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3-01-16 11:34:27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yōu)槟x了1篇的初中語文教學研究3篇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fā),請盡情閱讀。
初中語文教學篇1
自主學習主要是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并且主動思考問題的一種學習方式。在傳統的應試教育中,教師大都是強迫學生學習,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死記硬背,這種機械式的教學方法無法促進教育的進步,只會讓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在經濟不斷發(fā)展的今天,需要的是綜合素質人才,由此教師更需要重視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在這一背景下,作為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師,更應該改進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一、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意義
自主學習更多是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初中階段的學生已經逐漸形成自己的思想,各方面還處于不斷發(fā)展的階段,需要教師正確引導。第一,自主學習能力能夠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進入初中階段之后,學習的科目較多,學生在巨大的壓力和自控能力不強的情況下,無法主動學習,在學習上比較被動。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學習的興趣不濃,就會形成厭學心理。而自主學習能力能夠很好地改變這一現狀,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好習慣,讓學生主動接受知識,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二,自主學習能力能夠促進教師教學效率的提高。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大部分學生普遍存在學習興趣不高,厭學的心理,教師課堂教學效果不理想。而自主學習能夠最大程度地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快樂地學習,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
二、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
1.運用開放式課堂,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開放式課堂其實是針對新課改之前的封閉性課堂而言,也就是在課堂上減少“指令性”的成分,給于學生更多思考的空間。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負責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積極主動思考,運用自身所學去探究和探討知識,達到充分挖掘學生潛能的目的。與此同時,開放式課堂還能夠幫助學生分析問題,并且表達自己的見解。例如,在教學魯迅先生的《風箏》這篇文章時,為了給學生更多思考的空間,教師可以通過設置一些問題讓學生思考并且發(fā)言,從而使學生學會組織語言表達自己的見解,無形之中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重視有限的課堂時間,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毋庸置疑,學校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場所。因此,教師要重視課堂教學,充分利用課堂有限的時間,不斷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初中階段的學生,尤其是初一的學生,剛進入初中階段時可能無法承受巨大的學習壓力,思想還停留在小學階段,還沒有形成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因此需要教師的引導。例如,在教學《鄧稼先》這篇文章之前,筆者通過給學生介紹鄧稼先先生的生平經歷以及貢獻,激發(fā)學生對偉人的崇拜、熱愛之情,然后通過與學生互動,引導學生閱讀課文并且學習文章,最后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通過回憶鄧稼先的生平以及貢獻,贊揚了鄧稼先為祖國無私奉獻的偉大精神。因此,在課堂上通過引導學生學習,充分利用有效的課堂時間,不但能夠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且能提升課堂的效率。
3.組織多種多樣的活動,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初中階段是學生成長的重要時期,在這個時期的學習中,教師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更加寬廣的學習空間,如此才能夠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組織多種多樣的活動是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一環(huán),通過組織活動,讓學生的身心都得到鍛煉,既能夠改變傳統枯燥無味教學方法,還能增加課堂的趣味性,讓學生健康快樂地學習。比如,在教學陶淵明的《桃花源記》這篇文章時,對于文章要學習的重點難點問題,如果學生不能理解,那么教師就很有必要結合實際情況,并且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組織相關活動。教師可以利用周末組織一次觀賞桃花的活動,讓學生走進作者寫作的世界,去體驗作者當時的心境,從而引發(fā)與作者的共鳴。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一直是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也是素質教育的體現。由此可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培養(yǎng)以及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在學習上的態(tài)度由“要我學”向“我要學”轉變。相信通過教師的學習以及不斷總結教學經驗,一定能夠幫助學生提升自主學習能力,為國家培養(yǎng)更多綜合性較強的人才。
作者:謝春生
初中語文教學篇2
前言
自主學習,是在實際的學習活動中,學生參與到自主實踐以及探索中,形成的高效學習能力,這種能力不僅對初中生語文課程的學習是重要的,對初中生其他方面的學習也是有一定幫助,教師要重視在初中語文課上自學能力的有意識培養(yǎng),幫助初中生取得更加明顯的進步以及提升。因此本文結合相關的授課經驗,探索如何在語文課的授課中,促進初中生具備更強的自學能力。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初中生自學能力的意義
(一)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
語文課上教師組織初中生展開高效的自學,可以讓初中生形成自己的一些學習技巧以及方法,有助于學習效率的全面提升,并且在語文課的學習中初中生遇到的困難,可以讓初中生自行克服,提升初中生學習的積極性。在課余的時間讓初中生加強對知識的學習以及鞏固。意識到課下學習的重要性,這對提升語文課授課的質量是有幫助的[1]。
(二)培養(yǎng)初中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初中生在不斷開展自主探索中,實現對知識的掌握,而不是以往語文課上初中生是被動的,接受教師對各類知識的傳授,然后負責記憶以及練習。自學模式更加有助于提升初中生的思維,讓初中生在高效自學中,不斷發(fā)現以及解決各類的問題,并讓初中生形成良好的創(chuàng)新意識。(三)促進初中生形成終身學習的意識終身學習是現階段人才需要必備的一種素質,初中生若是形成了自學的意識以及能力,有助于日后不斷進步以及發(fā)展,主動對各類知識以及問題進行探索,從而不斷獲得新的知識以及進步,初中生主動展開學習并掌握知識,對本身發(fā)展是有幫助的,也促進了終身學習這種良好思想的形成。(四)幫助初中生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在自學的模式中,初中生獲得自主權,在心理以及思想上都放下了壓力,這種模式下初中生不再是對教師的安排進行被動接收,在一種主動以及民主的情況下展開對知識的學習。這樣可以讓語文課的授課取得更加合理的效果[2]。
二、提高初中生的語文自學能力的方法
(一)問題教學法的開展
興趣本身是初中生非常重要的動力來源,初中生若是在語文的學習中有非常濃厚的興趣,這樣就會長久保持學習的熱情,取得良好的成果。因此教師在語文課上要注重對初中生的引導,借助問題設置。讓初中生對本節(jié)課內容有濃厚興趣,這樣授課效果才會更加明顯[3]。當下諸多的初中生,還是被動接受教師的安排,學習壓力是非常大的,無法在學習中體會到充足的樂趣,教師需要設置合理的問題,讓初中生在興趣被充分激發(fā)的基礎上,參與到課堂自學活動中。
(二)創(chuàng)新和諧的師生關系
以往語文課上的師生關系是比較刻板的,教師是語文課上的權威,初中生則是要服從教師的所有安排,本身并未體現出太多的自主性。長時間以來初中生的積極性被壓制,因此自學模式無法開展。這種局面下教師要意識到初中生自學能力的重要性,然后在語文課上營造出輕松以及良好的氛圍,借助各類的自主活動,讓初中生在實踐中獲得進步以及提升,讓初中生可以改變對學習的認知,意識到自身在語文課上的角色變化,與教師進行充分交流,改善雙方的關系。
(三)培養(yǎng)初中生的自學習慣
要想初中生形成良好的自學能力,教師要注重對初中生自學習慣的養(yǎng)成,在課前的預習中,初中生可以自行發(fā)掘問題并嘗試解決,若是遇到自己無法克服的一些難題,可以向教師及時反饋以及求助,讓初中生可以形成獨立思考以及克服學習困難的習慣,對初中生形成良好自學習慣是有幫助的。在語文課上以及課下的諸多學習環(huán)節(jié),教師要給初中生適當的引導,讓初中生形成自學的意識。
(四)給予初中生積極的評價
長期以來初中生在學習方面保持著被動,對自主學習沒有足夠的自信,這種局面下教師要注意保持對初中生的積極評價,初中生在自學中取得一定成就的情況下,或者是發(fā)現一些問題,教師要對初中生進行鼓勵以及幫助,讓初中生不斷嘗試自行努力以及克服困難。
結論
總之,語文課上教師要注重對初中生自學能力的不斷強化,讓初中生可以在語文的學習中,逐漸形成自己的技巧以及模式,并提升自學的意識。
作者:陳玉宇 單位: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qū)禮嘉中學
初中語文教學篇3
語文自主學習能力指的是學生自主性進行語文學習活動,并且能夠取得一定的學習效果。這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同時也能夠將教學活動貫穿到學生的日常學習中,讓學習不只是局限于課上的幾十分鐘。因此,注意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很重要,那么采取怎樣的措施,才能夠不斷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呢?
一、“翻轉課堂”,尊重學生學習主體地位
以往的初中語文教學,學生更多處于接收狀態(tài),一切的課堂教學活動都由教師主導,這樣的結果就是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不明顯。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應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讓學生由被動變?yōu)橹鲃?,真正成為教學活動的主人。這樣既能夠減輕教學負擔,又能夠充分為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yǎng)提供良好的機會。比如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七年級上冊《濟南的冬天》一課,這是一篇精美的景物描寫的文章,教學目標是需要學生掌握抓住景物特點的描寫方法,在品味了精美語言之后,學會這種描寫手法。在文中有這樣一段話:“天兒越睛,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分水里照個影兒呢!”針對這段描寫,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這段描寫會讓你們聯想到什么?在學生思考過后,繼續(xù)追問發(fā)揮引導作用。在學生認識了這種寫法之后帶領學生運用類似方法描繪自己的家鄉(xiāng)。在整個過程中不能夠過多限制學生,要詳細進行知識講解,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翻轉課堂是新型的教學模式,應用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得到顯現,有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升,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有所培養(yǎng)。
二、“問題—互動”,養(yǎng)成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一定要注意突出其主體地位,并且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問題—互動”的模式幫助學生以質疑引入,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意識,從而讓學生在好奇心的牽引下自主探究學習問題,摸索和求知。這樣能夠大大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比如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七年級上冊《天上的街市》一課,這篇文章很適合運用啟發(fā)式教學,需要的是調動學生的聯想和想象。在教學方法上適合運用“問題—互動”的方式。在這之中真正將課堂還給學生,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文本之中有很多對于美麗的街市的華麗描寫,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現美麗的街市,同時創(chuàng)設情境:運用多媒體播放鵲橋相見的故事,并且在學生觀看之后提問:為什么一年一會這么難得,兩個人卻是逛一逛呢?由此讓學生思考,產生懷疑。而后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探究,學生之間能夠訴說自己的觀點。教師從旁引導和解惑,讓學生在深入討論和思考之后感受作者表達的情感。學生通過這種“問題—互動”的模式加深了對于課文和作者情感的理解,也更容易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問題—互動”模式重要的是通過問題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究。課堂教學中運用這樣的教學模式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融入課堂學習之中,以小組合作思考討論的形式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注重實踐,提供學生自主實踐的契機
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需要教師為其創(chuàng)造條件,提供一定的自主實踐空間。所以,初中語文教師應該安排教學活動,讓學生以此為契機進行實踐學習,從而煥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在課堂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安排一些教學活動,例如將課本排演成舞臺劇,讓學生在活動中培養(yǎng)自信心,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比如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八年級上冊《石壕吏》一課,文章寫的是杜甫入住石壕村的所見。這篇文章因為是詩歌,所以全篇相當生動,尤其是對偶句的應用,值得學生學習和體會。課文的學習應該先明白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在課文知識學習完成之后教師可以安排故事表演活動,將全班學生合理地分成若干個小組,每一個小組都要進行故事表演。因為課堂學習已經對于教學內容和文章的寫作手法和文學性都有所了解,所以學生能夠在準備表演的階段鞏固一下課堂所學,更為深入地理解和揣摩詩歌之中的情節(jié)、人物心理活動等,根據自身的理解,為表演增添色彩,也達到教學效果。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針對課文內容提出一些富有爭議性、引起學生思考的問題,讓學生在相互爭論之中加深對課文的認識,尤其還可以在課前準備好相關資料,讓學生在學習中加深對于作者的了解。這一切的活動都以學生為主,學生自主搜集、自主學習,也能夠在活動中加深對作者的了解。實踐能夠幫助學生加深對理論知識的掌握,事實證明這一點是正確的。在語文教學中,教師也應該注重學生的實踐,讓學生在實踐中加深對語文知識的了解,也在準備活動中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提升自主學習能力。
四、“生活化”教學,激發(fā)學生探究欲望
生活化是很重要的教育觀念,因為所有的理論學習都是為了生活實際服務。教師應該引導學生以生活的眼光去看待語文知識,將理論知識積極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貼近生活中找到熟悉感,從而激發(fā)自身的學習興趣。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引用一些實際生活中的事例,讓學生由此打開思考,投入到語文知識的學習之中,進而提升自主學習的能力。比如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八年級上冊《蘇州園林》一課,這是一篇說明文,本身沒有故事類的課文吸引學生,介紹的是蘇州園林的建筑特色,學生沒有專門關注過,但是教師可以從學生旅游造訪地和精美的圖片入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堂引入環(huán)節(jié)通過多媒體為學生展示祖國的熱門旅游地,在學生觀看注意力回到課堂上之后,設問:你們最喜歡的旅游地是哪里?讓學生分享一下自己喜歡的地方,說一說原因。而后教師再專門出示蘇州園林的圖片集,讓學生的注意力轉到課文上,學生通讀全文,感受一下如果是自己旅游,會覺得其中的哪些地方吸引著自己,在師生的互動中總結蘇州園林的特點。在精讀課文的時候品讀優(yōu)美的詞句,感受蘇州園林的美。通過生活化的教學方法能夠讓學生充分聯想,加深對文章和寫作手法的理解。這樣既能夠增強學生語文知識的掌握能力,又能夠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應該注意以生活中的事物作為課堂引入,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從熟悉的事物入手,合理想象和理解,從而能夠正確地感知課文。在這之中,自我意識能夠幫助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傊踔姓Z文自主學習能力的養(yǎng)成對教師而言是教學中的重要部分,同時也是提升學生綜合學習習慣的重要部分。教師應該開動腦筋,精心安排,通過多種教學活動和教學手段幫助學生提升自主學習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綜合學習能力和初中語文教學綜合質量。
參考文獻
[1]趙利.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措施淺析[J].新校園(中旬),2018(12).
[2]徐麗麗.預習,讓學習更輕松——關于初中語文自主學習式預習方法的探究[J].課外語文,2018(28).
[3]管紅柳.淺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J].新課程(中),2018(9).
[4]王義.如何在初中語文的作文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8).
[5]鐘維.因材施教,小組合作——淺談如何構建培育初中語文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課堂[J].新課程(中),2018(7).
[6]楊春玲.基于微課的初中語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心得[J].教育信息化論壇,2018(7).
作者:鄭衛(wèi)星 單位:浙江省安吉縣高禹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