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巨乳人妻在线-国产久久久自拍视频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久精品免费视频-91桃色国产在线观看免费

首頁 優(yōu)秀范文 骨科手術血栓預防

骨科手術血栓預防賞析八篇

發(fā)布時間:2023-06-21 09:07:26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yōu)槟x了8篇的骨科手術血栓預防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fā),請盡情閱讀。

骨科手術血栓預防

第1篇

中平能化集團公司八礦醫(yī)院,河南平頂山 467012

[摘要] 目的 探討骨科手術下肢深靜脈血栓預防措施,為臨床治療和護理工作提供指導依據(jù)。方法 將我院骨科自2011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110例接受大手術治療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研究對象實施有針對性的治療及護理措施,積極預防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形成。結(jié)果 110例研究對象術后在接受合理的治療及護理措施后,有3例患者出現(xiàn)深靜脈血栓(2.73%),其他患者恢復效果良好,并及時出院。結(jié)論 通過對骨科大手術患者的病情及手術情況進行具體的分析,根據(jù)患者的現(xiàn)狀評估其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因素及概率,為患者制定科學的預防措施,嚴格執(zhí)行護理計劃,可以有效預防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形成,降低血栓發(fā)生率,促進患者下肢功能的恢復,及時有效的預防措施對骨科下肢大手術患者有著重要的意義,應在臨床廣泛推廣并應用。

[

關鍵詞 ] 骨科大手術;下肢深靜脈血栓;預防

[中圖分類號] R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4)05(b)-0136-02

骨科大手術患者在術后出現(xiàn)下肢深靜脈血栓是臨床上常見的危險性較高的并發(fā)癥,下肢深靜脈血栓(DVT),主要是在不同因素的作用下,靜脈管腔內(nèi)形成血塊,堵塞管腔,使血液不能順利通過,組織的不到足夠的血液供應,嚴重時可能使患者的下肢部分或全部功能喪失,導致下肢殘疾,甚至引發(fā)患者出現(xiàn)遠期深靜脈功能不全,腦栓塞、肺栓塞等致命性并發(fā)癥[1]。骨科大手術患者,因受手術的影響,極易出現(xiàn)下肢深靜脈血栓,但血栓發(fā)生時,癥狀較輕的患者血栓可控制在局部發(fā)生處,自行消除。若發(fā)現(xiàn)以及處理不及時,大部分患者的血栓會沿著深靜脈主干擴散,甚至會擴散到全身,造成患者肺栓塞,出現(xiàn)各種后遺癥[2]。針對以上情況可知,對骨科大手術患者進行早期深靜脈血栓的預防對患者有著重要的意義,是促進患者及時恢復、保證其未來生活質(zhì)量的關鍵。對此,我們將院內(nèi)骨科自2011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110例接受大手術治療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其實施有效的預防措施,并取得良好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中將我院骨科自2011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110例接受大手術治療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68例,女性42例,年齡為24~72歲,平均年齡為(48±6.5)歲。手術前所有患者均接受連續(xù)性的硬膜外麻醉,其中有24例患者接受人工股骨頭置換手術,36例患者接受膝關節(jié)置換手術,35例患者接受髖臼骨折切開復位手術,15例患者接受髖關節(jié)置換手術,在患者術后的6個月~3年期間對所有患者進行定期回訪,發(fā)現(xiàn)3例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血栓均在術后7~10 d內(nèi)出現(xiàn),其他患者術后恢復狀況良好,肢體功能恢復較快。發(fā)生血栓的患者出現(xiàn)一定程度的活動障礙,皮膚出現(xiàn)紅腫熱痛等癥狀。

1.2 方法

1.2.1 預防血栓形成的方法 ①術前。在患者進行手術前應對其進行相關教育指導,向患者講解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原理、誘因、危險因素等,向患者強調(diào)術后功能鍛煉的重要性,指導患者學習促進足、趾、下肢血液回流的運動方法,保證患者術后及時得到恢復鍛煉。②術中。術中需為患者麻醉或輸液時應避免通過下肢靜脈給藥,盡量由上肢靜脈給藥。③術后。在患者手術結(jié)束回到病房,為預防小腿因深靜脈受壓血液回流受阻,小腿下不能墊物品,臥床后應及時抬高其雙下肢,抬高30°為宜,在患者麻醉效果完全消失之前應輕柔的按摩其患肢,尤其要保證對腓腸肌的按摩護理,由下肢的遠心端向近心端輕輕按摩,擠壓肌肉,促進靜脈血液的回流?;颊呋氐讲》? h以后積極鼓勵患者主動活動,為促進靜脈網(wǎng)血液的流動,可在床上用力咳嗽、深呼吸,做下肢、足、趾的活動;在手術后6~8 h,即可下床適當活動;指導患者患肢膝關節(jié)、踝部等部位的關節(jié)活動,早期主動或是被動的屈伸活動,臥床時抬高患肢對患者的三頭肌、股四頭肌做向心性按摩。促進肌肉的等長收縮,保證運動的頻率,可每兩個小時進行10次適當?shù)幕顒?,避免長時間的臥床,可經(jīng)常性的深呼吸或咳嗽,下床小范圍活動,逐漸加強患肢的關節(jié)肌肉鍛煉;術后給藥仍應避免由患肢進行靜脈輸液;密切觀察患者患肢腫脹程度以及皮溫、顏色等,定期測量下肢周徑。當患者在手術后的3 d之內(nèi)患肢增粗或是仍有腫脹應立即向醫(yī)生報告,協(xié)助醫(yī)生完成相關處理工作。④心理支持?;颊咭蛐柽M行較大范圍的手術在術前以及術后多會有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出現(xiàn),不利于患者術前的治療以及術后的恢復,因此,對患者進行有效的心理護理在整體護理過程中有重要的意義?;颊叨嗍鞘艿揭馔鈧е轮w嚴重損傷,心理壓力巨大,常會對日后的生活及工作能力產(chǎn)生懷疑,出現(xiàn)抑郁、絕望??謶值刃睦?。此時護理人員應分析患者的壓力來源,有針對性的實施心理護理措施,指導患者家屬共同參與,鼓勵患者積極面對疾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通過成功病例來幫助患者,爭取患者的信任,真誠的關愛患者,縮短與患者的心理距離,使其有安全感,合理的釋放不良情緒。⑤飲食指導。患者戒煙戒酒,糖尿病患者應給與低糖飲食,患者多食用新鮮的水果蔬菜,補充維生素,飲食宜清淡,避免食用過于油膩以及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保持低鹽、低脂,多飲水,保持充足血容量。飲食應規(guī)律,少食多餐,不可暴飲暴食。⑥調(diào)節(jié)。對于未出現(xiàn)深靜脈血栓的患者,應鼓勵其積極活動,預防血栓的形成和發(fā)展,勤翻身,減少受壓機會;對于已經(jīng)出現(xiàn)深靜脈血栓的患者應將患者抬高達心臟水平以上的20~30°,2周內(nèi)保持絕對的臥床休息。⑦用藥指導。患者入院后接受深靜脈血栓危險因素的評估,并進行血液檢查,判斷患者血流情況,對高危患者進行藥物預防處理,有心腦血管疾病史的患者應給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或是將紅花注射液、復方丹參、血栓通、低分子右旋糖酐等靜脈滴注。患者術前一周內(nèi)應遵醫(yī)囑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術后的4~6 d內(nèi)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用量在常規(guī)劑量的基礎上減半,持續(xù)給藥10~13 d。⑧出院指導。在患者出院前,應對其進行全面的教育指導,告知患者適當活動的重要性,為促進下肢血液循環(huán),每天均需維持4 h的肢體活動,盡量避免久坐或是交叉雙腿的坐位,多對患者進行輕柔的按摩,減少對肢體的刺激,如壓迫受寒等??筛鶕?jù)患者的具體情況適當使用彈力襪,下肢出現(xiàn)靜脈曲張時由應注意。

2 結(jié)果

110例研究對象術后在接受合理的治療及護理措施后,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回訪得知有1例患者出現(xiàn)深靜脈血栓(2.73%),其他患者恢復效果良好,未出現(xiàn)明顯不良反應,肢體功能良好。

3 討論

此次研究對我院骨科自2011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110例接受大手術治療的患者實施了預防措施,根據(jù)患者的病情、年齡。體重、用藥情況進行分析,以上因素對患者血栓的形成均有一定的影響,而高危因素的綜合作用又會使患者出現(xiàn)深靜脈血栓的幾率大大增加。通過積極科學的功能鍛煉以及抗擊藥物的使用,可明顯改善患者的情況,促進患者血液循環(huán),減輕高危因素的影響。根據(jù)患者的手術及身體狀況整體評估分析患者存在的危險因素;在患者進行手術前應對其進行相關教育指導,向患者講解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原理、誘因、危險因素等,向患者強調(diào)術后功能鍛煉的重要性;術中需為患者麻醉或輸液時應避免通過下肢靜脈給藥,盡量由上肢靜脈給藥;術后護理 在患者手術結(jié)束回到病房,為預防小腿因深靜脈受壓血液回流受阻,小腿下不能墊物品,臥床后應及時抬高其雙下肢;為患者實施合理的心理、飲食護理等措施,對于未出現(xiàn)深靜脈血栓的患者,應鼓勵其積極活動,預防血栓的形成和發(fā)展,勤翻身;患者入院后接受深靜脈血栓危險因素的評估,并進行血液檢查,判斷患者血流情況,對高?;颊哌M行藥物預防處理;如有需要還可使用機械方法進行護理,科學使用下肢靜脈泵,彈力襪等。

通過對骨科大手術患者的病情及手術情況進行具體的分析,根據(jù)患者的現(xiàn)狀評估其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因素及概率,為患者制定科學的預防措施,嚴格執(zhí)行護理計劃,可以有效預防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形成,降低血栓發(fā)生率,促進患者下肢功能的恢復,及時有效的預防措施對骨科下肢大手術患者有著重要的意義,應在臨床廣泛推廣并應用。

[

參考文獻]

[1] 張?zhí)O芝,呂慧麗,王雪琴,等.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差異性研究[J].臨床醫(yī)藥實踐2011,20(2):104-105.

[2] 徐生根,徐正發(fā).21例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的診治體會[J].中國中醫(yī)骨傷雜志,2008,16(10):37-38.

[3] 陳小敏.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溶撿治療的護理體會[J].廣西醫(yī)學,2008,11(3):48-49.

[4] 羅占想.骨科患者手術后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的原因及護理干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0,5(19):196-197.

[5] 鄭楊.骨折并發(fā)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預防及護理對策[J].中國實用醫(yī)藥.2009,4(7):189-190.

[6] 哈英.骨科手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危險因素及護理干預[J].實用骨科雜志,2008,I 4(12):764-765.

第2篇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本組病例159例,其中男113例,女46例,年齡43~91歲,平均65歲。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31例,股骨頭置換術35例,股骨粗隆間骨折內(nèi)固定術41例,股骨骨折內(nèi)固定術32例,脛腓骨骨折內(nèi)固定術20例。分別伴有高血壓病17例,冠心病9例,糖尿病11例。

1.2方法 加強預防,綜合評估骨科術后患者,確定高危人群,從飲食、、功能鍛煉等方面采取有效的護理預防措施。

1.3結(jié)果 本組159例患者,術后有6例發(fā)生下肢靜脈血栓,發(fā)生率為3.8%,經(jīng)過積極治療及護理,4~6d后患肢腫脹消退,未發(fā)生肺栓塞等并發(fā)癥。取得滿意效果。

2預防及護理

2.1術前準備 除骨科手術常規(guī)檢查外,應著重檢查血凝全套,輔助檢查常規(guī)行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排除術前心臟、腹部、盆腔及其他部位靜脈血栓。

2.2心理護理 術前應詳細了解患者疾病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了解患者心、肺、肝、腎及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狀態(tài),向患者及家屬介紹手術的方式及本院開展的情況,麻醉注意事項,用同種實例說明手術的目的和必要性。消除思想顧慮,增強信心,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

2.3術前宣教 高齡、吸煙、高血壓、糖尿病、肥胖、下肢靜脈曲張及嚴重外傷史的患者術后易發(fā)生DVT,針對上述情況采取預防措施(1)講解術后易發(fā)生DVT的病因、危險因素及后果,使病人及家屬對其有充分的認識,主動配合治療。(2)勸導吸煙者戒煙,避免高膽固醇飲食,給予低脂富含維生素飲食,多飲水,保持大便通暢。(3)講解術后早期活動的必要性,指導患者掌握正確的活動方法,如四頭肌鍛煉及背伸、跖曲、被動按摩等。

2.4術后護理

2.4.1的護理 術后抬高患肢高于心臟水平約20~30cm,膝關節(jié)屈曲15°可利于靜脈回流。人工關節(jié)置換術后下肢外展30°中立位,注意不在患者窩或小腿下單獨墊枕,以免影響小腿靜脈回流。

2.4.2保持引流通暢:術后一般需放置引流管,護士要注意觀察,保持有效引流。如引流液過少,病人主訴局部腫脹,須及時查找原因,減少局部受壓,以免影響靜脈回流。

2.4.3下肢血液回流的觀察:骨科大手術DVT高危期是術后12~24h,這一階段小腿DVT的癥狀和體征不明顯,肢體的腫脹程度、膚色、感覺、淺靜脈充盈情況可反映下肢靜脈回流情況。術后患肢輕度腫脹是正?,F(xiàn)象,如出現(xiàn)肢體遠端向近心端發(fā)展的凹陷性水腫并伴有淺靜脈充盈、皮膚青紫及潮紅等為靜脈淤滯所致。因此,術后應認真觀察下肢皮色、皮溫、腫脹程度,必要時測量下肢同一平面的周徑,如出現(xiàn)異常及時報告醫(yī)師。

2.4.4早期功能鍛煉 鼓勵患者術后早期進行功能鍛煉,促進靜脈回流,預防DVT發(fā)生。麻醉作用消失后即鼓勵并督促患者做患側(cè)趾、踝、膝等關節(jié)早期主動、被動屈伸活動,抬高患肢,做股四頭肌、小腿三頭肌、腓腸肌的向心性按摩和肌肉等長收縮運動10次/2h。鼓勵患者深呼吸、咳嗽10次/h,做鍵側(cè)肢體及上肢的屈伸、抬高、肌肉收縮等運動,以帶動患側(cè)及全身的血液循環(huán),防止血流淤滯。鼓勵患者盡可能早期離床活動。

2.4.5飲食護理 指導患者多進低脂、高蛋白、粗纖維食物,同時保證每日水分的攝入,起到降低血液粘稠度和預防大便干燥的效果,避免便秘時腹壓增高,影響下肢靜脈回流而導致DVT。讓患者禁煙,并遠離吸煙環(huán)境,防止煙中的尼古丁刺激血管,引起痙攣。

2.4.6藥物的預防:對于DVT高?;颊?,入院后及時進行血液流變學的檢查,特別是有腦血管病史者應預防性應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和復方丹參、紅花注射液等靜脈滴注或低分子肝素鈉皮下注射。用藥期間應注意觀察切口、針眼、牙齦、皮膚粘膜、消化道等處有無出血情況。

小結(jié): 盡管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是骨科下肢手術后常見的并發(fā)癥,但只要我們盡早評估,嚴密觀察病情,做好健康教育指導,嚴格有效地落實DVT預防和護理措施,便可大大降低DVT發(fā)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劉海菊,魏叢秀,郭萍. 骨科下肢手術深靜脈血栓形成因素及護理. 當代護士.2009, 3: 26-27.

第3篇

摘 要 目的:探討骨科術后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預防、護理及體會。方法:分析182例骨科術后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患者的護理觀察。結(jié)果:嚴密觀察,細致護理,準確用藥,指導功能鍛煉,可有效地預防骨科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結(jié)論:通過有針對性地制定預防性護理措施,積極進行功能鍛煉,是預防骨科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關鍵。

關鍵詞 骨科術后 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預防 護理體會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29.260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after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 prevention,nursing experience.Methods:analysis of 182 cases of Hospital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the prevention of postoperative lower extremity venous thrombosis nursing observation.Results:meticulous care,medication guidance accuracy,functional exercise,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of postoperative 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Conclusion:through targeted to develop preventive nursing measures,active functional exercises,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is prevention of postoperative deep vein thrombosis of the lower extremity of the key.

Key words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of postoperative 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 prevention and nursing experience

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DVT)是由于骨科術后長時間臥床而常見的并發(fā)癥,也是骨科大手術術后嚴重的并發(fā)癥之一1,是患者圍手術期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血栓性疾病最好的方法是預防2。為此在優(yōu)質(zhì)化整體護理中對此類DVT高?;颊卟扇≌_評估,心理護理,基本預防,機械預防和藥物預防聯(lián)合應用的綜合措施,效果良好。

資料與方法

本組患者182例,男142例,女40例,年齡42~82歲,平均65歲。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32例,股骨粗隆間骨折內(nèi)固定術45例,股骨骨折內(nèi)固定術58例,脊柱手術18例,脛骨平臺骨折切開復位內(nèi)固定術29例。根據(jù)ACCP指南評估手術的危險分級,本組病例均為DVT極高危險患者,住院時間14~35天,平均17天。

方法:綜合評估患者,加強預防,有針對性地制定護理措施,預見性地從飲食、、功能鍛煉等多方面采取有效地護理措施。

結(jié) 果

住院期間全組患者中僅5例發(fā)生有典型癥狀的DVT,5例患者分別在7~10天內(nèi)出現(xiàn)患肢腫脹,疼痛及腓腸肌壓痛等癥狀,經(jīng)過積極治療和護理痊愈出院。

討 論

第4篇

關鍵詞:骨科大手術;深靜脈血栓;早期臨床護理;干預;靜脈損傷

【中圖分類號】R473.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7526(2012)08-0195-01

人工髖關節(jié)置換、髖關節(jié)周圍骨折手術、人工膝關節(jié)置換等骨科大手術后,容易使得深靜脈血栓形成的發(fā)生,更有甚者可造成肺栓塞,從而導致患者死亡。深靜脈血栓形成屬靜脈回流障礙性疾病,主要是指血液在深靜脈內(nèi)不正常地凝結(jié),輕者影響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慢性深靜脈功能不全,重者則導致靜脈壞疽。隨著臨床普遍應用人工關節(jié)置換術及不斷提高的生活質(zhì)量追求,深靜脈血栓形成已經(jīng)嚴重危害了患者的機體。探討骨科大手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早期臨床護理干預,為今后的骨科大手術后患者臨床護理提供參考。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我院自2008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骨科大手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患者23例,其中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0例,年齡為38~79歲,平均年齡為50.2歲。深靜脈血栓形成部位為右下肢的11例,為左下肢的12例。分型:4例周圍型、15例混合型、4例中央型。23例患者均在12h~48d內(nèi)發(fā)生,其平均發(fā)生時間為15.3d。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局部疼痛、一側(cè)肢體突然腫脹,對所有患者均行靜脈造影或超聲波檢查確診。

1.2早期護理干預:對所有患者給予早期循證護理措施,根據(jù)相關文獻資料,制定循證護理方案,其重點內(nèi)容是骨科大手術前護理、心理護理、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護理。

1.2.1術前護理:首先給予患者心理護理,對所有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健康教育,讓患者及其家屬充分了解手術目的,對患者給予及時的心理支持,盡量減輕患者恐懼、不安等負面心理;其次給予患者膳食平衡,指導患者選擇清淡飲食,選擇富含維生素的蔬菜和水果;然后給予及時補液,囑咐患者多飲水,保證患者足夠液體的補充,每天保持1500ml以上的飲水量,這樣可以稀釋血液,降低血液黏稠度,促進血液循環(huán);最后做好輸血準備,在骨科大手術中,常常會使得失血較多,在對患者進行手術之前,應當做好輸血的準備,從而保證術中及時用血。

1.2.2術后護理:①病情觀察,在骨科大手術后早期即可出現(xiàn)深靜脈血栓形成,如果臨床上發(fā)現(xiàn)患者一側(cè)肢體突然腫脹、局部疼痛、有沉重感等癥狀,臨床護理人員應立即報告醫(yī)生,以幫助醫(yī)生作出早期診斷;②功能鍛煉,骨科大手術后患者的早期功能鍛煉非常重要,其鍛煉時間可從患者麻醉清醒開始,主要進行下肢肌肉、足踝被動、主動活動等長收縮鍛煉,每天鍛煉4次,每次鍛煉20min左右。如果患者年齡比較大,則要幫助其叩背、翻身,降低血液黏稠度、促進血液循環(huán)和排痰、減少血栓形成;③飲食指導,指導患者合理飲食,囑咐患者多飲水,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攝入,防止便秘;④皮膚護理,每日對患者的皮膚狀況進行評估,預防壓瘡,觀察有無腫、紅、痛等表現(xiàn),且詳細記錄;⑤抗凝藥物的觀察和護理,密切觀察用藥過程中有無皮膚黏膜出血、痰液及糞便是否帶血、肉眼血尿、穿刺針孔是否滲血等。對血小板、凝血酶原、出凝血時間等進行定期復查。引流保持通暢,術后24~48h的引流管放置,對引流液的性質(zhì)和量進行仔細觀察,一旦發(fā)現(xiàn)異常應及時向醫(yī)生報告以便進行處理;⑥出院指導,骨科大手術后患者一般均有較長時間的臥床,特別是老年患者,其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緩慢,容易導致深靜脈血栓形成。護理過程中應鼓勵患者多活動,指導患者及其家屬對深靜脈血栓形成的相關知識進行了解,在患者出現(xiàn)癥狀的時候應及時就診,以便給予相應的治療措施。

2結(jié)果

骨科大手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患者經(jīng)過早期臨床循證護理干預,均痊愈出院,取得了較好的臨床護理效果。

3討論

骨科大手術可造成靜脈血流緩慢、靜脈損傷、高凝狀態(tài)等,深靜脈血栓形成在骨科大手術后早期即可出現(xiàn)。深靜脈血栓形成是骨科常見并發(fā)癥之一,其治愈困難,患者痛苦大,更可產(chǎn)生肺栓塞等嚴重后果[1]。根據(jù)臨床體征和癥狀,隨著骨科手術的發(fā)展,深靜脈血栓形成結(jié)合靜脈造影及彩色多普勒超聲即可準確診斷。但是,深靜脈血栓形成臨床癥狀隱匿,進展緩慢,臨床表現(xiàn)不具有特異性,因此比較難實現(xiàn)早期發(fā)現(xiàn),在臨床護理過程中一定要有預防意識,積極采取有效的早期干預,才能取得較好的護理效果。

隨著醫(yī)學水平的不斷發(fā)展,以及臨床應用中的不斷探索,大多數(shù)醫(yī)護人員已經(jīng)認識到深靜脈血栓形成護理中預防優(yōu)于治療,而預防過程中又往往僅重視術后預防,而忽略了術前預防,所以臨床深靜脈血栓形成的發(fā)生率仍然比較高[2]。通過對骨科大手術后患者給予早期護理干預,能夠減少深靜脈血栓形成的發(fā)生,同時還提高了患者的健康自護能力,增強了患者配合治療的主觀能動性[3]。在患者入院的第一時間,就要建立循證護理方案,提高患者及其家屬對功能鍛煉的認識,以及醫(yī)護人員對功能鍛煉的認識,促進了護患、醫(yī)患之間的有效溝通,使得患者及其家屬對護理和治療的依從性得到提高[4]。只要能夠有效預防患者深靜脈血栓形成的發(fā)生,就能夠減少患者的病痛,還能夠為社會和患者節(jié)約后續(xù)治療費用[5]。

通過本組研究,骨科大手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早期臨床護理干預,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通過骨科大手術圍術期采用科學的循證方法進行早期護理干預,實現(xiàn)了有效預防骨科大手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發(fā)生的目的,為廣大患者病痛的減輕提供了幫助,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是有效預防骨科大手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方法,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李梅,陳秀花,劉冬梅.循證護理在骨科大手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0,16(12):104~105

[2]廖淑梅.孫瑛.髖關節(jié)置換患者圍手術期功能鍛煉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J].西南國防醫(yī)藥.2009,19(9):930~931

[3]袁訓芝,吳新民,袁家穎.壓力梯度長襪和間歇充氣裝置預防惡性腫瘤患者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效果[J].中華麻醉學雜志.2009,12(02):1003~1004

第5篇

關鍵詞:骨科手術;血栓形成;風險評估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ssessment of risk of thrombosis in patients with orthopaedic surgery. Selection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0 to January 2015, 472 cases of orthopaedic patients with big surger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dopt Autar scale to evaluate risk orthopaedic surgery patients with thrombus. Results: the patients admitted to hospital 24 h blood clots in the risk assessment, high and low risk group of incidence is 0.00%; 24 hours after surgery for patients with thrombosis to assess the incidence of low risk group was 0.00%, group dangerous blood clots in 4 cases, the incidence of 0.85%, 18 cases occurred among high risk groups, the incidence of 3.81%. Conclusion: in patients with orthopaedic surgery for patients with thrombosis risk assessment, thrombosis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has a certain foresight, thereby reducing the incidence of thrombosis during surgery patients, hav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 orthopaedic surgery; Thrombosis; The risk assessment

骨科大手術主要包括人工髖關節(jié)置換、人工膝關節(jié)置換、髖部周圍骨折手術等大型關節(jié)置換手術及股骨干骨折內(nèi)固定術。血栓是血流在心血管系統(tǒng)血管內(nèi)面剝落處或修補處的表面所形成的小塊[1]。在可變的流體依賴型(variable flow dependent patterns)中,血栓由不溶性纖維蛋白,沉積的血小板,積聚的白細胞和陷入的紅細胞組成。據(jù)《中國骨科大手術筋脈血栓栓塞癥預防指南》中對每年全髖、全膝關節(jié)置換手術血栓形成發(fā)生率為41.32%[2]。Autar量表能夠很好地對血栓發(fā)生風險進行評估,先對我院自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骨科大手術患者進行血栓形成風險評估?,F(xiàn)報道結(jié)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472例骨科大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經(jīng)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及患者知情同意下由臨床醫(yī)師采取Autar量表對患者骨科手術血栓風險形成進行評估。其中男282例,女190例,年齡在23~78歲,平均年齡為(56±9.12)歲。根據(jù)患者為疾病種類進行分類,其中股骨頸骨折106例,骨盆骨骨折46例,股骨頭缺血性壞死94例,股骨干骨折226例。按照手術的名稱進行分類,其中進行股骨頸骨折固定52例,盆骨骨折固定46例,髖關節(jié)置換148例,股骨固定(PFN或DHS或髓內(nèi)針固定)226例。所有患者臨床表現(xiàn)及一般基線資料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Autar量表評估準則?;颊呷朐汉?4h內(nèi)收集好患者的基本資料,臨床癥狀和各項檢查指標,計算出患者體質(zhì)指數(shù)(BMI),在根據(jù)患者在Autar量表中每個項目的評分進行首次評估,Autar量表評分:總分≥15分為高度危險,血栓發(fā)生率≥41%,總分≥11分為中度危險,血栓發(fā)生率為11%~40%,總分≤10分為低度危險,血栓發(fā)生率在10%?;颊呤中g結(jié)束24h內(nèi)再次進行評估,將兩次評估總分很據(jù)Autar量表進行血栓風險評估。

根據(jù)《中國骨科大夫手術靜脈血栓栓塞癥預防指南》結(jié)合患者中、高、低度危險進行基本預防措施的實施,對患者在手術前和手術后的血栓行成的人數(shù)進行統(tǒng)計。

1.3統(tǒng)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當中的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P

2 結(jié)果

Autar量表進行骨科手術患者血栓形成風險評估中,患者入院24h進行評估低危險度298例,發(fā)生率為0.00%,中度危險組94例,發(fā)生率0.00%,高度危險組80例,發(fā)生率0.00%;手術后24小時對骨科手術患者進行血栓評估低危險組198例,發(fā)生率為0.00%,中度危險組152例,發(fā)生血栓4例,發(fā)生率為0.85%,高度危險組142例,發(fā)生血栓18例,發(fā)生率3.81%。詳細結(jié)果見表1。

表1 應用Autar量表進行血栓風險評估結(jié)果及發(fā)生情況[n(%)]

3 討論

血栓形成風險在骨科手術患者中的評估方法有Autar量表法、Wells量表法、Geneva量表法、Caprini量表法等方法,或者采用客觀測評工具與,通過儀器檢測對骨科手術患者中血栓風險進行評估,例如血栓彈力圖(Thrombelastograghy 簡稱TEG)、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靜脈造影等方法,對骨科手術患者進行血栓形成的風險評估[3]。Autar量表是英國學者Autar在Virchow靜脈血栓形成三大因素的基礎上研究的,主要對骨科手術患者中的血栓風險進行評估,通過對患者的臨床癥狀、手術實施結(jié)果等項目進行評分,通過數(shù)據(jù)分析,得出患者在骨科手術中血栓形成的風險程度,結(jié)果顯示真實可靠[4]。因此,本次研究中主要采用Autar量表對骨科手術患者進行血栓形成風險評估。通過臨床分析最終顯示Autar量表能夠有效地對血栓形成進行風險評估[5]。

本次研究中對患者進行Autar量表進行骨科手術患者血栓形成風險評估,患者入院24h進行評估低危險度298例,發(fā)生率為0.00%,中度危險組94例,發(fā)生率0.00%,高度危險組80例,發(fā)生率0.00%。手術后24小時對骨科手術患者進行血栓評估低危險組198例,發(fā)生率為0.00%,中度危險組152例,發(fā)生血栓4例,發(fā)生率為0.85%,高度危險組142例,發(fā)生血栓18例,發(fā)生率3.81%?;颊咴谶M行骨科手術時容易形成血栓,通過對患者進行血栓風險評估能夠有效地遇見血栓發(fā)生率,當患者進行骨科手術后能夠?qū)ζ溥M行護理,一旦發(fā)生血栓可以及時作出相應搶救措施,進行人工干預,以減少骨科患者手術發(fā)生血栓的概率,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

綜上所述,在骨科手術患者中對患者進行血栓形成風險評估,對不同患者血栓形成具有一定預見性,從而降低患者手術期間血栓形成的發(fā)生率,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張成歡,劉云.骨科手術患者相關血栓形成風險評估的研究進展[J].醫(yī)學研究生學報,2015,04(12):445-448.

[2]尹向輝,張慶恩,張雪松,等.下肢關節(jié)置換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影響因素分析及防治對策[J].中國藥業(yè),2014,01(22):301-303.

[3]朱建國.人工關節(jié)置換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危險因素分析[J].心血管康復醫(yī)學雜志,2014,06(12):626-630.

第6篇

【關鍵詞】 老年;骨科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預防護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502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1-6546-01

隨著社會老齡化進程,骨科高齡患者數(shù)量越來越多,因為老年人的機體免疫功能減退并且多伴有其他臟器的疾病,對麻醉以及手術創(chuàng)傷的耐受性差[1]。老年患者接受骨科治療,其術后并發(fā)癥及死亡率要顯著高于中青年的患者。近年來隨著手術技術的發(fā)展,相關并發(fā)癥有下降趨勢,但深靜脈血栓發(fā)生率仍然較高,而且是致殘,致死的主要原因。本文就老年骨科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預防護理進展綜述如下:

1 深靜脈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概況

1.1 深靜脈血栓(DVT)的概念 深靜脈血栓是血液在深靜脈內(nèi)不正常地凝結(jié),阻塞靜脈管腔,導致靜脈回流障礙,造成不同程度的慢性靜脈功能不全,全身主干靜脈均可發(fā)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是骨折術后常見的并發(fā)癥,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在受傷后需要較長時間臥床,因高齡和吸煙等不良習慣及內(nèi)科疾病,常易導致深靜脈血栓形成。

1.2 深靜脈血栓形成的病因 術后早期一側(cè)肢體的突然腫脹、疼痛壓痛、淺靜脈擴張,呈進行性加重,皮膚顏色變紫色,皮膚溫度升高。一般認為,DVT的三大致病原因主要為靜脈血流滯緩,血液高凝狀態(tài)和靜脈內(nèi)膜損傷3種因素[2]。

1.2.1 血流緩慢 下肢靜脈血液的回流靠胸腔負壓、小腿肌肉的收縮及靜脈瓣的功能防止血液倒流來維持。造成血流緩慢的原因常見于:手術時間過長、術后切口處加壓包扎、長時間臥床,術中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等,均能影響下肢靜脈回流,導致下肢血流緩慢。

1.2.2 血液高凝狀態(tài) 術前較長時間的肢體制動和疼痛可能是血液凝固狀態(tài)增高的原因,同時也加重血液瘀滯,手術創(chuàng)傷本身可致血小板凝聚力增強,且術后凝血酶原釋放,以及術中出血、輸血等。

1.3 老年骨科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 高齡、股骨頸骨折和手術是DVT的主要高危因素[3]。

1.3.1 股骨頸骨折 股骨頸骨折患者遭受創(chuàng)傷和手術的雙重打擊,同時要經(jīng)歷術前一段時間的制動,可造成靜脈壁損傷和靜脈血流瘀滯。股骨頸骨折患者具有較高的血液凝固狀態(tài)。因此,股骨頸骨折患者術前就存在DVT的三大基本因素:靜脈壁損傷、靜脈回流瘀滯和血液高凝狀態(tài)。

1.3.2 手術因素 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及術后應用鎮(zhèn)痛泵,均可導致周圍靜脈擴張,特別是全身麻醉,下肢肌肉暫時性完全失去收縮功能,導致血流緩慢、靜脈淤血,促使血栓形成。

2 老年骨科術后下肢靜脈血栓的預防護理

2.1 術前預防

2.1.1 術前宣教 入院后責任護士應詳細了解患者基礎疾病情況,老年患者應進行綜合性評估檢查,以評估其身體狀態(tài),對合并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患者治療前積極控制血壓、血糖及應用調(diào)脂治療,以改善血管內(nèi)皮細胞[4]。

2.1.2 心理護理 對患者及家屬進行術前及術后的預防宣傳,護理人員應主動與患者談心,了解患者的心理,向患者解釋疾病形成的原因,治療和護理,使患者增強治療疾病的信心,主動配合治療和護理。

2.2 護理 術后臥床休息,麻醉清醒后6h,可指導患者抬高上身15°,抬高患肢20-30°,膝關節(jié)可屈曲5°,促進靜脈回流,緩解患肢的腫脹和疼痛,減輕血液瘀滯。

2.3 物理預防

2.3.1 間隙充氣壓力泵 應用間隙壓力充氣泵分別對踝部,小腿和大腿產(chǎn)生45mmhg,30mmhg和20mmhg的壓力,使下肢靜脈血流速度增加240%,防止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形成,此方法在圍手術期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預防中應用起來很方便,無明顯的不良反應。

2.3.2 足踝環(huán)轉(zhuǎn)運動 足踝環(huán)轉(zhuǎn)運動可有效預防老年髖部術后DVT形成。相關資料表明強化足踝環(huán)轉(zhuǎn)運動有效促進下肢靜脈回流,預防DVT的發(fā)生,又不導致手術關節(jié)的直接活動,不會增加關節(jié)脫位的風險,方法簡便易行,經(jīng)濟,不需要輔助器械,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2.3.3 彈力繃帶 彈力繃帶在改變具有血栓形成條件的患者凝血反應平衡方面獲得了理想效果,尤其是仰臥位的患者使用彈力繃帶效果更明顯。使用彈力繃帶時注意觀察患肢骨突部位皮膚受壓情況,協(xié)助患者進行下肢的向心性按摩,抬高患肢,可加速肢體靜脈回流,是預防DVT很好的輔助方法。

2.4 藥物預防

2.4.1 低劑量肝素 低劑量肝素可抑制各種凝血因子和凝血酶的活性,高危人群經(jīng)低劑量肝素治療后DVT的發(fā)生率明顯下降,預防性低劑量肝素治療時,凝血時間無明顯改變,因此并不增加全身出血傾向及術中術后出血,低劑量肝素皮下注射用藥(5000IU,1/12h,共5天)對預防血栓十分有效。

2.4.2 低分子肝素 低分子肝素是20世紀70年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抗凝藥物,其抗凝作用優(yōu)于普通肝素。術前應用低分子肝素可以有效預防術后DVT的發(fā)生,同時對已發(fā)生DVT有良好的治療效果,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

3 小 結(jié)

綜上訴述,高齡、股骨頸骨折、手術是老年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高危因素。一旦發(fā)生將嚴重影響患者的健康和生命,近年來受到醫(yī)務人員的重視。為了有效預防老年下肢深靜脈血栓,全面綜合地評估患者做好健康教育和指導工作,采用物理性、藥物性和綜合性的預防措施才能有效降低老年骨科下肢術后深靜脈血栓的發(fā)生,提高老年骨科病人的臨床治愈率和生活滿意率。

參考文獻

[1] 朱格化,張洪.老年骨科病人手術風險因素評估[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0,(14):2175-2177.

[2] 梁小花,陳容,侯婷婷.婦科手術后下肢靜脈血栓形成20例分析[J].實用醫(yī)學雜志,2004,2(6):692-693.

第7篇

【關鍵詞】早期;護理干預;下肢;深靜脈血栓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early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formation of 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 in postoperativ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operation. Methods: 61 cases of patients with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operation as the object, by systematic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postoperative deep vein thrombosis, postoperative. Results: 61 patients (4.92%) in 3 cases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after operation, after timely treatment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after the turn for the better, no pulmonary embolism cases. Conclusion: the nursing measures for the patients of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operation after the risk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postoperative appearance, it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 and prognosis of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Keywords】 early; nursing intervention; deep venous thrombosis

【中圖分類號】R54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4)2-0217-02

深靜脈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常見血液粘度增高,血管內(nèi)皮損失患者。在外源性因素中,患者大手術后常發(fā)生DVT。特別是骨科大手術患者,發(fā)生DVT的風險較高。據(jù)統(tǒng)計,其發(fā)生率可為10%-63%[1]。因此,采取及時的治療和護理干預措施非常重要。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61例患者中男性39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的年齡介于37-62歲之間,平均年齡64歲。其中髖關節(jié)單側(cè)置換17例,雙側(cè)置換4例,下肢骨折內(nèi)固定27例,膝關節(jié)單側(cè)置換10例,雙側(cè)置換3例。術前排除患者血液性疾病,糖尿病,高血壓,肺部疾病,心、肝、腎功能正常。

1.2 護理干預

1.2.1 心理護理 下肢骨折及關節(jié)置換為骨科常見的大手術,一方面由于患者疾病的疼痛導致患者焦慮、煩躁等,另一方面擔心手術的安全、預后以及費用等問題,患者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對手術的開展以及術后的恢復有極大的影響。因此護士在術前、術后因及時的疏導患者,增強患者的信心。

1.2.2 飲食護理 由于手術的影響,術后應知道患者合理補充蛋白質(zhì),進食易消化、吸收、低脂等半流質(zhì)飲食。避免進食能導致血液粘度增高及刺激性食物,以避免胃腸血液循環(huán)淤滯,影響下肢靜脈回流障礙。此外,要求患者嚴格禁煙,吸煙也是導致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

1.2.3 患肢護理 術后護士應及時的對患者進行按摩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特別注意按摩的力度和部位,以免影響傷口的愈合;同時適當抬高患肢,有促下肢靜脈回流;同時要求患者盡量克服術后疼痛,在不影響傷口愈合的情況下盡早進行下床只當活動和患肢的功能鍛煉。

1.2.4 其他護理 術后應對患者至少保持24h心電監(jiān)護,密切監(jiān)視患者患肢的溫度,顏色,腫脹及足背動脈搏動情況。住院期間沒有進行血常規(guī)和凝血功能檢測,一點發(fā)生凝血因子的異常,因引起高度重視。同時可對存在血栓發(fā)生風險的患者,運用低分子肝素5000U皮下注射,每天1次,以預防血栓的發(fā)生。同時嚴格監(jiān)視患者的肺功能情況,因為血栓脫落十分容易導致肺栓塞而危及患者生命。

2 結(jié)果

61例患者術后3天內(nèi)共計有3例(4.92%)出現(xiàn)患肢輕度腫脹,皮膚溫度較體溫略下降,經(jīng)彩超檢測發(fā)現(xiàn)患者有輕微血栓形成,立即采取抗凝藥物治療,經(jīng)有效的治療和護理干預,患者最終沒有并發(fā)肺栓塞等嚴重并發(fā)癥,最后痊愈。

3 討論

大手術后患者極易出現(xiàn)深靜脈血栓,常見于術后2-5d,不處理嚴重這可能導致腦栓塞與肺栓塞, 這是極度危險的并發(fā)癥,也是干預的主要目的之一[2]。有臨床研究證明, 術后絕對臥床6h就可能存在深靜脈血栓危險,因此在術后早期進行積極的護理干預具有重要的作用[3]。如果不采取及早的護理干預措施,骨科大手術后可有40%-80%的幾率發(fā)生深靜脈血栓,并有1%-10%的患者可能發(fā)生肺栓塞,進而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4]。

通過本組61例患者分析,表明骨科術后早期進行有效的治療和護理干預,能有效的減低血栓的形成,對提高患者生命質(zhì)量和預后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中華骨科雜志編委會.預防骨科大手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專家建議-DVT預防座談會紀要.中華骨科雜志,2005: (10).

[2]王俊英.早期護理干預對骨科手術后患者深靜脈血栓形成的作用[J] .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2,7(l):219-220.

第8篇

【關健詞】髖部手術 靜脈血栓栓塞癥 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515(2011)12-214-01

骨科髖部手術術后靜脈血栓栓塞癥發(fā)生率高,是患者圍手術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醫(yī)院內(nèi)非預期死亡的重要原因 [1] 。我科通過對此類手術患者的術前、術后有效護理干預,明顯減少了靜脈血栓栓塞癥的發(fā)生?,F(xiàn)將護理體會總結(jié)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325例,男151例,如174例,年齡最大95歲,最小34歲,其中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113例,人工股骨頭置換術13例,髖部周圍骨折手術199例。

1.2 治療結(jié)果 本組術后發(fā)生靜脈血栓栓塞癥28例,發(fā)生率8.61%。其中肺栓塞死亡3例,均發(fā)生在手術一周后。

2 護理

2.1 術前護理

2.1.1 心理護理 針對髖部手術均屬于骨科大手術,患者易產(chǎn)生恐懼、焦慮、悲觀、抑郁等不良情緒活動,護理中應掌握患者的心理變化,詳細向患者講解病情手術方案,手術醫(yī)生,技術水平及預后情況,以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活動,取得患者及家屬理解,積極配合治療。

2.1.2 消除不良生活習慣。了解病人的生活習慣,發(fā)現(xiàn)對手術不利的習慣及時指導患者改正,有些患者有吸煙史的,護士應與其講解香煙對手術后血管的損害,香煙中的尼古丁物質(zhì)易引起血管痙攣,損害血管內(nèi)皮組織,造成血小板吸附血管壁上導致靜脈血栓形成,病人理解后立即戒煙。

2.1.3 飲食指導 患者術后需臥床,胃腸活動功能相對減弱,囑其飲食應可口、易消化,忌生冷、油膩辛辣,多吃新鮮蔬果、水果、魚和瘦肉,加強機體營養(yǎng)支持,以增加抵抗力,提高手術耐受性。

2.1.4 術前功能鍛煉指導。術前常規(guī)訓練病人床上大小便,指導患者使用骨科多功能牽引床抬臀及踝泵運動,股四頭肌靜力舒縮運動及擴胸運動。

2.2 術后護理

2.2.1 嚴密監(jiān)測生命體征,觀察切口滲血情況,疼痛情況以及引流量,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感染,禁用止血藥物,常規(guī)應用舒血寧或者血塞通,預防血栓形成,對無禁忌癥者,常規(guī)使用彈力繃帶綁扎患肢,利用機械原理促使下肢靜脈血流加速,減少血液滯留,降低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發(fā)生率。

2.2.2 術后功能鍛煉指導 術后6小時麻醉消失即行股四頭肌靜力舒縮及踝泵運動,使用骨科多功能床吊環(huán)行抬臀活動,髖關節(jié)置換術患者術后5-7天即可扶雙拐下地,患肢禁止負重,髖部周圍骨折手術患者根據(jù)其傷情盡早下地活動,一般傷后7-10天扶雙拐下地患肢禁止負重,若合并上肢傷則予以早期坐輪椅下地。

3 體會

髖部手術術后深靜脈血栓發(fā)生率高,陸蕓等[2]報告髖部骨折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發(fā)生率為15.7%。呂厚山等[3]報告髖關節(jié)和膝關節(jié)置換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發(fā)生率為47.1%(24/51)早期功能鍛煉可促進靜脈回流,有效防止靜脈血栓形成。腿部肌肉尤其是比目魚肌和腓腸肌存在許多靜脈竇,這些靜脈內(nèi)的血液幾乎只有依靠肌肉泵的作用,才能向心回流,仰臥時這種情況更為突出,因此易發(fā)生下肢靜脈血栓[4]。本組患者我們通過術前、術后早期有效的各種護理干預措施,深靜脈血栓發(fā)生率為8.61%,取得良好效果。

參考文獻

[1]中華醫(yī)學會骨科學分會.中國骨科大手術靜脈血栓栓塞癥預防指南.中華骨科雜志,2009,29(6):602-604.

[2]陸蕓、馬寶通等.骨科創(chuàng)傷患者深靜脈血栓危險因素的研究.中華骨科雜志,2007,27(9):693-698.

精品中文人妻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人妻丝乱一区三区| av成人黄色片在线播放| 亚洲av毛片在线免费播放| 福利在线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色哟哟视频| 国产精品九九久久精品三级|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日本在线 | 欧美生活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不产一地| 五月婷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 欧美香蕉视频一区二区| 饥渴少妇高潮露脸嗷嗷叫| 性生活自制视频网站麻豆| 欧美日韩午夜久久免费| 久久亚洲综合精品少妇| 亚洲综合欧美日韩一区| 99精品热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三级三级三级av精品| 中文字幕国产精品综合一区| 福利在线视频一区二区| 极品丝袜美腿一区二区| 欧美性做爰片免费视频网| 亚洲激情在线观看一区| 成人午夜在线三级内射| 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网站|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黄片| 国产男女做爰在线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乱码| 欧美亚洲另类不卡在线|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天天狠天|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国产三级| 久久精品资源综合网|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久综合| 亚洲精品日本一区二区| 日本欧美一区中文字幕| 国产情侣自拍视频在线观看| 91日本精品一区二区| 99久久精品人妻少妇一|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91| 国产青草视频免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