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2-07-03 03:37:11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yōu)槟x了8篇的初三英語復習計劃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fā),請盡情閱讀。
A speech at a school leavers party.
Revision of the Simple Past Tense, the Present Perfect Tense and the future tense
1.教學理念及整體設計思路
本課時以初三畢業(yè)生必談的話題――準備畢業(yè)晚會發(fā)言稿為主要的語境創(chuàng)設一條“storyline”,以學生們討論發(fā)言稿要提到的內容為主線,通過操練運用回顧過去;總結收獲,感恩;展望未來等話題,來復習過去時態(tài),現在完成時態(tài)和將來時態(tài)。最后引導學生熟練運用幾種時態(tài),展示自己的發(fā)言稿。
2.教學目標
Help the students to master the key vocabularies and expressions and use the Simple Past Tense, the Present Perfect Tense and the future tense correctly and freely. Besides, to make the students know that one should always be grateful and ready to help others andwork harder to achieve more for humankind. In addition, to make the students to be cooperative.
3.教學過程
Step 1:Presentation
Show some pictures. Ask the students to talk about the pictures. Tell the students everyone should make a speech at the school leavers party. During this lesson we are going to prepare the speech.
設計意圖:通過圖片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融入教師設計的教學情境,進入“storyline”第一個環(huán)節(jié)。
Step 2:Group work: Lets talk about what we will say at the party.
We are going to look back on the past and summarize what we have achieved and thank others and make our future plans and give our best wishes to others.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小組內說出自己在畢業(yè)時將要表達的想法,之后老師總結大家將要表達的主要方面,進入“storyline”的第下一個環(huán)節(jié)。
Step 3:Activities: Talk about the past and what we have achieved now.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ast Tense and the Present Perfect Tense.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主要練習正確運用過去時態(tài)。最后選出代表向全班同學講述自己難忘的經歷,其中穿插德育教育。之后讓學生運用現在完成時態(tài)總結自己的收獲。整個過程向學生強調時間狀語和時態(tài)的關系。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歸納總結現在完成時態(tài)和過去時態(tài)的區(qū)別。
Step 4: Thank people.
Ask the students to think of and thank the three groups of people they have learnt from. Ask some of the students to report to the whole class. At the same time, revise the expressions such as from the bottom of my heart,etc.
設計意圖:讓學生感恩自己所取得的收獲。這也是storyline 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Step 5: Make our future plans and give our best wishes to others.
Students think about and talk about their plans for the future in small groups, using the future tense.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談論將來的打算和將來的動作時運用將來時態(tài)。提醒學生注意將來時間和將來時態(tài)的關系。然后是本課“storyline”中的下一個環(huán)節(jié),與同學分享臨別贈言, 與同學分享良師寄語。
Step 6: Give a speech(for the school leavers party).
設計意圖:檢驗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另外,教師為學生提供評分要點,以培養(yǎng)同學的評價能力。
Step 7:Homework
關鍵詞:科學性;有效性;正對性;復習
中圖分類號:G633.4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2)06-0140-01
古語說得好,溫故而知新。復習的目的在于強化記憶、消化吸收、深化提高,使書本上的知識真正成為學生熟練掌握、自如應用的工具。作為初三英語教師,多年的工作實踐使作者認識到,得當有序地抓好中考前的綜合復習對于學生在這一學科考試中取得好成績是多么重要。在此,總結老教師的教學經驗和自身體會,就如何抓好中考前的英語總復習談三點體會:
1.制定復習計劃,注重科學性
制定一個科學的復習計劃,對于搞好英語總復習是非常關鍵的。那么,什么樣的計劃才算是科學的呢?我認為,至少要做到以下兩個方面:
1.1 緊扣新課標??邸熬V”依“本”,有的放矢。所謂扣“綱”依“本”,有的放矢就是指以英語《英語課程標準》為綱,以現有英語教材為本,有計劃、有針對性地組織復習。還準確地掌握了學生在復習過程中的遺漏和欠缺,以便有效地進行補救。
1.2 做到因材施教。教師在制定整個班級的英語復習計劃的同時,還要指導、幫助每一個學生根據總復習計劃制定適合各自特點、需要的復習計劃。狠抓基礎知識,要求各層學生一定要把基礎知識學得扎實,達到人人過關。
2.改進復習方法,注重有效性
要盡量化繁為簡。復習實際上在很大程度上是在考驗教師的歸納能力。在歸納三年來所教學知識的過程中,我特別注意做到化繁為簡,讓學生便于記憶,取得實效。①采取歸納、匯集法復習單詞、短語。②在復習中用歸納、比較、測試法復習短語。通過歸納、比較、測試等方法對學生進行靈活多樣的記憶與練習方式,使學生不感到乏味,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在老師的組織和引導下,會大大地增加詞匯、短語動詞的復習效果。
3.總結規(guī)律,化繁為簡復習語法知識
英語語法知識比較復雜,不便于學生記憶,給學生造成障礙,而現在新課標的要求是不考純語法知識,而是通常在句中,短語中,檢查語法掌握情況,因此復習時:
3.1 要采取化繁為簡、化深奧為淺顯的復習方法,把語法知識融會到文章、句子、短語中。初中英語中的時態(tài)和語法最為重要,復習時重點把各種時態(tài)區(qū)分開來。把各種時態(tài)結構掌握住,與哪些時間狀語連用,復習時多采用列表方式。
3.2 要加強師生溝通。就是建立信息反饋渠道,確保有效導控。進入總復習階段,教師就是"導演",大到復習階段安排,小到每節(jié)授課內容,還有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都需要教師導控。教師要做到導控自如,就必須及時掌握準確、可靠的信息,因為教師可以根據反饋來的信息了解到學生復習是否到位,效果怎樣,以及狀態(tài)如何。為確保導控自如,應建立如下反饋渠道,以獲取各種信息:①科代表渠道。②課堂渠道。③作業(yè)、測試渠道。作業(yè)用來檢查課堂效果,測試則用來檢查階段效果;④生活渠道。與學生打成一片,和學生交朋友,關心、感化學生;⑤家長渠道。利用電話與家長溝通,進而了解學生;⑥家訪渠道。利用去學生家進行家訪,了解學生在家學習狀況,和家長學生進行面對面的交流,讓學生、家長和教師三方面都能更好的溝通,互相交換意見。最后把從各種渠道獲取來的反饋信息進行加工、處理,并及時反饋給學生,以幫助學生調整自我,以確保對復習的有效導控。
3.3 要強化專項訓練。經過全面、系統(tǒng)、綜合性地復習了一輪以后,我們往往發(fā)現學生大都在下列知識點上產生障礙:聽力、動詞時態(tài)、詞類、句型、拼寫、詞義、閱讀理解、作文等。鑒于此種情況,分知識點編寫專項訓練題,對癥下藥逐點突破。
4.抓住復習重點,注重針對性
復習之前,教師要征求學生的意見,學生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針對提出的問題,嚴格按照新課標要求,以學生難理解、容易混淆的語言現象及技能方面的弱點全面地講授給學生,使學生在復習時能找出重點和難點,通過復習,英語成績會明顯提高。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發(fā)現對于許多學生而言,英語聽力、口語運用、閱讀理解、書面表達是相對薄弱的環(huán)節(jié),而這四種題型又是必考的,因此,我們就把學生的難點、弱點作為我們復習的重點,增強了復習的針對性。
4.1 堅持聽說能力的訓練。一是堅持值日生報告制。充分利用5分鐘,為學生提供聽說機會,教師也經常補充一些有關英語口語中表達習慣的差異知識。二是復習每篇課文前,通過聽課文錄音,模仿了地道的英美人語音、語調,恢復了聽力練習,也使學生再現課文的內容。三是適當補充難易適當的聽力練習,每周固定兩個早讀時間進行聽力訓練,以強化聽說能力。
一、 科學制訂復習計劃
中考總復習可以說是時間緊,任務重。因此,為了更好地提升英語總復習效率,我們必須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學生的能力,擬訂出一套切實可行的詳細復習計劃。復習計劃必須要包括時間、內容、復習措施以及復習要求與目標。并在這一過程中以周為單位檢查一次部署的計劃,與此同時在復習計劃的執(zhí)行中根據具體的復習進度等因素進行適當地修改、調整與完善。
二、 組織英語探究活動
英語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像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幫助學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拓展視野,培養(yǎng)愛國主義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觀,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fā)展打下良好基礎。”因此,我們必須要在課堂內外積極地去引導學生加強對于英語學習的探究,鼓勵學生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語言學習者。從興趣出發(fā),讓學生熱愛英語,并且產生運用英語進行溝通的欲望,教師要給予學生語言表達的機會。而我們要想成功地培養(yǎng)畢業(yè)班學生的這一特質,就必須要充分利用課外活動,開展詞匯、書法比賽等多種豐富有趣的活動,在節(jié)日特別是西方節(jié)日來臨時,組織學生開展英語活動,例如英語朗讀會或者是英語晚會。此外,教師要鼓勵學生多參加校外組織的英語交流活動,并根據學生的表現予以及時的肯定評價,從而為英語復習奠定良好的興趣基礎。
三、 從教學大綱與教材入手,嚴抓“雙基”
《英語課程標準》提出:“對學生學習的評價應以課程目標及相應級別的教學目標為依據,結合本地情況,制訂考試要求。發(fā)展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達到學以致用、融匯貫通的目的。因此,教師要通過聽、說、讀、寫等多種方式對課本上的習慣用語、詞匯、句型以及語法等知識進行歸納和總結,精講精練。腳踏實地地進行嚴謹的教學,要側重教材中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復習指導,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熟練應對考試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通過這種復習形式,有效地降低知識的難度,讓學生更加直觀地與知識進行面對面的接觸,讓學生的“雙基”通過總復習得到提高。
四、 努力激發(fā)學生的復習積極性,增強復習興趣
首先,讓學生在復習的狀態(tài)下預習課文,同時根據自己的理解與課文的內容制作相應的課件與教具,激發(fā)學生復習英語的興趣。通過實際觀察,我們發(fā)現學生對教師制作的圖文并茂的課件會產生濃厚的興趣,所以通過多媒體技術進行復習設計是一個很好的方法;第二,可以以小組的形式,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復習小組,將一些知識點轉變?yōu)榻M內的活動內容,并以對話的方式體現出來;最后,教師要不吝于鼓勵學生,要讓學生盡量多地留意周邊的環(huán)境,發(fā)現身邊的英語例子,收集并學為己用。
五、 選用模擬考卷開展綜合練習
綜合練習是一種全面的復習,綜合練習的內容是參照中考試題的總設計,通常由語音、詞匯、語法和綜合應用等四個部分組成。教師在練習題的設計時要把學生在平時做練習時容易出現的典型錯誤以及容易混淆的詞語列出。例如:
1. “say”與”says”的讀音應分別為[sei]和[sez]。
2. 含有”than any other one”和“than any of the other ones”的句子應注意分別。例如:
① The Great Pyramid is bigger than any other pyramid.
② The Great Pyramid is bigger than any of the other pyramids.
初三英語復習應該按照新課程標準五級要求來設計制訂復習目標,在“聽、說、讀、寫、譯”五種技能的訓練上下功夫。首先教者要對所教教材有一個完整的了解,通過復習,不僅整合學生三年來學過的英語知識,更重要的是進一步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二、 復習計劃安排
根據近幾年中考試題特點、英語的學習規(guī)律及學生的實際英語學習情況,確定“三輪復習法”作為總復習方案,做到著眼全面、突出重點、點面結合,把全面復習和重點復習有機結合起來。這樣既系統(tǒng)全面又有所側重的復習,能使學生較好地把握所學的知識,考出優(yōu)異成績。具體安排如下:
1. 緊扣課本,夯實基礎
課本是學生學習的依據,只有靈活掌握課本知識,才能融會貫通,輕松地解決問題。初中教材所有基礎知識和語法知識的復習,聽力、口語測試專項指導訓練應該是復習的重點內容。
在復習課本時,以單元為單位,根據大綱對本單元的要求,教師指導學生對本單元的基本單詞、短語、句型和語法知識進行系統(tǒng)的復習,輔之以針對性的練習題,精講多練,講、練、評結合,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覺得學有所獲,使他們感悟到復習課的大容量和知識體系的整體性。通過這樣的復習可以使學生明確本單元的復習目標,更好地掌握本單元的基礎知識。同時在第一輪復習期間每周布置一至兩篇英語作文進行練習并進行及時批改和評講。
2. 專項復習,深化基礎
經過第一輪的橫向復習,學生對于課本的基本知識要點已有了明確的認識。在此基礎上,第二輪復習我們可以從縱的方面依據教材內容結合中考題型進行專項復習(單項選擇、單詞拼寫、完型填空、閱讀理解、任務型閱讀、缺詞填空、完成句子及寫作共8個專項),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總結各個題型的解題技巧和方法。
3. 練習鞏固,提高能力
對課本進行了全面的復習后,就要盡量多地接觸各種題目,擴大視野,挖掘深度,在練習中鞏固知識,達到熟能生巧。教師在這一階段一定要精選信息新、題型得當、難度適宜的試題,進行強化訓練,幫助學生分析命題角度,點撥解題技巧,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英語語言知識的能力及應試能力。
三輪復習下來,中考也已鄰近,這時要要求學生再返扣課本,作好考前動員,鼓勵他們樹立信心,帶著信心走進考場,發(fā)揮出自己應有的水平。
三、 復習的幾點建議
1. 要把“聽”始終貫穿于課堂教學之中,瞄準新課標練聽力
“聽”是英語學習的重要技能之一,是理解和吸收口頭信息、積累詞匯、記住詞匯搭配、形成語感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每堂課一開始就應設計一些針對性強、難度適中的聽力練習,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的聽力理解能力。在復習階段,“聽”的訓練只能加強,不能削弱,而且要與中考的人機對話接軌,可以每周抽出一節(jié)課進行適應性訓練,人機對話考試前幾天停課進行強化訓練,力爭讓學生在中考的第一站取得滿意的成績。
2. 要注意面向全體學生,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培養(yǎng)學生說的能力
上復習課時,要導演得力,布局合理,層次清晰,方法新奇,把舊課上出新意,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更廣闊的空間,這就要求我們根據課的具體內容,結合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貼近生活的有真實感的交際活動情境,使其進入情境??刹捎没臃ǎ蚍中〗M活動,這樣學生就不覺得枯燥無味,使學到的東西與活生生的語言實踐結合起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口頭交際能力。
另外,復習課上,老師也可以讓學生用英語復述學過的課文,或看圖說話,或講故事,或對課文進行擴寫、縮寫等筆頭練習,使“說”與“寫”有機地結合起來。
3. 要加強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臨近畢業(yè)的學生負擔較重,心理壓力大,情緒不穩(wěn)定。因此,要求我們按照大綱和中考說明要求,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復習計劃,以基本知識為主線,抓住重點和難點。因為對話課及閱讀課文綜合體現了學生的語音、詞匯和語法,是進行聽、說、讀、寫、譯綜合練習的主要材料,抓住這一點恰恰體現出“以本為本”的原則。
復習方法主要是精講多練,即對每一個語言現象只作扼要講解,要在口頭、筆頭練習上多下功夫,從培養(yǎng)學生實際的語言應用能力出發(fā),側重向學生傳授基礎的語言知識,進行大量訓練,把語言形式與語言意義聯(lián)系起來。
4. 要擴大閱讀量,特別注重對學生進行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
1. 中考英語總復習計劃及思路
如何在短時間內全面有效的復習呢?我認為要有清晰的計劃和思路。根據中考英語試題命題規(guī)律及校情學情,成熟的初三英語復習方式分三個輪次進行。
第一輪是夯實基礎,全面復習。主要是以復習教材的基礎知識為主要任務,按教材的大單元詞匯,句型歸納語言點,講透語言點運用,教材的內容湯水不漏,基礎內容基礎知識全面細致地掌握。教師加大力度進行重點句式句型短語單詞的復習提問和單元知識的整體檢測,目的在夯實基礎,為下一輪次復習奠基。
第二輪是瞄準考點,專項練習。可分為題型專項或語法詞法專項訓練。題型訓練是主要分為聽力檢測、選擇題、閱讀理解和短文寫作。聽力檢測選取材料典型,覆蓋基本詞匯和基本句型,我們向學生傳授聽力的方法技巧,要求學生認真聽,聽出基本句型和基本詞匯,按聽力內容作答。選擇題的答題技巧和知識涵蓋要求學生明確,一定要掌握重點詞匯和句型,每次練習后注意找出失分點和失分原因,分析是知識缺陷還是答題技巧,注意總結,以利再戰(zhàn)。閱讀理解比較容易失分,要求學生基本弄清材料內容,帶著問題去看材料,或看完材料看問題均可。對于未見過的生詞根據上下文大膽猜測。短文寫作要理解材料意思,重點要開好頭,要注意運用關聯(lián)詞,不要局限于簡單的詞匯。語法專項訓練,根據內容我們分為四大項二十節(jié)按部就班進行,要求學生明確每節(jié)語法內容,掌握基本要點和關鍵點,練習時錯誤點一定要明確哪個語法點不明晰,采取回頭看方式夯實這個語法點的內容。
第三輪是考前指導,綜合訓練。這一輪次主要是應試技巧訓練和模擬練兵。目的就是中考拿高分。這一階段的的側重點是在學生審題能力上、試卷時間分配上和高分技能技巧上。這個階段教師主要做的工作是精選精編試題,每次考后要精心進行試卷講評,對每位學生的試卷要針對性講評和精神鼓勵,指出失分原因,指明努力方向,要求學生做典型錯題集,互相看錯題集。要形成合力,師生要相互配合,實戰(zhàn)演練要對答題時間進行合理分配,力爭每次考試要做完做好檢查好。
三個輪次的復習要依次進行,時間分配合理,每次復習重點和側重點要明確,經過這樣有機結合,依次遞進,螺旋上升,能使學生全面而重點復習掌握初中內容。
2. 理清中考必考的知識點,幫助學生復習和鞏固
(1) 冠詞:定冠詞the不定冠詞a, an。(2) 代詞:人稱代詞主格、賓格;反身代詞;不定代詞;疑問代詞。(3) 數詞:序數詞;hundred、thousand、million、billion用法。(4) 情態(tài)動詞:must、can。(5) 介詞:介詞的固定搭配 、方位介詞。(6) 形容詞、副詞:形容詞作定語、表語;其他詞形變?yōu)樾稳菰~;副詞修飾行為動詞;形容詞變副詞;比較級或最高級。(7) 名詞:可數名詞的復數形式;不可數名詞。(8) 連詞:表轉折關系、因果關系,并列關系。(9) 情景對話:表達感謝;表達祝愿。(10) 動詞:動詞過去式、過去分詞;代詞置于動賓短語中間;感官動詞;主語是第三人稱單數,動詞的不規(guī)則變化。
3. 復習中應注意的問題
(1) 狠抓基礎,強化識記。詞匯掌握程度是每個學生英語水平體現的重要標志。教師應強化學生的單詞記憶能力,做到四會四融合,音、形、義、詞性基本要點一定要全面掌握。還要注意結合句子、語篇記憶單詞,要注意靈活運用單詞短語。
(2) 強化閱讀,提高能力。閱讀能力是英語教學和新課標要求的重要方面。初三英語教師要注意強化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要從三個方面進行強化,一是聽力訓練,二是短文寫作,三是語篇教學,分別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英語聽力、口頭語言表達和書面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為將來進一步深造和進入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
(3) 加強語境教學,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中考改革的趨勢表明,試卷側重對語言運用能力的考查。因此,在日常教學與復習中要突出語篇,以閱讀為載體,加強綜合能力的訓練。
(4) 注重對英語新課標2016臨沂市初中英語水平考試的說明的研究,加強針對性,把握考試改革的方向、動態(tài)及發(fā)展趨勢。
(5) 強化應試技巧指導,提高學生應試水平。一是讓學生對各種題型的應對技巧和解題要訣,二是抓好規(guī)范,包括書寫、答題范圍、符合的應用,要精心指導,爭取卷面分。
一、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自覺性和自信心
初三學生隨著其獨立意識、成人化需要和判斷力的增強,對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興趣降低,過多的英語學習失敗體驗又使之產生一種無助之感。因此,教師要不斷對他們加強前途理想教育和學習目的性教育,使他們感到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尤其要關注學困生,使他們通過努力看到自已的成績進步,從而增強自信心和學習積極性。
二、依綱扣本,夯實基礎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理有據,教學也不例外?!队⒄Z課程標準》是教材的綱要,也是教學的依據,中考命題理所當然地要體現、落實《英語課程標準》規(guī)定的要求。因此,教師在英語總復習中應以《英語課程標準》為綱,以現有英語教材為本,有計劃、有針對性地組織復習。首先,應反復多次地學習分析《英語課程標準》,并且將《英語課程標準》初中各學段內容編排成一個知識結構表,教師據此來制定總復習計劃,同時要求學生做到“三牢記”(即牢記單詞、牢記詞組、牢記句型)和“兩掌握”(即掌握好語法、語音)。其次,研究近幾年中考英語試題,對照《英語課程標準》要求和中考命題思路和意圖,進而確定總復習的策略和重點。再次,平時月考試題也要做到“綱舉目張”,確定測試內容要點(體現“雙基”要求)和題型要求及其分數分布,以便有效地進行補救。
三、因材施教,關注后進生
初三是初中最后一年,初三畢業(yè)班既要學習新課,也要安排一定的時間進行復習。但總的著眼點應該是兩個“實際”:一是學生學習程度的實際,二是教材實際。這就是所謂的“因材施教”,決不能脫離實際跟著感覺走。依照學習態(tài)度和實際水平,學生可分為三種類型:一是學習優(yōu)良,有把握考好;二是學習上有一定的困難,愿意學習,成績上下浮動;三是失去學習興趣,放棄或準棄學習。
四、改進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
要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老師要有一個使學生樂于接受知識的好方法,不搞“填鴨式”教學。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和興趣,發(fā)揮學習的主動性,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1.專項訓練,突出重點。
(1)針對學生語言障礙,加強拼讀、拼寫訓練。
(2)針對《英語課標準》要求學生只需掌握運用五種時態(tài),即一般現在時、現在進行時、一般將來時、一般過去時和現在完成時,而學生對于這五種時態(tài)所包含的時間區(qū)間理解不太清楚,因而導致將表示時間的單詞、短語或有關副詞混淆使用。對此,應找出五種時態(tài)各自的特點、結構特征以及之間的不同點,然后對學生進行專項訓練。
(3)打開“單詞記憶”之門。記憶單詞,克服遺忘是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筆者在教學中采用聯(lián)想辨析法,聯(lián)想單詞音、形、義的特征,進行分析比較,然后進行歸納總結。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有計劃、有目的地補充一些構詞法知識,如詞形、詞義的轉換,詞根、前綴、后綴等。在每單元單詞教學講解時經常歸納同義詞、反義詞,作業(yè)中反復進行動詞和短語動詞的訓練、介詞短語搭配等的比較,用“滾雪球”的方法幫助學生記憶和積累詞匯。
2.強調反復記憶。對初中學生來說,由于年齡特征和環(huán)境影響,其自覺性較差,因此在教學中重視復現是相當重要的。上課時要最大限度地提高已學內容的復現率,并做到適時復現,這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無論是單詞的拼讀和拼寫,還是句子、語法等,都要有計劃地設計復現訓練,使舊知識逐步深化,使學生查缺補漏,加強記憶。
關鍵詞: 中考 初三英語復習 有效策略
新年已經開始了,初三的學生已經踏上迎接中考的征程,時間緊,任務重,要在較短時間查漏補缺,提高成績,所以講究一些有效的復習策略,很有必要。這不僅是所有學生關注的話題,更是老師值得探究的問題。什么樣的方法是最有效的?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最適合學生的方法是最好的方法。對于老師來說除了反復研究教材、資料、考綱、新課程標準、《中考說明》外,還應該“琢磨”自己的學生,了解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和能力,摸清他們最怕學的、最難學的、最薄弱的知識是什么。在此基礎之上,制定科學合理的復習計劃。計劃大致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語法復習,包括代詞、冠詞、數詞;名詞的數及其所有格,形容詞和副詞的比較等級;反意疑問句、特殊疑問和感嘆句的句法。第二階段:單元復習,包括詞匯、語音、詞性、語法、句型、問句、從句、不定式、被動語態(tài)、情態(tài)動詞、系動詞、八種時態(tài)。第三階段:綜合復習,包括模擬訓練和考前指導,除了筆練,還應加強聽力訓練。
對于學生而言,除了“知己”也應該“知彼”,即知道近段時間老師將要復習什么,所復習內容哪些是重點和難點。因此,教師應該在總復習之初,將整體計劃告訴學生,在復習每個階段時,應將本階段的計劃告訴學生,讓學生心中有數,做好準備。
一、課堂氛圍
對于中國學生來說,英語是第二語言,缺乏使用英語進行交流的語言環(huán)境。英語課堂上就應該多給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和語言環(huán)境。課堂氛圍是否寬松和諧,能影響到課堂教學質量的好壞,它與課堂教學質量成正比。英語的教學是語言的教學,良好的課堂氛圍、寬松和諧的課堂教學模式可以優(yōu)化英語課堂教學氣氛,能讓學生放松身心,并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學習熱情,不怕丟丑,大膽地用英語進行表達和交流,從而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有些老師經常在復習課滔滔不絕,講得口干舌燥,復習效果卻往往不盡如人意,深感上復習課累,復習課難上。學生上課則按老師要求,背記詞語,背誦對話和課文,強記語法規(guī)則。由于內容無新意,學生對機械性重復記憶感到索然無趣,參與意識不強,下課后又不得不投身于題山卷海之中,導致學業(yè)負擔沉重,難以增強學習興趣。復習課如果上得不好,往往會變成舊課的重復,或者是新課的“再版”。這樣不僅不能發(fā)揮復習課的作用,而且會使學生因乏味而降低學習興趣。怎樣才能讓復習課保持新鮮感,并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去,從而增強復習課的效果呢?教師必須注意引導學生多動腦、多動手、多參加課堂活動,讓復習課堂充滿“磁性”。有位教師曾經說:“如果每節(jié)課你都能為學生帶去他感到新鮮的東西,他會很愿意上你的課,自然而然地他也會喜歡你!”這種期待的心情與無所謂的等待、無奈的接受相比,學習的效果會是大相徑庭的,道理如此,那么真正地做到確是需要冥思苦想、下一番功夫的。這“新鮮的東西”內涵是相當豐富的,自然可以是他們喜歡或是沒見過的實物,也可以是用來調整他們緊張的神經而設置的游戲,或者他們感興趣的符合他們接受水平的英文小故事,甚至出乎意料的神態(tài)、語氣……根據學生“好動、好玩、好奇、好勝”的心理特點,英語教學要創(chuàng)造新穎多樣、富于啟發(fā)性,能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的情境和游戲,喚起學生對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求知欲,達到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二、針對性強
復習中既要抓系統(tǒng),又要抓全面,更要突出重點,有的放矢,“對癥下藥”。復習到某個知識點,要給學生明確考試會以怎樣的方式出現,出題者會從哪些角度來考查這個知識點。在講解典型練習題的時候,切忌不要為了講題而講題,應教給學生審題的方法和技巧,找題眼,抓關鍵。在實踐中采取“雙基內容反復講,共性問題全班講,少數人問題小組講,個別人問題抽空講”的方式,重點突破學生學習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使學生通過復習查漏補缺,體驗進步,增強自信心,更加認真復習。
在練習或試題的選擇和設計上更要注意針對性。在初三的后一階段的復習中,做試卷、評講試卷是不可避免的。學生在復習了某個專題知識或系統(tǒng)復習了整個知識架構后,一方面需要選擇一定數量的試題來熟練鞏固,另一方面就是要通過測驗來檢測一下自己的復習效果。在總體復習的基礎上,要對學生平時理解不深、練習不夠、運用不當的語言項目進行重點練習。練習題的設計要有梯度,滿足不同程度、不同類型學生的需要,要由專項訓練過渡到綜合訓練。通過復習解決學生的疑難問題,使他們獲得成就感。這樣,學生就會積極與老師合作,爭取更大進步。
尤其是對于練習和試卷的評講,更要講究針對性和科學性,切忌平均分配時間按部就班逐題評講。在評講試卷時,教師要根據自己研究的重點有目的地講題目,同時也要深入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答題情況進行分析,既要總體分析所任教班級學生的整體水平,又要逐項分析學生答題的正確率(得分率和失分率),確定講評中的重點和難點。講評試卷重點分析學生錯誤比較普遍、問題相對集中的題目并配上相應的練習以便他們鞏固。而對于那些錯誤率較低或已反復講解的題目則一帶而過,留待課后個別解答。這樣就為其它難點和重點題的講解贏得了更多的講評時間,提高了學生對它們的掌握程度,講評效果也就顯得更突出。也只有這樣才能有的放矢,發(fā)揮試卷評講的最大效果。
三、樹立信心
教師不僅是傳道、授業(yè)、解惑者,而且應該是一個有顆慈愛之心、有雙明亮眼睛的伯樂。要把每個學生都當成千里馬。善于發(fā)現學生的閃光點,揚長避短,尊重、賞識他們,這是引導學生形成健康的人生觀的最好方法。特別是對待后進生,首先要為他們生獲得成功創(chuàng)造條件,讓他們有機會發(fā)展自己的才能和長處。其次要賞識他們的優(yōu)點,哪怕是一點微不足道的進步也要加以鼓勵,建立他們的自信,有了自信心就有了學習的勇氣和動力。其實學生的一點點進步,哪怕是一次克制不良習慣的表現,一次較好的作業(yè)都是星星之火,及時肯定,正確引導,便會成為“燎原”之勢。
總之,中考復習是一項繁重而緊張的工作,復習是否有效扎實地推進,直接關系到中考成績的好壞。因此,作為畢業(yè)班的教師,一定要扛起中考復習這一重任,重視策略,深入研究,尋找方法,從學生的興趣和認知水平出發(fā),倡導體驗、參與、合作與交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激發(fā)學習的主動性,方能達到“一箭雙雕”、素質教育和中考雙豐收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田式國.英語教學理論與實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6.
[關鍵詞]復習課 有效性 對策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復習階段非常重要。在這一階段,教師要幫助學生復習并查漏補缺,使其系統(tǒng)、全面地掌握所學知識,提升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順利解決應用中可能遇到的問題。要使復習教學有效開展,教師應該怎樣做呢?筆者總結二十年來的教學經驗和心得,認為應該從以下方面入手。
一、以《課標》和學生學情為依據,制定復習計劃
復習教學不同于新授課教學,其主要任務是查漏補缺,使處于不同層次的學生均有收獲。所以教師需要認真挖掘教材,根據《課標》要求的重點、難點以及學生在學習中出現的問題精心制定復習計劃,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切不可完全依據教材、輔導書或模擬試卷的內容進行復習,這樣的復習忽略了學生的學情,往往會出現耗費時間長、教學效果差的不良現象。
二、復習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技能和語用能力為宗旨,選擇復習內容
根據《課標》,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目標是發(fā)展學生的聽、說、讀、寫四種語言技能以及靈活運用語音知識、詞匯知識和語法知識的能力。教師在教學內容設計時應綜合考慮與語言學習有關的因素,大膽進行嘗試。
1. 采用綜合復習課,以話題為主線,在語境和語篇中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比如我在復習新目標八年級上unit 7時,先設計了一個warming-up activity--單詞列舉小競賽,喚起學生們的興奮點。其目的是為了復習本單元的單詞。然后選用復習單元Review of units 7-12的聽力材料3-Listen and take notes on how to make vegetable soup. 在pre-listening環(huán)節(jié),先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片并把看到的東西用英語說出來,為while-listening環(huán)節(jié)提供足夠的語言支持。然后帶領學生閱讀題目和例句,明確聽記的內容和要求。在while-listening環(huán)節(jié),核對答案后要求學生大聲朗讀聽記材料,然后利用3c進行角色扮演,并完成對話。
2. 整合語法內容,培養(yǎng)學生總結概括的學習策略。如我在復習Go for it八年級上冊時就把Unit 6和Unit12的語法整合在一起。因為Unit 6學習的是形容詞和副詞的比較級,而Unit 12學習形容詞和副詞的最高級。形容詞、副詞的比較等級我們已經在新授課時有了初步的認識,通過整合,學生們對這一語法現象有了更加清晰、完整的印象,也就能夠更好地理解最高級和比較級之間的用法及轉化。
3. 詞匯精講多練,側重培養(yǎng)學生在語境中使用詞匯的能力。教師在復習詞匯的教學中,應根據學生對詞匯的學習情況,列出學生未掌握的詞匯,并針對這些詞匯精心設計一些與考題接近的含有語境的習題幫助學生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這些詞的用法。也可選做一些水平適應的習題提高學生使用所學詞匯的能力。
三、以提高學生積極性為主,采用靈活多樣的復習方法
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實施分層提問,分層布置作業(yè),分層輔導,讓不層次的學生各有所得。如我在復習八上Unit 10時,先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列舉job的名稱,目的是單元以及本學期其它單元的所有職業(yè)名稱。這個競賽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提高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合作意識,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總結記憶的學習策略。然后進行語言點大盤點,根據我對學生程度的掌握情況,進行多種方式的分層提問,每一組一名選手,A級的學生上難度,完成信息溝,B級的學生變換形式,C級的學生考查記憶力。接著句式變化"試一試"。本單元復習由who, where, how, when引導be going to 的特殊疑問句,我先用這四個問句和一個學生喚起學生的記憶,然后復習單元的聽力材料4,讓學生在真實的對話情景中理解它們的用法。聽力活動結束后我讓學生們運用這四個問句編對話,談談自己的dream job; 最后把答語用完整的句子表述出來,并整理成一段文章。這節(jié)復習課我的活動設計緊緊圍繞著學生的積極性展開,復習方法力求貼近學生、有新意,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去,達到使用語言的目的。
四、以開發(fā)托利用課本資源為宗旨,避免題海戰(zhàn)術
俗話說得好,萬變不離其宗。宗就是我們的課本資源。我們很多任課教師因為迫于升學和學校評比的壓力,認為讓學生多練就能出成績。于是給學生布置大量的練習題,學生花費大量的時間做題,教師用去不少的精力批改,而出現的問題卻沒時間反饋,而反饋就要擠占新課時間,新課本來就緊,于是有的老師只好搶占自習課時間講題,學生在無形中又被增加了課時,身心俱疲,當天的內容還沒有消化,習題課上又有很多問題,不知道先顧哪一頭?教師也逐漸偏離了主航道,變成了"題海"的奴隸。凡是習題上出現的內容一律要求掌握,因為忙于做題講題,課本內容反而一帶而過,倉促處理了。"題海戰(zhàn)術"是獨木橋,培養(yǎng)不出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學生掌握的只是應試技巧,而不是語言能力(Hughes,2000)。因此,教師在復習時應該立足于課本,開發(fā)和利用現成的課文資源,課文是知識和信息的載體。教師可以將課文中的知識點改造成完型填空。也可將課文改成任務型閱讀理解,或改造成更高難度的書面表達。利用學生熟悉的課文資源,既復習和鞏固了已學知識,又訓練了學生的語用能力。
總之,"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心理特點為標準,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為目的,開展復習教學活動,才能提高復習課的有效性,達到師生共同期望的復習效果。
參考文獻
教育部. 2002. 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解讀[M]
溫愛英. 2011. 英語中考復習教學現狀調查與分析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