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雜志收錄論文類型主要包括: 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專題、媒介化社會與新媒體傳播、政治與社會、經(jīng)濟與管理、哲學與文化、文學與藝術、等。
雜志論文要求:
1、本刊作為新學術、新觀點、新成果、新技術的交流陣地和平臺,積極倡導“百家爭鳴、百花齊放”,請作者遵守國家法律法規(guī),本刊鼓勵作者實事求是、大膽創(chuàng)新。
2、參考文獻時應在括號內按姓名、年份的順序注明該文獻,如(科斯,1946)。如同一年份中有一個以上文獻,可在年份后加a、b、c…如正文中已有作者名字,括號內可以僅注明年份。
3、文題:應以簡明、確切的詞語反映文章中最特定的內容,避免使用非公知、公認的縮寫詞。文題一般不超過20字,必要時可加副標題。
4、注釋采用腳注,每頁重新編號,著作的注釋內容依次為:作者、書名、卷冊、出版者、出版年份、頁碼,期刊的注釋內容依次為:作者、文章名、期刊名、年份、期數(shù)。
5、來稿請?zhí)峁┳髡吆喗?,注明姓名,出生年份,性別,籍貫,民族(漢族可不注),學位(或在讀學歷),技術職稱,聯(lián)系電話及通訊地址、郵編。
6、摘要及關鍵詞:文中必須附中文摘要,內容包括目的、方法、結果(應給出主要數(shù)據(jù))及結論4個部分內容,要求以第3人稱撰寫200-300字為宜,并附3-8個關鍵詞。有條件者,可將文題、作者、單位、摘要及關鍵詞譯成英文。
7、基金項目:名稱及編號;作者簡介: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 )、性別、職稱或學位、主要從事專業(yè)及郵箱等,在首頁以頁下注形式寫明。
8、正文須觀點鮮明新穎、材料充實可靠、論證嚴密科學;引用他人的成果,須注明出處;引證不能用來構成本人論文的主要或實質部分;層次一般采用一、(一)⒈(1)1)的層次順序。
9、結果要真實、準確地表達研究所獲得的數(shù)據(jù)。所有數(shù)據(jù)必須經(jīng)過統(tǒng)計學處理。表達形式可用文字、圖和表,但三者內容不能重復。不要引證他人資料,不展開論證。
10、語言表達:審稿人會關注稿件的語言表達是否清晰準確,以確保讀者能夠理解和閱讀。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雜志 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 武漢理工大學主辦的 部級期刊, 影響因子為:0.86。 順應社會的發(fā)展,雜志獲得了多項榮譽:Caj-cd規(guī)范獲獎期刊、中國優(yōu)秀期刊遴選數(shù)據(jù)庫、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CJFD)、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RCCSE學術期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