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巨乳人妻在线-国产久久久自拍视频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久精品免费视频-91桃色国产在线观看免费

首頁 優(yōu)秀范文 兒科護理體會

兒科護理體會賞析八篇

發(fā)布時間:2023-09-27 09:25:52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yōu)槟x了8篇的兒科護理體會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fā),請盡情閱讀。

兒科護理體會

第1篇

【關鍵詞】護理不良事件;管理;網上上報系統(tǒng);PDA

【中圖分類號】R47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6455(2011)08-0200-02

護理不良事件是指患者在醫(yī)院就診、治療期間發(fā)生的跌倒、走失、用藥錯誤、誤吸或窒息、燙傷以及其他與患者安全相關、非正常的護理意外事件[1]。隨著衛(wèi)生部“優(yōu)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的深入開展,提高護理護理服務,保證護理質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受到越來越多的護理管理者的重視。護理不良事件是護理服務缺陷的反映,是影響患者安全的重要因素。我國護理不良事件報告制度雖然在大部分醫(yī)院都存在,但在臨床工作中,護理人員大多不愿意、也不敢報告,往往在督查中被發(fā)現(xiàn)或病人投訴無法隱瞞時才被動報告。

1 護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

1.1 年輕護士技術差,經驗不足:近年來,醫(yī)院的床位均有不同程度的擴展, 護理人員數(shù)量缺編。醫(yī)院新進大量的年輕護士, 年輕護士比例增加,年輕護士技術水平有限, 對疾病觀察力不夠,不執(zhí)行“三查七對”、“交接班”等相關制度。缺乏護理經驗,技術操作不熟練, 兒科護理操作技術難度大、家屬要求高,有些操作護士難以達到1次成功。 家屬不滿意。

1.2 護理人員法制觀念淡薄, 告知義務執(zhí)行不到位:護理人員法制觀念淡薄, 風險意識差,不重視護理文件書寫,缺乏自我保護意識等。護理風險始終貫穿在護理操作、處置、配合搶救等各環(huán)節(jié)和過程中,有時即使是極為簡單或看似微不足道的臨床活動都帶有風險性。因此,護士在每項工作中必須重視每個細節(jié),培養(yǎng)護士樹立正確的風險意識[2]?!吨腥A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七章 第五十五條 醫(y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應當向患者說明病情和醫(yī)療措施。需要實施手術、特殊檢查、特殊治療的,醫(yī)務人員應當及時向患者說明醫(yī)療風險、替代醫(yī)療方案等情況,并取得其書面同意;不宜向患者說明的,應當向患者的近親屬說明,并取得其書面同意。護士沒有對特殊治療,存在的護理風險讓患者及家屬知情并簽寫告知書。例如:跌倒墜床告知不到位,患者跌倒墜床。在工作中,有些護理人員由于工作責任心不強,未能及時簽寫告知書。

1.3 查對制度執(zhí)行不到位:由于個別護士工作態(tài)度不夠嚴謹,不按照護理常規(guī)執(zhí)行操作是造成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現(xiàn)為各種查對制度不嚴格、護士粗心大意,三查七對一注意未落實流于形式,不能檢查出問題,例如:未讓患者或家屬說姓名而直接喊患者姓名,導致藥物輸入錯誤;發(fā)錯口服藥液; 采錯標本;接送病人錯誤;醫(yī)囑執(zhí)行錯誤;轉抄醫(yī)囑錯誤;如將時間、劑量看錯等。另外,兒科工作繁瑣,患兒不配合核對,增加了出錯的機率。

1.4 護士害怕處罰,不積極上報:我國醫(yī)療差錯事件報告制度雖然在大部分醫(yī)院都存在,但在臨床工作中,護理人員大多不愿意、也不敢報告,往往在督查中被發(fā)現(xiàn)或病人投訴無法隱瞞時才被動報告[3]。本護理單元是2010年5月新擴建的病房,護理人員以新分配為主,她們都想在新醫(yī)院有個好起點,留下好印象,擔心發(fā)生護理不良事件會影響其個人聲譽,也擔心被人知道會受到處罰,因而多數(shù)護士在發(fā)生護理不良事件時,如果患者不投訴、護士長不知道,往往采取隱瞞不報,導致同樣性質的事件在不同科室,不同的人身上重復發(fā)生,同時,事件的當事患者也沒有得到及時處理,因拖延而導致對患者的二次傷害。

2 防范措施

2.1 建立健全護理安全管理網絡,成立護理安全管理委員會:由護理部主管患者安全的主任及護士長、護理骨干30人組成院護理安全委員會,護理部主任擔任委員會主任??谱o士長及小組護士長、護理骨干10人組成科護理安全委員會, 小組護士長及護理骨干4人組成病房護理安全委員會。實行三級負責制,在護理部主任領導下,認真履行職責、積極開展工作; 各級護理安全管理委員會對全院護理單元進行檢查、督促、指導, 由護士長提出改進、防范措施, 護理部對改進、防范措施進行跟蹤落實,在三級質控下,做到防微杜漸,確?;颊甙踩?。實行無懲罰原則,無懲罰原則是指在差錯發(fā)生后,不是懲罰犯錯者,而是尋找導致差錯發(fā)生的原因,改進相應的流程[4]。鼓勵護士對與護理相關的患者不良件的報告,不論事件是否屬于護理人員的差錯。使護士自愿、主動上報,使護士長、護理部對某些特殊事件在第一時間、第一地點進行干預,將患者的損害降至最小,患者的情緒得到及時的安撫。

2.2 健全各種制度和應急預案:逐步制定各種制度和應急預案,例如輸血核對制度、醫(yī)囑查對制度、服藥、注射、輸液查對制度、交接班制度、危重患者管理制度、護理不良事件上報制度等;住院患者緊急狀態(tài)時的應急預案,如非計劃拔管應急預案、停水和突然停水應急預案、泛水的應急預案、停電和突然停電應急預案、火災應急預案、患者自殺后的應急預案、患者跌倒墜床時的應急預案、輸注化療藥物外滲的應急預案、皮膚壓瘡應急預案等。在制定應急預案時,首先重點突出“預防為主”的原則,如皮膚壓瘡、非計劃拔管、跌倒墜床應急預案中,建立相應的護理評估表、床頭設立相應的提示牌。其次,制定各種不良事件發(fā)生后的應急處理措施及逐級上報程序。

2.3 做好年輕護士培訓,組織護理人員學習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知識:多途徑培訓護理人員??瓢l(fā)展,提高護士的專業(yè)素質,做好三基培訓:基礎護理理論考核:非注冊護士每半年一次,注冊護士一年一次?;A護理操作培訓與考核:2年資以上護士操作項目:CPR、口腔護理、霧化吸入、鼻飼、導尿、灌腸、翻身叩背、洗頭機洗頭法;2年資以內的護士操作項目:CPR、口腔護理、靜脈輸液、肌肉注射、吸氧、吸痰。病房每月組織業(yè)務學習兩次,內容為??谱o理知識及網上和雜志最新刊登的護理的新技術,新進展。每年參加護理部每周五中午??茦I(yè)務講座6次。帶領全體護士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和《護士條例》等法律相關知識,在一切護理過程中嚴格遵守各項制度, 做好告知義務,做到學法、知法、懂法、遵法、用法、依法施護,這樣既保護了患者的利益,反過來說也是對護士的自我保護[5]。定期帶領護士學習各種醫(yī)療糾紛和醫(yī)療警示錄,提醒護士不能犯同樣的錯誤。

2.4 應用掌上電腦(PDA)認真執(zhí)行查對制度:應用掌上電腦(PDA) 和二維條碼技術的腕帶進行各種處置核對以掌上電腦(PDA)為硬件平臺,以無線局域網為網絡平臺,充分利用HIS(醫(yī)院信息系統(tǒng)hospital informationsystem)的數(shù)據(jù)資源, PDA帶有無線網卡和條形碼掃描頭病人專用的采用二維條碼技術的腕帶記錄了病人基本信息[6]?;颊呷朐汉?打印以住院號編碼的條形碼腕帶,佩帶于患者腕部作為身份標識。護士在床旁為患者進行治療護理時,用PDA對患者手上的腕帶掃描進行患者身份識別與確認。同時可確認患者給藥單的條形碼與患者腕帶上的身份標識條形碼的信息均相關聯(lián)。PDA分類顯示全科病人的所有用藥醫(yī)囑信息,如:注射醫(yī)囑、輸液醫(yī)囑、霧化吸入醫(yī)囑、灌腸醫(yī)囑、化驗醫(yī)囑等;同時將處置的時間和處置人等相關信息記錄到數(shù)據(jù)庫,保存后所有信息即刻回傳到HIS系統(tǒng),醫(yī)生下達醫(yī)囑輸入HIS系統(tǒng)后,會即刻自動轉移到PDA上, 可實時記錄醫(yī)囑執(zhí)行時間和執(zhí)行人。

2.5 建立護理不良事件網上報告系統(tǒng):醫(yī)療差錯和不良事件自愿報告系統(tǒng)能促進醫(yī)療質量和病人安全[1]。我院充分利用HIS系統(tǒng),建立自愿、非處罰性的護理不良事件網上報告系統(tǒng),每個護士通過自動化辦公網上自己的賬號,可以隨時報告護理不良事件。層層上報至護理部,護理部對上報的護理不良事件作出分析,幫助當事科室、當事人及時分析原因,并在全院范圍內尋找類似的不安全因素,對有可能導致患者損害的護理不良事件,立即指導、參與、幫助處理,力求將患者的損害減至最小。護理部審閱后實時對全院護理不良事件進行公示,事件的過程結果是公開的,但科室、責任者是保密的,只用來警示其他護理人員從事件中進行學習,實現(xiàn)“錯誤”經驗的信息資源共享。

3 討論

通過建立健全護理安全管理網絡、健全各種各種制度和各種應急預案、做好年輕護士培訓、應用掌上電腦(PDA)認真執(zhí)行查對制度、建立護理不良事件網上報告系統(tǒng)、無懲罰原則等幾方面,很大程度上避免和杜絕了兒科護理不良事件的發(fā)生,最終確保了醫(yī)療護理安全。PDA應用于臨床護理操作的查對,用PDA掃描病人腕帶進行病人身份的確認。,實現(xiàn)了新技術有效服務與臨床護理實際工作, 信息均通過HIS系統(tǒng)相關聯(lián),真正做到了“正確的對象、正確的藥物、正確的劑量、正確的時間、正確的方法與途徑”,杜絕了差錯。這一優(yōu)勢在新生兒、精神障礙、昏迷或睡眠狀態(tài)病人的護理當中體現(xiàn)得尤為突出。有效地規(guī)范了護士行為,及時糾正了一些遺漏和差錯,對提高醫(yī)院整體護理水平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避免多次醫(yī)囑轉抄、錄入,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不良事件的發(fā)生,保證患者安全,提高了患者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李漓,劉雪琴.我院護理不良事件報告制度的建立與實施.中國護理管理,2007,7(11):54-55

[2] 李春梅. 護理安全管理體會.中國誤診學雜志,2009,4(9):2623-2624

[3] 袁曉麗,江智霞.臨床護士護理不良事件認知現(xiàn)狀的調查分析與對策.護士進修雜志,2009,4(24):726-727

[4] 徐春,徐紅燕.無懲罰原則在護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應用體會.護理與康復,2009,6(8):523-524

第2篇

【關鍵詞】留置針;臨床應用;封管護理

【中國分類號】R47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44-5511(2011)11-0281-01

靜脈留置針又稱套管針,是以先進的生物材料制成,柔韌性好,可隨血管的形狀彎曲,對血管刺激性小,操作簡單,減少了反復穿刺從而減輕患兒痛苦及家長焦慮,減輕護士的工作量,提高護士的工作效率,在兒科已經廣泛應用?,F(xiàn)將我科使用留置針的體會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觀察患者166例, 均為我院2009年8月~2010年8月收治的患兒,其中新生兒69例,嬰兒48例,幼兒33例,兒童16例。一次穿刺成功121例,由于血管原因導致留置失敗的23例,由于穿刺水平導致失敗的11例,由于患者不配合導致失敗的6例,患兒自行拔除5例。留置部位頭皮靜脈125例,上肢靜脈32例,下肢靜脈9例。保留時間最長7天,最短1天,平均3天。因導管堵塞拔針的18例,因液體外滲拔針的8例,患兒自行拔除5例,均無感染發(fā)生。

1.2選擇合適的血管。根據(jù)不同的年齡、病情及血管情況選擇適宜的穿刺部位。宜選用相對粗直、有彈性、長度適宜,容易固定的血管,避開神經、關節(jié)、靜脈瓣、受傷、感染的靜脈。小兒頭皮靜脈極為豐富,易于固定,方便小兒肢體活動,又便于保暖,故多數(shù)采用頭皮靜脈。頭皮靜脈可選額正中靜脈、顳淺靜脈、耳后靜脈等;其他部位靜脈可選擇手背靜脈、前臂靜脈、下肢內踝大隱靜脈、足背靜脈等。一般情況下能扎上肢、不扎下肢;能扎健側、不扎患側。

1.3穿刺方法:先用注射器抽5ml生理鹽水后接頭皮針,直接插入套管針肝素帽中,排凈空氣備用。按常規(guī)消毒注射部位后,先旋轉松動留置針外套管,以15°~30°角行靜脈穿刺,進針速度宜慢,見回血后用右手拇指推外套管,用中指退針芯,邊置入外套管邊退針芯,直到外套管送入血管為止,拔出針芯,緩慢推注生理鹽水,若推注順暢無阻力,表示穿刺成功,貼好留置針配套敷貼,再用3M膠布加固,注明穿刺日期與時間,然后用膠布固定好頭皮針針柄,取下注射器,將與所準備的輸液器相連接,調節(jié)輸液速度。

1.4封管:(1)選擇生理鹽水或肝素生理鹽水進行封管。我科使用留置針患者大多數(shù)為危重或輸液時間較近的患者,因此我們選擇生理鹽水進行封管。生理鹽水能維持細胞外液容量和滲透壓,對血管刺激性小,且具有范圍廣、不需要配液、免受污染等優(yōu)點[1]。 患者也可以減少肝素鈉的應用。(2)輸液完畢用注射器抽取生理鹽水,消毒肝素帽,將針頭刺入肝素帽內,采取正壓封管法,緩慢推注,邊推封管液邊退針,使留置針腔內充滿封管液,快推注完畢后夾緊留置針活塞夾后拔針,留置針的活塞夾關閉位置一定要靠近留置針延長管的起始部,這樣就不致使血管內血液倒流至留置針內引起堵塞。(3)抽取適量封管液推注速度宜慢,用生理鹽水10ml封管封管能降低堵管率[2]。封管液劑量太少不能沖凈套管針內藥液,可引起局部血液凝集,用力過猛會使血管內部壓力驟增,使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從而引起局部血管疼痛、紅腫等。

2護理體會

2.1注意事項:(1) 使用留置針進行輸液時要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技術,進行皮膚消毒時應保證足夠的消毒面積及時間,發(fā)現(xiàn)穿刺針眼處如有滲血、滲液時,應該立即重新消毒,更換敷貼。(2)再次輸液時用安爾碘消毒肝素帽,每次推注5~10ml生理鹽水沖管并抽得回血,證明通暢后再輸液,連續(xù)輸液者,應每日更換輸液器1次。(3)輸液時應先輸高滲或刺激性較強的藥物,再輸?shù)葷B或刺激性小的藥物。當輸入刺激性較強的藥物時,應減慢輸液速度,并在輸注完畢后給予生理鹽水沖管以減少對血管壁的刺激,同時有計劃的更換穿刺部位。(4)輸液過程中加強巡視,觀察局部有無紅腫、疼痛,血管彈性有無改變,輸液是否通暢,防止液體滲入皮下組織。如發(fā)現(xiàn)上述現(xiàn)象,應立即拔針,重新建立通道。(5)留置針留置時間一般為3-5天,正確操作及嚴密觀察護理可延長留管時間。

2.2并發(fā)癥的預防:(1)導管堵塞 發(fā)生堵管時不能用注射器推注,以免將凝固的血栓推入血管,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回抽。預防導管堵塞應采取正確的封管方法,選擇適宜的封管液并掌握封管液的維持時間。(2)液體滲漏 由于血管選擇不適當,技術操作不熟練,患兒不配合,固定不好均可導致。輕者可出現(xiàn)局部腫脹,疼痛等刺激癥狀,重者可出現(xiàn)皮膚壞死。預防液體滲漏除加強業(yè)務水平外,還應該妥善固定留置針,輸液過程中嚴密觀察穿刺部位。(3)靜脈炎是靜脈留置針常見并發(fā)癥,其發(fā)生原因與留置針留置時間過長、病人個體差異、輸入藥物的酸堿性、滲透壓和細菌感染等有關[3]常表現(xiàn)為穿刺部位紅、腫、熱、痛,觸診時靜脈較硬,無彈性,嚴重者局部針眼處可擠出膿性分泌物,并伴有發(fā)熱癥狀。預防靜脈炎要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選擇合適的靜脈,輸注刺激性強的藥物要減慢滴速并有計劃的更換血管。營養(yǎng)不良,免疫力低下的患兒應加強營養(yǎng),增強機體對血管壁創(chuàng)傷的修復能力和局部抗炎能力。一旦發(fā)生靜脈炎應立即拔除留置針停止在此處輸液,24小時內冷敷,24小時后熱敷,也可用25%硫酸鎂熱濕敷,以增加血液循環(huán)。

3小結

從護士角度來說,由于患兒年齡小, 不配合治療,血管細,穿刺難度大;家長又要求護士輸液時能"一針見血",因此護士職業(yè)壓力很大。靜脈留置針使用后,緩解了護士的心理壓力,減少了工作量,有效緩解了護士因反復給患兒穿刺所致的與家長的沖突;對患兒而言,靜脈留置針使用后,減少靜脈穿刺次數(shù),有效地保護了靜脈血管,減輕患兒肉體上的痛苦及精神上的恐懼;對醫(yī)院來講,節(jié)省了人力資源和醫(yī)院的成本。實踐證明,小兒頭皮靜脈留置針技術是一項值得提倡推廣的技術。

參考文獻

[1]張穎.神經外科病人靜脈留置針應用體會[J].國際護理學雜志,2009,28(2):264.

第3篇

【關鍵詞】暴發(fā)流行;護理;1期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以柯薩奇 A 組 16 型( CoxA16 )、腸道病毒 71 型( Ev71 )多見)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多發(fā)生于學齡前兒童,尤以 3 歲以下年齡組發(fā)病率最高。病人和隱性感染者均為傳染源,主要通過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觸等途徑傳播。主要癥狀表現(xiàn)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疙疹。少數(shù)病例可出現(xiàn)腦膜炎、腦炎、腦脊髓炎、肺水腫、循環(huán)障礙等。手足口病分五期:第 1 期(手足口出疹期):主要表現(xiàn)為發(fā)熱,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斑丘疹、丘疹、小疙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癥狀。部分病例僅表現(xiàn)為皮疹或瘡疹性咽峽炎,個別病例可無皮疹。此期病例屬于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絕大多數(shù)病例在此期痊愈。2 期(神經系統(tǒng)受累期);第 3 期(心肺功能衰竭前期);第 4 期(心肺功能衰竭期);第 5 期(恢復期)?!?〕手足口病全年都可發(fā)生,其中4~8月為發(fā)病高峰期,每隔2~3年流行一次,患病人群以4~5歲以下小兒多見。在暴發(fā)流行期中,患兒急驟增加,護理工作量也隨著增加,下面是暴發(fā)流行期間的護理體會。

1 臨床資料

2012年1~12月,我科共收治手足口病1542例, 4~6月份收治病人782例,占全年的51%。其中男902例,女640例,年齡最小5M,最大12歲。小于一歲101例,占6%;1~3歲874例,占57%;4~6歲378例,25%;大于6歲至小于12歲189例,占12%。發(fā)現(xiàn)2期(神經系統(tǒng)受累)手足口病11例,及時轉上級醫(yī)院治療,病人均治愈出院,無后遺癥及死亡。

2 護理體會

2.1 皮膚護理:保持皮膚清潔干燥,患兒穿寬松棉質衣服,修剪指甲〔2〕。一歲以下嬰幼兒,為防止抓破皮膚,可戴手襪。每日用溫水沐浴。嬰幼兒勤換尿布,保持臀部皮膚干燥。保持床單清潔干躁,防止皮膚感染。皮疹未破潰者,每日給予涂爐甘石洗濟,破潰的皮疹遵醫(yī)囑給予涂抗生素軟膏。

2.2 口腔護理:保持口腔清潔,進食溫軟無刺激流質、半流質,每日多飲溫開水,飯后溫水漱口或飲溫開水,以保持口腔清潔??谇话捳钇茲⒒蛴锌谇粷兊幕純?,會有流涎,疼痛哭鬧,不肯進食等。當患兒疼痛哭鬧時,使用玩具,看電視等分散患兒注意力。鼓勵患兒進食,保證營養(yǎng)的供給。每日遵醫(yī)囑用3%碳酸氫鈉口腔護理三次,西瓜霜噴霧劑噴霧。口腔護理或西瓜霜噴霧之后,半小時內不進食及潄口,以保證療效。

2.3 消毒隔離:手足口病患兒單獨安置或安置在同一病房。在住院期間,患兒盡量不外出,不串病房,以防傳染給其它患兒。病室每日開窗通風2~3次,每日用含氯消毒劑擦拭床及床頭柜,每晚紫外線燈管消毒半小時。醫(yī)護人員接觸患兒前后洗手,防止交叉感染。患兒用過的玩具,嘔吐物,排泄物用含氯消毒劑浸泡消毒。

2.4 病情觀察:1期手足口病5~7天可治愈出院,少數(shù)病例,尤其是3歲以下患兒,病情進展迅速。很快進入2期、3期手足口病,出現(xiàn)腦膜炎、腦炎、肺水腫、循環(huán)障礙等,可致病人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遺癥。所以要特別注意觀察患兒有無以下現(xiàn)象:(1)神經系統(tǒng)表現(xiàn):精神差、嗜睡、易驚、煩躁、肢體抖動等;(2)呼吸系統(tǒng)表現(xiàn):呼吸淺促、呼吸困難、口唇紫紺、咳嗽等;(3)循環(huán)系統(tǒng)表現(xiàn):面色蒼灰、皮膚花紋、四肢發(fā)涼、指趾發(fā)紺等。。(4)持續(xù)高熱不退,體溫高于39°C,且退熱效果不佳的患兒。及時發(fā)現(xiàn)病情,及時轉診治療,病人死亡率、后遺癥均降低。

2.5 飲食護理:給予高蛋白、高熱量、水份充足,易消化營養(yǎng)豐富的清淡飲食,鼓勵患兒多飲水,維持水電角質平衡和促進體內毒素的排出。忌食辛辣干硬生冷的食物。

2.6 降溫處理:體溫在38.5°C以下的患兒,囑病人多飲水,用溫水擦浴、冰凍輸液等物理降溫。38.5°C以上患兒,遵醫(yī)囑給予口服退熱藥,如布洛芬混懸液等。患兒降溫出汗后,要及時更換衣服,以免引起受涼感冒。

2.7 心理護理:對患兒及患兒家長進行心理護理。由于現(xiàn)在大多是獨生子女,手足口病又有死亡病例報告,所以患兒家長很緊張。向家長講解手足口病的臨床癥狀,護理措施,讓家長知道 1期手足口病是可以治愈的,重癥手足口病及早發(fā)現(xiàn),及時轉診治療也是可以治愈的。告知家長重癥手足口病的觀察要點,發(fā)現(xiàn)癥狀及時告訴醫(yī)護人員。安撫患兒家屬,不必過于緊張。對于年長的患兒,講故事、看電視等盡量避免哭鬧,消除陌生感和恐懼感。年齡小的患兒,家長經常擁抱、撫摸患兒,增加患兒的安全感,避免將焦慮等不良情緒傳給患兒。

2.8 健康教育:在住院期間做好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導: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勤洗手;不吃生冷食物;家長接觸患兒前后洗手;出院后不到人多聚集的公共場所;多曬太陽。出院回家后清洗家里的被褥玩具,曬干,避免再次接觸感染。

參考文獻:

第4篇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5.203文章編號:1006-1959(2010)-05-1214-01

近年來,隨著靜脈留置針越來越多的應用于臨床,我院兒科將靜脈留指針應用于大多數(shù)患兒,它不僅為患兒減少了靜脈穿刺的次數(shù)減輕了痛苦,保護了靜脈,而且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效率,減少護理工作量。在臨床工作中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xiàn)將體會介紹如下:

1.靜脈留置針及血管的選擇

1.1 我院兒科一般使用的是BD公司的24GA2型號。

1.2 盡量選擇較粗直富有彈性的靜脈,如手背靜脈,頭靜脈,大隱靜脈等,盡量選擇避免靠近關節(jié),靜脈竇,受傷和感染的靜脈。

2.操作方法

2.1 注射前按靜脈輸液法排氣完畢,常規(guī)皮膚消毒(碘酊,乙醇)皮膚消毒范圍>8厘米,取下針頭保護帽,旋轉松動針芯,進針角度以15度-30度為宜,進針速度宜慢,見回血后"不再進入少許"應先用手固定再抽出針芯,后沿血管方向在向前平穩(wěn)送軟針少許,用力不可過猛,放開調節(jié)器,觀察液體滴注是否良好,針頭處不腫,用75%酒精棉球(將棉球攤成3-4厘米大小,厚約0.5厘米)放在針眼處。在用膠布常規(guī)固定(新生兒最好不用膠貼,就臨床觀察,用膠布配酒精棉球固定的靜脈瘤指針保留時間>7天,未發(fā)生1例針眼處發(fā)紅感染現(xiàn)象,而用膠貼易發(fā)生針眼處紅腫,保留時間短)。調好滴數(shù),記錄留置日期,定期觀察留置針使用情況。

2.2 封管液的配制:生理鹽水250+肝素1250U,配成1:50的肝素液,每8-10小時封管一次或生理鹽水每6-8小時一次。

2.3 封管方法:每次輸液完畢取配好的肝素液或生理鹽水5,從肝素帽處緩慢推注封管,邊推注封管液邊退針,快速推注后再拔針,使血管內壓力和留置針壓力趨于平衡,使封管液充滿留置針內,可防止回血現(xiàn)象發(fā)生,起到抗凝作用,避免堵管。

3.并發(fā)癥的預防

3.1 穿刺前嚴格檢查留置針的包裝及有效期,有無破損或過期。

3.2 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規(guī)程,皮膚消毒范圍比一般靜脈穿刺要大,且要徹底,套管脫出部分切勿再送入血管。

第5篇

【中圖分類號】R7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6-0-02

新生兒黃疸好發(fā)于出生后28d內[1],高膽紅素血癥的主要危害在于其神經毒性, 嚴重時可致膽紅素腦病,威脅新生兒生命和健康[2]。文獻報道,當藍光持續(xù)照射治療4小時以上可使不溶于水的間接膽紅素分解成可溶于水的直接膽紅素并從尿中排出,從而可使膽紅素腦病發(fā)生減少新生兒發(fā)生膽紅素腦病后遺癥的目的[3]?,F(xiàn)我院產兒科合作開展間歇藍光治療新生兒黃疸,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9月至 2017年4月在佛山市順德第一人民醫(yī)院附屬杏壇醫(yī)院產科出生的黃疸新生兒及到我院兒科門診就診的病理性黃疸新生兒100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臨床隨機對照試驗(RCT)進行研究。醫(yī)生已向家屬詳細告知新生兒黃疸(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可致新生兒出現(xiàn)膽紅素腦病的危險性及注意事項,家屬依從性良好。實驗組中男26例,女24例,年齡(2-24)天,平均(6.6±5.8)天,足月兒38例,早產兒12例。對照組中男28例,女22例,年齡(2-19)天,平均(6.3±6.1)天,足月兒36例,早產兒14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不明顯,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研究方法

治療組50例,進行間歇(8-12小時)藍光照射治療,即每次照射時間8-12小時,間隔3小時后再次照射。對照組50例,進行長時間(16-24小時)持續(xù)藍光照射治療,即每次照射時間16-24小時,間隔6小時后再次照射。兩組患者藍光治療過程均監(jiān)護生命體征及測體溫。以3-5d為一療程,藍光治療時注意保護新生兒的雙眼。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行藍光治療前及治療后3天采血測定血清總膽紅素、間接膽紅素情況及不良反應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將所有數(shù)據(jù)輸入計算機,采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本研究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處理,若p

2.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膽紅素指標比較

治療組和對照組患者在治療前血清膽紅素分別為(284.3±24.2)umol/L、(283.9±25.4)umol/L,差異不明顯,p>0.05,治療后治療組、對照組分別為(145.3±15.9)umol/L、(136.5±16.2) umol/L,P>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體見表1。

2.2 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治療組患兒的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且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3.討論

藍光治療在國內外已運用數(shù)十年,技術成熟,治療作用效果好,副作用小[4]。目前國內多數(shù)開設獨立新生兒科的大醫(yī)院多數(shù)實行長時間(16-24小時)持續(xù)藍光照射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其治療效果好,但相應副作用也較大;文獻報道早期開展間歇(8-12小時)藍光照射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退黃效果與實施長時間(16-24小時)持續(xù)藍光照射治療一樣可達到預防新生兒膽紅素腦病的目的[5]。據(jù)報道,持續(xù)藍光照射可引起腹瀉、脫水等不良反應[6]。

第6篇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NRDS)又稱肺透明膜病(HMD),是由肺表面活性物質(PS)缺乏而導致,以生后不久出現(xiàn)呼吸窘迫并呈進行性加重的臨床綜合征。多見于早產兒,其胎齡愈小,發(fā)病率愈高[1]。其病死率也較高,近年來,由于肺表面活性劑的廣泛應用,患兒的存活率有了很大提高。我科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經氣管插管氣管內滴入珂立蘇(牛肺表面活性劑)治療早產兒呼吸窘迫綜合征50例,取得較好的療效?,F(xiàn)將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 臨床資料

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在本科經氣管插管氣管內滴入珂立蘇治療早產兒呼吸窘迫綜合征50例,其中男32例,女18例,胎齡28~35周,體重1050 g~2240 g。

診斷標準:①早產兒出生后6~12 h內進行性呼吸困難,伴,呼吸不規(guī)則,間有呼吸暫停;②肺呼吸音減低,吸氣時可聞及細濕音。③胸部X線片示雙肺野普遍性透亮度減低。④血氣分析為pH值和動脈血氧分壓(PaO2)減低,動脈二氧化碳分壓(PaCO2)增高,碳酸氫根減低[2]。

對50例生后6 h內確診為NRDS的早產兒,除經鼻塞氧氣吸入、心電監(jiān)護、靜脈滴注氨溴索(30 mg/kg)外,給予氣管插管,氣管內滴入PS治療。PS選用北京雙鶴藥業(yè)公司產牛肺表面活性劑(珂立蘇,70 mg/支)。

結果:50例早產兒,經治療后,治愈46例,死亡4例,成功率92%。

2 護理體會

2.1 應用PS前的護理

患兒入院后,給予保暖、經鼻塞氧氣吸入、心電監(jiān)護、靜脈滴注氨溴索。同時開放氣道,清除口鼻腔與呼吸道內的分泌物,吸痰,保持呼吸道的通暢。并給予布地奈德、氨溴索霧化吸入1次,地塞米松0.3 mg/kg靜脈推注。

2.2 應用PS時的護理

首先給患兒選擇合適的氣管插管經口腔插管成功。珂立蘇為70 mg/支的牛肺表面活性劑,且為PS粉劑,用2 ml注射用水將珂立蘇融化,再應用5 ml注射器抽取全部PS液,接上頭皮穿刺針。氣管插管的頂部接球囊與氧氣,后將頭皮穿刺針斜插入氣管插管的側管壁上,緩慢將PS溶液注入氣管插管內(3~5 min內完成),同時用球囊加壓通氣(頻率30次/min),不需將患兒多個轉換。因用球囊加壓通氣即可將PS液彌散分布于氣管各處。PS液注射完畢后可用注射器推入2 ml空氣以助于PS液更好的彌散,繼續(xù)球囊加壓通氣2~3 min。術畢拔管。用藥過程中注意監(jiān)測血氧飽和度與心電監(jiān)護。

2.3 應用PS后的護理

術后繼續(xù)心電監(jiān)護、吸氧,注意監(jiān)測經皮測血氧飽和度。擺放好舒適仰臥,6 h內禁止搬動患兒,禁止吸痰、拍背,禁飲食,避免由于重力引流造成PS在肺內分布不均或直接將注入的PS液從肺內吸出[3]。保證營養(yǎng)及水分供給,因6 h內禁飲食,通過靜脈營養(yǎng)補液,補充足夠的能量,必要時給予靜脈營養(yǎng)液,并予24 h內均勻輸入,定時監(jiān)測微量血糖,防治低血糖發(fā)生,準確記錄24 h內出入量[4]。

2.4 做好基礎護理 加強消毒隔離制度,預防醫(yī)院感染,防止并發(fā)癥。保持室內空氣清新,每日用空氣消毒機消毒凈化空氣2次。工作人員入室前洗手、消毒,戴口罩、帽子,換室內拖鞋,檢查或護理患兒前用消毒液擦手,防止交叉感染。加強皮膚與臍部護理,預防皮膚潰爛、尿布皮炎與臍炎。

3 討論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NRDS)的發(fā)生與肺泡表面活性物質(PS)缺乏有關,多發(fā)生于早產兒。PS覆蓋在肺泡表面,降低其表面張力,防止呼氣末肺泡萎陷,以保持功能殘氣量,穩(wěn)定肺泡內壓和減少液體自毛細血管向肺泡滲出[1]。由于早產兒Ⅱ型肺泡上皮細胞發(fā)育不完善,PS生成不足或由于缺氧、酸中毒、低溫抑制早產兒生后PS的合成均可導致PS缺乏。PS缺乏導致充氣后的肺泡重新萎陷,肺泡液吸收緩慢且不完全,肺泡兩側的巨大壓力差使血漿進入肺泡內形成透明膜[5]。 肺泡萎陷形成肺不張,血流通過肺不張區(qū)形成肺內短路,引起低氧血癥,發(fā)生酸中毒,出現(xiàn)肺水腫,相繼出現(xiàn)肺小動脈痙攣,右心壓力增高,動脈導管和卵圓孔再度開放,形成右向左分流,肺灌注不足[2]。缺氧使心肌收縮力降低及周圍血管收縮反應低下,血壓降低。無氧代謝、乳酸堆積的代謝性酸中毒又加重低血壓和低氧血癥。三者形成惡性循環(huán),臨床上形成發(fā)紺、進行性呼吸困難和呼氣性[6]。

而國外許多國家兒童醫(yī)院都將PS治療NRDS作為常規(guī)用藥[7]。國內由于經濟與技術原因,許多家庭無法接受高額的藥費而放棄治療,基層醫(yī)院開展該項目不力,從而造成不良后果,相當可惜。我科自2009年1月以來采用珂立蘇治療NRDS,結合良好、細心的護理,取得不錯的療效。為了更好的治療早產兒NRDS,降低NRDS的致死率和致殘率,值得在臨床基層推廣該技術項目。

參 考 文 獻

[1] 薛辛東.兒科學.第2版.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0:119.

[2] 金漢珍,黃德珉,官希吉.實用新生兒學. 第3版.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7:421427.

[3] 姜惠勤.鼻塞正壓通氣聯(lián)合肺表面活性物質治療早產兒肺透明膜病的護理.護士進修雜志,2008,23(8):748.

[4] 趙靜,譚啟明.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應用固爾速的護理.中國民康醫(yī)學,2008,20(4):328.

[5] 郭宇紅,鄭平,張雪芳.簡易CPAP鼻塞治療新生兒肺透明膜病療效體會.實用中西醫(yī)結合臨床,2005,(4):31.

第7篇

關鍵詞 人性化護理 兒科 護理

兒科護理主要針對的對象為出生后至14歲前的兒童,由于這一時期的患兒在生長發(fā)育、理解認知能力均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特殊性,也對護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性化護理提出以人為本、根據(jù)不同的護理對象,在滿足、理解、尊重護理對象的基礎上對護理工作提出了整體的要求[1]。2009年開展人性化護理在兒科護理中的推廣,取得較好的臨床護理效果,現(xiàn)分析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0~2011年收治兒科患兒132例,男107例,女93例;年齡2.5~13歲,平均7.8歲;住院時間5~32天,隨機將患者分為實驗組(人性化護理組)66例和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組)66例。兩組患兒在年齡,性別,住院時間及疾病類型方面比較無顯著統(tǒng)計學差異,以利于統(tǒng)計對比。

人性化護理內容:①營造溫馨的住院環(huán)境:由于患兒心智及認知功能的發(fā)育尚不完善,新環(huán)境的改變容易使得患兒在心理上產生恐懼和不適感。保持就診環(huán)境的干凈,通風,營造溫馨舒適的就診環(huán)境,可明顯減少患兒在醫(yī)院早期的抵觸和緊張心理。②注重患兒溝通:兒童時期的精神系統(tǒng)伴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速度減慢,隨著對周圍事物的接觸周圍機會增多,其智力進入迅速發(fā)育期?;純荷L及發(fā)育過程中的認知功能有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患兒的心理認知及接受事物的變化不僅需要家長的正確引導,也需要護理工作的正確引導。通過微笑的表情,與患兒的親密動作如擁抱、撫摸患兒可增加與患兒的情感交流,減少患兒的恐懼、不安心理。③提高護理質量,減少護理失誤:高質量的護理水平是臨床護理工作的重要基礎。加強臨床護理人員業(yè)務水平的培養(yǎng)和技術能力的提高是保證優(yōu)秀護理隊伍建設,提高臨床護理影響力的關鍵。兒科由于患兒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對臨床護理操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兒科從業(yè)護理人員的護理技能的培養(yǎng),熟悉臨床輸液的操作要領,高度的責任心,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兒科護理人員必備的職業(yè)素質。在臨床護理操作中,要做好三查七對,注意藥物配伍要求及禁忌,注意配置液體時的無菌操作要求。在臨床護理巡視中,要做到觀察細致,不走形似,提前發(fā)現(xiàn)醫(yī)護治療中的安全隱患和護理工作中的失誤。患兒由于表達能力缺乏,臨床護理人員在輸液及治療過程中要實施精細化管理,確保護理治療工作的質量。兒童由于機體抵抗力及表達能力較弱,在護理工作中不僅要完成規(guī)定的護理工作,還要對患兒的病情及體征變化進行細心觀察,如咳嗽、皮膚張力、精神狀況、大小便情況等,可早期發(fā)現(xiàn)病情變化以利于臨床治療。掌握常見病的臨床知識和病理變化,可正確評估病情變化,利于早期發(fā)現(xiàn)問題[2]。④注重患兒家長溝通:兒科護理的糾紛多數(shù)發(fā)生在醫(yī)務人員與患兒家屬之間,良好的溝通是減少醫(yī)患矛盾的關鍵。多數(shù)患兒在家中較為重視,患兒住院后家屬對醫(yī)護人員要求高,增加信任感能夠更好地進行醫(yī)患之間的交流溝通[3]。

療效判斷標準:對治療結束后的患兒及家長意見進行綜合評定,排除相關人為因素干擾。效果評價采用李克特量問卷調查表,分為5個級別進行效果評定:很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很不滿意。最終進行總滿意率的比較。

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統(tǒng)計軟件SPSS13.0進行統(tǒng)計分析,兩組計數(shù)資料進行X2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 果

兩組在出院時對住院患兒及家長意見進行總體分析,按照評定標準對臨床護理滿意度進行評價。實驗組與對照組在滿意率方面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討 論

人性化護理最早由美國人Watson首先提出,其主旨是根據(jù)人的生理、心理、社會、文化等多方面需求融入到護理工作中,并貫穿于整個護理工作。人性化護理的提出是護理工作適合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是新時期護理工作的重要工作內容。由于兒科護理工作不僅面臨著患兒,同時還要通過家長的積極引導配合才能夠更好地完成臨床治療?;純河捎谏硇陌l(fā)育及認知功能較弱,對陌生環(huán)境和醫(yī)護治療存在著極大的恐懼和抵觸情緒;同時患兒家長由于對患兒健康和痛苦過分關心和敏感,對醫(yī)護的治療存在著不同程度的“高要求”和“零容忍”,這使得人性化護理在兒科護理中顯得尤其重要。

人性化的護理因為服務具體疾病人群不同,而在具體的護理工作中存在一定的差異,但關注患者心理需求,提倡對生命的關愛是人性化護理的重要內容。本項研究表明,在經過人性化護理的患兒在臨床護理滿意率方面較常規(guī)護理組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這說明人性化護理在兒科護理中得到了廣大患兒及家長的認同。在兒科護理中實施人性化護理,可幫助患兒完善自身身心發(fā)展,積極配合臨床醫(yī)護治療,同時也能減少相關醫(yī)療糾紛和安全意外。人性化護理的工作從患兒自身需求出發(fā),注重細節(jié)和人文關懷,臨床護理滿意度較高,可作為臨床兒科護理的重要護理模式。

參考文獻

1 朱紅艷.兒科開展人性化護理的措施與效果[J].中國保健營養(yǎng)臨床醫(yī)學學刊,2008,17(5):98-99.

第8篇

[關鍵詞] 兒童;腎內科;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3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3-7210(2007)08(c)-059-02

兒童腎內科的護理在醫(yī)務護理工作中有其特殊性。兒童處于生長發(fā)育過程中,腎臟的病患不但給他們帶來身體上的痛苦,醫(yī)院的陌生環(huán)境更使他們產生心理上的疑慮和恐懼,加上嬰幼兒年齡小,語言表達能力差,給診斷和護理帶來了一定難度?,F(xiàn)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討論如何做好兒童腎內科的護理工作。

1 重視對兒童患者的心理護理

隨著醫(yī)學模式從生物醫(yī)學模式轉變?yōu)樯?心理-社會模式,護理也從以疾病為中心、以功能任務為基礎的功能制護理轉變?yōu)橐匀藶橹行?、以護理程序為基礎的系統(tǒng)化整體護理。所以,護理工作既要重視患者的生理需要,又要注重其心理需要,心理護理已成為現(xiàn)代護理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尤其是兒童護理[1]。

患兒由溫暖的家庭來到陌生的醫(yī)院,環(huán)境的變化使他們產生了疑懼、不安,而親眼目睹其他小朋友接受注射、輸液、透析等治療,更使他們產生了恐懼心理。護理工作者可根據(jù)患兒的個性特點,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采取有針對性的啟發(fā)、疏導,消除他們對醫(yī)院和醫(yī)護人員的恐懼、不信任感,使他們愉快地接受檢查、治療,盡早康復。

1.1 嬰兒

嬰兒對周圍環(huán)境十分敏感,怕生、易受驚嚇,甚至對穿白大褂的醫(yī)務人員會產生強烈的緊張心理。嬰兒對外界事物還處于朦朧感知階段,難以在語言、行動上配合醫(yī)務人員。這時,護理工作者可以給予患兒適當?shù)纳眢w接觸,如摟抱、撫摸等,讓他們感受到護理工作者母親般的關懷,有利于順利開展護理工作。

1.2 幼兒

處于幼兒階段的患兒,除了對醫(yī)院這一陌生環(huán)境懷有恐懼心理外,還會對醫(yī)護人員懷有不信任、違拗的心理。他們常表現(xiàn)為對醫(yī)護人員的問話不理睬,拒絕檢查、治療,甚至反抗、逃跑。護理工作者可用親切、主動的態(tài)度使他們盡快熟悉醫(yī)院環(huán)境,還可以通過講故事、允許他們將自己喜愛的玩具帶到醫(yī)院,甚至和他們一起玩耍的方式讓他們對醫(yī)護人員產生信任感,也可以其他患兒為示范、榜樣,打消他們對治療的恐懼。

對不同性格的幼兒患者,護理工作者可以因人而異、因勢利導。例如有的患兒膽小、有的好強、有的喜歡得到夸獎,護理工作者可以根據(jù)他們的特性、習慣,投其所好,采用不同的激勵、撫慰方式。

1.3 學齡兒童

學齡兒童已經進入學校學習,有集體生活的體驗,也有了一定的獨立思維。他們在接受治療期間,除了對醫(yī)院懷有一定的恐懼感之外,還集中在擔心自己的疾病會帶來嚴重后果,如影響學習、與老師同學分離等。另外還可能因為害羞而不配合體檢、不愿回答關于個人生理衛(wèi)生的問題。針對這些情況,護理工作者可與他們耐心交流,用事實和道理消除他們思想上的顧慮。在治療中,可向患兒交代目的及操作過程,使他們有良好的心理準備。在體檢等操作中,要注意尊重患兒的隱私,維護其自尊心。取得患兒的信任和配合,會使治療、護理工作更加順利、有效。

2 腹膜透析的護理

透析是臨床救治急、慢性腎功能衰竭的有效手段之一,透析的護理工作也是腎內科護理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兒童的血管管徑較細,血透操作困難,但兒童單位體重腹膜面積相對成人較大,故大多數(shù)腎衰患兒都采取腹膜透析(PD)治療。

2.1 做好準備工作

操作前要檢查透析液有無混濁物、絮狀物,是否破漏及透析液的有效日期,并將其放于恒溫箱中加溫至37.5℃左右,按醫(yī)囑于透析液中加入藥物[2]。妥善固定好導管,檢查導管有無裂口、是否通暢,注意嚴格消毒、無菌操作。

2.2 透析過程的護理

在透析過程中要保持透析液的進出速度均勻。對一般患兒應控制在30 min左右,透析速度過快常會使患兒感覺腹部刺激劇烈。透析液量通常為25~30 ml/kg,每次不超過1 000 ml。兒童大網膜相對較長,出液不宜過快,要防止大網膜順液流流入透析管。如導管被大網膜包裹狀況嚴重,應考慮對部分大網膜進行必要的手術切除。兒童的腹膜較為脆嫩,操作時動作要輕柔,透析過程中盡量避免牽拉導管,導管出口處要防止創(chuàng)傷。

2.3 認真觀察、嚴格記錄

可用多功能監(jiān)測儀持續(xù)監(jiān)測患兒的生命體征、氧飽和度。嚴格記錄透析次數(shù)、透析液出入量、超濾量及體內停留時間。對患兒的靜脈入量、飲入量、尿量等也要作認真的觀察和記錄。腹透治療期間,每2~3 天做1次血鉀、尿素氮、肌酐和血氣分析,每天做透出液常規(guī)檢查,每周做透出液細菌培養(yǎng)。

2.4 并發(fā)癥的預防

腹膜透析期間患兒的腹腔最易感染,在透析過程中要嚴格做到無菌操作。腹透液中可加抗生素預防感染,但要注意不能使用有損腎臟的藥物。導管出口處應每日按規(guī)定方式清洗。另外應每日2次對透析室內空氣進行消毒,認真觀察透出液是否清亮、透明,有助于及早發(fā)現(xiàn)腹腔感染并發(fā)癥。

此外,注意觀察患兒是否出現(xiàn)低血鉀、高血糖、低蛋白、水腫、鈣磷代謝紊亂等并發(fā)癥。

3 進行必要的健康教育

對患兒及其家屬進行必要的健康教育能幫助患兒建立健康行為,調動他們參與治療的積極性,達到利于患兒康復、降低疾病發(fā)病率的效果。

護理工作者可根據(jù)患兒本人及家庭的具體情況采取多形式的個體教育。主要可分為疾病知識教育、用藥及治療指導、飲食指導、活動指導、復診指導等。如在用藥方面要向患兒及其家屬詳細介紹服藥種類、劑量、服用方法、注意事項與治療目的,指導他們觀察藥物療效與不良反應,及時向醫(yī)生匯報,不得隨便增減藥物。對重癥患兒應建議臥床休息,輕者可以每天定量活動;對進行持續(xù)性非臥床腹膜透析的患兒,可教會患兒和家長如何做透析,以便患兒能夠自由活動,甚至上學,需要透析時即可在家中進行。

做好患兒及其家屬心理指導也非常重要,有利于減輕他們的壓力,更好地配合治療。對患兒的出院指導應以書面形式給出,按需要告知他們定期復查,預防感冒,并互留聯(lián)系方式。

4 做好與患兒及其家屬的溝通

護理工作者在與患兒溝通時要多微笑,多注意使用語言技巧,多采用激勵性、保證性語言,消除患兒陌生、恐懼等不良心理,以取得他們的配合。

由于兒童患者的身心發(fā)育未完全,語言表達能力差,生活不能自理,所以醫(yī)護人員與患兒的溝通很大程度上體現(xiàn)為與患兒家屬的溝通。護理工作者應體諒患兒家屬的焦慮心情,認真傾聽家屬對患兒病癥的描述,耐心向他們說明患兒的病情、治療措施及必要性。當家屬對某些治療手段、用藥、收費標準提出異議時,護理工作者應給予耐心、誠懇、合理的解釋。有些患兒家屬常常會將緊張、焦慮的情緒轉化為對醫(yī)護人員工作或醫(yī)院環(huán)境的不滿。面對這種情況,醫(yī)護人員要有良好的素質和修養(yǎng),盡量靈活、誠懇地做出恰當?shù)慕忉專灰庇诜瘩g和批評。

[參考文獻]

[1]孔令欽,魏杰,夏麗艷,等. 淺談兒科患兒心理及護理[J].中華綜合醫(yī)學雜志, 2005,6(1):75.

加勒比av免费在线播放| 国产日产精品久久一区| 国产av高清亚洲精品高清二部| 亚洲国产剧情中文字幕| 草嫩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久久日韩人妻中文字幕| av小说亚洲激情乱| 亚洲国际精品女人乱码| 五月激情丁香婷婷色网| 欧美日本道一区二区三区| 青青草原激情综合网|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毛卡片| 日韩中文在线中文网三级|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影视| 99中文字幕国产精品| 国产高跟丝袜av专区| 激情综合婷婷中文字幕| 人妻免费精品久久一区| 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青草|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av麻豆| 国产亚洲欧美精品久久久久|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综合在线视频| 成人免费毛片1000部| 精品日韩av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久久久久综合一区| 精品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制服| 欧美黄色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视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日日夜夜噜噜爽爽| 在线激情视频一区二区| 中国女人内射91熟女| av天堂黄色在线观看| 国产av剧情精品亚洲| 婷婷不卡中文字幕三区|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日韩欧美| 日韩亚洲欧洲一区二区三区| 97在线资源视频播放| 亚洲 综合 久久久| 日本理论午夜三级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