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3-06-18 10:42:47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yōu)槟x了8篇的問卷調查的目的和意義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fā),請盡情閱讀。
一、對象:村組和農戶
二、方式:
1、由財政專管員直接帶著宣傳單、問卷調查單采取抽樣的形式,到村組農戶當場發(fā)放,當場問卷,當場回收。(時間為6月7日至6月28日)
2、由財政所組織人員在鄉(xiāng)鎮(zhèn)繁華地段設立宣傳咨詢臺,開展政策咨詢、業(yè)務宣傳和問卷調查等,問卷調查單當場發(fā)放、當場回收(時間暫定為6月中下旬的某一個上午,以區(qū)局電話通知為準)。
三、注意的幾個問題:
1、在問卷調查過程中,我們要讓人民群眾搞清弄懂全省財政系統(tǒng)民主評議政風行風活動的意義和目的,誠懇地讓人民群眾公正地、客觀地發(fā)表意見。
2、在問卷調查中,由于對政策了解不深、對情況了解不夠,人民群眾提出的意見可能與實際情況不符,但我們不能急躁和暴燥,更不能與之爭吵,我們要心平氣和地交換意見,宣傳國家有關政策,使之疑團解開。
3、我們要澄清一個問題,即在問卷調查過程中不是說群眾對我們提的意見越多就是對我們行評工作越不利這個觀點,我們征求意見的目的就是要讓社會各界指出我們工作中自身存在的真正問題和突出問題,然后,有的放矢的下大力氣去逐一解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把各項財政工作做好,才能得到人民群眾的認可和信任,才能讓黨和政府放心。
4、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工作的問卷調查有兩個途徑,除我們自身的問卷調查之外,區(qū)行評辦還要進行問卷調查,他們的調查面非常廣,有單位、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城鄉(xiāng)居民等各行各業(yè)、各個階層,還有廣大農戶,因此,我們收集的意見要全面,如果他們收集的意見在我們收集的意見中沒有,將對我們以后的工作很不利。
四、進行梳理和整改:
1、根據上面兩種方式征求的意見,各財政所要及時進行認真梳理,對相同或相似的問題進行歸類,整理打印后,連同收回的問卷調查原件于7月1日前送局行評辦。
論文關鍵詞:職業(yè)人格,中學教師,問卷
1 引言
俄羅斯教育家烏申斯基說:“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應當以教師的人格為依據,因為教育力量只能從人格的活的源泉中產生出來。”教師人格的研究意義深遠。縱觀國內外教師人格方面的研究,更多的是從“人格高尚”的角度出發(fā),強調的是教師人格的社會和道德層面的意義,也就是理想的教師人格。[1] [2]理想人格是對人格模式的理想化設計,是人們心目中最崇高、最完美、最向往的完人形象。[3]很多研究者在考察教師人格時,對教師人格的職業(yè)情境性則未作充分考慮。[4] [5]心理學家連榕(2008)提出從“人格完善”的角度,在教育教學情境中考察教師的基本人格特性。他認為,教師職業(yè)人格是指教師在教育教學情境中班主任論文,通過教學實踐發(fā)展并形成的相對穩(wěn)定的心理行為方式。教師職業(yè)人格充分體現了教師人格的職業(yè)情境性,教學實踐是教師職業(yè)人格發(fā)展并形成的關鍵因素,對教師職業(yè)人格的形成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采用連榕關于“教師職業(yè)人格”的定義,從“人格完善”的角度探索教師的基本職業(yè)人格特性,并編制《中學教師職業(yè)人格問卷》,為教師職業(yè)人格的有效描述提供測量工具,為有效描述教師職業(yè)發(fā)展和專業(yè)成長的歷程和制定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提供幫助。
2 研究方法
2.1 采用文獻法和訪談法構思中學教師職業(yè)人格結構
采用文獻法、訪談法和詞匯法相結合的方法來探索教師職業(yè)人格的基本特性。在對相關文獻進行整理和分析的基礎上提取出教師職業(yè)人格基本特性的基本出發(fā)點核心期刊目錄。研究采用連榕(2008)提出的“教師職業(yè)人格”的概念,從任務指向和人際指向考察教師的職業(yè)人格。選取15名教師進行訪談,了解中學教師對職業(yè)人格的看法及對職業(yè)人格特征的描述。
2.2 采用詞匯法初步構建中學教師職業(yè)人格結構
本研究根據搜集到的教師職業(yè)人格詞匯,結合其他教師人格特征研究中的描述教師人格特征的詞匯 [6] ,初步形成具有60個人格詞匯的評定表。請中學教師將意思重復、表達不清等的題項刪除,組成具有40個人格詞匯的《中學教師職業(yè)人格特征評定表》。
選取福州四所中學的200名教師進行問卷調查,回收有效問卷177份,回收率為88.5%。使用SPSS11.5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提取比較清晰、且易于解釋的5個因子,保留24個項目,累積方差貢獻率為64.553%。對每個因子所包括的詞匯進行總結、命名。因子1為教學嚴謹性,包括適應、有條理、有判斷力、自我提高、理智、嚴格和深思熟慮;因子2為師生親和性,包括隨和、寬容、善良、熱情、尊重學生、真誠和盡職;因子3為職業(yè)有恒性,包括教學反思、進取、終身學習、嚴謹;因子4為人際協(xié)調性,包括注重成長、踏實、接納;因子5為教學機敏性班主任論文,包括機敏、熱情、自信。
2.3 形成預測問卷
對20名中學教師和5名中學生進行半開放式問卷調查,了解中學教師職業(yè)人格的具體表現。調查結果表明,初步構建的維度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根據初步構建的維度和半開放式問卷調查結果等,設計具有53個具有代表性、普遍性的項目的中學教師職業(yè)人格問卷。
選取10名教育碩士進行第一次試測,施測時注意被試對問卷的反應,并請有關專家評價測驗項目表述的準確性、清晰性、項目歸類。根據搜集到的信息及專家的意見修訂某些項目,刪改表述不清、表面區(qū)分度較差的項目,最后保留50個項目。選取63名中學教師進行第二次試測,考察被試的答題反應、時間,定量分析問卷項目的區(qū)分度和信效度,根據項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刪除6個項目,形成44個項目的《中學教師職業(yè)人格預測問卷》。問卷采用Likert 5點記分,從“完全不符合”至“完全符合”為“1~5”記分。實施測驗時,增加4個背景資料項目。
2.5 正式施測
選取福建師范大學08級的中學教育碩士進行問卷調查。共發(fā)放問卷200份,回收有效問卷178份,回收率為89%。被試平均年齡為32歲,被試的基本情況見表1。
表1 被試基本情況表
性別
男 女
職稱
三級 二級 一級 高級
教齡(年)
0-5 6-10 11-15 16以上
人數
48
130
3
59
100
16
42
61
42
33
百分比(%)
27.0
73.0
1.7
33.1
56.2
9.0
23.6
34.3
關鍵詞:環(huán)境管理學;問卷調查法;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1580(2015)11―0093―02
環(huán)境管理學是一門集自然科學、工程科學和管理學等交叉一體的環(huán)境專業(yè)基礎課,以探究人類作用于自然環(huán)境行為的理論和方法為主要內容[1]。由于其知識體系涉及到多學科的內容,那么如何將各學科的研究方法匯集融合,就成為該課程達到實際應用要著重解決的問題。本課程中設計開展了關于食堂塑料袋使用、校園節(jié)約用水和一次性電池回收等和同學密切相關的環(huán)境問題為題材的調查問卷,借以提高學生實踐技能,從而培養(yǎng)其綜合能力。本文以校園食堂塑料袋使用為例淺析問卷調查法在環(huán)境管理學課程的應用實踐。
一、前期準備
在講述問卷調查法后,組織同學結合課后閱讀材料分析總結,分小組討論存在的疑惑及對方法的理解。教師對反映問題進行解釋后,結合目前校園環(huán)境內潛在的環(huán)境問題,讓各小組同學自擬題目設計一份調查問卷。由于問卷調查法主要包括題目、調查內容、問卷設計、數據整理及結果分析等環(huán)節(jié)[2],將小組同學進行分工(如組織者、資料調查者、問卷設計者、數據統(tǒng)計者、結果分析者、現場解說者等),明確各自的職責,并將資料匯總集體討論。學生向指導教師提供可行性報告,教師將建議反饋給學生,最終完成前期準備工作。
二、調查問卷設計
對于一份好的調查問卷而言,明確調查目的至關重要,因其決定了問卷結構、設計方案、題型數量、數據收集和結果分析等。本例是調查學生在校用塑料袋打包食物后引起的“白色污染”問題。問卷應圍繞待研究的問題和被調查對象進行設計,并盡可能排除被調查者可能出現的主、客觀障礙[3]。
本調查問卷設計過程主要包括以下環(huán)節(jié):(1)題目,題目是調查目的的直觀體現,應能使被調查者一目了然,不要產生歧義;(2)封面信,致被調查者的信息,即誰調查、調查什么、調查的目的、意義和致謝;(3)指導語,對問卷如何填寫進行說明;(4)題型、題量,以選擇題為主,可適當加主觀題,15~20題或5~10分鐘左右完成作答為宜,題量過多則使被調查者不愿意作答或答案有失偏額,而題目太少又達不到調查目的[4];(5)編碼,為題目設置編碼以便于統(tǒng)計分析;(6)初稿試用,以本系大二學生為試卷初稿發(fā)放對象進行試調查,檢驗問卷是否存在問題并加以修改。
三、調查問卷發(fā)放、收回
精心計劃、合理組織、加強領導、完善控制和堅持不懈的創(chuàng)新既是管理的五項基本職能,也是開展此項活動的具體要求。 調查問卷采取現場發(fā)放回收的方式,地點選擇在學校食堂,時間為中午12:00~13:00且就餐結束的同學,便于對調查問卷的有效收集。
現場需要有經過培訓的小組成員對被調查者提出的問題進行解釋,但切記不要加入提示性內容,并避免被調查者之間的互相干擾。要以真實的情感和語言交流,使被調查者愿意參加調查活動,從而獲得較高的收回率。對于收回的調查問卷需要仔細認真的核查,篩選無效問卷(未填寫、填寫不完全和答案與要求不相符),并將調查問卷歸納整理。
四、調查問卷結果分析
將收回調查問卷數據錄入EXCEL軟件,對數據統(tǒng)計處理后得出最終結果[5]。以2013年調查問卷結果為例,共發(fā)放調查問卷400份,收回385份,收回率為96%。下面就問卷中的一些典型問題和數據進行分析討論。
1.在關于“為什么用塑料袋打包的原因”問題上,有58.7%的同學認為食堂人多(尤其下課時),36%的同學認為使用比較方便,5.3%的同學擔心食堂的餐具不衛(wèi)生。可見,隨著生活經濟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絕大多數同學是為節(jié)省時間和方便而使用塑料袋打包食物。
2.在關于“你看到同學用塑料袋打包情形多少”問題上,有34.7%的同學選擇非常普遍,50.7%的同學選擇常見,14.6%的同學選擇較少。在關于“你對用塑料袋打包的態(tài)度”問題上,有34.7%的同學選擇非常普遍,50.7%的同學選擇常見,14.6%的同學選擇較少。由此可見,目前在校園內使用塑料袋打包已經是一種常態(tài)化的現象。
3.在關于“你知道塑料袋在正常環(huán)境下的降解時間嗎”問題上,有4%的同學選擇1年,43%的同學選擇10年,53%的同學選擇100年以上。在關于“你認為大量使用塑料袋對環(huán)境污染嚴重嗎”問題上,有91%的同學選擇很嚴重,7%的同學選擇不太嚴重,2%的同學選擇沒什么污染。有近一半的同學對塑料袋的物理化學性質不是十分清楚,但對其產生的環(huán)境污染或影響卻有目共睹。這和其他環(huán)境問題相類似,人們在資源、能源使用過程中沒有正確認識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性,但一旦超過環(huán)境承載力時,環(huán)境問題就會突顯,甚至威脅到人類身體健康和環(huán)境安全。
針對調查結果,同學們查閱資料提出了相關環(huán)境管理措施,具體包括:(1)政策方法:制定相關法規(guī),控制難降解塑料袋的生產和使用量,全面推行“限塑令”,提高企業(yè)綠色環(huán)保意識,生產環(huán)境安全塑料袋;(2)經濟方法:塑料袋具有不易回收、難降解、高溫分解出毒害物質的特點,因此應限制行業(yè)享受貸款、補貼和減免稅制度,實行“高價使用”,將對環(huán)境污染的費用由使用者買單,而不是轉嫁給社會;(3)技術方法:改革技術工藝,生產在自然環(huán)境中可降解的塑料袋,如生物塑料袋,改進處理技術,避免填埋或焚燒造成的二次污染問題;(4)宣傳教育:通過各種途徑宣傳塑料袋對環(huán)境的影響和危害,使公眾轉變觀念,自覺認識到大量使用塑料袋潛在產生的環(huán)境問題,在各學齡段開設相關課程或講座,提高公民環(huán)境素質。
[參考文獻]
[1]葉文虎,張勇.環(huán)境管理學(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蘇超,周蕊.問卷調查法在圖書館學研究中的應用[J].圖書館學研究,2012(12).
[3]王瑛.問卷調查難點問題分析[J].浙江統(tǒng)計,2009(10).
[關鍵詞]零售企業(yè);連鎖擴張;戰(zhàn)略風險;評價;指標體系
我國本土連鎖零售企業(yè)在與外資連鎖零售業(yè)巨頭的競爭與合作過程中,在管理、技術和經營戰(zhàn)略等方面都得到了快速發(fā)展和提高,但是對企業(yè)戰(zhàn)略在制定、實施過程中所遇到風險的處理上還存在不足。外資企業(yè)發(fā)展速度超過本土企業(yè),并以其規(guī)模優(yōu)勢及集團優(yōu)勢,同本土企業(yè)展開競爭。外資企業(yè)已不僅僅停留在一級城市,而且在二級城市、西部地區(qū)都有明顯的擴張。在業(yè)態(tài)方面,大型超市、折扣店、便利店等多種業(yè)態(tài)并進。戰(zhàn)略風險評價指標的研究,可以幫助我國連鎖零售企業(yè)預測到企業(yè)在戰(zhàn)略的制定、實施中潛在的風險,保障我國連鎖零售企業(yè)的安全發(fā)展,實現資源優(yōu)化配置,提高競爭力,從而促進我國連鎖零售業(yè)的健康、快速發(fā)展,連鎖零售企業(yè)通過戰(zhàn)略風險評價指標體系研究,可以有效規(guī)避企業(yè)風險,這無論對于理論研究還是對我國連鎖零售企業(yè),都將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一、我國零售企業(yè)連鎖擴張經營戰(zhàn)略
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初選
戰(zhàn)略風險評價指標的初選不僅要遵循基本的構建原則,而且在思路上要以一定的方法論作指導。WWw.133229.cOm具有普遍適用性的指標初選方法包括:理論分析法、二手資料分析法、實證分析法、調查分析法。實證分析法需要選擇一批在戰(zhàn)略上成功和失敗的企業(yè)進行實證分析,但這樣取得數據的難度較大,已有文獻中對戰(zhàn)略風險理論、風險因素及評價指標的研究比較成熟,所以,本文的企業(yè)戰(zhàn)略風險評價指標的初選體系是根據理論分析法與二手資料分析法得到的。指標初選體系的理論根據主要是企業(yè)生存因素理論,從現階段我國大型商業(yè)連鎖零售企業(yè)面臨的風險出發(fā),結合大型商業(yè)連鎖零售企業(yè)交易次數頻繁、交易關系不穩(wěn)定、大多為現貨交易、主要采用現金結算、技術含量低等特點,全面吸收、歸納、重組、增刪現有文獻中的企業(yè)戰(zhàn)略風險指標從而得到的更為完善的連鎖零售企業(yè)戰(zhàn)略風險評價指標體系,通過這些方法建立的評價指標體系只是一種框架體系,它為進一步的指標分析或篩選、綜合提供一個基礎,實際的評價采用的最小指標集合,是對該指標體系框架做分析篩選或綜合后得到的。經過初選的戰(zhàn)略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從外部戰(zhàn)略風險和內部戰(zhàn)略風險兩個方面分類,外部戰(zhàn)略風險指標包括:宏觀環(huán)境、行業(yè)市場環(huán)境、供應物流配送風險;內部戰(zhàn)略風險指標包括:戰(zhàn)略本身的風險、戰(zhàn)略資源、戰(zhàn)略能力,戰(zhàn)略資源又分為人力資源和財力資源,戰(zhàn)略能力又分為組織管理能力、營銷能力和競爭能力。
二、我國零售企業(yè)連鎖擴張經營戰(zhàn)略
風險評價指標體系的精選
在設置指標體系時,指標的全面性與其代表性是此消彼長的,按全面性的原則建立評價指標,則指標之間可能會出現較高的相關現象。高度相關的指標同時進入評價指標體系,使得各指標反映的信息出現交叉重疊,夸大該特征在系統(tǒng)分析中的地位,導致評價結果的失真,使整個評價系統(tǒng)也失去了應有的意義,妨礙戰(zhàn)略決策者的正確判斷。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方法,對初選出來的指標進行進一步的篩選。
1.我國零售企業(yè)連鎖擴張經營戰(zhàn)略風險評價指標體系精選方法
指標的精選就是要進行指標體系的測驗分析,一般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單體測驗和整體測驗。單體測驗是指測驗每個評價指標的可行性和正確性。可行性是指該評價指標的數值能否獲得,那些無法或很難取得準確資料的評價指標是不可取的。正確性是指評價指標的計算內容、計算范圍和計算方法都應該正確。整體測驗主要是測驗整個評價指標體系的重要性、完整性。重要性測驗一般用德爾菲法對初步擬出的評價指標體系進行評議,然后剔除對評價評價結果無關緊要的指標,保留極具代表性的重要指標。完整性測驗則是考察評價指標體系是否已經比較全面地反映了最初描述的評價目的與任務,一般也是通過定性分析進行評判。有些文獻中對指標的精選運用了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層次分析、聚類分析和判別分析等多元統(tǒng)計定量分析方法,雖然這些方法可以剔除掉高度相關的指標,但它們都是對定量指標進行的操作,而戰(zhàn)略風險評價指標中不僅有定量指標還存在定性指標,所以本文采取德爾菲法來精選指標體系。
2.我國零售企業(yè)連鎖擴張經營戰(zhàn)略風險評價指標體系精選過程
(1)組成戰(zhàn)略風險指標體系精選的專家小組,按照課題所需要的知識范圍,確定專家以及專家所需有關這個問題的所有背景材料。本文從研究需要和自身情況出發(fā),主要征詢了兩類人士:一是企業(yè)的高層管理人員,請他們根據自身的專業(yè)知識和實踐經驗從本文初設的指標中挑選各指標的重要性;二是對管理學進行理論研究的戰(zhàn)略風險問題的教授專家。選擇了20余家大型商業(yè)連鎖零售企業(yè)的高層管理人員共40位,教授專家共10位,組成包括50位成員的專家小組。
(2)設計戰(zhàn)略風險評價指標體系調查問卷,根據可信原則和有效原則設計調查問卷,調查問卷各項目均采用likert5級量表來度量。采用分數與評價正向記分,分數越高,對該項目的評價越高(見問卷調查i)。
(3)第一輪問卷調查(見問卷調查i),根據反饋的50份調查問卷,給各指標打分,likert5級量表之中“非常不重要、不重要、一般、重要、非常重要”的分值分別-2分、-1分、0分、1分、2分,計算各指標分值,得到各指標的相關程度原始統(tǒng)計數據(見表1)。分值滿60分的指標留用,分值不滿60分的,繼續(xù)第二輪的問卷調查,再根據第一輪問卷調查中各位專家認為應該添加的指標也做第二輪的問卷調查。
經過第一輪問卷調查確認的指標(見表2),有爭議的指標包括:政治法律環(huán)境、社會人文環(huán)境、行業(yè)平均獲利能力、供應物流配送、產品儲運風險、訂貨滿足率、準時交貨率、戰(zhàn)略復雜性、員工受教育程度、組織結構、價格競爭、廣告競爭,新添加的指標包括:總資產增長率、存貨周轉率、薪酬與激勵機制、企業(yè)文化。
(4)第二輪問卷調查(見問卷調查ⅱ),對回收的問卷統(tǒng)計分析方法同第一輪問卷調查相同,得到各指標的相關程度原始統(tǒng)計數據(見表3)。對第二輪問卷調查中分值滿60分的指標留用,分值小于50分的指標,由于其在兩輪問卷調查中分值都較低所以剔除,分值處于[50,60)之間的指標, 由于具有較強的爭議,故進行第三輪的問卷調
經過第二輪問卷調查確認的指標包括:社會人文環(huán)境、供應物流配送、總資產增長率、存貨周轉率、薪酬與激勵機制、企業(yè)文化。剔除的指標包括:行業(yè)平均獲利能力、準時交貨率、員工受教育程度、廣告競爭。有爭議性的指標包括:政治法律環(huán)境、產品儲運風險、訂貨滿足率、戰(zhàn)略復雜性、組織結構、價格競爭。
(5)第三輪問卷調查(見問卷調查ⅲ),對回收的問卷統(tǒng)計分析方法同前兩輪問卷調查相同,得到各指標的相關程度原始統(tǒng)計數據(見表4)。
經過第三輪問卷調查確認的指標有產品儲運風險;剔除的指標有戰(zhàn)略復雜性;有爭議性的指標包括:政治法律環(huán)境、訂貨滿足率、組織結構、價格競爭。
(6)組織專家座談會
經過三輪問卷調查,我們共確認43個指標,剔除5個指標,針對還存在爭議的四個指標,采用組織專家座談會的形式,邀請相關專家就這四個指標能否影響連鎖零售企業(yè)戰(zhàn)略風險的評價做討論。
邀請在問卷調查中對這個四個指標意見不一致的4位專家舉行座談會,經過專家的討論研究,確認組織結構指標、價格競爭指標對連鎖零售企業(yè)戰(zhàn)略風險影響較大,故予以保留;政治法律環(huán)境、訂貨滿足率指標對連鎖零售企業(yè)戰(zhàn)略風險影響較小,故加以剔除。
(7)確定我國連鎖零售企業(yè)戰(zhàn)略風險評價指標體系
經過三輪問卷調查及專家座談會,確定連鎖零售企業(yè)戰(zhàn)略風險評價指標體系(見表5)。
三、我國零售企業(yè)連鎖擴張經營戰(zhàn)略
風險評價指標體系選擇的結果討論
一、 培訓學習方面。
(一) 自學調研知識。十一期間,理論部布置了一份讀研書籍的觀后感的作業(yè)。通過該次自主學習,我對社會調研有了大致的了解,為以后的調研工作打下基礎。
(二) 參加周志榮老師“我們如何做調研”培訓活動。我對社會調查的形式和流程等有了系統(tǒng)的了解。
(三) 參加社會調查協(xié)會的培訓活動“我們如何選題和如何寫調研報告” 。王宇豐老師慷慨分享其選題和寫調研報告的經驗,使我對社會調研的目的、意義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并掌握了選題和寫調研報告的基本技巧。
二、 實踐工作方面。
(一) 校通訊社的值班工作。本學期能良好地完成值班工作,認真完成老師下發(fā)的任務。同時習悉了辦公室禮儀。
(二) 參與“百年校慶”的校友部分的采訪工作。在校慶當天采訪了各年齡段的校友,所屬院系有林學、公管、經管、工程、理學院等。采訪之后進行了采訪問答整理,并交由靳如茹師姐匯總。
(三) 參與關于德育在線的改版調研(思想政治進網絡)。本次調研工作采用問卷形式進行,流程大致為:找資料、設計問卷、問卷調查、輸入數據、分析問卷數據、得出論文報告。我主要參與了分析各大高校思政在線的特點,從中對比分析了我校德育在線的狀況,為問卷的設計提供部分資料;協(xié)助完成問卷排版;對spss統(tǒng)計出的數據進行分析并寫出調研報告。
(四) 額外完成了一期關于我班學習情況及學期期望的問卷調查。該調查只進行了問卷設計、問卷調查、數據統(tǒng)計與分析的工作,但使我對問卷調查有了初步的實踐認識,為我之后參加關于德育在線的改版調研工作奠定了基礎。
【關鍵詞】 小兒肺炎;喘嗽;痰熱閉肺證;中醫(yī)辨證;問卷調查
肺炎喘嗽是兒科臨床常見的疾病,是發(fā)展中國家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主要原因,痰熱閉肺證是肺炎喘嗽中最常見的證型[1]。中醫(yī)治療小兒肺炎喘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但至今未建立規(guī)范的診療指南。我們承擔了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藥標準化項目工作中小兒肺炎喘嗽中醫(yī)診療指南的制訂,運用專家問卷調查法[2]進行了本課題的相關研究?,F將部分研究工作整理如下。
1 研究方法
1.1 問卷的制訂 在文獻研究的基礎上制訂出第一輪問卷,發(fā)給國內60名符合遴選要求的專家。對專家反饋的問卷匯總整理,形成第二輪問卷。專家對第二輪問卷再次作答。收集專家反饋的問卷,進行匯總整理,對專家意見作統(tǒng)計處理,形成第三輪專家問卷。將第三輪問卷發(fā)給專家,請專家提出意見?;厥諏<曳答伒囊庖?,形成第四輪專家問卷。召開專家會議,對第四輪問卷進行討論,總結專家意見,進行分析處理,形成小兒肺炎喘嗽中醫(yī)診療指南初定稿。
1.2 專家遴選 參加問卷調查的專家來自于中華中醫(yī)藥學會兒科分會、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兒科分會,長期從事中醫(yī)、中西醫(yī)結合兒科專業(yè)的臨床醫(yī)師,具有正高級職稱,經驗豐富并有一定知名度。遴選時充分考慮專家的地區(qū)分布,使參加問卷調查的專家具有較廣泛的代表性。
1.3 計分方法 痰熱閉肺證中各項指標分別計0、1、2、3分,按無=0分、少見=1分、常見=2分、主癥=3分進行評分。
1.4 統(tǒng)計處理 統(tǒng)計各項指標的總得分,得出百分比,刪去
2 結果
2.1 問卷回收情況 第一輪問卷痰熱閉肺證證候要點共列72項指標,反饋問卷的專家共有47位,問卷回收率為78.33%,專家積極系數為78.33%。第二輪問卷痰熱閉肺證證候要點共列35項指標,發(fā)給反饋第一輪問卷的47位專家,共收到45位專家的回復,問卷回收率為95.74%,專家積極系數為95.74%。
2.2 痰熱閉肺證證候要點一輪問卷分析 見表1。
2.3 痰熱閉肺證證候要點二輪問卷分析 見表2。
3 討論
表1示,鼻塞流濁涕、苔厚、嗜睡、舌紅絳、苔黃燥、脈洪數、神疲倦怠、惡心嘔吐、腹脹、腹痛、痰中帶血、便溏、脈浮滑、脈浮數、脈濡數、口渴不欲飲、痰少、抽搐、噴嚏、肢厥、苔白滑,這21項指標的值介于0.64~1.48之間,R值介于9.52~47.62之間,S值介于27~62之間,CV值介于0.497~1.161之間,提示專家認為這21項指標相對不重要,是否列入第二輪問卷還有待進一步商討。
轉貼于
表2示,胸高脅滿、痰多、張口抬肩、有汗、口唇紫紺、嗆奶、納呆、苔黃,這8項指標的值介于0.46~0.79之間,R值介于18.18~47.73之間,S值介于18~31之間,說明專家認為這11項指標相對重要,其CV值介于0.515~1.094之間,提示專家認為這11項指標在辨證時有一定意義,但不是必選指標。
發(fā)熱、咳嗽、鼻翼煽動、痰色黃稠、脈滑數、氣急喘促、喉間痰鳴、咽紅、指紋紫滯、呼吸困難、舌紅、口渴欲飲、小便黃少、面色紅、便秘、煩躁不安、苔黃膩、聲高息涌、咽腫,這19項指標值介于0.8~1之間,R值介于0~18.18之間,S值介于32~43之間,說明專家認為這19項指標非常重要,從專家意見的協(xié)調程度分析,這19項指標的CV值介于0~0.506之間,提示專家意見協(xié)調程度一致,為必選指標,評價結果可信度高。本次研究中第一輪專家問卷的結果不是十分理想,專家的意見分歧較大,協(xié)調性差。但經過修改調整后,在第二輪問卷中專家意見趨于一致。因此結果基本可取。
表1 痰熱閉肺證證候要點一輪問卷分析(略)
痰熱閉肺證病機在于風溫邪毒由表入里,熱與痰結,壅阻肺絡,以致肺氣閉郁,宣肅失司[3]。辨證時把各指標重要性的不同考慮進去,更切合臨床實際情況亦即更科學。不同的指標(癥狀與體征)在辨證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只有很好的掌握了痰熱閉肺證的證候標準,才能在臨床上準確辨證。
建立一個完善的診療指南,目前主要有4種方法,即文獻調查、臨床流行病學調查、專家經驗總結和專家問卷調查。專家問卷調查是以問卷的形式進行綜合評分調查,本方法依靠多個專家或專家集體,充分發(fā)揮專家的集體效應,能消除個別專家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是一種簡潔、高效、科學的綜合評價方法[4]。本項目在全國范圍內遴選中醫(yī)、中西醫(yī)結合專家,具有較廣泛的代表性。
參考文獻
[1]汪受傳,韓新民,任現志,等.小兒病毒性肺炎痰熱閉肺證治療方法研究[J].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4,20(2):72.
[2]葉至誠,葉立誠,著.調研方法與調研報告[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2:207211.
【關鍵詞】 學習風格;學習策略;自主學習;關系;調研分析
一、引言
在新的教育發(fā)展形勢下,自主學習成為全世界范圍內廣泛推廣的一種學習方式,是現階段社會教育發(fā)展的主要趨勢。提升學生的自主的學習能力,能夠引導學生從原來的被動學習,進而發(fā)展為自主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也是教師不斷追求的目的,也是當前新課程改革的重要目標之一。目前,國內外對學生自主學習的研究集中在對其意義的解讀方面,而對于如何在學習中實現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缺乏必要的動態(tài)化研究。教育部頒布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要求新的英語教育教學模式要實現教與學不受時間、空間等多方面的限制,進而實現英語教育教學的多樣化發(fā)展。教育部門將學生英語學習自主能力的培養(yǎng)作為英語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目的之一。自主學習與英語學習成績的獲得存在密切的關聯,但是學生英語自主學習受多種條件的影響,比如英語學習環(huán)境、英語文化熏陶、英語教育教學策略等因素,所以我們的教學沒有在真正意義上實現學生自主能力的發(fā)展和培養(yǎng)。為此,本研究根據現階段大學英語教學中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現狀,為如何實現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進行策略分析,進而引導大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風格和有效的學習策略來提高學習成績,最終促進自己的自主學習。
二、研究方法與實證分析
1、研究對象
文章在吸收借鑒國內外英語自主學習研究理論基礎上,選取地方院校大二英語專業(yè)的學生英語專業(yè)和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作為基本的研究對象。在調查問卷設計之后,總共下發(fā)調查問卷共300份,排除一些不認真進行問卷填寫的無效問卷,實際回收有效調查問卷共有286份,有效率 “92%”。有效問卷中,英語專業(yè)200份,非英語專業(yè)86份,所有學習者都有著 8年以上的英語學習經歷。
2、調查工具及數據收集
文章的調查問卷主要包含兩個部分,分別是大學生英語學習風格調查問卷和大學生英語學習策略調查問卷。關于大學生英語學習風格方面的調查問卷基本采用了Kolb學習風格量表。關于大學生英語學習策略方面的調查問卷采用的是Oxford 設計的學習策略問卷,主要包含大學英語學習的元認知策略、大學英語學習的認知策略、大學英語學習的情感策略和大學英語學習的社交策略四個維度,問卷總共設計了45個問題,問題的設置采用的英漢對照的格式,并輔助采用了 Likert自評式 5級量表,對于每個問題的答案選項基本分為五個等級,分別是非常符合、符合、基本符合、基本不符合和完全不符合。這五個等級對應的分數分別是5分、4分、3分、2分和1分,最終所獲得的分數越高,則代表學生的英語學習策略和自主學習風格自主化程度越高。
3、測驗步驟
具體的測試實施時以班級為基本單位分別下發(fā)調查問卷,同時進行集體化的測試,被測試的學生需要完成大學生英語學習策略調查問卷和大學生英語學習風格調查問卷。在問卷問題回答之前,發(fā)起試驗人員需要向被試驗人員闡明問卷調查的目的和問卷調查中需要注意的問題,發(fā)起試驗人員在問卷調查之前需要宣讀問卷調查的指導語,并對問卷調查時間不限定,為學生的問卷填寫提供充分的時間。當學生填寫完調查問卷之后,發(fā)起試驗人員將調查問卷進行回收,并對學生的調查問卷填寫進行分析,刪除一些不認真做答的問卷,最終獲得有效的調查問卷。
4、數據分析
在對調查問卷分析的基礎上,借助數據統(tǒng)計分析SPSS數據路,使用SPSS16對問卷統(tǒng)計數據進行科學的分析。
三、研究結果
1、大學生學習風格與自主學習的相關性
在對問卷調查的基礎上,實現對學生英語學習策略和學習風格的了解,并根據不同類型、喜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和風格將學生進行分組。在學期結束的時候,將被調查的兩個班級學生英語學習成績和沒有被調查班級的學生進行對比,并根據對比分析不同英語學習風格和學習策略對最終英語學習效果的影響。根據問卷調查分析發(fā)現,一般性格活躍的學生喜歡參與英語課堂的討論,性格比較內向的學生更喜歡自主思考英語學習,他們往往是在自己的腦海里形成對事物的清晰認識之后再來發(fā)表自己對事物的看法。教師把兩種風格類型的學生分別分組,分組教學的效果好?;钴S型風格的學生發(fā)言積極性提高了,課堂表現活躍了,對個別同學來說,其語言表達和思維能力都得到了鍛煉和提高,但是這些活躍型學生對于同一種問題往往會產生不同的看法,甚至對于一個問題爭執(zhí)不下,浪費了不必要的學習時間,降低了自己的學習效率。而沉思型風格的小組在英語學習時的表現則是過于沉悶,沒有真正提升自己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導致英語的學習較為被動。這種情況在班級英語學習成績上的表現是,班級總體英語成績不理想。而把這兩種類型的學生混合分組,參與學習的學生更多了,活躍型的學生發(fā)言機會沒有減少,而且會在沉思型風格學生的影響下思維更嚴謹了,沉思型風格的學生的學習熱情被調動起來了,也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能力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這種分組對學習成績的提高還是有一定作用的。
通過對表2的觀察和分析發(fā)現,活躍型、沉思型、綜合型、循序漸進型受試者分布比率相差不大。在感覺型、直覺型、視覺型、言語型這幾個維度中,感覺型和視覺型的學習風格比率在總體上高于相對應的直覺型和言語型的學習風格??梢园l(fā)現,大部分的學生的學習風格都傾向于視覺型 。通過問卷調查數據和訪談的結果可以發(fā)現,大部分受試者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比較低,學生對學習風格的了解也比較少。由此總結出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很少應用英語學習策略以及與英語學習風格有關的知識。
2、學生英語學習策略的使用情況
根據表3反映可以發(fā)現,大多數的學生認為大學英語學習策略對提升英語學習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當問到學生針對自己的英語學習任務應該采用怎樣的英語學習策略時,發(fā)現平時自主學習能力良好的學生對英語學習策略的使用要好于英語學習一般的學生。特別是元認知理論策略的應用,能夠進一步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引導他們及時發(fā)現和解決英語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四、學習風格和學習策略與自主學習的關系
根據問卷調查分析發(fā)現,沉思型、視覺型、循序漸進型學生學習風格與學習者的自主學習能力都存在明顯的關聯。沉思型學生學習風格具有客觀冷靜的特點,他們對英語知識的學習更傾向于獨立自主的學習。因此,他們在英語學習中要比活躍型的學生更加擅長制定各種學習目標,并在學習目標的指導下采用適當的英語學習策略?;钴S型學習風格的學生青睞于在小組討論中來實現自己的學習,因而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強。另外,經過調查還發(fā)現,地方院校學生的英語學習策略應用不多,這些院校學生的英語學習策略使用基本處于中等偏上水平。在具體的策略使用中,這些院校的學生喜歡使用元認知策略,其次是認知策略,他們基本上很少使用社交策略,在接受調查學生使用情感策略最少。由此可見,伴隨學習經驗的增加,學生往往會懂得如何根據自己的需要和實際情況調整自己的英語學習計劃,在實現自我有效管理的同時提升英語學習的效率和能力。另外,經過時間考驗,自主學習的經歷有助于學習者更全面地認識到各種學習方法的有效性和使用范圍,由此進一步幫助他們修正和改進自己的學習策略,促進個人的英語學習。
五、啟示
通過文章的問卷調查分析研究表示,英語學習風格、學習策略在不同程度上都和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存在關聯。在英語學習風格和學習策略上,元認知策略與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關聯一般高于其它策略與自主學習能力的相關性。為此,教師和學生在英語的教和學過程中都需要對英語學習風格、學習策略予以重視,從而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英語學業(yè)水平。更為重要的是,要經常對學生進行學習策略訓練,尤其是元認知策略訓練,以提高其自主學習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Ellis 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2] Wenden A.Learning Strategies for Learning Autonomy: Planning and Implementing Learner Training for Language Learners[M].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1991.
[3] 包蘭蘭.關于英語學習策略和學習動機關系的實證研究[M].成都:成都理工大學,2005.
[4] 秦曉晴.第二語言學習策略研究的理論與實踐意義[J].外語教學,1996(4).
[5] 文秋芳.英語學習策略[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5.
【關鍵詞】 ;態(tài)度;教育,醫(yī)學,研究生
【中圖分類號】 G 479 R 16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0-9817(2008)11-1028-02
性觀念是人們對性的看法、評價和態(tài)度,是價值觀的具體表現,對具有指導意義。在傳統(tǒng)的中國社會中,人們可以說是“談性色變”。但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對性的看法逐漸發(fā)生了變化。為了解當代高校研究生的性觀念和情況,筆者在蚌埠市2所高校對在校研究生進行了問卷調查,以便為高校開展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據,促進研究生健康人格和正確婚戀觀的形成。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采用分層隨機抽樣方法,對蚌埠市2所高校的300名在校研究生進行問卷調查。回收有效問卷241份,有效回收率為80.3%。其中男生114名,女生127名。年齡主要分布為22~35歲共239人,占99.2%;36歲及以上的2人,占0.8%。
1.2 方法 經查閱文獻和咨詢專家意見,自行設計“研究生性觀念與行為調查問卷”。調查前對問卷進行小范圍預調查,并修改調整。問卷內容包括一般資料、性知識、性觀念、4個方面。問卷經過預測與修改,內容效度采用專家評定,結構效度以因素分析結果為指標,解釋的變異量為64.87%。對問卷的內部一致性系數進行計算,α信度系數為0.59。調查時,由經培訓合格的在讀研究生擔任調查員,向被調查的研究生說明調查目的和方法,要求匿名填寫,獨立完成。
1.3 統(tǒng)計分析 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用χ2檢驗分析不同性別研究生性觀念與的差異。
2 結果
2.1 不同性別研究生性觀念情況 由表1可見,不同性別研究生性觀念的開放程度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6.623,P=0.157),而對婚前的態(tài)度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7.203,P=0.004)。
2.2 不同性別研究生情況 由表2可見,不同性別研究生與異往的程度及發(fā)生性關系后不再滿意對方后的態(tài)度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值分別為14.894和12.859,P值分別為0.021和0.012)。女研究生對婚前比男研究生嚴肅,態(tài)度也更為慎重。
3 討論
調查結果顯示,被調查的研究生很多自認為性觀念傳統(tǒng),但也并不再是談性色變的群體。27.7%的被調查者對性問題比較關心,64.5%對性問題的關心一般,而只有7.9%的人對性問題不關心。由此可看出,絕大多數研究生對性問題比較關注。對于研究生來說,對性知識的關注應該是正常的生理與心理反應,是對異性的好奇和對美好愛情的向往。
研究生普遍認同“無愛無性”,而不是把婚姻當成性的前提。在這種性觀念日趨開放的背景下,研究生的增多,似乎已經成為不可避免的事實。當然,由于傳統(tǒng)女性觀的影響,女研究生對婚前較男研究生嚴肅,態(tài)度也更為慎重。也可能因為女性教育程度高的被調查者更少坦誠自己的性經歷,或許也有其心理障礙的原因[1]。研究生婚前的發(fā)生有其深刻的社會因素和復雜的個體因素,教育和引導既是一個觀念的更新過程,也是一個耐心細致的人格塑造過程,愛情教育是貫穿于整個教育過程的靈魂。愛情對欲望有一種自然抑制力,它是真愛與的分水嶺[2]。
絕大多數的研究生對對方不追究過去,只看相識以后;即使兩人有了性關系,也不再作為結婚的理由;如果不再滿意對方時,要么分手解除戀愛關系,要么順其自然,兩者的比例為81.1%,表示絕對不會分手的僅占6.3%。所以,婚前性規(guī)范正逐漸向著有利于自身的方向傾斜,不論男生還是女生,性容許度提高了,但性的責任度降低了。
因此,高校應盡快將研究生的性與生殖健康教育和服務納入學校教育體系,要有重點、有區(qū)別地對不同性別研究生加強性教育[3],并將性教育作為人格教育的一部分[4]。高校應在鼓勵研究生保持婚前性純潔的同時,也為他們提供異往輔導,促進他們健康人格和正確婚戀觀的形成。
4 參考文獻
[1] 梁青嶺.關于婚姻,我們有話要說…….心理與健康,2004(4):45-47.
[2] 佘雙好.大學生戀愛中的性問題及教育.青年研究,2000(5):37-38.
[3] 張德美,全.西南地區(qū)大學生性教育現狀研究.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8,29(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