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3-03-23 15:14:25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yōu)槟x了8篇的計算機大學論文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fā),請盡情閱讀。
計算機學科是一門應用性與理論性緊密結合且對應用性要求非常高的學科。在教學內容方面,大學計算機課程的開設需要根據不同專業(yè)方向有針對性地設置,例如,人文社科類專業(yè)側重于培養(yǎng)學生文字信息的綜合處理能力,考慮到畢業(yè)生從事文字編輯、圖形圖像和音頻視頻處理等工作,可重點開設高級辦公自動化和多媒體技術課程;經濟管理類專業(yè)側重于培養(yǎng)學生數據庫應用系統(tǒng)能力,畢業(yè)生未來從事數據分析和處理等工作,可重點開設數據庫技術的實驗課程;藝術類專業(yè)側重于培養(yǎng)學生多媒體信息處理能力,畢業(yè)生將來從事數字媒體處理等工作,可重點開設多媒體和硬件技術課程。這些課程內容的設置,一方面要參考行業(yè)實際需求,另一方面需要了解學生對相關課程的興趣程度,因此,不定時地設置課程調查問題,引導學生參與回答問卷,收集學生對課程的反饋意見,可以指導教師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在教學進度方面,由于短學期制的限制,每個學期的教學周縮短為10周,這必然需要課程壓縮學時。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授課,合理安排教學進度就顯得至關重要,教師要圍繞基礎知識,突出重點,有針對性地解決難點,同時增加課外實驗與上機練習要求,培養(yǎng)學生計算機應用操作能力。課程調查和反饋機制通過設置合理的調查問卷,采取數據挖掘和統(tǒng)計分析等方法最大化了解學生的理解程度和學習興趣點,方便教師有效掌握教學進度。
2課程調查和反饋系統(tǒng)的可行性
教學過程中,教師以學生為中心,通過教學過程影響學生,學生通過學習過程反過來影響教師。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講什么、怎么講是一個復雜的、循環(huán)的教改話題,最直接的反饋形式來自于學生。一方面,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該充分重視學生的反饋意見;另一方面,通過課程調查反饋系統(tǒng),能夠及時掌握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程度,了解學生的偏好,使其及時轉換為教師個人的教學信息,從而調整或加強課程內容的講解和答疑。尤其是在調控教學內容時,教師能在知識的深度和廣度上分層次教學,循序漸進地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指導策略。最終,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每一環(huán)節(jié)都力求與學生的需求相吻合,以提高教學質量。例如,面向美術學院的學生授課時,教師應采用問題引導式教學方法將一些藝術素材引入到課堂上,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移動終端在大學生中已非常普及,因此課程調查與反饋系統(tǒng)在應用實施方面是可行的,但隨之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尤其是教師授課時,大批學生低頭玩手機現(xiàn)象十分嚴重。究其原因是學生對教學內容不感興趣或者已經掌握了相關知識點。教師如果能提供一個移動終端可訪問的課程調查與反饋系統(tǒng),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激發(fā)學習興趣,顯著優(yōu)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質量。在教學互動環(huán)節(jié),由于性格等原因,不少學生不善于表達自己的想法,而移動終端和無線接入點的普及改變了師生之間的溝通方式,允許學生點點手指頭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當堂設置課程調查問卷,允許學生通過智能終端實現(xiàn)師生互動,為教師及時了解課堂教學效果提供了方便。因此,智能移動終端和基于網絡的課程調查與反饋系統(tǒng)的有機結合,將成為教學質量監(jiān)控的主流方式。
3課程調查與反饋系統(tǒng)設計
3.1總體設計
系統(tǒng)主要包括用戶管理、課程與班級管理、問卷管理、數據統(tǒng)計與分析四大功能。用戶管理部分包括用戶信息導入、用戶賬戶維護、用戶與班級關系綁定功能。課程與班級管理部分包括課程信息導入、課程與班級關系、課程與任課教師關系綁定功能。問卷管理包括問卷命題、問卷維護和修改、問卷復制與有效時間設置等功能。數據統(tǒng)計與分析部分主要以多維度呈現(xiàn)定量和定性統(tǒng)計結果,并以圖形化和表格化輸出方式展示統(tǒng)計結果,包括按問卷模式統(tǒng)計、按學生模式統(tǒng)計、打印以及文檔輸出等功能。系統(tǒng)包括4種角色,即超級管理員、管理員、教師和學生。其中超級管理員擁有初始化數據庫權限,管理員擁有系統(tǒng)配置、修改個人信息、導入用戶數據、出問卷、修改問卷、統(tǒng)計與分析問卷、修改有效時間等權限;教師則具有修改個人信息、導入用戶數據、出問卷、修改問卷、查詢與統(tǒng)計問卷、修改有效時間等權限;學生能修改個人信息,并有根據問卷回答問題等權限。為了實現(xiàn)靈活多樣的課程調查,系統(tǒng)將課程、班級、教師與學生存在邏輯關系的數據結構進行第三范式的設計,從而降低偶然性。教師和課程是一對多的關系,課程與班級是一對多的關系,班級和學生是多對多的關系,這樣設計的好處是任課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對某個班級學生開展調查問卷進行調研,同時通過問卷復制功能可以將問卷快速復制給另外一個班級,提高問卷出題的效率。
3.2系統(tǒng)功能介紹
3.2.1批量導入數據
為了方便數據的維護和管理,系統(tǒng)允許管理員和教師采用電子表格XLS的形式導入用戶人員數據。導入用戶信息時,可先設置學(工)號作為用戶名和默認密碼,允許用戶登入后自行修改。在管理員角色下,可以對用戶重新分配一個角色,但系統(tǒng)中的每一個用戶只允許綁定一種角色。
3.2.2課程管理與維護
系統(tǒng)會自動分頁,每頁20條記錄。管理員可對課程進行維護,其中每個課程編號對應一個課程名稱,允許根據查詢條件和關鍵字查詢相應的課程,同時提供全選、反選等按鈕便于刪除操作。
3.2.3添加班級與問卷
將課程綁定到某個教師的操作后,每個教師可針對自己的授課班級定制調查問卷。添加新問卷時,需要選擇班級、教師,并填寫調查問卷名稱;同時,設置問卷開始和結束時間,確保問卷的有效性。問卷形式包括單選、多選和問答3種。在出題過程中,管理員或教師可以隨時瀏覽和修改問卷。
3.2.4問卷與結果導出
在結束調查統(tǒng)計之后,系統(tǒng)允許管理員導出問卷結果并以電子表格XLS形式保存輸出,問卷內容則以文檔Word形式保存輸出。系統(tǒng)提供了匯總模式、題目模式和學生模式查詢統(tǒng)計輸出,此外,還提供了歷年數據的分析和比較功能,使教師能更加直觀地了解歷屆學生的反饋信息和教學效果。
4結語
1.1增加知識容量,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率
《大學計算機基礎》是一門實踐性比較強的課程,需要學生去了解計算機的硬件、軟件結構。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僅憑粉筆和黑板很難講解清楚計算機硬件內部的結構,學生無法清楚地理解相關知識點,并感到枯燥乏味。而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卻能夠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通過多媒體課件或圖片展示,再配上簡明的解說,可以將計算機內部結構清楚地展示出來,增強了視覺效果,豐富了教學內容,提高了教學效率,這是傳統(tǒng)教學無法比擬的。
1.2使課堂教學更加生動、直觀
多媒體教學的主要特點是:課堂上,教師通過多媒體,將圖片、音頻、文字、板書、動畫等各種元素結合起來,將知識呈現(xiàn)給學生。比如在講解《大學計算機基礎》Excel電子表格的填充功能時,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進行講解時,可能會使學生一頭霧水,只停留在理解概念的層次上,學生根本無法理解這四種填充的功能和不同之處。但如果采用多媒體方法,可以將填充的過程以及這四種填充得到的不同結果通過課件的形式展示出來,進行對比,同時再結合教師的現(xiàn)場操作和講解,可以將相關知識點直觀地呈現(xiàn)出來,這樣就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3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教師對課堂的掌控能力
《大學計算機基礎》這門課程除了要求學生掌握計算機的系統(tǒng)以及辦公軟件的基本操作之外,同時它也是一門理論性課程,對于一些文字理論的講解,不僅是教師難以表述清楚,學生更是難以理解掌握。多媒體技術可以通過圖、文、聲、像等豐富的形式將教學內容表現(xiàn)出來,可以模擬教學所需情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新的教學當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可以使教師處于主導位置,增強教師對課堂的掌控能力。
1.4重點、難點突出,可以進行分層次教學
在講解計算機如何實現(xiàn)運算過程中,可以通過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通過語言描述講解運算過程。如果利用多媒體,可以制作圖、文、聲并茂的課件,可以制作一個動態(tài)的運算效果圖。這樣就可以把運算過程清楚地展示出來,解決了傳統(tǒng)教學中存在的具體和抽象、形式與邏輯之間的矛盾,可以突出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進行分層次教學。
2多媒體技術在《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的不足
2.1多媒體制作過程花費時間過長,消耗精力過大
《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當中,采用多媒體教學固然能夠將需要展示的效果動態(tài)展現(xiàn)出來,但目前用于多媒體制作的軟件很多,這就對教師的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時,不僅要掌握各種軟件的使用方法,同時還得熟悉教材、吃透教材,并且還要收集與上課內容相關的文字、圖片、聲音、視頻等,制作出圖文并茂的課件。在這過程中需要準備的材料很多,一個好的多媒體課件的制作往往需要教師花費比傳統(tǒng)備課方式多幾倍的時間才能完成。特別是對于有一定年紀的教師,不一定有這個能力和精力,存在著一定的困難,即使把多媒體課件制作出來了,可能也達不到預期效果。
2.2教師授課過分依賴多媒體教學,過分夸大多媒體技術的教學作用
依靠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在一定程度上,的確是提高了教學質量。多媒體技術是現(xiàn)代教學的一種工具,但只是一種輔助工具,不能過分夸大多媒體技術的教學作用,過多地追求多媒體技術的使用功能是錯誤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仍舊處于主導作用,整個課堂仍舊由教師來掌控。必要時,教學過程中恰當地使用表情言語、肢體動作以及進行現(xiàn)場演示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喚起學生對知識的好奇心,可以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掌握能力。對于《大學計算機基礎》這門操作性比較強的課程,如果教師僅是面對著電腦屏幕按照課件的內容從頭念到尾,從開始播放到最后,平鋪直敘,沒有抑揚頓挫,沒有任何言語情感,那么教師在這一過程中只是起到一個揚聲器的作用,教學形式呆板,教學效果將會大打折扣。但如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采用邊操作邊講解的方法,適當時可要求學生到講臺進行操作演示,可以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激起學生學習知識的欲望。
2.3容易改變教師的主導位置,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師生間的互動關系
盡管多媒體教學是一種先進、科學的教學模式,但我們應該清楚,教學不僅僅是為了傳授知識,還應該教會技能,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多媒體技術只是教學中的一種輔助工具,完全依靠多媒體教學,師生之間將會缺少交流。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主導作用不能被多媒體所取代,教師應該通過必要的言行引導學生由淺入深,由具體到抽象,由簡單到復雜地系統(tǒng)地掌握知識。只有師生之間存在交流時,教師才能了解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師生間的互動關系能夠激起學生的智慧火花。
3總結
同學們紛紛表示,要加強專業(yè)技能的訓練,即使不能上領獎臺,也要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技能,為以后的就業(yè)打下堅實的基礎。2014年江蘇省中等職業(yè)學校光計算機專業(yè)就有超過近萬的中職學生參加預賽,經過學校、縣、市等環(huán)節(jié)的層層選拔,優(yōu)中選優(yōu),這說明學生對技能大賽的參賽熱情。經歷了校賽、縣賽、市賽甚至是省賽,學生這一路走來,增強了理論知識和操作能力。另外,一部分學生由于中考的失利,無奈選擇中職校就讀,他們可以通過參加職校的各類技能競賽嶄露頭角,使他們認識到原來不只是考大學可以出人頭地,參加中職校的技能大賽同樣可以出人頭地,只要通過努力同樣可以獲得成功的機會,從而增強了他們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二、技能大賽使計算機教師的專業(yè)能力得到提升
嚴師出高徒。技能大賽能否取得成功,指導教師起關鍵作用。當前,中等職業(yè)學校的老師普遍存在著教師重理論教學,輕實踐教學;學生重理論考試,輕實踐技能的傾向,教師不熟悉行業(yè)、不熟悉生產一線的新技術、新工藝,實踐操作技能薄弱,“雙師型”教師缺乏,嚴重影響了實踐教學效果。在指導學生的前提下,教師首先要大力提高自己的技能操作水平,不然在技能競賽中取不了好成績。在備戰(zhàn)計算機技能大賽時,我校計算機專業(yè)教師根據比賽項目技能要求合力開發(fā)了“綜合布線”、“企業(yè)網搭建”等項目的模擬題,供學生在賽前進行訓練,由點到面,從理論到技能,逐步提高學生的技能水平。通過教師自己參賽和指導學生參賽,不斷地總結經驗,不斷成長。要將大賽項目融入到日常教學中,無疑對教師又是一個很大的挑戰(zhàn),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鉆研出一套適合學生的教學模式,有機的鏈接大賽項目的技能,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這樣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水平也能得到大大的提高。通過開展技能競賽,教師全面參與,同時對學生進行指導,從研讀計算機技能競賽的競賽目標、競賽標準到指導學生參賽,結合崗位要求,督促教師自覺轉變觀念,及時更新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促進教師不斷學習,把競賽內容融入到日常教學,從而提高了計算機教師的專業(yè)能力。
三、技能大賽推進了中職計算機課程改革
技能大賽的比賽項目大多反映的是當今社會比較前沿的崗位需求,這讓中職學校漸漸意識到當前的計算機課程內容已不能適應企業(yè)的需求,這就要求計算機專業(yè)課程必須與社會需求相適應,從而最大限度地培養(yǎng)出社會所需要的應用型、技能型人才。信息技術日新月異,中職學校要跟上信息發(fā)展的速度,必須要更新教學內容,與社會接軌,才能培養(yǎng)出社會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因此,中職學校要培養(yǎng)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就必須進行課程改革,才能在社會上立于不敗之地。
四、結語
(1) 持續(xù)了解和分析專業(yè)教師在開展教育教學改革活動中,對相關學術刊物的閱讀情況和關注程度。
(2) 通過引證分析,為本刊讀者和教師推薦優(yōu)秀的專業(yè)刊物和重要的學術論文,并期望以此幫助讀者拓寬閱讀面,減輕閱讀負擔。
在本期(2010年第2期,總第22期)“報刊引證報告”中,我們首先分析2009年第23期至第24期(2009年12月,統(tǒng)計月) 的報刊引文情況,另外還將綜合分析
《計算機教育》雜志2009年全年的報刊引證情況。
12009年12月論文引證情況
在2009年12月出版的《計算機教育》第23期至第24期(共2期)中,共92篇,其中,標注了報刊參考文獻的論文有72篇(不含外文期刊和教材書籍),占總數的78.26%。
引證參考文獻(不限年份)涉及《計算機教育》、《中國大學教學》、《福建電腦》等128種雜志(含因特網文獻),引文共267次。其中,引用因特網文獻14次,引
用學報類刊物42種且引文47次。
22009年12月引文數前7種刊物
在本統(tǒng)計月中,為《計算機教育》雜志論文作者所青睞的前7種刊物見表1所示,對比分析如圖1所示。
表1前7種重點閱讀刊物
刊物名稱 被引文次數
① 計算機教育 65
② 中國大學教學 7
③ 福建電腦 5
④ 教育探索 5
⑤ 教育與職業(yè) 5
⑥ 教育理論與實踐 4
⑦ 中國高等教育 4
圖1前7種刊物的被引文數對比
前7種刊物的被引文數為95次,占引文總數的35.58% (圖2)。其中,《計算機教育》雜志論文的
被引文數占引文總數的24.34%,占前7種刊物被引文數的68.42% (圖3)。
被引用學報類刊物占總引用刊物的32.81%(圖4),學報類刊物的被引文數占引文總數的17.60%(圖5)。
圖2前7種刊物的被引文數分析 圖3 《計算機教育》被引文數分析 圖4被引用學報類刊物的數量分析 圖5學報類刊物被引文數分析
3 2009年度論文引證匯總
2009年全年24期《計算機教育》雜志共1168篇,其中,標注了報刊參考文獻的論文有890篇(不含外文期刊和教材書籍,含因特網文獻),占總數的76.20%。
引證參考文獻(不限年份)涉
及《計算機教育》、《中國大學教學》、《實驗室研究與探索》等786種雜志(含因特網文獻),引文共3220次。其中,引用學報類刊物332種且被引文621次。
42009年度前20種重點刊物
2009年為《計算機教育》雜志論文作者所青睞的前20種重點
(1)持續(xù)了解和分析專業(yè)教師在開展教育教學改革活動中,對相關學術刊物的閱讀情況和關注程度;
(2)通過引證分析,為本刊讀者和教師推薦優(yōu)秀的專業(yè)刊物和重要的學術論文,試圖以此來減輕讀者的閱讀負擔,提高讀者的閱讀面和閱讀興趣。
在新年第1期的“報刊引證報告”中,我們將系統(tǒng)回顧《計算機教育》雜志自2006年第12期至2007年第22期(稱為“統(tǒng)計年”)中刊登的全部論文,分析并報告其中參考文獻的引文情況。
1 論文引證情況
在本統(tǒng)計年出版的《計算機教育》23期雜志中,共637篇,其中,標注了參考文獻的論文有375篇(不含外文文獻、網站文獻和教材書籍),占總數的58.9%。
引證參考文獻(不限年份)涉及《計算機教育》、《中國大學教學》、《電化教育研究》等380種雜志,被引文共1102次。其中,含學報類刊物161種,被引文216次。
2 前21種重點刊物
雖然在發(fā)行的刊物數量驚人(據中國知網CNKI.net數據,國內正式出版的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綜合期刊與專業(yè)特色期刊達8200多種),但讀者群體各有不同。為《計算機教育》雜志論文作者所青睞的前21種重點刊物見表1所示,對比分析如圖1所示。
前21種重點刊物的被引文數為501次,占引文總數的45.5%(圖2)。特別需要指出的是,《計算機教育》雜志論文的被引文數為203次,占引文總數的18.4%(圖3),占21種重點刊物被引文數的40.5%。
3 前12種重點學報
為《計算機教育》雜志論文作者所青睞的前12種重點學報見表2所示。
前12種重點學報的被引文數為44次,占學報被引文總數的20.4%(圖4)。
4 《計算機教育》雜志影響因子
所謂“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IF)是美國ISI(科學信息研究所)的JcR(期刊引證報告)中的一項數據,即某期刊前兩年發(fā)表的論文在統(tǒng)計當年的被引用總次數除以該期刊在前兩年內發(fā)表的論文總數,這是一個國際上通行的期刊評價指標。一般來說,影響因子越大,其學術影響力也越大。
例如:
A:《計算機教育》2007年(統(tǒng)計年)的全部引文數是11021
B:2007年所載論文中,引用《計算機教育》雜志發(fā)表在2005和2006年的論文的總次數(B是A的子集)是126;
C:《計算機教育》雜志2005和2006年發(fā)表的全部論文的總和,為524:
D:《計算機教育》雜志2007本刊影響因子=B/C,為126/524=0.2405。
>> 計算機軟件發(fā)明專利授權條件之新穎性研究 計算機軟件可專利性之辯證思考 探究計算機軟件可維護性方法 計算機軟件可維護性方法研究 淺談計算機軟件可維護性方法 淺析計算機軟件可維護性方法 計算機軟件可維護性方法探討 計算機軟件行業(yè)探究 論計算機軟件的專利保護 計算機軟件專利保護制度問題研究 計算機軟件專利保護問題探討 計算機軟件專利保護問題研究 計算機軟件的專利保護方法研究和探索 美國商業(yè)方法可專利性分析及對我國的啟示 探究計算機軟件基礎數據結構之算法 基于項目管理的計算機軟件應用方法探究 美國商業(yè)方法專利發(fā)展之歷程及啟示 計算機軟件安全檢測技術探究 加強計算機軟件設計可維護性的措施探究 關于計算機軟件設計過程中的可維護性探究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
③ See Statement of Congressman Rick Boucher,Introduction of the Business Method Patent Improvement Act of 2000,Tuesday, October6,2000,.
⑧見USPTO網站:103 Rejection Examples for Business Method Inventions FORMULATING AND COMMUNICATING REJECTIONS UNDER 35 U.S.C. 103 FOR PPLICATIONS DIRECTED TO COMPUTER-IMPLEMENTED BUSINESS METHOD INVENTIONS
⑨See UPC 705,
⑩保證商業(yè)方法發(fā)明的新穎性,美國專利商標局于2000年3月提出的商業(yè)方法專利行動計劃中要求擴大在先技術的檢索.美國知識產權法協(xié)會建議專利商標局收集非專利商業(yè)方法的在先技術,美國國會議員提出的2000年商業(yè)方法專利促進法中有充分的在先技術以檢索商業(yè)方法發(fā)明的新穎性的建議。
參考文獻:
①曾文怡.商業(yè)方法發(fā)明之可專利性研究,世新大學智慧財產權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6月。
②陳健.商業(yè)方法專利研究[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第1版,2011年5月1日;第一章,美國最高法院關于商業(yè)方法專利審查的“三部曲”。
③蔡明諺.歐美商業(yè)方法專利之比較研究[M].國立中正大學財經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6月。
【關鍵詞】大學計算機基礎;Word;Excel;PowerPoint;PDF;Photoshop
當前,計算機在大學中得到較多的普及,但是很多大學生對于計算機常用軟件(比如編輯字處理軟件Word、電子表格處理軟件Excel、幻燈片制作軟件PowerPoint等等,當然它們也是辦公自動化軟件)的使用并不是十分熟悉??紤]到這些軟件對于學生未來工作、學習及各種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實際意義,因此展開對常用、通用的計算機軟件的分析,期望為大學生掌握基本技能拋磚引玉。
這里總結的通用軟件,主要是源自學習、教學和實際工作的經驗。大學生計算機通用軟件包括Word、Excel、PowerPoint、PDF、Photoshop等。其中,Word、Excel、PowerPoint三個軟件分為微軟Office和金山WPS兩個版本。而PDF和Photoshop軟件,市場上主要使用Adobe公司的產品。這些通用軟件的掌握有利于完成大學學習及走入社會中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Word
Word軟件是最常用的計算機軟件之一。Word軟件應該重點學習其字體、段落、樣式、表格制作、頁眉和頁腳、文本框及藝術字、符號及公式編輯、頁面設置、目錄、腳注、批注、修訂和更改等內容。這些內容對于學生做畢業(yè)設計(論文)、編寫學術論文及書籍、排版設置、制作簡歷等具有極大的幫助。
Word的學習難點在于格式編排,特別是論文的編排,需要較多的實際操作才容易掌握。Word的排版有很多技巧,后面的Excel、PowerPoint與Word都是一脈相承的。
此外,針對考研考博的學生,因為以后會牽涉到寫大量論文,而期刊論文出版社排版需要在作者本人排版基礎上再進行優(yōu)化,這時,排版軟件TEX無疑是一種很好的選擇,并且現(xiàn)在很多接受論文也希望使用TEX,所以還應該學習一下TEX系列的軟件,因為未來相當一部分投稿都是只需要TEX格式,不需要Word格式。
二、Excel
Excel軟件也是很常用的。Excel應該重點學習的內容包括字體、樣式、單元格、表格、插圖、圖表、文本設計、符號、頁面設置、公式、數據連接、排序和篩選、編程計算、批注和更改等內容。
這些操作和Word非常類似,如果將Word學好,Excel上手也非常容易。Excel對于數據統(tǒng)計分析具有極大幫助,和Word之間的配合使用也較多。
Excel的難點主要在于公式與函數、編程計算和數據連接操作,需要一定的編程基礎。
三、PowerPoint
PowerPoint與Excel、Word是辦公軟件最常使用的三個組合。PowerPoint應該學會幻燈片的設計及效果、字體、段落、繪圖、插入圖像、文字、符號、媒體、動畫等內容。PowerPoint主要用于展示自己需要演講的內容,例如求職面試、授課等。
PowerPoint的設計是難點之一,特別是字體和色彩及模板的搭配,需要一定的審美眼光和實踐經驗。
四、PDF
PDF對于很多學生而言只是一個閱讀軟件,實際上功能遠遠超出想象的范圍。以Adobe PDF為例,其具備將PDF轉換成為Word格式的功能,并且PDF上可以進行批注、插入簽名、添加勾型、文本編輯等操作。
PDF的主要難點在于添加簽名,如何將設計的簽名準確無誤地添加到PDF上。
五、Photoshop
目前,PS技術(Photoshop簡稱,通用平面美術設計,可以設計和美化圖像)使用非常廣泛。Photoshop衍生出了許多類似于電腦上的“美圖秀秀”、手機上的“美顏相機”等軟件。
如果學生可以掌握Photoshop的基本操作,將有利于進一步優(yōu)化各種圖形設計效果,包括自行設計各種方案。
Photoshop的主要難點在于圖像細節(jié)處理、圖層操作等。
六、總結
通過分析Word、Excel、PowerPoint、PDF和Photoshop的特點和難點,有利于大學生在課程和業(yè)余學習中有的放矢。這些軟件的學習可以通過網絡、購買書籍、與老師及同學的交流,特別是課外時間的實踐來增強學習效果。教師在教學中,特別是大學生計算機基礎課程中,也可以通過一些將這些常用軟件交互使用的實例,來增強學生的應用能力。
相信通過這些通用軟件的分析,可以進一步促進學生的求知欲,舉一反三,提高對于軟件使用的熟練度,也更加有利于學生借助軟件幫進一步深造或走入社會。
參考文獻
php畢業(yè)論文參考文獻:
[1] 維尼拉·木沙江,艾爾肯·伊米爾.維吾爾文Unicode在線處理技術與實現(xiàn)[J].新疆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21(3):332-334.
[2] TaliSmith.InstalltheSQLServerDriverforPHP[EB/OL].http://iis.net/learn/application-frameworks/install-and-configure-php-on-iis/install-the-sql-server-driver-for-php.2009-11-15.
[3] 潘凱華,劉中華等編著.PHP從入門到精通[M](第二版).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4] 陳軍紅,王瑞敬.PHP編程從基礎到應用[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4.
[5] 賈志先.維吾爾語口試閱卷系統(tǒng)開發(fā)中若干問題的研究[J].智能計算機與應用,2015,5(4):30-32.
php畢業(yè)論文參考文獻:
[1]楊長春,王葉薈。基于PHP的新聞系統(tǒng)[J].江蘇工業(yè)學院學報,2003,(04)。
[2]王志明,基于LAMP的本科畢業(yè)論文管理系統(tǒng)的設計[J],電腦知識與技術,2008,(25)。
[3]程楠,基于PHP的醫(yī)學動態(tài)信息網站設計[J],河南職工醫(yī)學院學報,2007,(04)。
[4]伍孝金,基于PHP的新聞系統(tǒng)的研究與實現(xiàn)[J],計算機應用與軟件,2006,(10)。
[5]周啟海,劉云強,基于PHP、MYSQL、Apache的人事管理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J],計算機時代,2004,(08)。
[6]趙鶴芹,設計動態(tài)網站的最佳方案:Apache+PHP+MySQL[J],計算機工程與設計,2007,(04)。
php畢業(yè)論文參考文獻:
[1]楊根來.網上祭掃與喪失改革[J].社會福利,2005(1).
[2]WellingL,ThomsonL.PHPandMySQLWebDevelopment,4thEdition[M].Boston:Addison-Wesley,2008.
[3]方晨.Dreamweaver/PHP/MySQL動態(tài)網站建設實務[M].上海:上??茖W普及出版社,2006.
[4]于永軍.PHP+MySQL完全學習手冊[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5]孫文江.PHP應用程序開發(fā)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
[6]仲林林.PHP+MySQL開發(fā)技術詳解[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13.
[7]陳軍.PHP+MySQL經典案例剖析[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8]德瑞工作室.Dreamweaver&PHP網頁數據庫實務應用[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