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2-08-02 18:07:46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yōu)槟x了8篇的地震教案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fā),請盡情閱讀。
在星期六一大早,我和家長老師便踏上了去深圳市安全教育基地的旅程。
我們體驗了很多模擬現(xiàn)場。我最難忘的是火災逃生演練。我在一座房子前停留了下來,導游告訴我們:“這房子是一個模擬火災現(xiàn)場,你們進去要捂住口鼻,并彎著腰走,因為一般的煙霧有毒,我們要彎著腰是因為煙霧很輕,漂浮在上空。最好扶著墻,墻周圍的煙霧比較少。”我們進去以后,我沒兩下子就感到呼吸困難,我好想吸氣??墒呛粑脑捑蜁M毒;不吸,又呼吸困難,憋的難受。我心里似乎有兩個小人在吵架。最后,我終于成功地走出來了!我回頭一看,那么小的一段路,卻走得那么困難。
進過這次活動,我深有感悟:生命是重要的,讓我們把我生命,珍惜生命,讓生活更美好。
四年級:肖詠沁
社交媒體成為這次災害中信息流動最快的平臺,搭建起了一條網絡生命線。全國媒體、救援隊伍、NGO(非政府組織)在新浪微博上播報的地震信息已占據(jù)了大多數(shù)用戶的信息流。可以說社交媒體全面崛起。
微博播報與轉發(fā)最為迅速。國家地震局官微的“雅安地震”微博在地震發(fā)生三分鐘后轉發(fā)量就超過220條,截至當天下午五點,僅新浪微博一個平臺,有關雅安地震的微博就有6400萬條,其中尋人微博231萬條,報平安的微博1008萬條。除了通報信息外,微博等社交媒體還起到了“現(xiàn)場動員”的作用。微博等自媒體平臺在交通疏導方面的倡導作用尤其明顯。從災害發(fā)生之初,呼吁網友繞道災區(qū)高速路段行車的微博被大量轉發(fā),這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災區(qū)的交通壓力。
除了微博,微信在這次地震中也發(fā)揮了重要作用。騰訊官方開通的“雅安地震救助”微信公眾賬號,專門提供“在線求助、在線尋親、在線捐款”等其他服務。
此外,在這次地震中,LBS定位系統(tǒng)成為重要的救援方式。截至4月20日雅安地震發(fā)生以后16小時內網友通過“百度地圖”發(fā)起的對四川地區(qū)整體定位請求及位置信息查詢量已高達1.5億次。利用移動互聯(lián)網與LBS技術,震區(qū)外部網友可以同步了解震區(qū)交通、位置狀況,災區(qū)的人們也可借此進行互救。
在本次的雅安大地震中,以手機等移動設備為載體的移動互聯(lián)網凸顯巨大價值。相對于語音的點對點,社交網絡使資訊的公布、分享更具傳播效率。無論是官方通過社交網絡公布災情,還是當?shù)孛癖妭鞑セブ刃畔?,社交網絡的作用在雅安地震中都體現(xiàn)得很明顯。
社交媒體在雅安地震中構建了災情信息“傳播通道”和多維度的“捐助平臺”,比如自媒體平臺WeMedia聯(lián)盟發(fā)出捐款號召,只要在聯(lián)盟任何成員的公眾帳號回復一句“雅安挺住,愛心永存!”,搜狐新聞客戶端將代表留言的用戶捐出1元人民幣。此外,社交媒體還是“監(jiān)督平臺”,微博、微信等公眾平臺對地震救援進行監(jiān)督,人們通過社交網絡曝光在救災中發(fā)生的各類不良現(xiàn)象。
外媒積極報道了社交媒體在中國雅安地震中的作用?!队《葧r報》發(fā)文說,“社交媒體幫助確定地震災民位置。”蘇格蘭人網站則認為,“中國社交媒體成為外界了解地震消息的重要途徑,人們通過這些媒體看到了災民沖到街上避難和建筑物被地震夷為平地的照片?!?美國Neon Tommy網站認為,“中國社交媒體成為了民眾自發(fā)維護救災秩序和輿論監(jiān)督救災工作的途徑?!?/p>
“在現(xiàn)場”才能做好報道?
作為一個新聞記者,長久以來我一直有個理念,新聞發(fā)生時,我一定要“在場”,我一定要通過自己的“親歷”來實踐自己媒體人的使命。而且,一直堅信,只有“在場”才能將工作做好。
但隨著社交媒體的日益發(fā)達,以及多次參加大型災難報道的親身經歷,我開始重新思考這些問題:
1、 災難發(fā)生時,什么是最重要的?
2、 災難發(fā)生時,只有“在現(xiàn)場”才能做好報道嗎?
3、 只要“在現(xiàn)場”了,你的報道就完美了嗎?
4、 如果“不在場”,怎么做報道?
無疑,災難發(fā)生時,救援是第一要位的。媒體機構及媒體人,也應該理性地看待這一問題,凡是不利于或妨礙了救援的事情,堅決不做,包括盲目“扎堆”災區(qū)報道;凡是利于救援的事情,一定要想方設法做好。前些年災難發(fā)生時,由于媒體競爭意識與專業(yè)精神并不像現(xiàn)在這樣強,大家趕赴災區(qū)進行報道應該值得格外鼓勵與提倡。而經過這些年的發(fā)展,媒體競爭激烈,大災發(fā)生時都紛紛扎堆災區(qū),搶第一手信息,樹自己的品牌。由于平時激烈的競爭,媒體潛意識里就存有“爭奪眼球”的想法,因此,災難來臨時,媒體更要警惕將這種“爭奪眼球”的慣性帶到災區(qū)報道中,防止“將災區(qū)變身為爭奪眼球的名利場”。
回憶我在1998年松花江特大洪水報道時的情景,那時沒有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甚至網絡等媒體在突發(fā)事件中依然作用甚微。當時廣播、電視發(fā)揮著很大的作用,我記得當年黑龍江廣播電臺就將自己的直播間架設在松花江大堤上,當然,廣播是災區(qū)現(xiàn)場獲得信息的唯一來源,同時十幾米高的桿子上掛著大喇叭,廣播中的信息通過這一個個高音大喇叭傳遞出去,起著“現(xiàn)場動員”與“指導救災”的作用。
在15年后的雅安地震中,社交媒體已經被人們熟練使用,并在災情信息及救助方面發(fā)揮著很重要的作用。在救援人員與傳統(tǒng)媒體匆忙趕往災區(qū)之時,活躍的社交媒體用戶已提前填補了信息空白,他們街頭居民和建筑倒塌場景的照片,分享網絡服務等信息,幫助尋人啟示等。
可以說15年后的今天,在新媒體情境下,救災報道的“在場”不一定是“在現(xiàn)場”。跟五年前汶川大地震相比,社交媒體已發(fā)育得更加成熟,社交媒體不僅信息速度在先,而且漸漸成為救災過程中組織與行動的平臺?!白悦襟w”聚集起來,有助于地震的救援工作。
作為媒體機構,在新媒體情境下要轉變救災報道理念,“在場”不一定非要扎堆災區(qū),而是指身處新聞事件這個大的現(xiàn)場。在社交媒體大行其道的今天,媒體機構即使“不在場”也并不意味著就不能發(fā)揮作用、做出精彩的報道。媒體機構可以通過調動各個“自媒體”用戶來為其提供信息,并將這些信息分類、集納、整合、闡釋,進行有效與社會動員。
“在現(xiàn)場”報道就完美?
新媒體特別是社交媒體的出現(xiàn)為救災報道提出了一個新難題:“在現(xiàn)場”了也并非意味著報道就完美。
具體而言,社交媒體使每個人都可以通過自己手中的手機記錄下災難現(xiàn)場的各種片斷,而即使是派出強大救災報道團隊的媒體機構也不可能窮盡報道的所有方面,總有疏漏與偏頗。但在社交媒體被大眾廣泛使用之前,這種報道上的缺失與遺漏不被人們知曉,自然也不會被人們質疑。
比如1998年特大洪水報道中,我拿著手中話筒將現(xiàn)場所見直播出去,全國的聽眾就會認為你的報道即是災區(qū)發(fā)生的全部,不會質疑也無法證實你所沒有報道的地方。而在人人都是記者的當下,你的報道將面臨永遠的不完美與永遠的被質疑。你的所見所知永遠不可能超過我們面對的“用戶”們——每一個自媒體作者與親歷者的集合。他們會質疑你報道中的這種偏頗、會揣測你的動機,會認為你有意回避,并且會選擇用社交平臺來將這種質疑與揣測釋放出來。換句話來說,傳統(tǒng)媒體在救災報道中如不擅用社交媒體,不能發(fā)動現(xiàn)場用戶并且引用民眾提供的信息時,反而有可能遭到來自網絡平臺的大規(guī)模質疑,讓自己陷入不利的輿論漩渦中。
因此,在社交媒體盛行的今天,聰明的媒體與媒體人,一定是那些會發(fā)現(xiàn)“用戶”并調動“用戶”的機構或人,一定是那些能將來自現(xiàn)場的各類信息進行分類、集納、整合、闡釋的那個機構或人。在新媒體情境下,災難發(fā)生時,你在場,你的報道不一定完美; 而你不在場,你的報道未必不完美。重要的是,你能夠擅用、巧用社交媒體。
鏈接
災難發(fā)生時,媒體機構與媒體人應該做些什么?應該怎么做?無疑,媒體應做好三件事:1、傳遞信息(無論在場與不在場); 2、情緒管理;3、實際救援。
關鍵詞 水土保持型;針闊混交林;營林技術;農墾北安分局;山地丘陵區(qū)
中圖分類號 S725.2;S725.2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2)01-0230-01
農墾北安分局山地丘陵區(qū)位于小興安嶺北坡,水分條件較好,年降水量560 mm,熱量條件稍差。地貌特征以山地和舒緩丘陵為主,經過多年的耕作之后,土壤有機質含量較低,部分耕層厚度在15 cm以下,石礫含量15%~30%,pH值6.0~6.5,土壤肥力差,含水量和蓄水能力低。以落葉松、水曲柳等用材林樹種營造水源涵養(yǎng)林,既能保持水土,又能涵養(yǎng)水源,發(fā)揮生態(tài)經濟效益。選用鄉(xiāng)土樹種興安落葉松造林,林木生長快,防風固沙、涵養(yǎng)水源效果明顯,經濟效益高;15年即可間伐,35年即可主伐利用。適宜推廣區(qū)域為北安分局各農場的淺山區(qū)荒山造林和退耕還林地。
1 整地
一是穴狀整地。適用于荒山宜林地,在灌木坡上先進行割帶,在草地上要先揭去草皮,然后進行穴狀整地,一般要求穴徑50 cm、深20~25 cm,翻碎土壤,濾凈樹根、石塊。在陡坡上要使穴面外高內低,蓄水保墑。在濕潤的緩坡上要使穴面呈丘形,以免穴內積水,影響苗木生長。二是五鏵犁開溝整地。適用于緩坡荒地和大面積荒山宜林地,采用改裝的五鏵犁沿等高線開溝,開溝寬50 cm,兩側翻出垡面30~50 cm,形成約1 m的生土帶,帶內不長草,方便造林,減少撫育次數(shù),降低作業(yè)成本。
2 苗木準備
造林應選擇興安落葉松和水曲柳、白樺等針闊葉樹為主的鄉(xiāng)土樹種。興安落葉松,落葉喬木,高達30 m,胸徑達60~90 cm。喜光性強,10年以內稍耐側方庇蔭。對水分要求較高,以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北向山中下腹的緩坡及丘陵地帶生長最好[1]。集中分布在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及小興安嶺,尤其在大興安嶺極為普遍,是黑龍江省主要采伐利用的優(yōu)良樹種,蓄積量多,為我國所需木材的重要來源。
興安落葉松造林采用二至三年生苗,地徑達0.35 cm以上的針葉樹換床苗,盡量隨起隨栽,根系過長應適當切根,苗木存放時間較長或天氣干燥時應進行浸水或蘸泥漿,并采用ABT生根粉溶液10~30 mg/kg浸根。做好補植用容器苗的育苗工作,補植苗數(shù)量不應少于當年造林用苗量的15%。
3 混交造林
落葉松株行距1.5 m×2.0 m或2.0 m×2.0 m;栽植密度為3 330株/hm2或2 500株/hm2。結合撫育采伐,形成帶狀或塊狀的采伐跡地,有目的地保留采伐跡地上的水曲柳、白樺等闊葉幼樹。在采伐跡地上營造興安落葉松,形成針闊混交林,有利于落葉松和水曲柳的生長。根據(jù)東北林業(yè)帽兒山實驗林場對十年生的水曲柳落葉松帶狀混交林及純林的調查,結果表明水曲柳在混交林中明顯增產,高生長比純林增加12.1%~25.5%,胸徑生長增加12.7%~32.3%;落葉松在混交林中也表現(xiàn)出增產的趨勢,高生長比純林增加4.1%,胸徑生長增加12.5%,中間關系屬雙方有利[1]。
對面積較大的地塊營造混交林,混交方式采用塊狀和帶狀混交,混交類型以針闊混交為主。在撫育采伐過程中,原有植被中如有水曲柳和白樺等闊葉幼樹生長,則應均勻保留一定數(shù)量的闊葉幼樹,在栽植落葉松后,形成株間混交,達到栽針保闊、降低造林成本,形成針闊混交林。
興安落葉松造林采用植苗造林方法,又稱為栽植造林,是以已經形成根系和莖干的苗木為造林材料進行栽植的造林方法。該造林方法具有以下優(yōu)點:具發(fā)育良好的根系和地上部分,抗性強;幼樹生長快,郁蔽早;用種量小,特別適用于種源少、價格昂貴的珍稀樹種造林。該造林方法中影響苗木成活的因素為:一是苗木活力。苗木生活力受遺傳品質、苗木質量和含水量影響,苗木從圃地以裸根的形式起出后,需要做好起苗、根系保護工作,強調苗木的假植與貯藏。二是造林地土壤水分和溫度。土壤水分、溫度適宜是苗木根系恢復的關鍵,因此選擇適宜的造林時間尤為重要。三是種植技術。根系舒展,與土壤密接,避免窩根和空隙。深度適宜,超過原土痕。深栽雖能保證水分,但溫度較低。營造興安落葉松林以春季頂漿造林為主,雨季造林和秋季造林為輔[2-3]。
4 撫育管理
一是補植。為提高成林速度,要抓住當年雨季到來的時機進行補植,一般雨季補苗采用當年春季培育的落葉松或樟子松容器苗進行補植,使當年造林成活率達到85%以上[4]。二是撫育管理。退耕還林后,造林第1年幼林撫育進行3次、第2年進行2次、第3年進行1次。三是林木管護。在退耕還林地塊的管護上,明確造林主體,明晰責權利,堅決不造無主林,防止毀林案件發(fā)生。
5 參考文獻
[1] 周以良.黑龍江樹木志[M].哈爾濱: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86:34-36.
[2] 張彥東,谷艷華.水曲柳落葉松人工幼齡混交林生長與種間競爭關系[J].東北林業(yè)大學學報,1999(2):6.
[關鍵詞] 胺碘酮;西地蘭;快速陣發(fā)性房顫;治療
[中圖分類號] R541.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7)10-169-03
Clinical efficacy of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amiodarone and cedilanid in the treatment of rapid atrial fibrillation
ZHOU Chaowei
Huicheng District of Huizhou City People's Hospital of Xiaojinkou,Huizhou 516023,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amiodarone and cedilanid in the treatment of rapid atrial fibrillation. Methods 60 cases with rapid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3 to December 2016 were selected as objects.All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treated with cediland,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miodarone.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 amiodarone;cedilanid;rapid atrial fibrillation;treatment
心房動簡稱房顫,是臨床中常見的心律失常,房顫主要是因為心房主導的折返環(huán)出現(xiàn)異常導致心房收縮異常[1]。按照持續(xù)時間長短房顫可分為陣發(fā)性房顫、持續(xù)性房顫、永久性房顫[2]。其中陣發(fā)性房顫通常指7天內房顫能夠自動轉復為竇性心律。房顫能夠引起許多并發(fā)癥,如心力衰竭、動脈栓塞、急性肺水腫等,嚴重影響患者生命健康,具有很高的死亡率和致殘率,因此臨床中積極治療房顫具有重要意義[3]。西地蘭和胺碘酮是臨床中兩種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藥物,為探索兩種藥物在治療快速陣發(fā)性房顫的臨床效果,我院對部分患者進行臨床對比研究,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3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快速陣發(fā)性房顫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納入標準:參與研究者是否知情同意;經心電圖檢查確診為快速陣發(fā)性房顫。排除標準:嚴重肝功能不全;甲亢;電解質紊亂;急性心梗等。將患者按照隨機對照原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對照組患者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齡40~75歲,平均(54.2±6.4)歲,患者中合并冠心病患者10例,合并高血壓性心臟病患者8例,合并風濕性心臟病患者7例,合并肺心病患者3例,特發(fā)性房顫患者
表2 兩組患者心率、血壓、轉復竇律時間比較()
組別 n 心率(次/min) 收縮壓(mm Hg) 轉復竇律時間(min)
用藥前 用藥后 用藥前 用藥后
觀察組 30 143.53±12.47 83.12±12.45 128.47±18.32 120.67±17.32 42.63±25.74
對照組 30 147.87±10.48 94.57±17.48 128.78±18.19 126.76±15.87 72.83±37.37
t 1.459 2.922 0.065 1.419 3.645
P >0.05 0.05
2例。觀察組患者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齡40~75歲,平均(53.0±4.5)歲,患者中合并冠心病患者11例,合并高血壓性心臟病患者9例,合并風濕性心臟病患者5例,合并肺心病患者2例,特發(fā)性房顫患者3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基礎疾病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獲得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進行常規(guī)治療,積極治療患者原發(fā)病。對照組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采用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上海旭東海普藥業(yè)有限公司,H31021178)靜脈推注治療,用法用量:取0.4mg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稀釋到20mL氯化鈉注射液中,10min內靜脈推注,如患者房顫轉復效果不理想,可每2~4h注射一次,每次注射量為0.2~0.4mg,24小時內總注射量不超過1mg。觀察組患者采用鹽酸胺碘酮注射液(Sanofi Winthrop Industrie,2000067J5)進行治療。用法用量:先予鹽酸胺碘酮注射液150~300mg稀釋到20mL氯化鈉注射液中,10min內靜脈推注,之后1mg/min靜滴,維持6h,隨后0.5mg/min靜滴維持,24h內最大用量可達2000mg。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定標準
觀察兩組患者用藥前后血壓、心率變化,根據(jù)心電監(jiān)護記錄兩組患者轉復竇律完成時間。監(jiān)測兩組患者用藥后出現(xiàn)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情況。根據(jù)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癥狀體征變化對兩組患者進行臨床效果比較。其中患者癥狀完全消失,心電圖提示患者恢復竇性心律視為顯效;患者癥狀較治療前明顯改善,心電圖提示患者未轉復竇性心律視為治療有效;患者癥狀無明顯好轉,心電圖提示患者未轉復竇性心律視為無效[4]。其中將有效以上患者納入總有效率計算。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效果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率、血壓、轉復竇律時間比較
兩組患者組內對比用藥后心率較治療前明顯降低、血壓較治療前降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2.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中出現(xiàn)2例竇性心動過緩、1例Q-T間期延長、1例腹部不適,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3.33%;對照組患者中2例出F胃腸道不適、2例出現(xiàn)心律失常、1例出現(xiàn)頭痛,不良反應發(fā)生率16.67%。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差異不明顯,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131,P>0.05)。
3 討論
快速陣發(fā)性房顫是臨床中常見的心律失常類型,房顫的發(fā)生與高血壓、冠心病、心臟瓣膜病等具有密切關系,而且還與飲酒、電解質紊亂等有關[5]。快速陣發(fā)性房顫的治療方法包括手術治療和藥物治療,其中臨床中以藥物治療為主[6]。西地蘭是洋地黃類藥物,能夠起到增強心肌收縮、減慢心率與傳導的作用[7-11]。胺碘酮是Ⅲ類抗心律失常藥物,能夠對α和β腎上腺素能受體產生非競爭性拮抗作用,具有抗心律失常、降低外周阻力、擴張冠脈的作用[12-16]。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療,對照組患者采用西地蘭治療。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3.33%,對照組總有效率66.67%,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
綜上所述,采用胺碘酮治療快速陣發(fā)性房顫起效快,效果良好,能夠明顯緩解患者癥狀,且不良反應少,用藥安全,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張樹瓊.胺碘酮在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型心房顫動患者中的臨床應用分析[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7,15(3):107-108.
[2] 凌云.靜脈用胺碘酮治療心衰并發(fā)快速房顫的療效分析[J].西部醫(yī)學,2012,24(6):1119-1120.
[3] 柏山,王玉榮,戴家瑗等.胺碘酮與西地蘭控制心臟圍術期快心室率房顫療效觀察[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3,17(23):117-118.
[4] 魯慶陽.靜脈注射胺碘酮與西地蘭治療急性心衰合并快速房顫的臨床治療對比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2016,13(8):83-84.
[5] 任光輝.靜脈用胺碘酮對心衰并發(fā)快速房顫的治療意義探究[J].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16,1(22):44,46.
[6] 范芮.用胺碘酮治療心衰并發(fā)快速性房顫的療效觀察[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4,12(20):133-134.
[7] 李永勤,王敏,范G梅,等.胺碘酮和西地蘭轉復陣發(fā)性房顫的療效比較[J].陜西醫(yī)學雜志,2008,37(4):474-475.
[8] 龔睿,姜小飛.西地蘭D與胺碘酮治療快速型心房纖顫伴急性左心衰療效比較[J].中外醫(yī)療,2013,32(21):95,97.
[9] 武凌寧.胺碘酮與西地蘭治療陣發(fā)性房顫的臨床效果評價[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5,13(14):140-141.
[10] 吳培群.胺碘酮與西地蘭治療快速型心房纖顫伴急性左心衰療效比較[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3,6(2):75-76.
[11] 陳華杰.胺碘酮治療陣發(fā)性快速房顫40例臨床觀察[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3,24(17):3911-3912.
[12] 李h,周杰.胺碘酮復律陣發(fā)性心房顫動42例臨床觀察[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5,9(16):21-23.
[13] 王智明.靜脈注射胺碘酮與西地蘭轉復陣發(fā)性心房顫動的療效對比[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3,6(11):42.
[14] 蘇丹霞,唐方明,胡梅榮.胺碘酮、普羅帕酮、西地蘭治療陣發(fā)性房顫的效果比較[J]. 廣東醫(yī)學院學報, 2009, 27(3):253-255.
[15] 李兆敏.胺碘酮治療老年心力衰竭伴心房顫動療效觀察[J].臨床醫(yī)學,2014,34(3):36-37.
師:劉昊同學,我注意到你選擇了D,想聽聽你的想法。盛:我認為人類可以預測地震的發(fā)生,但不能防止地震的發(fā)生,因而不能減輕地震對人類的危害。師:那么你認為地震對人類的危害有哪些?盛:使建筑物倒塌、橋梁斷裂、潰壩等。
師:在汶川地震的報道中,人們最關注的是什么?盛:是救援。哦!我忽略了地震預報可以減少人員傷亡,從而減輕地震對人類的危害。師:很好。――
師:通過對卷面的分析,我們歸納出本次期中考試失誤的原因有:基礎知識不牢固、讀圖能力欠缺、不會組織答案、審題不清或讀圖錯誤等,那么,在后一階段的復習中我們應該如何做?也給我提出更好的復習建議。生:知識體系再細致一些。每個知識點回家都要落實鞏固。生:背書看來還是不能少,可以學會用最好的地理語言。生:老師在講課時還要慢一些,有時我們接受有困難。生:老師給我們復習圖表的時候,多講解一些變式圖,幫助我們舉一反三。生:看看報紙和新聞聯(lián)播也是有用的。這節(jié)評講試卷課最終沒有上完就下課了,作為一個全市的特級老師在全市的公開課上竟然沒有上完,很多老師都感到詫異,而且在這節(jié)課上老師也沒有高超的PPT展示,似乎根本看不到一個特級老師應有的風采。但是在后來的評課環(huán)節(jié),這節(jié)課給予了較高的評價,我們的課堂設計到底要關注什么,試卷評講課講的是誰的錯誤?表面上看這位老師自己在課堂上沒有什么精彩的表現(xiàn),但是這節(jié)課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和舞臺。聽完這節(jié)課我反思了自己的平時課堂教學設計,對新理念下的地理教學設計進行了反思和實踐。
1.關注知識變?yōu)樽鹬貙W生:
葉瀾教授這樣說:"課堂教學蘊含著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師生的生命活力在課堂教學中得到有效發(fā)揮,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養(yǎng)和教師的成長,課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
新課改實驗已經下來十多年了,多數(shù)中學地理教師的課堂教學設計仍然停留在傳統(tǒng)意義上"學科本位"的教"課本知識"的設計層面。很多老師說:"新課程理念好,但沒有告訴我們怎么教。"大多數(shù)老師的課堂是還是以知識的傳授為主要任務的,重知識而輕能力,重教而輕學,重接受而輕感受。
2012年新課標正式進行了修訂,新課程教學理念再次強調它不能建立在命令和控制之上,而應建立在心與心的交流和溝通之上,學會關注學生,尊重學生,永遠記住:有效課堂的有效性是學生的有效性,高效課堂的高效性是學生的高效性。就如前面所聽的這節(jié)課,從傳統(tǒng)意義上說,這節(jié)課沒有完成教學任務,但是這節(jié)課達到了它的目標,老師一開始就說明了:"期中考試是對上半學期學習的一個總結,目的是診斷、評價,發(fā)現(xiàn)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下個階段解決問題的方法。"考試和評講的目的是學生自主診斷、評價,發(fā)現(xiàn)的過程,把課堂交給學生,真正的解決每位學生的問題,充分的體現(xiàn)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關注知識變?yōu)樽鹬貙W生,當然尊重學生一定要充分的了解學生,正如前面的評講課里,沒有課前的花大量的時間充分了解和統(tǒng)計,怎么可能進行個性化的提問呢?
2.源于課本變?yōu)樵从谏睿?/p>
夸美紐斯在他的《大教學論》中指出:"無論什么東西不可單因它在學校里有價值去學習,要因它在生活上有用才可學。這樣一個學生學的知識,才不至于一出學校立刻就消失掉了。"新課標強調:"學習生活中的地理",如何在課堂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何突破教學中難點,選擇我們生活中的地理資源進行學習更加有用有效,傳統(tǒng)的教學資源來自課本教材,教材里的案例有的離我們的生活太遠,我們的學生根本無法理解,過于抽象。傳統(tǒng)的課堂是以課本上的內容的為主要任務的。重教材而輕生活,重理論而輕現(xiàn)實。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教學它不能建立在教材和課本之上,而應建立在生活之上,強調學習源于生活,為了生活,學習生活中的地理。
3.教案再現(xiàn)變?yōu)轭A設生成
德國教育家克拉夫基:"衡量一個教學計劃是否具有教學論質量的標準,不是看實際進行的教學是否能盡可能與計劃一致,而是看這個計劃是否能夠使教師在教學中采取教學論上可以論證的、靈活的行動,使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學習,借以為發(fā)展他們的自覺能力作出貢獻――即使是有限的貢獻。"傳統(tǒng)的課堂是以教案上的內容的為主要學習任務的。重教案而輕生成。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教學它不能建立在預先的教案之上,而應建立在學生的前測和問題之上,強調有生命的課堂,是作品而不是產品,是老師精心預設下的精彩生成。
4.單調封閉變?yōu)樘骄块_放
《學會生存》:"教育應該較少地致力于傳遞和儲存知識,而應該更努力尋求獲得知識的方法。"探究的開放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教學內容的開放:知識和知識體系不再是教學的全部,教學重點從知識轉向獲得知識的方法;教學方法的開放:新的課堂文化提倡創(chuàng)設問題研究的情景,鼓勵學生帶著問題和研究熱情,借助同伴互助的合力,模擬科學研究的過程,去探求知識的形成,研究知識的關系,拓展知識的應用;評價標準的開放:新的課堂文化更注重學生思維習慣的養(yǎng)成、分析能力的提升、情感的體驗和價值 觀念的形成,鼓勵學生樂于學習、勤于思考、精于探究、善于合作,同時鼓勵學生在原有基礎上不斷進步、超越自我。
祝塘小學是一所百年老校,深厚的文化積淀,再加上地處得改革開放風氣之先的江陰,使得學校一直保持著敏銳的改革意識和持久的發(fā)展動力。早在1990年代初,祝塘小學就開展了自護教育的研究與探索,在組織保護的基礎上,尊重、鼓勵學生發(fā)揮自己的主體性,保護自己的身心健康,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20多年來,在自護教育的滋養(yǎng)下,一批批學生養(yǎng)成了獨立人格,形成了主體意識,增強了權利觀念,逐步成長為適應時代要求的現(xiàn)代小公民。
一、開發(fā)自護教育校本課程
縱觀祝塘小學的自護教育,有一點讓人印象十分深刻:學校有著清醒的課程意識,從一開始就把自護教育作為一門校本課程來建構。考慮到1990年代學校課程自主空間還不大,大多數(shù)學校課程觀念還比較模糊、課程能力還比較薄弱這一事實,地處鄉(xiāng)鎮(zhèn)的祝塘小學能做到這一點,是相當難能可貴的。
1.自護教材編寫
早在1990年代初期,祝塘小學就組織力量編寫了《少年兒童自我保護教育活動90題》,作為開展自護教學的藍本。
1999年,祝塘小學又以《90題》為藍本,組織編寫了《少年兒童自護讀本》,形成了相對成熟的自護教材?!蹲宰o讀本》分為“學習篇”、“生活篇”、“心理篇”、“游戲篇”、“意外篇”、“法規(guī)篇”和“評價篇”七個部分,一共有115個條目,包括了常見的損害學生身心健康和合法權利的問題,如煤氣中毒、亂挖耳朵、蘸唾液翻書、迷戀電子游戲、被人跟蹤等等。每個條目都描述了問題現(xiàn)象,并教給學生正確合理的應對方法?!蹲宰o讀本》綱舉目張、通俗易懂,又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非常便于學生學習。時任全國少先隊工作學會基礎理論專業(yè)委員會主任、上海社會科學院青少年研究所研究員的段鎮(zhèn)在序言中對《自護讀本》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它體現(xiàn)了全面的保護、積極的保護,把保護與自我保護和諧地統(tǒng)一起來了?!?/p>
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學生生命保護、權利維護上,不斷有新的問題需要面對和解決。針對這一現(xiàn)實情況,2010年,祝塘小學對《自護讀本》進行了集中修訂,補充、細化了一些自護條目,如:針對汶川地震引發(fā)的全民關注防震抗震這一現(xiàn)象,增加了“地震逃生”條目;針對養(yǎng)寵物的家庭越來越多,寵物傷人事件屢有發(fā)生這一現(xiàn)象,增加了“安全養(yǎng)寵物”條目;針對網絡普及程度越來越高,網絡犯罪案件增多這一現(xiàn)象,增加了“安全上網”條目;針對城鎮(zhèn)化進程加快這一現(xiàn)象,增加了“乘坐電梯的安全”條目,細化了交通安全相關條目……這些條目的修訂讓《自護讀本》與學生的學習、生活更加貼近,能夠更好地指導學生進行自我保護。
2.自護課程教學
自護課,對于祝塘小學的學生來說不是一個陌生的名詞,每兩周,他們就會上一節(jié)生動而實用的自護課。
為了規(guī)范自護課的教學,學校出臺了《少年兒童自護教學指導意見》,以《少年兒童自護讀本》為基礎,分解了各年級的教學內容,確定了教學目的和教學要求,提出了適切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的各年級具體教學要求。學校還選取了數(shù)十篇優(yōu)秀的自護課教案,編印了《自護教案集》,供教師學習借鑒。隨手翻開《自護教案集》,看到的是李靜霞老師設計的《放鞭炮時須小心》教案。這個教學設計完整而精巧,不僅教學目標、教學準備、教學過程、課外實踐、板書設計等基本備課要素一應俱全,而且教學環(huán)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步步深入:先是“談話導入”,從小朋友喜歡的放鞭炮說起;再是“看圖明理”,通過看圖片、聽錄音、小組討論等方式,明確放鞭炮必須在空曠的場地;接著是“辨析導行”,讓學生辨析幾種危險的放鞭炮方法,討論放鞭炮時的注意事項;最后是“總結全文”,引導學生齊讀黑板上板書的放鞭炮注意事項。特別要提出的是,在設計中,一個叫“笨笨”的孩子放鞭炮的情境貫穿教學始終,而且老師還把放鞭炮注意事項編成了一首兒歌:“小鞭炮,生來脾氣躁。肚里藏火藥,一點它就爆。炸傷人身體,引起大火燒。小朋友,要牢記,放鞭炮時須小心?!边@種童趣盎然的設計對于孩子的吸引力是可想而知的。
當然,《自護教案集》只是一個范本,在自護課教學實踐中,教師會根據(jù)課程內容、學生特點等的不同,進行個性化的教學設計,靈活地采用情境模擬、案例分析、網絡學習、小組討論等多種方式,組織學生學習自護知識,了解自護常識,鍛煉自護技能。活潑多樣的教學方式既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性,又增強了教學的實效性,讓自護課成為祝塘小學最受學生歡迎的課程之一。
3.自護課程評價
2011年11月9日下午一點,正準備上課的六(4)班學生突然發(fā)現(xiàn)窗外濃煙滾滾、警報驟起,他們爭先恐后地向正在教室里的吳穎姿老師報告:“吳老師,著火了!著火了!”吳老師向驚惶失措的學生大聲喊道:“不要慌!不要慌!我們自護課講的火災逃生方法還記得嗎?照這個做就行了!”學生們迅速鎮(zhèn)靜下來,用手帕、衣服等捂住口鼻,一個接一個地貓著腰,貼著墻壁快步奔向樓下。
大家好!
我是**。八年前,我選擇了教師職業(yè),懷著激動的心情走上講臺。經過了八年的歷練,兩千八百多天的考驗,我真正體會到了“醉過方知酒味濃,為師方知為師難”的含義。選擇了教師,就選擇了忙碌、選擇了責任、選擇了堅守、選擇了奉獻甚至犧牲。
回顧“5·12”汶川大地震,那個令所有中國人都心痛的日子。頃刻間,地動山搖、房塌屋陷,災難突然降臨。從白發(fā)老人到稚嫩孩童,從社會名流到街頭乞丐,都義不容辭伸出了援助之手。人們都揪心與學校廢墟下一個個學生幼小的身軀,可透過朦朧的淚眼,倒塌的廢墟中竟有那么多教師在生命逝去的瞬間,定格的姿勢竟如此相似。
譚千秋,一位普通的中學教師。地震發(fā)生那一刻,他張開雙臂,弓著身子,奮力撐著課桌,桌子下蜷縮著四個學生。隨著劇烈的晃動,水泥、磚瓦、灰塵都紛紛落到了他的頭上、手上、背上……當搜救人員從廢墟中搬開砸在他身上的最后一塊水泥板時,所有在場的搜救人員無不震驚、落淚。他那守護翅膀的身軀頓時定格為永恒。
綿竹東汽技工教師張念華,在地震發(fā)生那一刻,她離出口最近,但她卻把生的機會給了學生,自己的生命之花卻永遠綻開在了39歲。
29歲的張米亞老師,跪撲著,用雙臂緊緊摟著兩個孩子。后來,兩個孩子活下來了,而她卻永遠的離開了我們……只有無言的大愛,才能讓他們在生與死的瞬間,化精神為永恒,他們用汗、用淚、甚至用血,譜寫著生命的樂章。
這些事是偉大的、感人的,然而大多教師卻是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耕耘、任勞任怨。請聽聽我身邊發(fā)生的一些事跡吧!
我們學校的高素霞老師已年過半百,但她一直是我們學校英語學科的“領軍人”。有時,她為了讀準一個音標,常常和我們年輕人一起探討,并跟著錄音一遍又一遍、不厭其煩的跟讀。她那嚴謹治學的態(tài)度令我們所有年輕教師肅然起敬。
學校的朱彩虹老師,由于腦供血不足,造成視力急劇下降,可她從未因病離開學校。后來病情嚴重時,她仍怕耽誤學生的課程,早上在學校上完兩節(jié)課,才匆匆忙忙趕往洛陽看病。為了跟上下午上課,從不舍得亂花錢的她竟然高價乘坐出租車趕回學校。
一、政治思想方面
本學期積極參加學校和部門組織的一系列政治學習和活動。認真學習“xxxx”重要思想;積極投身到了學習“xx大”會議精神系列活動中來,認真學習了胡總書記作的xx大政治報告;學習有關“xx大”會議文件精神及《xx大精神學習輔導讀本》、《xx大報告學習百問》、《中國共產程》;觀看了金釗教授做的《以改革創(chuàng)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輔導報告;學習了總書記關于“xxxx”的重要論述和《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北京市及大興區(qū)“十一五”教育發(fā)展規(guī)劃以及重要文件、政策、法規(guī)和有關信息化教育發(fā)展、趨勢、理念等內容。學習中堅持做學習筆記,撰寫了“學習xx大精神的心得體會”和“迎奧運,慶七一,話改革”的主題征文,通過一系列的學習政治素質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對做好各項工作起到了積極地指導作用。
二、工作方面
1、認真做好“教育資源庫”的維護管理工作,對上傳的資源及時進行審核。
2、教育教學資源收集與管理工作:
(1)對原有的資源進行整理、分類、打包壓縮(小學各學科素材480m、中學各科素材720m),為上傳資源工作打好基礎。
(2)收集下載和上傳教育資源,充實“大興教育資源庫”和“大興教師進修學校網站”/資源下載板塊各學科教育資源內容。共收集下載中小學各學科教案、課件、試題共10.9g(各學科教案1185個、課件898個、試題267套)。還有一部分資源已完成了購買(76個訂單約800余個教育資源)等待下載。從“電驢網”上下載各方面內容的通用資源約48g,內容涵蓋了古今中外的歷史、地理、文化、自然百科等視頻教學參考片和電子圖書資源。
完成上傳了中小學各科教學資源,含課件659個、課件素材類1.35g、創(chuàng)新教案、學案設計235個,初中九個學科的新突破同步練習38冊,各類視頻資源238個,《華夏神話》、《小說精品集》系列專輯等音頻資源136集,電子雜志類83期、電子圖書《中華古典精華文庫》、《魯迅作品全集》、汶川大地震(紀實、追思、振興)系列叢書等168部,大大豐富了我區(qū)的教育資源。對每個上傳的資源進行了資源屬性設置,并在教師研修網各學科協(xié)作組中都進行了有效的資源鏈接。
3、按照市教委要求,配合市教科院關于組織開展北京市中小學“數(shù)圖”應用綜合評比活動的通知精神,擬定了我區(qū)的具體的活動措施及評比活動方案。參加了市教育網絡和信心中心主辦的“北京市中小學數(shù)字圖書館”——2.0版的論證驗收會。(下學期組織開展綜合評比活動)
三、業(yè)務學習方面
本學期能夠注重業(yè)務知識學習。學習了《數(shù)字化教育資源建設與應用》,掌握了常見的文件壓縮格式、音視頻文件格式的轉換;各種圖片格式和各類多媒體文件格式的適用范圍;數(shù)字化信息資源建設和管理的要求。通過學習提高了數(shù)字化信息資源建設與應用的能力,對自己做好資源的下載、整理與上傳起到了很大的幫助。在工作中以前不能解決的問題現(xiàn)在有了解決的方法,有些已經付諸于工作實踐中。對在學習中比較難記的知識一一做了學習筆記,便于加深理解和掌握。
四、其他工作
1、完成了一些學校的服務性工作;
2、認真做好了黨小組的事務性工作及領導交給的臨時性工作,做好了個人上半年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