發(fā)表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增加與文中有關的相關信息,如:we should learn a lesson from the boy’s failure. Teenagers can’t go to net bars.
最后聯(lián)句成文,拓展,注意連貫性,利用一些表示轉(zhuǎn)折、因果、遞進等關系的并列連詞和過渡詞,把句子連接起來,表達到位,按情節(jié)發(fā)展先后,承上啟下整理成文。請看范文:
As is shown in the picture, a boy stands under a sign board of a net bar. On his paper are a couple of crosses falling from the sign board, which means he becomes poor in study.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that the students often go to net bars will do harm to their studies. First, students addicted to the computer games can’t focus their attention on their studies. It is not listening attentively in class and not doing homework that give rise to their bad academic performance. What’s more, going to net bars to play computer games wastes a lot of time which students can make use of to study, such as doing homework, reading books and so on. In addition, Students are likely to make friends with bad guys there who will change their attitude towards learning. One who has lost interest in study will certainly get low scores in exams.
Based on the above reasons,we should learn a lesson from the boy’s failure. We should obey the law that teenagers can’t go to the Internet bars.
高考議論文體裁的英語看圖作文提示:
完成這一類作文,首先要看懂圖畫,搞清題意的要求,要分析畫面的主體是什么,背景是什么,畫面的表層含義是什么,有沒有深層的東西和畫龍點睛之筆?總之要從多方面分析讀懂圖畫。盡力找出題意所在。在寫作過程中,文章可分為三部分:開頭(head)和主體(body)和結(jié)尾(conclusion).
開端為第一段:寫明話題,亮出個人觀點
主體為第二段(Reason A), (Reason B)和(Reason C)
結(jié)尾為第三段(Summary)
寫作有六步驟:
一、 簡要譯出要點
二、 擴展成句
三、 合并要點
四、 增加信息
五、 修辭成文
關鍵詞:英語專業(yè);畢業(yè)論文;思辨缺席
一、引言
英語專業(yè)本科畢業(yè)論文作為判斷學生是否能夠畢業(yè)的條件,旨在全面衡量學生的綜合語言應用能力以及分析、研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1]因此, 英專本科畢業(yè)論文的評判標準包括語言表達能力的高低和是否具備獨立的見解、創(chuàng)新的意識。通過撰寫畢業(yè)論文,學生不僅展示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專業(yè)知識水平,更重要的是了解學術研究方法,培養(yǎng)初步的學術研究能力,對未來的工作和學習是有重要價值和意義的。因此,在教育部的本科教學評估中,畢業(yè)論文是重要的考察指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該專業(yè)本科教學的質(zhì)量。
從畢業(yè)論文的寫作中我們不僅可以清楚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更能把握學生的分析能力、論述能力和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綜合概括之即思辨能力。近年來,英語專業(yè)學生思辨缺席的問題已成為英語教育專家們關注的焦點問題之一。對外語專業(yè)學生思辨能力的批評之聲在高等教育界此起彼伏。本文管窺英語專業(yè)畢業(yè)論文中思辨缺席的問題,并從一直以來的傳統(tǒng)的外語教育模式上尋找原因,提出相應的教學對策,分析提高英語專業(yè)學生畢業(yè)論文寫作思辨能力的教學途徑。
二、英語專業(yè)本科生畢業(yè)論文思辨缺席現(xiàn)象
畢業(yè)論文的質(zhì)量問題暴露了英語專業(yè)學生的思辨缺席現(xiàn)象嚴重,有研究者指出英語專業(yè)學生畢業(yè)論文的主要問題包括態(tài)度不夠端正、學術研究能力較低、語言表達能力欠佳。我國的英語專業(yè)本科生階段缺乏學術研究氛圍、缺乏足夠的學術指導、缺乏足夠的論文寫作訓練。[2]就畢業(yè)論文的思辨缺席問題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部分學生論文的論點毫無新意,論文只是在重復他人的結(jié)論,并且選題陳舊;(二)論文泛泛而談,沒有運用、分析、評價和創(chuàng)造等思維的創(chuàng)新;(三)有的論文題目大而空,完全是缺乏思辨的介紹性文章;(四)論文本身只是簡單的拼湊和堆砌材料,少有論述和辨析,沒有運用分析、綜合和判斷,因此結(jié)構松散、論證乏力;(五)在遇到需要探究、分析以及闡述某些現(xiàn)象的根本原因時,不能找出事件背后的本質(zhì)和主要矛盾,往往思維混亂,只是淺顯的指出表面能看到的東西。
三、英語專業(yè)本科生畢業(yè)論文思辨缺席成因
這樣的結(jié)果將會是培養(yǎng)出在未來沒有創(chuàng)新能力也不可能有創(chuàng)造性成果的英語專業(yè)學生和教師,這一定程度上說明了現(xiàn)在英語專業(yè)教師抱怨論文難寫以及缺乏論辯能力的原因。畢業(yè)論文的思辨缺席問題充分的暴露出英語專業(yè)教學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及存在的各種問題。長期以來,英語專業(yè)教學以追求專四和專八通過率為導向,重視全面培養(yǎng)語言技能,在教學過程中學生重視語言的模仿和記憶,忽視分析和思辨訓練,教師也忽略了對學生邏輯思維和分析判斷能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由此,學生缺乏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雖然高校多開設了學術英語寫作指導課程,但該課程無論是課時還是教師指導的學術訓練都嚴重不足,課程教學效果甚微。在英語專業(yè)整個課程體系中,學術英語寫作和專業(yè)寫作課程的設置,其教學資源的投入與畢業(yè)論文的權重形成極大反差,學生在實際的撰寫階段仍對論文寫作認知和實踐知識一片空白,加之畢業(yè)論文指導教師指導的不理想,學生在大四階段求職升學等事情的諸多干擾造成論文難寫、不會寫現(xiàn)象普遍。
四、針對畢業(yè)論文思辨缺席問題的對策
針對以上問題,為達到“以寫促思”、“以思促研”的多種能力建構的培養(yǎng)目標,有必要對英語專業(yè)大二到大四的學生進行學術論文寫作訓練,包括以下三個部分:
第一,在整個英語專業(yè)課程學習中因勢利導的對學生進行學術熏陶,喚醒學生的學術意識,樹立堅定的學術信念。教師還應鼓勵學生多渠道的拓展學術視野,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學會多視角的觀察事情并具備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為大四的畢業(yè)論文寫作獲得寫作靈感而做好前期的準備。
第二,教師應不斷提高自身的學術研究能力,教師間廣泛交流學習掌握前言學術動態(tài),在教學中向?qū)W生傳授學科基本研究方法、論文寫作知識、學術研究特點、寫作一般步驟,論文基本篇章結(jié)構,并結(jié)合具體范例講解寫作策略和技巧。根據(jù)學生現(xiàn)有的和臨界的能力對論文主題選擇、寫作質(zhì)量、論文長度等提出循序漸進的要求。學生每學期完成1-2篇論文,并在論文完成后以書面形式對寫作過程和研究結(jié)果進行反思。
第三,教師應就論文寫作與學生保持密切的交流和聯(lián)系,并對寫作過程進行細致管理。在論文寫作前,教師首先介紹有關的研究理論和發(fā)展動向,幫助學生選題,指導學生從網(wǎng)絡和圖書中獲取信息并有效的提取和分析資料。然后安排學生異質(zhì)分組交流討論,就主題的研究提綱、框架等展開集體的思辨。
總之,為了切實改變當前英語專業(yè)本科畢業(yè)論文的現(xiàn)狀,提高畢業(yè)論文的質(zhì)量,教師應認真反思課程教學,強化畢業(yè)論文的過程管理,在培養(yǎng)學生語言技能的同時培養(yǎng)其思辨能力和科研能力。
[參考文獻]
[1] 李正栓.英語專業(yè)本科畢業(yè)論文設計與寫作指導 [M].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關鍵詞】大學英語;語料庫;詞塊;議論文;二語習得
詞塊是口語和書面語的重要基礎,尤其在議論文這種具有高度概括性和用詞準確、嚴密的文體寫作中,詞塊更突出了其獨特的價值和功效。二語習得理論研究中期將詞塊納入研究范圍,其中的重要學說來自Noam Chomsky的普遍語法論。Noam Chomsky認為遺傳基因賦予了人類特有的“普遍語法”,而詞塊則滿足了人類習得第二語言的切實需求,豐富了口語和書面語內(nèi)容,提升了人類的交際能力和文學創(chuàng)作能力。在這樣的基礎上,隨著以計算機為載體的語料庫語言學的快速發(fā)展,詞塊研究在語言學界也日益成熟,其不僅為大學生學習英語提供了重要參考,更為大學英語教學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zhàn)?;诖耍疚耐ㄟ^將CEM語料庫與EDC語料庫對比分析,討論了大學英語專業(yè)學生議論文寫作中應用詞塊的優(yōu)勢與不足,并結(jié)合Michael Lewis詞塊研究框架體系,剖析了大學生英語議論文寫作的詞塊填充方法,為大學英語詞塊教學提出了建議和意見。
一、Michael Lewis詞塊研究框架體系概述
目前,語言學界對詞塊并沒有明確的定義,大多數(shù)語言學者都僅是根據(jù)詞塊的表現(xiàn)形式對其進行了簡單扼要的概括,這表明了詞塊并非一種單純的理論概念,而是具有較高的實踐研究和應用價值。從詞塊的表現(xiàn)形式來看,其形成大體是一個從個體到集合的過程,最后成為一個龐大且極其復雜的詞塊體系。漢語與英語在詞塊表現(xiàn)方面有著一定的差異,漢語的個體是語素,其包含了單一的漢字和不能獨立運用的詞語兩個主體;將語素組合起來,則形成了能夠獨立用于語法的詞;進而,詞的組合是漢語詞匯,將詞匯進一步組合,才形成了最終的詞塊。而英語中也有語素的概念,其是構成英語詞匯的最小單位,但與漢語語素不同的是,漢語重義而英語重形,且英語語素在表達上更為復雜。例如:“reform”由“re”和“form”兩個語素構成,其單獨表達和組合表達的含義是不同的。將英語語素組合起來,形成單詞,單詞的組合則為詞匯,將詞匯進行再組合,則形成了英語詞塊。由此可見,英語詞塊是一個由詞匯所組合而成的集合體,詞塊的形成過程是一個由個體到集合的過程[1]。
Michael Lewis在他的詞塊研究框架體系中明確指出,詞塊是語言的一部分,當詞塊組合在一起時即形成了一段連貫的語言。但在實踐中,無論是口語交際還是文本書寫,語言都需要靠詞塊搭配才能準確的表達意義,因此,掌握越多的詞塊,則意味著人們在表達時的可選范圍越大,表達能力也越強。將二語習得理論中的“能力”詮釋與Michael Lewis詞塊研究框架體系相結(jié)合,則能夠得出兩個較為客觀的結(jié)論。第一,第二語言習得的根基在于先天遺傳基因所賦予的“普遍語法”和后天所形成的詞塊量,前者是一個自主獲取和自我糾正的過程,而后者則是一個由詞素、單詞、詞匯、詞塊和語言所組成的綜合體系,兩種因素取決了人們的語言表達根基是否扎實,但并不代表如此人們即能夠擁有很強的語言表達能力。第二,決定人們語言表達能力的關鍵因素在于詞塊的搭配,尤其是那些易于固定搭配和半固定搭配的詞塊。當人們在交際或進行文本寫作時,詞塊的搭配能力能夠幫助人們從記憶的“語料庫”中迅速提取大量相匹配的詞塊并進行組合,不僅減少了大腦加工語言的時間,更加快了語言產(chǎn)出的速度,并提升了語言表達的準確性。
此外,Michael Lewis在對詞塊作用和價值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對詞塊進行了細致的分類,按照其內(nèi)在結(jié)構,通過對450萬詞容量的美式英語口語語料庫和630萬詞容量的英語書面語語料庫進行對比、研究和分析,對不同和相同的詞塊進行了甄別和分類,將詞塊劃分為四大類型。一是Polywords多元詞塊,如“in other words”、“by the way”、“l(fā)ook down upon”等等;二是習俗語詞塊,如“How are you doing”、“I’m afraid…”和“thank you”等等;三是短語架構詞塊,如“remind sb.of sth”、“spend…doing”等等;四是句子構建詞塊,如“First…then…next…afterwards…finally”等等。詞塊分類有利于學習者以最短的時間掌握詞塊的搭配方式,對學習第二語言具有重要意義。
對于中國的大學生而言,英語即是他們的第二語言。在使用母語時,他們能夠從容的提取詞塊并下意識的進行詞塊搭配,從而能夠快速、流暢和準確的表達出語言的意圖;但在學習英語時,學生的英語詞塊掌握的相對較少,且缺乏搭配的經(jīng)驗,即便學生能夠掌握英語文化和基本語法,但在口語交際時他們也需要一定的停頓時間來組合詞塊,因此,豐富學生的詞塊量,加強對大學生詞塊搭配方式的引導,對提升大學英語教學質(zhì)量具有重要意義。
二、CEM語料庫與EDC語料庫對比分析
由上海外國語大學主辦研發(fā)的《英語專業(yè)學習者語料庫》(Corpus for English Majors,簡稱CEM)是目前國內(nèi)最大的語料信息平臺,其內(nèi)在結(jié)構主要由英語語料庫、wordsmith 5.0單機版語料庫檢索工具和CEM語料庫工具三個部分組成,收錄了2004年和2006年我國四、八級英語考試作文2400篇,共計約66萬詞,并收錄了國內(nèi)多家英語??平逃龑W院的教材和作文詞料約150萬詞,截至2013年年底,CEM語料庫共收入460萬詞,對中國的英語教育形成了重要的影響。而作為對比的EDC語料庫則以美英七份權威性報刊的社論和評論為核心,收錄了近年來美英權威報刊社論和評論詞144萬個。因CEM語料庫和EDC語料庫與大學英語議論文詞塊基本相同,因此兩個語料庫具有高度的可比性和研究價值。
結(jié)合Michael Lewis四類詞塊研究,首先,CEM語料庫與EDC語料庫在詞塊使用頻率上具有顯著的差異,四類詞塊在CEM語料庫中的頻率分布如表一所示。
表一中表達了中國第二語言教育中對詞塊的應用狀況,在CEM語料庫研究中,其充分說明了我國的英語教學中對詞塊教育的重視程度。基于EDC語料庫的研究主要針對美英權威報刊的社論和評論,Michael Lewis四類詞塊理論在EDC語料庫中的頻率分布如表二所示。
基于CEM語料庫和EDC語料庫的對比發(fā)現(xiàn),在CEM語料庫中使用頻率較高的詞塊大多集中在2~10次/10萬詞之間,稍高次數(shù)的出現(xiàn)頻率為零;而在EDC語料庫中詞塊的使用頻率則明顯大于CEM語料庫,這充分表明了我國高等英語教育中詞塊教學的不足,說明了中國詞塊教學的針對性與應試性。然而,EDC語料庫中詞塊的出現(xiàn)頻率雖然較高,但基于美英權威報刊的社論與評論研究視角探析,發(fā)現(xiàn)詞塊的出現(xiàn)與文章命題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lián)系。這表明了EDC語料庫所收納的詞塊與美英文化背景和Michael Lewis普遍語法論是一脈相承的。
此外,通過對CEM語料庫和EDC語料庫出現(xiàn)頻率較高的詞塊進行對比研究,發(fā)現(xiàn)兩者之間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其中,CEM語料庫中出現(xiàn)頻率較高的前幾個詞塊如isagoodhabit、asfarasI和asameansto等等,其類型和搭配形式略顯單一性;進而,基于EDC語料庫視角探析,其出現(xiàn)頻率較高的前幾個詞塊如itishardto、theendofthe和oneofthemost等等,無論在類型還是搭配方式層面都有著一定的可變性,且適用范圍也較為廣闊。由此說明,在教育實踐中,基于CEM語料庫的詞塊教學相對較為狹隘,學生的詞塊空缺極為明顯,由此也導致議論文寫作成為了許多大學生英語作文的弱項。
三、基于語料庫的大學英語議論文詞塊填充方法
針對我國大學生在第二語言詞塊方面的空缺,筆者認為教師可從四個層面對大學生詞塊空缺進行引導和填充。
第一,在英語課堂上教師應結(jié)合課題內(nèi)容,引導學生有意識的去識別課文中的詞塊,教師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詞塊教學方案,引導學生在學習新詞的同時也注重學習詞塊的類型和搭配方式,避免詞塊以孤立的形態(tài)呈現(xiàn)出來。首先,這需要教師對每一課中的詞塊進行重點詮釋,要讓學生對詞塊有一個極為清晰的概念認識;其次,教師需要拓展詞塊教學,如每呈現(xiàn)一個詞塊,都讓學生對該詞塊進行分類,說出詞塊的結(jié)構;最后,要引導學生通過反復的練習而掌握詞塊的搭配方式,如在新課中提取新詞:means,繼而,帶領學生練習means的搭配方式,如“by means of”、“by no means”、“by all means”等等。此外,教師還可采用比較法,在課堂上展示詞塊在不同文本中的表達方式,讓學生了解常用表達的差異。例如:“exchange ideas”與“communicate ideas;come to no harm”和“come to no danger”之間的對比,通過詞塊的多種搭配方式和文本含義的差異,讓學生掌握詞塊的搭配技巧,從而使他們形成敏銳的洞察力,提升英語議論文的寫作能力。
第二,引導學生學會用所學的英語半固定結(jié)構進行舉一反三,懂得如何活學活用所學的知識。這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從英語短語文本入手,對英語短語進行拆分,探索一句短語中所蘊含的詞塊結(jié)構,掌握詞塊在短語中的表達方法并將短語進行重組,由此而掌握英語作文的寫作技巧。這種先拆分、后重組的方式能夠提升學生的詞塊搭配能力,讓學生學會將詞匯意義、語法作用和語用意義有機的融合起來,能夠自由、靈活的運用詞塊知識,從而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以及作文能力。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學生所接觸的詞塊越來越多,而記憶表象中所容納的詞塊量也越來越大,學生會通過拆分與重組而逐步領悟到英語的表達方式,在英語作文時的表達形式也會日益豐富多彩,從而使學生的議論文寫作能力大幅提升。
第三,從CEM語料庫和EDC語料庫的對比中可以發(fā)現(xiàn),我國大學生的“記憶語料庫”中的一些詞塊是連續(xù)的序列,以此為契機對學生的詞塊空缺進行填充,對提升學生的議論文寫作能力具有重要意義。作為語法、語義和語境的結(jié)合體,詞塊有其特有的內(nèi)部結(jié)構和對意義的制約作用。以填充學生詞塊空缺為主線,引導學生反復進行聽、說、讀、寫訓練,補充學生記憶語料庫中的不足,針對學生的欠缺而進行填充,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使學生的語言輸出更流暢、更準確。
第四,教師還可利用完形填空的方式填充學生的詞塊空缺。完形填空的基本形式是在二百余個單詞數(shù)的短文中設立大概20個左右的空格,讓學生來選擇填空,這些短文中的空白,會使信息發(fā)生“中斷”,導致學生們在選擇詞塊時思維出現(xiàn)“斷層”,對學生的詞塊能力是一種極大的考驗。不同形式的文本所表達的內(nèi)涵也不盡相同,因此,在進行完形填空過程中需要學生首先對文本的形式進行確認,并評估一段文本的前文和后文內(nèi)容,進而開展從文本到文章內(nèi)容的聯(lián)想,判斷文章的內(nèi)容結(jié)構,最后才擇取相應的詞塊填空。完形填空是提升學生議論文寫作能力的重要舉措,通過完形填空能夠讓學生更準確的把握詞塊的類型,以及提升學生的詞塊搭配能力,對加強學生議論文寫作具有重要意義。
結(jié) 語:在大學英語教育中,詞塊理論是教師開展教學的重要指導思想,其能夠幫助學生奠定扎實的英語基礎,對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寫作功底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助作用。因此,結(jié)合EDC語料庫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啟示,把握好詞塊理論的核心,通過引導提升學生對詞塊的認識,加強學生詞塊運用、搭配和表達能力,不僅是大學英語教育的需要,更是滿足高素質(zhì)人才培養(yǎng)的實際需要[2]。
參考文獻
[關鍵詞]語類結(jié)構潛勢;語類教學法;醫(yī)學英語應用文;寫作教學
[DOI]10.13939/ki.zgsc.2017.10.261
1 引 言
隨著國家對高職高專教育發(fā)展的日趨重視,并提出了“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yè)為導向”的辦學方針,通過專業(yè)知識和實踐教學相結(jié)合,培養(yǎng)具有實踐能力的專業(yè)人才。在各個不同專業(yè)開設醫(yī)學英語應用文這門學科,對于提高醫(yī)學生的職業(yè)素養(yǎng),增強學生的就業(yè)競爭力具有重要的意義。科學規(guī)范的醫(yī)學文書處理能力,也能幫助學生在以后的工作當中,減少不必要的醫(yī)療糾紛,促進和諧的醫(yī)患關系。然而在本校實際的醫(yī)學英語應用文教學當中,受到學生基礎知識水平、學習能力、學習時間以及傳統(tǒng)的以詞匯和語法為主的教學方式的影響,學生的語類意識淡薄,對語篇結(jié)構的把握能力有限,醫(yī)學英語應用文寫作水平還有待提高。以哈桑的語類結(jié)構潛勢理論為基礎的語類教學法,在教學當中強調(diào)語篇分析,旨在使學生掌握不同類型的文章的語篇結(jié)構,并在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和EAP(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等應用文寫作當中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本文以哈桑的語類結(jié)構潛勢理論為基礎,結(jié)合本校的教學實際,探索在該理論指導下的醫(yī)學英語應用文寫作教學,幫助學生提高英語醫(yī)學應用文的寫作能力。
2 語類結(jié)構潛勢理論和語類教學法
首先,哈桑在1985年提出了“語類結(jié)構潛勢理論”。根據(jù)功能語言學的核心思想:語言是意義的來源并用來表達意義潛勢(meaning potential)(Halliday & Hasan,1985)。語類的概念來自“genre”這個詞,哈桑(1977∶229)在對語類結(jié)構潛勢概念的描述中指出,genre 是Z篇的類型(type of discourse)。哈桑認為,語類潛勢是某個語類中所有語篇產(chǎn)生的源泉,其中包括語義的必要成分、可選成分和重復成分。在對語篇結(jié)構的分析當中,她提出“語類是由結(jié)構的必要成分定義的”(Halliday & Hasan,1985:62)。更確切地說,語篇的語類是由必要成分及其順序決定的。語類結(jié)構潛勢是指同一語類中語篇結(jié)構具有相似性,也就是說,同一語類的語篇結(jié)構都是對這個語類結(jié)構潛勢進行選擇的結(jié)果。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的一個核心思想是:語言是一種用來表達意義潛勢(meaning potential)的意義源泉(resource),語言具有三個純理功能(metafunctions):概念功能、人際功能和語篇功能(Halliday,1994;Thompson,1996∶28)。每一個語篇都是為了實現(xiàn)某一交際目的,不同的語類體現(xiàn)了不同的交際目的,隨之而來的是不同的語義成分、語篇結(jié)構以及不同的語言特征。哈桑的語類潛勢理論對于英語寫作,尤其是英語應用文寫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在此理論指導下,隨之出現(xiàn)了以語類為基礎的語類教學法(genre-based teaching approaches)。這種教學法通過對語類的分析,讓學生認識不同語類語篇的交際目的和語篇結(jié)構,特別是在ESP和 EAP的寫作教學中取得了成功。不僅如此,以語類為基礎的教學法在澳大利亞、美國等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得到大力的推廣并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Susan,1998)。國內(nèi)也有許多學者(秦秀白,2000 ; 張德祿,2002; 方琰,方艷華,2002)也對此類教學法在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做了廣泛的研究。因此,此類教學法能夠改變傳統(tǒng)的以單詞講解、語法結(jié)構分析為主的寫作教學模式,從語篇入手,讓學生理解和掌握不同語類文章的語篇結(jié)構和語言特征,提高學生的語類意識,幫助學生理解和撰寫各類不同類型的醫(yī)學英語應用文。
3 高職高專醫(yī)學英語應用文寫作現(xiàn)狀分析
3.1 學生英語寫作基礎薄弱
高職高專院校的學生大多來自高考招生錄取中的第四、第五批次,大多數(shù)入學時分數(shù)較低,英語基礎普遍較差,有些對英語學習缺乏興趣,甚至有排斥心理。在英語學習當中存在著詞匯匱乏、語法知識薄弱等問題,并在文章中出現(xiàn)大量的病句。更重要的是,學生缺乏語類意識(genre awareness),不能正確地理解和把握不同語類的文章在語篇結(jié)構、主要內(nèi)容及語言特征上的不同要求,不知道該如何下筆,不知道應該寫些什么。
3.2 醫(yī)學應用文寫作在整個教學任務中所占比例不足
當前高職高專教育為三年制學習,但學生在校學習的時間通常只有兩年,剩余時間在校外實習,課程設置中專業(yè)課較多,且有大量的實驗課。英語作為基礎課所占比重比較低,課程時間僅為一年,并沒有專門開設醫(yī)學應用文寫作課程。就本校情況而言,教師僅僅在公共英語教學當中將一部分課時運用于教授醫(yī)學應用文寫作,約為12個課時。教學時間上的限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生對醫(yī)學應用文寫作的學習。
3.3 陳舊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
一方面,在高職高專英語寫作教學當中,大多數(shù)課堂都屬于大班教學,由于學生人數(shù)較多,教學任務重,課堂教學多采用“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tǒng)授課模式,以教師對范文的講解和分析為主,學生很少有機會進行寫作實踐,并通過老師的反饋和與同學之間的討論進行總結(jié)和反思,容易導致學生喪失學習醫(yī)學英語應用文寫作的主觀能動性。另一方面,就教學方法而言,多采取成品教學法(product approach),以技法的講授和成品為主導(劉寬平,2003),注重對詞匯、句型、語法知識點和銜接手段的講解;多強調(diào)語言知識,缺乏對于特定語類文章的篇章結(jié)構、主要內(nèi)容和語言特征的理解和把握,導致學生缺乏語類意識,寫作目的不明確,不能正確把握語篇的必要語義成分,文章結(jié)構布局混亂,存在想寫什么就寫什么的現(xiàn)象。
4 語類結(jié)構潛勢理論指導下的醫(yī)學英語應用文寫作教學
一方面,針對我校在醫(yī)學英語應用文寫作當中存在的各種問題,筆者在實際的課堂教學當中采取以語類潛勢結(jié)構為基礎的語類教學法,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語類意識,讓學生掌握各種的醫(yī)學應用文不同的交際目的,理解其語類結(jié)構潛式,從而更好地理解和創(chuàng)造出符合特定語類慣例的醫(yī)學英語應用文。另一方面,改變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主的教學模式,轉(zhuǎn)向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當中融入大量的小組討論和師生互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和學習興趣,全面提高學生的醫(yī)學英語應用文寫作能力。下面以藥品說明書為例,闡述教學實施步驟。
4.1 小組分組
將學生分為若干組,四到六人一組,每組指定一名組長。在寫作過程當中,小組成員之間可以相互討論,交流意見和想法,相互學習,共同提高。
4.2 導入情景,布置任務
將某種常用藥品的基本信息介紹給學生,要求學生按小組自己收集關于這類藥品的資料,為寫作做好相應的準備。
4.3 初稿寫作
要求學生根據(jù)相關的信息,在十五分鐘之內(nèi)隨堂寫一份藥品說明書。教師不做任何的指導,不提供范文,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思路和設計進行寫作,各小組成員首先獨立思考,然后在小組成員之間就語篇的結(jié)構、必要的成分及詞匯的使用進行討論,交換意見,寫出初稿。并對初稿進行保留,以便與修正稿進行比較。
4.4 初稿演示,課堂討論
邀請每個小組把各自完成的初稿朗誦給全班同學聽。同時,師生共同對藥品說明書的寫作目的、主要內(nèi)容、寫作者與接受者的關系、必要成分和表達方式進行討論,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教師引導學生圍繞以下幾個問題進行討論:藥品說明書的目的是什么,交際雙方存在怎樣的關系,藥品說明書屬于什么語式,哪些信息是必要的,哪些信息是可選的,各種信息應該按怎樣的順序進行表達,你覺得你的初稿當中存在哪些問題。
4.5 范文評析
通過對初稿的分析和討論后,教師給出范文,并對范文和初稿進行對比分析,進一步就藥品說明書的寫作目的、結(jié)構、必要成分、組織方式和語言表達進行分析,重點指出藥品名稱、作用、適應癥、禁忌癥、注意事項、副作用、劑量和用法、失效期、出廠日期等為藥品f明書的必要成分,讓學生進一步明白藥品說明書的結(jié)構潛勢。
4.6 自我修正,歸納總結(jié)
學生對比自己的初稿和范文之間的差距,并在課堂上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對初稿進行修改,通過小組討論總結(jié)并歸納出藥品說明文的語篇結(jié)構、必要成分和語類特征,以便下次寫作時參考。
4.7 課外練習,當面評閱
寫作課后,布置學生獨立完成另一相關藥品的藥品說明書的寫作。教師對學生的習作進行批改并附上詳細的評語,明確指出學生的優(yōu)點和不足,并對其中具有典型性的習作與學生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和反饋。
5 結(jié) 論
本文以語類潛勢理論為指導,結(jié)合高職高專醫(yī)學院校的教學實際,探討了以語類為基礎的教學法在高職高專醫(yī)學英語應用文寫作當中的實際應用,并提出了自己的教學設計,旨在提高學生的語類意識和醫(yī)學英語應用文寫作能力。由于條件的限制,教學設計仍然存在不足之處,將在以后的研究和實踐當中逐步完善。
參考文獻:
[1]蔡慧萍.我國高校英語寫作教材的現(xiàn)狀調(diào)查、分析與思考[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5(6):29-31.
[2]方琰,方艷華.以語類為基礎的應用類英語寫作教學模式[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2(1):33-36.
[3]劉寬平.提高中國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J].外語教學,2003(6).
[4]秦秀白.體裁教學法評述[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0(1).
看圖作文中一張圖片是有許多樹,其中一顆樹未被砍伐,其他樹均被砍光,而圖片上的人想要把手中的東西掛到樹上。要求根據(jù)圖片進行議論文寫作。
您可以點擊收藏此頁,及時了解2013高考作文信息。
更多高考作文信息請點擊:高考作文頻道
推薦:2013江蘇高考作文題目:探險者與蝴蝶
關鍵詞:語塊教學法 流暢性 準確性 地道性 英語寫作能力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3)04(b)-0173-02
1 研究目的
寫作是體現(xiàn)學生語言運用能力最重要的一種產(chǎn)出性技能,是考察學生英語思維的有效途徑。然而,英語寫作教學都一直是困擾教師的一大難題,是教學改革中的一個疑難頑癥。學生作文中的許多句子就是單個詞母語式的簡單堆砌,語法不通,邏輯不清。究其原因雖說比較復雜,但中學的應試教學是應該負一定責任的。盡管外語教學改革一直在進行,也不斷強調(diào)要培養(yǎng)學習者的語言應用能力,然而事實是許多老師為求高分,為求升學率仍然將教學重點放在知識點、語法點的講解以及海量做題上,很少有初、高中教師能真正把重點放在聽說讀寫這四項實用技能的指導和訓練上。結(jié)果是大批學生即便到了大學階段,其聽說能力都非常有限,更不用說涉及到構思、語言組織、語法的融會貫通等更加綜合更加系統(tǒng)的應用能力的英語寫作了。
這種現(xiàn)象在高職高專學生中間尤為凸顯。先拋開語言表述能力不說,但就句子的語病來看真是千奇百怪,句子結(jié)構混亂、主謂不搭、成分缺失、修飾性成分錯位、非謂語動詞錯用等語病隨處可見,甚至時態(tài)、語態(tài)的錯誤也十分常見。而大多數(shù)學生要面臨考級和雅思考試,其中英文寫作占了相當?shù)谋壤?,寫作輔導時若重新從語法講起,進行系統(tǒng)綜合訓練有些不切實際,對于學生整體寫作能力的提高幫助不大?;诖?,采用語塊教學法是在基礎、時間和精力都很有限的情況下,整體提高學生寫作成績的有效途徑。
語塊教學法是相對于一些傳統(tǒng)語言教學法的弊端最先由Lewis(1993)提出來的,其基本原理是:“語言由語法化的詞匯構成,而不是詞匯化的語法”20多年以來語塊在應用語言學領域得到眾多國內(nèi)外學者和教學者的廣泛研究論證證明其是集詞匯、語法、語用為一體的詞匯化板塊,它的這種特性使學習者將語塊作為整體進行學習,會極大提高語言輸出的流暢性、準確性和內(nèi)容的豐富性,符合學生的基本認知規(guī)律,因而可以作為一種切實可行的寫作教學方式,在外語教學中有很高的使用價值和前景。
2 實驗設計
2.1 實驗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過定量方法探索和證明語塊法的應用方法和學生英語寫作成績之間的相關性。此研究的理論依據(jù)主要為Nattinger&DeCarrico對語塊的結(jié)構和功能分類法。
2.2 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為2011年入學,自然情況基本相似的兩個高職英語強化班,一班為實驗班(實驗過程中采用語塊教學法),另一班為對照班(實驗過程中采用常規(guī)教學法)。
2.3 研究方法
測驗法:通過實驗前后兩次對兩班學生分別進行作文考試,運用SPSS統(tǒng)計軟件通過組內(nèi)和組間對比對兩班學生的作文成績進行分析比較。
2.4 實驗步驟
前測――分類指導――后測――數(shù)據(jù)分析――結(jié)論。
3 語塊教學法在寫作課上的應用
3.1 實驗班的英語寫作課以語塊教學法為中心
3.1.1 以話題為線索幫助學生學習語塊
實驗班和對照班的學生的共同目標都是未來要參加雅思考試,因此應按照雅思模式來進行寫作訓練。雅思議論文寫作基本圍繞諸如教育、科技、發(fā)展、政府、媒體等14類話題進行。
在學習每一類話題寫作前,先向?qū)嶒灠鄬W生推薦足夠的相關語塊。以話題“環(huán)境”為例,筆者幫助學生總結(jié)足夠有用的單詞和語塊,如science and technology/ time-saving machines/bring u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energy shortage/ be responsible for/green house effect/do great harm(good) to…/in short supply等。然后有意識地通過造句、翻譯、寫故事等練習識記消化它們;再通過范文學習它們?nèi)绾吻〉胶锰幍厥褂盟鼈儯贿€可以在范文學習之后仍然使用這些語塊改寫范文的方法進一步鞏固這些高頻語塊,使之最終成為學生運用比較自如的表達詞匯,以備日后涉及此話題時能信手拈來。
3.1.2 以體裁為線索幫助學生學習語塊
以話題為線索學習語塊是幫助他們從微觀上打下一個良好的寫作基礎,而以體裁為線索學習語塊是幫助他們從宏觀構建語篇。英語寫作常見的體裁有議論文、說明文、應用文寫作等。一些被稱作“宏觀組織者”往往被用在于不同的文體來幫助組織信息。根據(jù)不同的文體學習和積累大量的語塊可以提高他們作文的有序和一致性。例如,對于議論文,教師可指導學生運用以下語塊組織話語結(jié)構:①提出觀點語塊: I believe that / I am convinced that /In my opinion/ My point is 等。②列舉論據(jù)語塊: first(ly)/secondly/thirdly/on the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 in the first place… in the second place…/ what is more/ moreover /in addition/ last but not least等。③轉(zhuǎn)換話題語塊: as far as... be concerned/as for.../however/on the other hand/on the contrary / every coin has two sides等等。④結(jié)束話語語塊: all in all/to sum up.../ in summary/in a word/in brief/in conclusion/on the whole等。
3.2 對照班的教法
對照班的英語寫作課以常規(guī)教學法(過程法和結(jié)果法)為中心:[1]欣賞和學習范文,總結(jié)論點并仿寫。[2]就所要寫的題目引導學生討論,提供必要詞匯和論據(jù),擬寫提綱,然后寫作、批改、講評。
4 結(jié)果分析
4.1 前測結(jié)果的組間比較
前測作文平均得分情況(如表1)。
從上述得分情況首先我們可以看到, 對于實驗班和對照班無論每個項目平均得分還是總平均分數(shù)均處于4和5分之間。這樣的成績說明了這項研究中學生英語寫作能力整體較低。其次,我們可以看到實驗班和對照班的每一項得分和總平均分數(shù)未見明顯差異,只有-0.07%。結(jié)果清楚地表明, 實驗班的受試者與對照班的受試者處在相似的英語寫作水平上。
獨立樣本t檢驗的結(jié)果p=.937(P> 0.05)更加科學地證明了兩個班的平均分差異不顯著。
4.2 后測結(jié)果的組間比較
后測作文平均得分情況(如表2)。
經(jīng)過近兩個學期的分組指導,在對兩個班進行統(tǒng)一題目統(tǒng)一標準的第二次作文測試后,獲得了上述的數(shù)據(jù)。經(jīng)過比較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兩個班的作文成績無論單項平均分還是總平均分對比前測成績均有了較大的進步。然而,與前測結(jié)果不同的是實驗班每個單項平均分和總平均分都超過了對照班,尤其在連貫與銜接、詞匯資源和語法掌握方面更為明顯:組間差距分別為11%,17.5%and10.6%。獨立樣本t檢驗結(jié)果(P=0.039(
5 結(jié)語
兩個學期的寫作課堂語塊教學法實踐并結(jié)合實驗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表明:語塊教學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成績。語塊教學法提倡在英語學習中注意記憶和積累大量語塊,使大部分學生的書面語言輸出得更流利、更準確、更地道,有效提高了單位時間語言輸出的質(zhì)和量,從而大大增添了同學們寫好作文的自信心以及學習英語的成就感。因此,語塊教學法是一條切實可行的、能有效提高大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新路子,若與其它優(yōu)秀的寫作教學方法有機結(jié)合,相信它可以成為提高學習者英語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
一、運用以下“變式”手段可以提升作品的語言風采,增強感染力
1. 運用復合句表情達意,使行文句式多變,錯落有致。英語中的復合句主要包括狀語從句、定語從句及名詞性從句三大類。運用時要遵從“適時、實用、靈活”的原則,不宜造結(jié)構層次過于復雜的長難句。同學們在復習備考過程中,首先要精通相關的語法知識,其次要進行足量的英漢互譯練習,提高英漢互譯能力,最后,在寫作訓練中靈活運用相關的復合句進行變式表達,練就舉一反三的表達能力。
原句:In the past years,many people have died from lung cancer caused by smoking. (簡單句,通俗易懂)
修改:Smoking contributes to lung cancer, from which many people have died in the past years.(非限制性定語從句,句式靈活)
2. 靈活運用常用句型、固定句式,提升表達檔次,凸顯寫作實力。常用的句型、固定句式有:it作形式主語或形式賓語句型,it強調(diào)句型,there be句型,not only ... but also,either ... or,neither ... nor等。其中,it的句型最多,在寫作時應用最廣泛,同學們在備考時要加強積累和運用。
原句:Students often play games and send messages to each other with their mobile phones, and it wastes their much time. (并列句,重復單調(diào))
修改:It is a waste of time for students to play games and send messages to each other by mobile phone. (it作形式主語,緊湊規(guī)整)
3. 適當運用倒裝句,避免陳述句運用頻繁導致的單一、呆板之感,增強行文活力。在倒裝句中,so ... that的倒裝句型、only后跟副詞 / 介詞短語 / 狀語從句的倒裝結(jié)構、not ... until的倒裝結(jié)構最常用。
原句:We can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social development by reading extensively. (陳述語序,平淡無奇)
修改:Only when we read extensively can we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social development.(倒裝語序,重點突出)
原句:I was so excited that I couldn’t wait to try my hand at riding my new bike. (陳述語序,語氣舒緩)
修改:So excited was I that I couldn’t wait to try my hand at riding my new bike.(倒裝語序,凸顯氣勢)
4. 適時運用簡化、省略、替代手法,使行文緊湊,言簡意賅,表達給力。簡化手段主要用于分詞(包括現(xiàn)在分詞和過去分詞)詞組作狀語時。省略手段主要用于:當從句主語與主句主語一致,且從句的謂語由be構成時,從句的主語及be動詞可以省略。替代通常指it / that / ones的承前替代,do / does / did的承前替代,so用于think / suppose / expect / believe / imagine / hope / fear / guess / be afraid 等之后的承前替代,if any / if so / if not 的替代用法等。寫作時,同學們要根據(jù)具體情況靈活運用上述寫作手法。
原句:When we use an iPad,we can listen to music,download a lot of learning materials and read them on the screen. (主從復合句,冗長疏松)
修改:Using an iPad,we can listen to music,download a lot of learning materials and read them on the screen.(分詞詞組作狀語,簡潔緊湊)
原句:When I was walking along the street yesterday,I came across a car accident. (主從復合句,慣常表達)
修改:When walking along the street yesterday,I came across a car accident.(時間狀語從句的省略用法,意思明確)
原句:Some experts and teachers think listening test in the National Matriculation English Test should be canceled and I think it should be canceled,too.(并列句,單調(diào)冗余)
修改:Some experts and teachers think listening test in the National Matriculation English Test should be canceled and I think so.(so替代前文相同內(nèi)容,言簡意賅)
二、運用以下“連綴”方式可以優(yōu)化作品的行文架構,提升作品魅力
1. 巧用篇章結(jié)構“層遞詞”,使文章結(jié)構錯落有致,渾然一體。尤其是議論文寫作,考生依據(jù)論點、結(jié)合論據(jù)進行逐層論證時,層遞詞是必不可少的,否則會給人一種“雜亂無章”之感,高考閱卷老師在閱卷時非常注重這一點。
表示并列關系:and,also,as well,too,either,as well as,not only ... but also, either ... or,neither ... nor,not ... but,some ... others,the former ... the latter,etc.
表示層次關系:first,second,and third;first of all,secondly,thirdly,besides,finally;for one thing,for another;on the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 ...,etc.
表示因果關系:since,as,so,because (of),now that,in that,thanks to,due to,owing to,therefore,as a result of,result from,etc.
表示條件關系:if,unless,once,only if,without,on the condition that,as / so long as, supposing,providing,in case,otherwise,etc.
表示轉(zhuǎn)折關系:but,however,yet,while,nevertheless,on the contrary,even so,etc.
表示讓步關系:though,although,in spite of,despite,regardless of,even though / if,etc.
表示舉例列舉:for instance,for example,like,such as,namely,take ... for example, etc.
表示歸納總結(jié):on the whole,in conclusion,in a word,in brief,in summary,in short, all in all,at last,in general,eventually,after all,to sum up,etc.
2. 適當使用with的復合結(jié)構、獨立主格結(jié)構,亮點呈現(xiàn),令人夸贊。with的復合結(jié)構及獨立主格結(jié)構實質(zhì)上是狀語從句的“變式”運用,屬于高級表達。同學們在備考時必須熟悉這兩類特殊語法結(jié)構的特點及用法,利用英漢互譯練習進行強化鞏固,寫作時要適時使用。若運用不熟練,可用相應的狀語從句代替,不可強求,以免弄巧成拙,導致扣分。
原句:Because so many people communicate with mobile phones every day,it will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o have a good knowledge of mobile phones.(主從復合句,不夠緊湊)
修改:With so many people communicating with mobile phones every day,it will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o have a good knowledge of mobile phones.(with的復合結(jié)構,簡潔高級)
原句:After we spend our high school life,most of us will enter universities or colleges for a higher education.(主從復合句,一般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