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2-09-04 10:06:47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yōu)槟x了8篇的與青春有關的日子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fā),請盡情閱讀。
點點星光閃爍在迷人的夜空中,突然,一道流星劃過!
_______題記
少年時期還未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青春便拖著長長的尾巴太空來家瞧了!
青春期的我們,感受到了人生的多彩,我們向世界毫無羞澀地敞開我們的心靈!
我們喜歡展示著屬于我們自己的風采,我們好勝,好強,所有的一切都希望能夠超越別人。在那百般忙碌中,業(yè)余的嗜好便是鍛煉自我的最好辦法。有的時候看看自己的那個從前,那個“久經(jīng)沙場”的自己,嘴角微微揚起,嫣然一笑!那份自信唯我獨有,我愛自己,愛那份屬于我的微笑!
青春,一份實實在在的空靈。挫折,怨恨,有一大堆的苦水等著我們去品嘗。有時,面對那滿滿的一筐淚水,我卻不懂該怎樣分類,堆積在一起,總有它噴發(fā)的時間,到了那時,我無言。好在,暴風雨后就是晴天,任何風雨都阻擋不了我們前進的步伐。
青春,最美的樂章,我們唱著自己的歌,既不熟練又不陌生,用自己的嗓音,描繪自己,沒有人知道,我們依然很快樂!
青春,最美的風景,欣賞了一段風景,仿佛跌入了蓬萊似的夢境,我要珍藏見證的美麗!
青春,就像碩果累累的秋天,歡喜,歡喜,珍藏青春!
如果我告訴你,
青春是快樂而美麗的少女,
你信嗎?
如果我告訴你,
野花是青春穿的舞鞋,
你信嗎?
向陽的山坡,
我指給你看會飛的花朵,
與學生相處久我們自然把自己放在了大人的位置,時刻要求自己要沉穩(wěn),約束自己的活潑與朝氣,這一刻,我們決定釋放一次,我們要回歸一次大學生的生活,為自己的教師生活充滿能量,添能加油!
我們計劃著走一走春意盎然的校園、吃一頓豐盛的午餐,然后看一場與青春相關的電影。我們離開這樣的慢節(jié)奏的學生生活已經(jīng)兩個月了,在緊張地教學過程中,我們更多的是追趕和忐忑,擔心自己能力不足,擔心學生不適應、不喜歡自己,我們小心翼翼,同時也會儲存一些負能量,我們要學會放松與釋放,讓自己換上一身正能量,為自己加油,也是對學生負責。
我們沿著學校的小路,走一走這春夏交替中的校園。這學校很小,但是我們生活了兩個月,卻從未為校園一角停留過匆匆的腳步,我們慢慢走在小路上,手挽著手,看那教學樓前開得茂盛的月季花,聞著淡淡的花香,沐浴著陽光,花真美?。∥覀兝@過教學樓,來到學校的小花園,那郁郁蔥蔥的爬山虎掛滿了長廊,那陰涼透著星星點點的陽光,小花園真美?。∽咧咧鴣淼綄W生公寓,那一棟樓承載著學校一千來名學生,那是一顆顆跳躍活動的身軀,他們就在這里休息,在這里安靜,在這里進入夢鄉(xiāng),他們可真美??!原來真的不缺少美,我們只是少了發(fā)現(xiàn)美的時間和腳步。
逛過校園,一頓豐盛的午餐必不可少。這頓飯,是我們對自己兩個多月的努力的獎勵;是我們一起生活兩個多月的慶祝;是我們對自己的慰勞與鼓勵。我們大快朵頤。
直到現(xiàn)在,我和我的朋友們仍然無法描繪出超女粉絲(音譯自fans)們的模樣。到底是一個怎樣的群落在為了他們心中的偶像尖叫、奔波、付出甚至傾其財禮物力和精力的?
即便《新世紀》雜志里寫到了粉絲張三和李四,這個群落還是模糊的,他們年齡大約多大,做著怎樣的職業(yè),有著什么相似或者相同的心境?看過文章才曉得,除了我們過去認為的年輕粉絲之外,還有不少中年人。整個是“無論天南地北,為了一個共同的理想,我們走到一起來”的壯觀景象。玉米、芝麻、涼粉、筆迷,各立山頭,山下簇擁無數(shù)。
對粉絲是尊敬的。比起我們當年迷戀王杰的憂郁嗓音、小虎隊的青春蓬勃、王菲的霸氣飛揚,他們迷得更徹底――愛,愛春春,她就是我們家小孩。付出得也徹底。我們只是買盤偶像的帶子,逢人夸耀下,等到長大將這份感覺封存。而他們,接她們的飛機,看她們的演唱會、貼她們的帖子之外,居然還有了組織。電影里的員見到組織都格外激動,想必這樣的組織也讓大家有極強烈的認同感吧。
對他們也是畏懼的。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男和女的戀都要時刻放在天平上衡量,而粉絲們,這些糾葛了太多愛恨情仇的追星故事里,只有付出沒有回報。這是一種轉移的宣泄?還是恒久的熱愛?
懷著敬畏的心,我們隔著三萬英里相望著。
西安 童瑤
長話短說
與青春有關的日子
與葉京有關的青春往日總叫我好奇。那個年代的高墻大院,青春懵懂的沖動,上山下鄉(xiāng)的日子以及血色的浪漫初戀,在我們這代人看來是絢爛的,在他們的回憶里,或許是殘酷的。
沒有看過《與青春有關的日子》,估計與《血色浪漫》是相似的吧?!堆寺防镧娷S民和袁軍、鄭桐也是軍隊大院的孩子,他們三個好友在動亂年代分別有著自己的人生軌跡。最欣賞的是劉燁扮演的鐘躍民,有勇氣、有智謀,頗有亂世梟雄的意思。他一生所經(jīng)歷的變故與他所經(jīng)歷的三個女人糾纏在一處,精彩紛呈。
與“青春”有關的日子
采訪果靜林,就像聽一場單口相聲,他的話時不時夾雜一些老北京的兒化音,把記者的每一個問題都回答得調侃而幽默。用果靜林的話說,自己是“土著”北京人,追溯到老祖宗那他可能還有點皇室血統(tǒng)。果靜林是滿族鑲黃旗,從小在皇城根兒長大。他特別懷念兒時那些充滿濃重京味兒的日子。這也是果靜林在拍攝了很多部電視劇后依然鐘愛葉京導演的《與青春有關的日子》的原因。
果靜林從干表演那天開始,就一直想拍一部戲,“緬懷一下自己的青春”。那年果靜林34歲,“本來感覺自己已經(jīng)老了,再不能演青春戲了,哪想到機會自己就來了?!?/p>
葉京要拍攝一部有關60年代北京青年的電視劇,“有些在雪地里撒點野的味道?!眲≈泻苡袝r代標志性的人物就是高洋,他有點痞,有點壞,每一個眼神都充滿了狡黠。說起來,果靜林和高洋是有些緣分的?!杜c青春有關的日子》已經(jīng)開拍一周多,可是劇中飾演高洋的演員不太靈光,葉京不得已臨時換人。劇中飾演高洋弟弟高晉的演員叫黃勐,他是果靜林最要好的朋友,非常了解他。劇中高洋這個角色有非常鮮明的時代色彩,而果靜林是70年代出生,又是個老北京,正好趕上60年代北京小青年狂放不羈的尾巴。黃勐極力向葉京和制片人推薦果靜林。深夜里果靜林接到葉京的電話,說是找他演一段“與青春有關的日子”。電話那頭很急,讓他第二天就進劇組開拍。
圈內人都知道,葉京導演拍戲有一個習慣,在臺詞上,他絕不允許演員改一個字。當時《與青春有關的日子》有三本劇本,由于時間緊張,果靜林一本劇本也沒有看完,甚至連通讀一遍的時間都沒有。在這種情況下,要一個字不錯地背下臺詞,果靜林的壓力非常大。開始前一個星期果靜林感覺自己演得不好,一是對劇本了解不深,二是臺詞壓力大。果靜林不理解:“為什么演員連改動一句臺詞的權利都沒有,以前拍戲還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的事。”在后來的拍戲過程中,果靜林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優(yōu)勢,《與青春有關的日子》就是重拾他自己的青春,劇中的每一個場景都如同讓果靜林回到自己的青蔥歲月。果靜林慢慢理解了導演葉京:“他設計的臺詞中,每個字都是要表達時代特色的,而演員很隨意的口語就完全不能傳達出那種味道?!?/p>
說起葉京導演,果靜林對他的第一印象是:“他是一個瘋子,一個完美主義的瘋子,一個徹頭徹尾的理想主義的瘋子。但是他更是一位有血性的男人,很有骨氣,不向任何違背他完美主義的事情低頭?,F(xiàn)在的社會,有很多人在各種利益下,會向別人妥協(xié),會讓步,但是葉京決不。他永遠有一種不妥協(xié)的聲音,這很難得。他總是認為他的電視劇應該對那個年代的歷史負責,對那個年代的人們負責任?!?/p>
最后一場戲,是高洋、方言在廣東的聚會。12月底是廣東最冷的時候?!澳翘煳覀兇┲鴨我r衫,頂著大風站在珠江邊上。劇組的其他工作人員全部穿著軍大衣。所有的演員都凍得上牙打下牙,可是根據(jù)劇情大家還要吃冰淇淋。那場戲真得難挨。葉京看著我們,其實他也知道很冷??墒且驗樘?很多演員拍戲的狀態(tài)都出不來。最后葉京看著所有人,瞪大眼睛,淚水盈眶,近乎歇斯底里地喊:‘你們有沒有良心,你們要對得起那代人?!矣浀锰貏e清楚,他先是喊,后來嗓子破了,所有人聽完他那句話,刷一下眼淚就下來了,狀態(tài)都出來了。那個場面我永遠記著,就因為這點,我非常尊重葉京?!?/p>
神似袁隆平
如果你看過《與青春有關的日子》中有些流氓習氣的高洋,你一定想不到主旋律影片《袁隆平》中的袁隆平也是果靜林飾演的。這是兩個完全沒有交集的人物,一個是北京大院的浪子,一個是解決了世界半數(shù)人口吃飯問題的科學家。果靜林是體驗型演員,只要演上一個角色他就得全身心地投入?!罢^干啥吆喝啥?!毖萃旮哐?長達半年的生活中果靜林都感覺自己“流里流氣”的,身上的那種社會氣息特別重。從高洋恢復成果靜林,很傷神。再從果靜林變成袁隆平更有難度,他靠的就是感同身受的體驗。
拍攝《袁隆平》之前,果靜林對袁隆平的印象是:一位嚴謹?shù)目茖W家、水稻之父……可是當果靜林親眼見了袁隆平之后,他對袁隆平的印象有了很大的改變。
第一天見到袁隆平,果靜林尊敬地打招呼:“袁先生好!”袁隆平馬上糾正:“你應該叫帥哥好!”第二天,果靜林剛想說“帥哥好”,袁隆平哈哈大笑:“今天你得說‘資深’帥哥好!”果靜林從來沒想過,一個搞科研的學者,竟然在生活中如此幽默。袁隆平是年近80的老人家,對網(wǎng)絡上“資深帥哥”這樣的流行詞匯運用得比他都熟練。
《袁隆平》是果靜林第一次接觸主旋律影片,而影片又帶有人物傳記的色彩,他最擔心的是,自己在外形上不像袁隆平先生?!翱墒且唤z不差的模仿是不高明的。演員必須有自己的創(chuàng)作,正所謂‘不像不是戲,太像不是藝’?!标P鍵是要演出袁隆平的“神”和他對土地、對水稻的熱愛。
關于袁隆平的故事里有這么一段,袁隆平在地里培育水稻的時候會對著水稻聊天。很多人認為這個故事一定有戲說的成分,但是果靜林卻相信這絲毫沒有夸張。果靜林說,他養(yǎng)過三十多年花草,“從記事兒起就開始跟著我爹養(yǎng)花,如今爹老了,他老人家這點嗜好我都繼承了。花要怎么養(yǎng)?一定要投入情感,天天對話、聊天養(yǎng)出來的花一定和‘散養(yǎng)’的不一樣。”果靜林家里有一盆君子蘭,養(yǎng)了4年也沒有開花的動靜。“我很鄭重地和它談了一次:這家里陽光最好的地方您占著,我年年換土,您一次沒開。今年再不開,我也不扔掉你,這樣做不人道,我就把你栽到樓下花園,再不伺候你了。說也奇怪,剛到春節(jié),君子蘭開了花?!彼栽∑綄λ镜母星?果靜林深有體會。拍戲時,果靜林看著地里的水稻苗,真的像看著自己的孩子似的。
《袁隆平》拍攝的兩個月時間里,果靜林幾乎每天都挽起褲腿,打赤腳踩在田里。水田里有很多螞蟥,當年袁隆平在水田里育秧時,吸血的螞蟥就會鉆進他的腳里。拍攝中有一個細節(jié)上的問題,螞蟥鉆進腳里該怎么處理?果靜林設計了好多種演法,可是都感覺演得假,后來袁隆平本人說,當年他是用鞋底子使勁兒抽打腳掌,生生把螞蟥打出來的。果靜林聽了袁隆平的建議,才演出了最真實的狀態(tài)。影片拍攝過半,劇組去當年袁隆平先生工作過的一所學校采景。學校里有很多袁隆平當年的同事、學生和老朋友,他們看到果靜林第一眼時都說:“這真是太像袁先生了。”果靜林懸著一個月的心終于放下了。
意外的華表獎
憑借《袁隆平》,果靜林摘得華表獎最佳男演員獎。其實果靜林對自己要求不高,當他得知自己入圍最“最佳男演員獎”提名的時候就已經(jīng)很高興了?!爸袊荒暧泻脦装俨侩娪?就有好幾百位男主演,我能在提名范圍內,已經(jīng)很知足了,不強求第一?!?/p>
花紅,柳綠,藍天白云,
還有,清麗的歌聲飄蕩。
我記得那些日子,
歡笑,淚水,結對成群,
還有,奇幻的憧憬搖晃。
我記得那些日子,
在奮斗的路上許愿:
若有一天,時光老去,
我們也記得那些日子。
牽著手,搭著肩,
傻傻笑,痛快哭,
在別人的眼里瘋癲。
我還記得那些日子,
你們好!
認識你們是因為一首名叫《老男孩》的歌曲?!扒啻喝缤剂鞯慕?一去不回/ 來不及告別……”我喜歡一個人漫步在林蔭小路上,戴著耳機,聽你們用滄桑的嗓音為我娓娓道來那已逝的青春和曾經(jīng)的夢想。比起“筷子兄弟”這個名字我更喜歡叫你們——“老男孩”。雖然你們在歲月中易了容顏,但年輕的心卻不會老去,依舊像個男孩,偶爾搞點惡作劇,依舊會在天地間逆風奔跑。
年少輕狂的你們,長大后,卻在殘酷的現(xiàn)實面前低下了那曾經(jīng)高昂的頭。你們和青春、和夢想漸行漸遠,早已青春過盡的你們,在偌大的城市間奔忙,為了生計,滿面塵霜,經(jīng)營著最平淡的生活,沒入奔波勞碌的人群。那些如霓虹燈般燦爛的青春,那些曾經(jīng)深入骨髓的高傲,都在歲月的河流里打磨掉了突兀的棱角。也許,因為知道在那些年華似錦的歲月里,陰暗卑微的生活難以示人,只能將原本所剩無幾的美好付之一炬。此時,青春只有零度,就像被你們扔進河里的那把木吉他,黯然失色,冰冷不堪……
而我就像你們一樣,雖然比你們年少,雖然我正處在這如夏花般燦爛的青春花季,但我的青春卻“老”了很多。沒有出眾的外貌,原本要像花一樣綻放的我卻在食物的誘惑下,完成了由縱向發(fā)展到橫向發(fā)展的替換。本應充滿歡聲笑語的青春時光,卻溢滿了憂傷,為已逝去的窈窕身材做著沉痛的哀悼。這時候的我眼睜睜地看著青春過早地離去,越來越遙遠,我聽到骨頭里悲傷的聲音。
也許因為我和你們一樣不舍青春卻無法挽留,所以看見你們,我尤感親切。幸而有你們,否則我將一個人躲在荒野里痛哭??粗啻海歉杏X宛若遠在天邊。
有一天,有人在你們沉睡的心中投入了一粒微芒的火光,發(fā)燙、灼熱、燃燒。終于,原本屈服于命運的你們內心的熱血重新沸騰,你們找回了扔在河里的木吉他,重新跳起了邁克爾·杰克遜的舞步,那個曾深埋心中的音樂夢想被重新喚醒,即使此時的你們已經(jīng)老去。站在溢滿青春活力的舞臺中央,你們——“老男孩”在光彩奪目的燈光下,青春和夢想的翅膀再度展開………原本零度的青春變成了十一度的青春,最為鮮活的青春。
從你們身上我知道了,在青春的日子里,我們理應張揚個性,揮灑激情。也許在這青春的主旋律中,有酸楚,有淚水,有無奈,但這些都會隨著歲月的風塵漸漸黯淡,最終化為記憶里那一抹光輝。即使在青蔥歲月中的我就像一只丑小鴨,但這并不妨礙我在青春路上前行,夢想還在心頭發(fā)亮,一切都有著繼續(xù)下去的理由。與青春有關的日子,我們永遠無法預料下一刻會遇到怎樣的故事。也許,“丑小鴨”的外貌是上帝送我的禮物,就像世界上每個人都是被上帝咬了一口的蘋果,有的人缺陷比較多,那是因為上帝偏愛他的芬芳。我的青春有十一度,在胸膛微光一樣發(fā)燙。
就如你們唱的那樣:“生活像一把無情刻刀/改變了我們模樣/未曾綻放就要枯萎了/我有過夢想……”終有一天,我們都會走過這段美好的時光,走到青春的盡頭,成為一個個“老男孩”??墒菈粝肽兀繅粝胍矔跁r光中老去風化嗎?不,不會!因為你們,你們把自己的夢想再次拾起的同時也拾起了其他更多人心中那殘留的青春片斷。青春已逝,但夢想不滅,于追尋中重獲新生與活力。
清脆的木吉他聲響起,仿佛是為青春奏起的贊歌。林蔭樹下的我和著你們的歌聲,仿佛看到多年以后的自己仍然擁有著那份十一度的青春,因為那顆仍在不懈追求奮斗的心,被焐熱,發(fā)燙。
希望你們可以永遠在天地間逆風奔跑,肆意揮灑那美好時光。
那天我穿著白色的棉衫黑色的縐絲裙,懷抱著嶄新的課本,“吱呦”一聲推開那等待已久的門。青青的園子里,左邊綠草與青松環(huán)著的清水池,池中有灰質的假山,山下曲折的噴水管里汩汩涌著清泠的水,右邊便是大大的操場與嶄新的籃球場。我抬頭仰望蔚藍的天空想回以美好的微笑,然后就看見你的名字懸在紅艷艷的橫條幅上,由兩邊的松枝輕銜著幅條的兩角。我輕輕咀嚼著你的名字,低下頭來,只是笑,我想我露出了小酒窩兒,在漫漫紅霞里醉的很深。“我們剛認識吧?”然而我們認識了好久,那些支撐著苦悶搏殺的日子里,早就熟識了。
我開始留心你的存在。在熱鬧歡呼的籃球場里,你跟著他們一起跳躍、奔跑、旋轉、汗流浹背、大聲的呼喊,那嘹亮雄渾的喊聲,那涌著力氣的臂膊,那濕漉漉的亞麻色頭發(fā)……多么張揚,多么奔放!在安然靜謐的圖書館中,你恬然坐在桌落旁,抱著泛了黃的線裝書,如此傾心,時而嘴角上揚起歡心的微笑,時而搖頭點首翹起纖長的指頭將紙捻過一張去;在明凈溫暖的教室里,你眉頭緊鎖,左臂撐著腮,右手藍色的水晶筆“沙沙”忙碌著,原來你認真的時候,如此好看。
我只是望望你便學會了讀詩“原想這一次遠游就能忘記你秀美的雙眸/就能剪短絲絲縷縷的情愫/和秋風也吹不落的憂愁/誰曾想到頭來山河依舊/愛也依舊/你的身影/剛在身后又到前頭。”我只是聽聽你的聲音,便學會了唱歌,然而我只敢在無人的時候怯怯羞羞的唱給往來的風,你卻是大膽的漂亮的唱給臺下無數(shù)閃耀著的眼睛。我仰望你像仰望春風、朝陽,著了魔樣。想打扮的漂漂亮亮,定住你的目光揪住你的腳步,像我望你一樣你望著我,著了魔樣。
我還是在為你忙碌的日子里忽略了你的影子,當我發(fā)覺你的氣息飄遠的時候,我怔怔呆了好久,接著又忙碌起來。誰知道我在忙碌什么,誰知道我會不會在下一個路口在時間的涌流里望見你的身影!我只道著修飾自己,卻不知道為何還要修飾著自己。
青松還銜著有你名字的條幅,凜然還有當年的氣勢,然而那條幅卻退了色,泛了黃,你的名字綽綽離離的浮在上面,朽了似的。我試著不再留戀,試著坦然衰老,然而路過籃球場走過圖書室的時候,總有一絲羞赧赧的快意引我想念有你的日子。
的確是擦肩而過了,不然我望見櫥窗里的粉紅呢子裙就不會如此??然,不然我捧著甲殼蟲的樂曲就不會如此平靜,不然我翻開《與青春有關的日子》就不會揚起嘴角那抹凄然的弧線,不然我不會在落葉如蝶的季節(jié)嗅到你離去的味道,不然……原來我是如此的想念有你的日子,那充滿活力的日子,盡管它們即將被蹉跎的光陰推到朱紅灑金的背影里去。
說起《觀音山》,很多人都會評價說,這片子講的是青春,還是挺殘酷的那種。但時隔一個多月,再想起這部影片的時候,首先浮現(xiàn)在我腦海里的不是“殘酷青春”這四個字,而是一幅非常沉靜的畫面――一汪溫柔的水,昏昏黃黃,漫過女孩的脖子,漫過男孩的眼睛。水上,浮著幾縷枯草,水下,沉著一枚黑色戒指,然后我記起了,男孩丁波和女孩南風,他們在水下十指纏繞。
于是在我記憶中的《觀音山》,殘酷但熱忱,迷蒙但沉靜,表面是在說青春,實際是在說整個生命。
第五位主角
當各路媒體熱火朝天地爭論張艾嘉和范冰冰哪個的演技更高的時候,我們都忽略了,在南風、丁波、肥皂以及常阿姨這四個主角之間,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角色。那是在我看來,《觀音山》唯一可以被稱道的地方,也是它受關注的原因。
這第五位主角,其實就是“關系”。無論青年還是中年,無論男人還是女人,每個寂寞靈魂的深處都還在費盡心力去維系的一場關系。有了這個關系的存在,并作為一個重要角色來參與,這部電影便不致落入“殘酷青春”的俗套,反而低調而堅定地承擔起了一個啟蒙的責任。在蒼涼的文藝氣息濃厚的電影里,做了一次把熱情迷蒙的青春和孤獨脆弱的中年打通的嘗試。單憑這一點,就是一部好電影,而導演則是一個不惜內心沉痛卻依然堅持思考的好青年。
我前后一共看過兩遍《觀音山》,第一次,我在埋怨片子拍得不夠好的同時涌出很多眼淚,而且全是在不該流淚的地方。又看了一遍,才終于懂得,我的眼淚都流在了人與人“之間”,也就是那層關系出現(xiàn)的那一刻。比如丁波的父親,轉身離開的那個失敗的背影,那個時候,我眼里沒有人,只有父與子;比如南風和丁波的臉,一同湮沒在并不干凈卻溫柔的水里,那個時候,我眼里沒有人,只有相守和愛情。
我并不是因為“關系”這個角色的出現(xiàn)而感動,卻是因為它的殘酷而涕零,所有的畫面都帶有一種朦朧而滯重的感覺,即使是在火車上瘋狂地享受著風。
那塊寂寞的石頭
為了讓自己好過點,我也曾設想,不如就把這樣一部電影看作是講述青春的文藝片吧。路數(shù)老套,配樂經(jīng)典,酒吧,再把所謂青春扔一邊,批一通了事,豈不痛快?
但讓我驚訝的是,《觀音山》挖掘出的東西分明是在提醒:殘酷的不是青春,而是青春的未來,是堵在我們前面的中年,它寂寞得像塊石頭。
在導演沒有不懷好意地把青年與中年聯(lián)系起來,并努力想把它們打通的時候,我從來都覺得世界很大,我們很小,青春很殘酷。正如范冰冰常在鏡頭前表現(xiàn)出的那種比成都的天氣還迷蒙的表情,正如影片中南風的同學聚會上一哥們說的那樣:“這么大的城市,我們算什么?”
是啊,我們算什么?
直到,遇到常姐,我終于明白,真正殘酷的不是青春沒有未來,而是未來沒有青春。讓已經(jīng)遲暮的中年人回憶一下,或是讓仍在青春期的孩子們暢想一下,青春到底是怎樣的?那一切因為熱情而迷茫的日子,因為堅信而痛苦的日子,因為愛情而焦慮的日子,因為理想而疲憊的日子,總是讓你有些不知所措嗎?是的,不知所措,但你靜靜的再觸碰一下,就那么輕輕觸碰一下,你就會明白所有的不知所措都是來自生命的赤誠。你就會忽然感受到,無論未來怎樣,無論明天有多少未知,你看吶,青春它都是熱的。
而熱的,就是美的。
別忘了那種熱的東西
常姐,那個自殺后被三個孩子搶救回來的中年女人,在電影第五十分鐘的時候,與扮作天使的南風第一次真誠的相遇,象征著遲暮與活力的交接。那時候,導演把畫面處理得很模糊,我的眼睛,也被眼淚浸潤得很模糊。
這個女人,就是一個未來,就是我說的那塊石頭。這一刻,很多的中年人都浮現(xiàn)在了我的眼前,不光是常姐和丁波的父親,不光是我的雙親,我有生以來所見過的、沒見過的所有中年人仿佛都一齊匯集了過來,他們堵在那兒,正如石頭堵住了生命的去路。
這個時候,我感覺這部影片的探索走到了盡頭。導演和編劇用心良苦的安排,安排出滯重的無法往下發(fā)展的關系,擺出殘酷的事實,卻給不了良解。對于這塊沉重的石頭,仿佛誰都沒了辦法,最后只能求助于來生,求個超脫,求個放下一切,包括生命。
我并不反對這樣的安排,我知道,在真實的情況下,常姐以及她能代表的那個歷經(jīng)世事又脆弱孤獨的群體,是會再次選擇自殺的,不過是以更超脫的姿態(tài)。
但卻忍不住往下思考,一個人的生命如何才能突破那阻礙呢?
想活下去的人,只有兩條路。或者停下,和那石頭融為一體,在每天都有火車高速行駛的鐵軌邊上,石頭們慢慢溫熱,目送意氣風發(fā)的少年逐漸凄涼:或者讓我們?yōu)樯倥话蚜?,讓那些熱的東西,那些與愛、與美、與夢、與生命有關的一切,穿過至少二十年的歲月,一路流去,沖開那沉重而寂寞的石頭,還我們的生命本來就有的一種生力和坦蕩。
然后我們就會明白,無論何時,無論在生命的哪一程,始終別忘了青春,因為它有一種能沖開那塊石頭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