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巨乳人妻在线-国产久久久自拍视频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久精品免费视频-91桃色国产在线观看免费

首頁 優(yōu)秀范文 神經外科手術治療

神經外科手術治療賞析八篇

發(fā)布時間:2023-09-25 11:21:21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yōu)槟x了8篇的神經外科手術治療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fā),請盡情閱讀。

第1篇

徐主任渾身透著儒雅、和藹的學者氣息。我們在一種非常默契的氛圍中開始了對話。

膠質瘤的治療目前仍是一大難題

中國當代醫(yī)藥:徐主任您好,近年來腦腫瘤、特別是膠質瘤的發(fā)病率不斷上升,嚴重威脅著人類健康,您能給我們介紹一下國內外腦腫瘤治療的新進展嗎?

徐庚:腦腫瘤的治療千差萬變,特別是神經外科最大的腦腫瘤膠質瘤的治療,目前在國內外都是一個難題,這么多年來一直沒有突破性的進展;無論各種治療方法,包括手術、化療、放療,甚至光動力學、生物學、基因工程等等,都沒有進展,甚至有人考慮到用干細胞移植的方法來治療。但是不管哪種治療方式,到目前為止仍是一直困擾著臨床醫(yī)生的一大難題。

中國當代醫(yī)藥:您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腦膠質瘤。您能介紹一下目前腦膠質瘤的主要治療方法是什么嗎?

徐庚:神經膠質瘤簡稱膠質瘤,是發(fā)生在神經外胚層的腫瘤。神經外胚層發(fā)生的腫瘤有兩類,一類由間質細胞瘤形成,稱為膠質瘤;另一類由實質細胞形成,稱為神經元腫瘤。由于從病原學和形態(tài)學上還不能將兩類腫瘤完全區(qū)別,而起源于間質細胞瘤的神經元腫瘤常見得多。膠質瘤以男性較多見,特別在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髓母細胞瘤,男性明顯多于女性。膠質瘤大多緩慢發(fā)病,自出現癥狀至就診時間一般為數周至數月,少數可達數年,惡性程度高的和后顱窩腫瘤病史較短。

到目前為止,最可靠、最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仍是外科手術治療,且療效肯定。外科手術治療在一些顱內良性腫瘤,包括腦膜瘤、聽神經瘤、腦血管瘤等,目前已成為固定的治療模式。大部分良性腫瘤的術后復發(fā)概率小,但不等于不會復發(fā)。目前有人在研究怎樣控制腫瘤的復發(fā),但是其可研究性相對來說比第一大腫瘤――膠質瘤的可研究性要?。灰虼?,手術過程中應該切除多少腫瘤組織?如果手術中切除的腦組織多了,將腫瘤組織切干凈了,那么這個病人的手術預后可能就很好;但是如果手術中切除的腫瘤組織少了,那么就會有腫瘤組織的殘留,即使手術中殘留下一點點,病人遠期效果都不好。要同時保證治療的病人的生存期、術后神經功能很難,特別在膠質瘤病人中比較困難。有人顧及了生存期,這樣手術切除的范圍就會很大,但保證不了神經功能的恢復;也有人考慮到了神經功能的恢復,但保證不了病人的生存期。為什么生存期與神經功能不能同時兼顧呢?因為,只要考慮到神經功能,手術切除過程中就很可能會有一定的腫瘤組織的殘留。現在國際上的治療手段包括DTI技術、術中電刺激、術中腦電圖的描記來監(jiān)測神經功能等,在此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這些工作對于神經外科的腫瘤治療工作以及病人最大范圍的切除腫瘤之后,保證神經功能的恢復還是有一定幫助的;但總的來說,再先進的技術手段也離不開醫(yī)生的臨床經驗。

螺旋式上升,臨床經驗十分重要

中國當代醫(yī)藥:剛才您談到了臨床經驗在外科手術中非常重要,您能詳細說一下嗎?

徐庚:有人批評現在所謂的經驗學,認為依靠現代的先進儀器和先進技術手段就可以完成手術。手術是完成了,但效果如何呢?就像膠質瘤的治療,如果單純依靠先進儀器和技術手段而沒有臨床經驗,手術中要非常精確地做到對神經功能區(qū)腫瘤組織應該切除多少、保留多少?這恐怕是很難的。所以我認為,先進的儀器、先進的技術手段和豐富的臨床經驗,三者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我強調臨床經驗,就像哲學講的“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進”那樣。經過這么多年的臨床實踐之后,我越來越體會到這種經驗在臨床中的重要性。以前臨床本科畢業(yè)后要經過最少5年住院醫(yī)培訓,進行各科室的臨床輪轉?,F在學制比較長了,學生畢業(yè)之后很快就進入高級職稱,缺少了很大一部分的臨床基礎培訓過程,臨床經驗就相對缺乏。主治醫(yī)生培訓是訓練醫(yī)生綜合能力的階段,其包括病房管理、下級醫(yī)生的培養(yǎng)、自身臨床水平的提高。這些訓練過程是不可缺少的,直到升為副主任醫(yī)師之后才能真正依靠腳踏實地的基礎,大踏步地前進。這就像溫總理所說的:仰望星空腳踏實地。而我們現在是“仰望星空”仰望的很好,“腳踏實地”卻做不到。

醫(yī)學是人命關天的事情,有人認為單純依靠先進的技術和儀器,就能做好手術,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么用機器人做手術比用人做手術會更加準確。因為機器人不受人的思維的干擾,只要數據、程序設定好了以后就可以進行手術,不用人再去做手術了。但是,機器人畢竟是機器,不會在操作過程中根據具體情況隨機應變,所以很多東西是無法做到的,也就無法保證病人的安全性和預后。人有自己的思維模式,不受任何固定模式的束縛,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隨機應變,這就凸顯出臨床經驗的重要性。所以,臨床醫(yī)生離開了臨床就不叫臨床醫(yī)生,脫離病人的醫(yī)生也不是臨床醫(yī)生。

臨床經驗,要形成“與眾不同的東西”

中國當代醫(yī)藥:據我了解,您最近幾年對膠質瘤的基礎研究非常感興趣。那么,您為什么會選擇膠質瘤的基礎性研究呢?

徐庚:近幾年我的學生都在進行膠質瘤的基礎研究,包括膠質瘤的病因、病理生理、發(fā)病機制等。因為只有找到了疾病的病因才能找到這種疾病的治療方法。如果找不到病因,除針對病因以外的其他治療方法都是姑息的治療方法,不可能達到根治目的。而且,目前臨床上除了一些自限性疾病以外,包括病毒性自限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能根治以外,其他疾病就沒有能達到根治的。

我們醫(yī)院主要研究膠質瘤的病因基礎和治療基礎,因為病因學的研究對臨床工作也有很大的幫助。膠質瘤是目前第一大顱內腫瘤,占顱內腫瘤的40%左右。顱內腫瘤有幾十種甚至上百種,膠質瘤占如此大的比例,也有人認為更高,但是最低也不小于35%,是嚴重威脅人類生命的一大疾病,被稱為“人類生命的一大殺手”。膠質瘤的研究即使是取得一個小的跨度的成功,應用到臨床上都是一個很大的進步。目前膠質瘤的中位生存期是7~12個月,如果能將其提高一倍,那將是一個很大的成就。我們在膠質瘤的治療上也下了很大的功夫,即做臨床研究的同時也進行基礎的研究。臨床上我們主要研究的是功能區(qū)膠質瘤,特別是惡性的功能區(qū)膠質瘤Ⅲ級或Ⅳ級以上的膠質瘤,也就是膠質母細胞瘤。大腦功能區(qū)膠質瘤的手術治療是神經外科臨床工作的一大難題,最大程度地切除病灶,同時盡可能地保護正常腦功能,避免術后神經功能缺損。大腦功能區(qū)主要是指與語言、運動、感覺和視覺功能密切相關的皮質和皮質下結構所構成的網絡。在此方面,我們做的還是不錯的。我們既有好的設備又有很強的臨床經驗,還有判斷能力,這樣一來就促使我們能夠取得更大的成績。功能區(qū)膠質瘤特別是膠質母細胞瘤,手術鏡下全切除率大于96%,病人術后生存期延長,功能恢復也很好,生活質量也有了很大提高。術中我們會盡量去減少對病人語言區(qū)的影響,這既要想到解剖學的關系,又要考慮到病理學的關系,同時還要在腦子中形成一個特殊的概念。所謂的概念,就是形成“與眾不同的東西”。別人認為膠質瘤是侵襲性的,而我認為絕大多數膠質瘤不是侵襲性的,而是所謂的“膨脹”,是膨脹性生長的;特別是惡性程度越高的、越是膨脹性生長的。這些觀念與國內外同行都是不同的??赡苡腥艘膊毁澩业挠^點,但是通過我的臨床經驗和手術結果來判斷,我認為就是“膨脹性”的,但我無法看到神經細胞的每個傳導纖維、整個纖維的傳導過程;盡管有儀器、包括DTI技術能夠呈現出纖維的走形,但是這都是模糊的、粗略的認識,不能清楚地告訴你這個是語言傳導纖維、這個是感覺傳導纖維等,只能通過大概的認知,來幫助我們進行精細的手術,但是手術的效果很好的。

這么多年來,我科腫瘤手術死亡率大概低于3‰,手術致殘率不超過1%,其中包括功能區(qū)的腫瘤,手術病人腫瘤的全切除率在96%以上,其中也有部分功能區(qū)的膠質母細胞瘤病人發(fā)生奇跡。我的病人能活過3年以上的已經很多了。有一名孕婦患了很大的膠質母細胞瘤手術治療后生存了3.5年;還有一名女性病人手術后3年多了來院復查,仍未發(fā)現復發(fā)跡象。這既反映出了科技的進步,又反映出了醫(yī)生臨床經驗的積累,更顯示出了臨床經驗的重要性。要想真正做一名好醫(yī)生,最起碼是一名合格的醫(yī)生,就應該努力提高自己、積累經驗。我們可以通過翻譯雜志、參加會議相結合來學習知識,將別人的經驗與自己的經驗結合起來,找出外國病人與中國病人的不同之處,找到適合自己病人的辦法,而不是一味地照抄、照搬別人和書本上的東西。

要把病人看成和自己平等的人

中國當代醫(yī)藥:徐主任您是一個很和藹的人,無論在技術還是與病人之間的關系上,都受到了很多病人和家屬的好評。您是怎樣做到這些的?

徐庚:我們每天面對的是和我們一樣平等的人,所以醫(yī)生對待病人就應該像對待自己一樣。無論患者職位高低,都要把病人看成和自己平等的人。每一個病人都有自己的家庭、子女和父母,也有與所有人一樣的生存權利。我認為做一個醫(yī)生永遠是內疚的,永遠都沒有成就感。因為在你手里難免有失去生命的病人――無論因為什么原因。真正要做好一個醫(yī)生,永遠都沒有成就感。我從醫(yī)20多年,從沒有一例手術感覺到自己是有成就感的,就是再難的手術我做下來都覺得是應該的。因為患者的生命是和你一樣的,我一直都將所有病人看成是與自己平等的人,不管對方是討飯的還是逃荒的,我都會在我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只要是對病人有利的事情我都會去做,對病人不利的事情我絕對不會去做,如果是弊大于利的手術我也不會做。我絕對不會以別人的生命為代價,拿著別人的生命去做實驗。

其實,要做一名合格的醫(yī)生是很難的。我的座右銘就是“把病人看成和自己同樣的人,把病人的渴望看成你的渴望”。因為病人也渴望延長自己的生命,不管是一分鐘、一小時、一天還是多久,凡是有正常理智的人都渴望生存。將病人看成和自己一樣的人,才能不斷地鞭策自己、激勵自己前進,能夠幫助病人多解決一些問題。作為一名醫(yī)生,幫別人就是幫自己,拯救一個人就是在同時拯救一個家庭。病人的家庭跟你的家庭是一樣的。一個家庭少了任何一個人,都是不完整的、殘缺的,都會給整個家庭帶來巨大的痛苦。

膠質瘤應以外科治療為主

中國當代醫(yī)藥:請問徐主任,目前膠質瘤的研究更趨于哪些方面?您曾經去過很多國家學習過,您覺得在這方面國內外有哪些差距?

徐庚:膠質瘤的研究目前更趨于一些更基礎的東西,不管是放療還是化療,研究哪些細胞對放射敏感、哪些不敏感,哪些對化療敏感、哪些不敏感,都沒有明顯的進展,沒有實質性的進展。有些治療措施如放療和化療,其實就是一把“雙刃劍”,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也會殺死正常細胞,所以我對放療和化療一直持懷疑態(tài)度。有些治療方法比單純的手術雖然也延長了病人一段很短的生存期,但效果不明顯,沒有太顯著的差異。膠質瘤是目前國內外研究的熱點,很多國家都投入了大量資金進行研究,就像其他科室在研究不同的癌癥一樣,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早期手術治療輔以其他治療。離開手術,目前什么問題都解決不了,甚至包括現在的一些靶向藥物,靶向藥物并不是對所有病人都有效。據我了解,靶向藥物真正對病人有效的不超過百分之幾。有些病人不對其進行干預也有恢復的可能??偠灾z質瘤的治療以外科治療為主,以其他治療手段為輔。最主要的還是要找到病因,只有找到了病因才真正找到了治療結果。

我曾間斷地去過美國、奧地利等國參觀、學習過。國外的醫(yī)療設備、手術器械比國內要好的多,確實也有一些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國外基礎條件也比國內好,可以將一些書本上的東西變成現實的東西做出來,可以應用到實踐中。總之國內外在這方面的差距還是存在的,但我對國內腦膠質瘤治療的前景,還是充滿信心的。

第2篇

關鍵詞:顱內感染;神經外科手術;相關因素

神經外科術后顱內感染是一種嚴重的并發(fā)癥,影響了患者的預后,預防術后顱內感染是提高手術成功率的關鍵,因此,了解神經外科術后顱內感染的相關因素對預防術后顱內感染有著重要的意義,為此,筆者收集我院2010年7月~2013年7月神經外科手術治療的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收集我院2010年7月~2013年7月神經外科手術治療的患者500例,其中男310例,女190例,年齡3歲~82歲。

1.2方法對2010年7月~2013年7月神經外科手術治療的患者500例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2結果

本組500例神經外科手術治療的患者發(fā)生術后顱內感染24例,其中<15歲1例,16~60歲17例,>60歲6例,男15例,女9例,在年齡、性別方面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在手術部位、引流時間、手術時間方面有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

2.2腦脊液細菌培養(yǎng)情況對發(fā)生術后顱內感染的24例患者進行了細菌培養(yǎng),培養(yǎng)出病原菌12株,其中多殺巴斯德菌1株,鶉雞腸球菌1株,魯氏不動桿菌2,屎腸球菌2,銅綠假單胞菌2,腐生葡萄球菌腐生亞種2,表皮葡萄球菌3株,金黃色葡萄球菌5,氏不動桿菌6株。

3討論

神經外科術后顱內感染治療困難,病死率高達27.4%~39.2%[1],是一種嚴重的醫(yī)院感染,故預防顱內感染顯得尤為重要。近年多家報道了對顱內感染危險因素的分析[2]。我院對500例開顱手術病例回顧性分析,其中顱內感染病例24例,感染率4.8%,與報道基本一致[3]。本研究對各種可能的危險因素統(tǒng)計分析,提出預防措施,盡可能降低顱內感染的發(fā)生率。顱內手術一般手術視野小而深,操作時間長,加上術者無菌操作觀念較淡薄,導致無菌狀態(tài)被破壞;此外室內環(huán)境、常規(guī)器械積灰造成手術野的污染,手術顯微鏡的積灰和操作的不規(guī)范,腦組織長時間暴露于空氣中都增加感染概率。為減少術野細菌種植,關顱前常規(guī)用大量生理鹽水沖洗。

本組500例神經外科手術治療的患者發(fā)生術后顱內感染24例,其中<15歲1例,16~60歲17例,>60歲6例,男15例,女9例,在年齡、性別方面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在手術部位、引流時間、手術時間方面有顯著性差異(P<0.05),對發(fā)生術后顱內感染的24例患者進行了細菌培養(yǎng),培養(yǎng)出病原菌12株,其中多殺巴斯德菌1株,鶉雞腸球菌1株,魯氏不動桿菌2,屎腸球菌2,銅綠假單胞菌2,腐生葡萄球菌腐生亞種2,表皮葡萄球菌3株,金黃色葡萄球菌5,氏不動桿菌6株。

參考文獻:

[1]尚愛加,程東源,周定標.清潔開顱手術后顱內感染的治療[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02,12(2):84-86.

第3篇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神經外科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進行手術治療的患者50例為對照組,選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同類型患者50例為觀察組。觀察組男性26例,女性24例,平均年齡(52.52.5)歲;對照組男性27例,女性23例,平均年齡(53.83.1)歲;入選患者排除患有免疫系統(tǒng)疾病、糖尿病、精神疾病及其他相關器質性病變疾病。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疾病類型等一般資料上無明顯差別,P>0.05,無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患者均進行神經外科手術治療,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護理措施包括病情觀察、生命體征監(jiān)測、回答患者提問、輔助醫(yī)生完成手術操作、謹遵醫(yī)囑。觀察組患者給予細節(jié)化護理管理,具體護理措施實施如下:

1.2.1定期培訓:對神經外科護理人員進行理論知識、業(yè)務能力培訓,使所有護理人員熟練掌握各種監(jiān)護儀器、搶救儀器的使用與簡單維修,提高護理人員臨床應變能力,加強護理人員責任意識。

1.2.2術前護理:患者入院時加強接待工作,護理人員熱情周到,幫助患者辦理住院手續(xù),詳細介紹醫(yī)院各方面情況消除患者陌生感,介紹主治醫(yī)生情況以增強患者治療信心;護理人員密切關注患者情緒變化,對出現明顯焦慮、緊張情緒的患者進行心理疏導,與患者溝通時語言親和,耐心細致,培養(yǎng)與患者之間的信任感,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接受治療。

1.2.3手術護理:術前對手術器械及手術室嚴格消毒,檢查各項手術設備是否能夠正常運轉,調節(jié)好手術室溫度及濕度;手術準備工作就緒后護理人員在手術室門口迎接患者,耐心回答患者提問,核對患者基本信息、術中用藥、手術部位,指導患者;麻醉開始后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安撫患者的緊張情緒,或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手術進行中做好手術器械傳遞工作,密切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密切配合醫(yī)生手術操作,做好術中保暖工作。

1.2.4術后護理:手術結束后配合醫(yī)生包扎傷口,清點手術器械,將患者送回病房。加強日常巡護,觀察患者術后是否出現不良癥狀,常規(guī)監(jiān)測生命體征,一旦發(fā)現異常情況采取對癥處理措施,并及時向主治醫(yī)生報告。詳細記錄護理過程,保證記錄完整性及真實性,并隨著治療的深入不斷更新。

1.3效果評價標準

記錄兩組患者手術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并對患者進行護理滿意度問卷調查。護理滿意度從護理人員個人形象、職業(yè)素養(yǎng)、護理操作及患者主觀感受等幾個方面進行,滿意度等級分為滿意、一般、不滿意。從手術并發(fā)癥及護理滿意度綜合評價護理質量。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及護理滿意度采用百分比(%)表示,組間差距采用x2檢驗,P<0.05為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觀察組50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術后出現壓瘡癥狀,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2%,對照組50例患者中2例患者出現術后感染,2例患者出現壓瘡,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8%,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小于對照組,x2=12.054,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2護理滿意度比較:觀察組患者中,80%患者對醫(yī)院實施的護理方式表示滿意,對照組僅有60%患者對護理措施滿意,可見,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x2=20.147,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討論

第4篇

[關鍵詞] 聽神經瘤;瘤體生長分型;顯微外科手術;策略

[中圖分類號] R739.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2)02(b)-0164-02

Growth type and microsurgery operation strategy of acoustic neuroma

LUO Heng

Neurosurgery Department of Changsha First Hospital in Hunan Province, Changsha 410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and analyze the growth type and microsurgery operation strategies of clinical tumor of acoustic neuroma patient.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two cases of acoustic neuroma were sampled in our hospital. The growth type of tumor was studied and related microsurgery operation strategies were summarized. Results Upon careful studying, we have found that tumors of these patients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five types: in situ type, epencephalon type, brainstem type, trigeminal type and mastoid type. Conclusion To adopt different ways of operation for different types of acoustic neuroma can enhance the pertinence of clinical treatment and make the effect of operation more ideal. Special attention showld be paid to this problem in the future clinical operation.

[Key words] Acoustic neuroma; Growth type of tumor; Microsurgery operation; Strategy

相關文獻報道顯示,采用手術方式對患有聽神經鞘瘤的患者進行治療的病死率高達80%以上, 近年來隨著醫(yī)學神經影像學技術、神經電生理監(jiān)測技術和顯微外科手術技術的不斷改進和完善, 該類患者的病死率已經呈現出逐年下降趨勢, 但對面、聽神經的保留率仍不是十分理想[1]。為了對聽神經瘤患者的臨床瘤體生長分型和顯微外科手術的相應策略進行研究分析,為臨床尋找手術治療的更好方法,使該類患者的臨床病死率進一步降低,使聽神經的保留率得到顯著提升,筆者進行了本次研究。在研究過程中,筆者抽取102例聽神經瘤的臨床確診患者,對這些患者的瘤體生長分型情況進行研究,并總結相應的顯微外科手術策略?,F將總結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采用隨機抽樣方法抽取2007年5月~2011年5月來本院就診的102例聽神經瘤臨床確診患者,患者年齡最小15歲,年齡最大76歲,平均41.7歲;其中,男48例,女54例;患者病程最長4年,病程最短3個月,平均1.3年;抽樣患者所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在研究過程中可以進行比較分析。所有患者在接受臨床顯微手術治療前,均經過相關的檢查后確診,并由患者本人或家屬在同意書上簽字。

1.2 方法

對抽樣中的102例臨床確診患者的的瘤體生長分型情況進行研究,并總結相應的顯微外科手術策略。原位型患者采用取中顱凹入路方式進行手術治療、小腦型患者采用乙狀竇后枕下入路方式進行手術治療、腦干型和三叉神經型患者采用枕下乙狀竇后入路方式進行手術治療、乳突型患者采用經迷路手術入路方式進行手術治療。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在本次研究過程中所得到的所有相關數據,均采用SPSS 14.0統(tǒng)計學數據處理軟件進行處理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 <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經研究后發(fā)現,該類患者的瘤體可以分為原位型、小腦型、腦干型、三叉神經型、乳突型等五種類型。治療后患者的腫瘤得到顯著改善,每種類型的患者人數,與治療前比較有明顯減少,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見表1。

3 討論

3.1 原位型

原位型聽神經瘤起源于患者內聽道內的前庭神經處,且由于腫瘤與患者的內聽道口周圍的一些蛛網膜的粘連程度比較緊, 對腫瘤向周圍生長產生了限制。因此,該類腫瘤的生長速度相對較慢, 該類患者的病史一般較長。如果腫瘤局限于患者內聽道或僅突出于內聽道口外數毫米,且患者仍有聽力存在,為保存其現有的聽力,手術時以中顱凹進路為首選方法。在手術過程中需先準確的找到患者硬腦膜中動脈和棘孔,將其作為硬腦膜分離的前界,再向后方進行剝離處理, 并沿著兩外耳道的連線方向進行解剖操作。

3.2 小腦型

小腦型聽神經瘤一般情況下起源于患者前庭神經橋腦小腦角隱窩處的神經膠質段, 由于該類腫瘤的起始部位位于患者的內聽道口外, 腫瘤向內聽道內生長所受到的阻力較向周圍生長時所受到的阻力要大一些[2]。因此, 該類腫瘤在生長過程中遇到阻力后通常會常轉向下方進行生長, 可先后對患者的小腦及后組腦神經產生壓迫。對于該類臨床患者, 由于其腫瘤主要位于內聽道口的外部, 因此采用經乙狀竇后枕下入路的手術方法對其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比較理想, 可將腫瘤完全切除。

3.3 腦干型

腦干型聽神經瘤是所有聽神經瘤中最為常見的一種,該類腫瘤大部分起源于患者的前庭神經的內聽道部,當腫瘤生長到一定的階段之后,由于患者的內聽道受到一定的限制, 腫瘤必然會沿著患者內聽道的軸心方向向外進行生長,而腦干恰好位于內聽道縱軸方向;另外,該類腫瘤沿著起源的前庭神經作攀附性生長,亦使該類腫瘤趨向于患者腦干的方向進行發(fā)展。對該類腫瘤進行分離時,盡量對患者的腦干功能進行監(jiān)測[3]。由于該類腫瘤和患者腦干的關系比較近,在對腫瘤的內側進行分離時要始終沿著腫瘤的包膜與腦干的蛛網膜之間的界面進行分離操作,采用顯微剝離以防對患者的腦干造成損傷。

3.4 三叉神經型

三叉神經型腫瘤一般發(fā)生于患者的耳蝸神經[4]。該類腫瘤在患者內聽道內生長到一定程度之后,由于內聽道比較小, 內壓比較高, 腫瘤將沿其起源神經向患者的腦干方向繼續(xù)生長,由于向耳蝸神經生長的途中發(fā)生旋轉,腫瘤生長時會受到前庭神經及面神經所產生的阻力,只能改變方向進行生長。而腫瘤向上生長又不會遇到任何阻力,故很易對三叉神經造成壓迫,使三叉神經受到損傷。術中一般采用乙狀竇后枕下入路, 常規(guī)開顱后打開小腦橋腦池,緩慢釋放腦脊液,因顱內壓下降及小腦自身的重力作用,輕牽小腦外側即可良好暴露。如腫瘤位于天幕上呈啞鈴形,則可采取中后顱凹經小腦幕聯合入路。

3.5 乳突型

乳突型聽神經腫瘤可以分為兩種類型, 一種位于患者的內聽道外, 另一種位于患者的內聽道內,破壞周圍骨壁向乳突氣房內進行生長或向顱底進行生長[5]。該類腫瘤患者多半聽力已經完全喪失, 且腫瘤向乳突方向進行生長, 采用經迷路手術方法是最佳的治療途徑, 不但可以將侵入乳突內及內聽道內的腫瘤徹底切除, 而且可使患者的面神經充分顯露, 盡量保留其生理功能[6]。

總而言之,對不同類型的聽神經瘤患者采用不同的手術方式進行治療,可以使臨床治療的針對性更強,使手術的效果更加理想,患者的臨床治療和恢復時間明顯縮短,在今后的臨床手術治療中應對該問題給予充分的重視。

[參考文獻]

[1] 朱風儀,吳動章,傅震,等.104例聽神經瘤分級及其顯微外科手術治療[J].中華顯微外科雜志,2007,20(13):419-420.

[2] 朱風儀,劉寧,胡衛(wèi)星,等.聽神經瘤顯微手術保留面神經的經驗[J].中華顯微外科雜志,2007,26(15):245-246.

[3] 于春江,王忠誠,關樹深,等.聽神經瘤切除面神經保留技術探討[J].中華神經外科雜志,2009,17(15):176-177.

[4] 黃漢添,林少華,廖巍,等.聽神經瘤顯微外科手術的經驗[J].中華顯微外科雜志,2008,28(14):178-179.

[5] 王社軍,于春江,杜長生,等.神經瘤手術涉及的面神經段顯微解剖及臨床意義[J].中國微侵襲神經外科雜志,2006,10(13):318-319.

第5篇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是一所綜合性大型醫(yī)院。該院神經外科在顱內腫瘤、椎管內腫瘤、腦血管疾病和顱神經疾病的微創(chuàng)治療方面頗具特色,采用微創(chuàng)技術開展包括顱內復雜動脈瘤,復雜垂體瘤,高頸髓髓內腫瘤,腦干、三腦室、海綿竇和斜坡區(qū)腫瘤等各型高難度神經外科手術。心外科在冠心病的外科手術治療、心功能衰竭的外科治療、重癥心臟瓣膜疾病的手術治療、瓣膜成形術、新型生物瓣膜的臨床應用、房顫消融術上均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門診開診時間:(周一至周六)為8:00~12:00 ,13:30~17:00,大部分科室中午有連續(xù)門診。

地址:上海市楓林路180號

電話:021-64041990

名醫(yī)介紹

張小彪 主任醫(yī)師 從事神經外科工作20余年,擅長中樞神經系統(tǒng)腫瘤、顱內動脈瘤和腦血管畸形的手術治療,在腦脊髓腫瘤、腦血管病、面肌痙攣和三叉神經痛的微創(chuàng)治療上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王春生 主任醫(y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 主要研究方向為心臟移植和心肺聯合移植,擅長治療各種復雜先天性心臟病、冠心病、瓣膜病、心臟及心肺移植診治、微創(chuàng)手術等,在國內率先應用無支架心臟生物瓣獲得成功。

廣東省人民醫(yī)院

廣東省人民醫(yī)院是國內規(guī)模最大、綜合實力最強的醫(yī)院之一。該院心內科、心外科、心兒科在基礎研究和醫(yī)療技術居國際先進水平。腫瘤中心對肺癌、乳腺癌等單病種治療的效果居國內領先水平。在呼吸疾病介入治療、白血病防治、神經內科、神經外科、骨科、骨質疏松防治、精神醫(yī)學、心身醫(yī)學、康復醫(yī)學、燒傷科、眼科、消化內科、普通外科、影像醫(yī)學科和臨床藥理學研究等專業(yè)保持和發(fā)展了其優(yōu)勢。

門診開診時間:惠福門診部為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2:00和14:00~17:00,周六上午;平洲分院門診部為周一至周五8:00~19:30,周六、周日8:00~12:00和14:00~17:00。

地址:廣州市中山二路106號

電話:020-83827812

名醫(yī)介紹

第6篇

前庭神經鞘瘤病殘率高、病死率高,隨著神經外科的整體進展,前庭神經鞘瘤外科手術也取得了良好的進展。在這里,以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68例前庭神經鞘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取得良好的效果,具體報告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抽取我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前庭神經鞘瘤患者68例,男38例,女30例,年齡28~70歲,平均年齡(41.8±6.5)歲;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34例,男20例,女14例,年齡28~70歲,平均年齡(41.7±7.2)歲;觀察34例,男18例,女16例,年齡28~70歲,平均年齡(42.9±8.3)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方面差異不明顯,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例行全麻,取側俯臥位,固定好頭架,實施枕下乙狀竇后入路"L"形切口,切口消毒,將患者頭皮切開,肌肉分離,從顱骨入鉆孔,將硬腦膜剪開,在顯微鏡下,將腫瘤切除,若患者腫瘤侵入內聽道,需將內聽道后壁磨除,再用超聲吸引刀將其切除,確保腫瘤切除徹底,整個手術均在神經電生理監(jiān)測下里德,以最大程度保留患者神經。

1.3護理

1.3.1對照組 本組患者給予基礎護理,術前做好準備工作,術中配合手術醫(yī)師完成各項手術要點,并注意嚴密觀察患者病情,以便手術順利完成。

1.3.2實驗組

1.3.2.1術前準備 準備好術前的物品,包括神經電生理監(jiān)測儀、超聲吸引刀、顯微鏡、手術器械包、中心吸引器、神經外科自動牽開器等等。同時,要做好術前的訪視工作,引導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由于患者合并聽力障礙,在交流過程中,要保證交流的有效性,幫助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

1.3.2.2術中配合 要注意仔細核對患者年齡、性別、診斷以及手術部位標識、MRI和CT等診斷,若是女性患者,需要詢問患者月經情況,全面掌握患者的各項檢查結果、輸血申請情況、藥物過敏情況等。為患者建立靜脈通路,根據手術需要和患者,以建在健側大隱靜脈為宜,必要時可以建立多通路,從而快速為患者輸液輸血。安裝好負壓吸引裝置,協助麻醉師為患者進行麻醉誘導,保證麻醉藥品、氧氣等醫(yī)用品的穩(wěn)定供給和有效性。

1.3.2.3護理 為患者準備好墊,根據手術部位,擺放手術,將患者側臥于手術床上,保證健側上肢與頭面部之間的間隙,避免面部器官壓傷,同時,在間隙中布置防水布,避免消毒液以及口鼻分泌物弄濕床單和病房,患側上肢放軀干一側,下肢彎曲或者伸直,雙腿間放置一軟枕,以保證靜脈回流正常。另外,要保證患者隔肌呼吸動不受限,避免胸腹部受壓。

1.3.2.4輸液護理 做好液體管理,保證輸液速度和輸液量,有效控制顱內壓,不可過快過多,預防腦組織張力增高,要保證腦脊液的順利釋放,以充分顯露手術視野,在打開患者顱骨時,要要所出血量和尿量,使用利尿劑,及時補充術中丟失的液體,若輸液量大,需要加溫輸液。

1.3.2.5術后護理 術后嚴密觀察患者體征變化,并指導患者家屬做好護理工作,一旦發(fā)現異常,及時做好處理,防止和預防術后后遺癥和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1.3.2.6飲食護理 術后忌寒涼食物、忌油炸及辛辣刺激食物,禁煙禁酒,制定合理的飲食方案,保證病情的快速康復。

1.4療效標準 治愈:原發(fā)瘤已徹底切除,創(chuàng)面已基本修復;好轉:手術治療大部切除,在深部(如顱底)尚有腫瘤殘留;無效:腫瘤無縮小,癥狀無改善。

1.5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軟件進行t檢驗和方差分析等,計量資料使用(x±s)表示,以P

2 結果

68例前庭神經鞘瘤患者經手術治療,均已治愈。實驗組的護理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3 討論

第7篇

[關鍵詞] 持續(xù)腰大池引流;神經外科疾?。慌R床治療效果;應用

[中圖分類號] R651.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6)20-151-04

Effect of continuous lumbar drainage pool in treatment of neurosurgical diseases

ZHENG Zhaoliang

Department of Surgery, Chengyuan People's Hospital, Heyuan 517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continuous lumbar drainage of large pool in treatment of neurosurgical disease, to make a specific research and analysis, and to explore its clinical value. Methods A total of 80 patients with continuous lumbar drainage of large pool cured in neurosurgery of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0 to August 2014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same number of patients without continuous lumbar cistern drainage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 The clinical data of all the patient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This trial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92.5% (74/80), the control group was 86.25%(69/80),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Continuous lumbar drainage pool; Neurosurgery diseas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Application

在神經外科疾病的治療中,持續(xù)腰大池引流得到廣泛的應用[1],持續(xù)腰大池引流具有操作方便、減輕痛苦、傷口愈合快、治療效果佳、傷口小等優(yōu)點[2],現階段,對于持續(xù)腰大池引流治療神經外科疾病的研究相對較少[3],由此,本次選擇我院2010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神經外科行持續(xù)腰大池引流的患者共80例,γ懇晃換頰叩牧俅擦菩А⒂τ瞇Ч進行具體的分析和探究,現已取得不錯的成績,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0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神經外科行持續(xù)腰大池引流的患者共80例,其中男41例,女39例,年齡為41~58歲,平均(42.5±11.3)歲。并選擇同例數的未行持續(xù)腰大池引流的患者作為對照組,男38例,女42例,年齡為38~62歲,平均(37.7±16.5)歲。所選患者均來自神經外科,其中主要的疾病類型包括難治性腦脊液漏、腦室內出血、顱內感染、蛛網膜下腔出血等,所選患者對其檢查方案、治療方法等完全知情,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選患者入院后,按照不同的治療方案將其分為兩個組別,其中對照組根據每位患者的實際病情,給予對應的治療方式,而行持續(xù)腰大池引流的患者80例作為觀察組。其手術方法實施具體的步驟如下,患者在手術治療之前,均采用一次性硬膜外麻醉包對其行麻醉處理,囑患者取側臥位,選擇患者的脊椎位置L2~L4間節(jié)段間隙處,采用硬膜外套管針行穿刺,保證穿刺的有效性與準確性,穿刺結束后,選擇患者腰大池處六至九厘米的部位放置本次手術使用的軟質硅膠管,使其遠端方向與患者直立方向保持一致。在手術進行的過程中,若患者出現腦脊液流出的情況,應將一次性無菌引流袋裝置在硅膠管尾端,并根據無菌引流袋上的閥門,適當進行流速調節(jié),將無菌引流袋放置在合理的位置。通常情況下,會將無菌引流袋放在患者腋中線約10cm的位置,引流袋將留置5~8d,注意定期更換引流袋,并將引流量作出詳細的記錄。

1.3 觀察指標

對不同病因下持續(xù)腰大池引流時間、治愈情況等進行綜合比較,對兩組患者不同臨床治療方法的治療效果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

1.4 統(tǒng)計學處理方法

應用SPSS15.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2.1 不同病因下持m腰大池引流時間情況綜合比較

本次選擇我院2010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神經外科行持續(xù)腰大池引流的患者共80例,對不同病因下持續(xù)腰大池引流時間情況進行綜合比較,其中難治性腦脊液漏患者引流時間(12.6±3.24)d,腦室內出血患者引流時間(6.54±2.35)d,顱內感染患者引流時間(9.3±2.4)d,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引流時間(7.2±3.2)d。見表1。

2.2 不同病因下持續(xù)腰大池治愈情況綜合比較

本次研究中,對比不同病因下持續(xù)腰大池治愈情況,其中難治性腦脊液漏患者治愈百分比為100%(11/11),腦室內出血患者治愈百分比為88%(22/25),顱內感染患者治愈百分比為83.33%(10/12),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治愈百分比為93.75%(30/32)。見表2。

2.3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綜合比較

本次研究中,神經外科行持續(xù)腰大池引流的患者80例作為觀察組,神經外科未行持續(xù)腰大池引流的患者80例作為對照組,對比兩組患者臨床治療的綜合情況,其中觀察組顯效例數為38例,好轉例數為36例,無效例數為6例;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2.5%(74/80),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6.25%(69/80),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存在明顯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3 討論

目前,神經外科疾病患者的例數逐年增加[4],神經外科疾病是指由各種外傷(車禍、高空墜落、腦部腫瘤等)所致的腦部創(chuàng)傷性疾病[5],神經外科疾病具有發(fā)病急、病情重、病情發(fā)展快速的特點,因此,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就顯得尤為重要。根據國內外許多相關研究表明[6],相當一部分神經外科疾病患者在手術治療后,會出現術后疼痛及感染的情況,疼痛會刺激機體多種激素、細胞的釋放,進一步對顱腦造成損傷,致使發(fā)生多種手術后并發(fā)癥,例如繼發(fā)性顱腦損傷、顱內出血、顱內感染等[7]。對神經外科疾病患者采用持續(xù)腰大池引流術,在經過有效的腦脊液引流后,能夠減少腦脊液在體內的容量,也能降低顱內壓力,從而保證患者的生命健康[8]。在患者進行持續(xù)腰大池引流的過程中,通過頭顱CT檢查其腦基底池,可觀測到患者腦疝發(fā)生幾率比較小,持續(xù)腰大池引流對頑固性顱內高壓的治療,有著良好的效果[9]。在對患者進行持續(xù)腰大池引流時需要控制腦脊液流速,一旦流速過快,易于引起機體腦血管痙攣。通常情況下,患者留置引流管的時間為3~8d,患者拔除引流管后,應密切關注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例如意識狀態(tài)、血壓、呼吸、脈搏、瞳孔等,避免再次發(fā)生腦脊液漏的情況[10]。

與此同時,隨著我國經濟與醫(yī)療水平不斷地進步,神經外科手術治療的方式逐漸多樣,人們對治療方式也隨之重視,傳統(tǒng)手術易于留下疤痕,且切口較大、愈合時間長、傷口感染發(fā)生率高,而微創(chuàng)性手術則能徹底改善以上各種因素,不僅切口小,還能減輕患者的疼痛,對患者生理及心理都有著良好的健康傾向[11]。持續(xù)腰大池引流作為神經外科常見的手術治療方式之一,不僅具有穩(wěn)定、安全、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小、傷口愈合周期短、創(chuàng)傷小的優(yōu)點,還能促進患者在最短時間內恢復健康,因此,持續(xù)腰大池引流憑借著自身的優(yōu)勢在許多手術治療方案中被廣泛應用。

在神經外科疾病的治療中,采用持續(xù)腰大池引流能夠將機體蛛網膜下腔多余的腦脊液,經引流的方式排出體外,使患者顱內壓力處于正常水平,從而有效預防發(fā)生顱內高壓的情況[12]。神經外科疾病的常見類型包括難治性腦脊液漏、腦室內出血、顱內感染、蛛網膜下腔出血等,本次選擇80例神經外科行持續(xù)腰大池引流的患者,根據臨床資料對其不同的病因類型作出分析,發(fā)現腦室內出血患者引流時間最短,為(6.54±2.35)d,難治性腦脊液漏患者引流時間最長,為(12.6±3.24)d;難治性腦脊液漏患者治愈率最佳,百分比為100%,腦室內出血患者治愈率為88%,顱內感染患者治愈率為83.33%,而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治愈百分比為93.75%。選擇同例數神經外科未行持續(xù)腰大池引流的患者作為對照組,80例神經外科行持續(xù)腰大池引流的患者作為觀察組,分析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發(fā)現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2.5%(74/80),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6.25%(69/80)。根據以上資料數據顯示,持續(xù)腰大池引流在神經外科疾病治療中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尤其將其應用在顱底神經外科手術治療的過程中,能有效降低患者的顱內壓力,減小患者的腦容積與腦組織牽張力,最大限度暴露患者腦部病變的位置,有助于促進手術的順利實施。

在以往顱內感染患者的治療中,使用反復性腰穿引流腦脊液的方式,由于此種方法需要反復進行,不但操作方法比較復雜,且無法保證治療效果及手術的安全性,加重了患者的痛苦,術后并發(fā)癥比較常見,致使治療效果大打折扣[13]。常見的神經外科疾病主要有蛛網膜下腔出血、難治性腦脊液漏,一旦治療不當,則會引起多種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采用持續(xù)腰大池引流,則能夠有效降低發(fā)生顱內感染、腦積水、腦血管痙攣的情況,且操作方式更安全、可靠[14-15]。

綜上所述,本次對我院神經外科患者進行研究分析,其中采用持續(xù)腰大池引流手術治療的患者,不僅獲得了不錯的治療效果,且能夠在各種神經外科疾病中均能起到良好的治療作用,尤其是難治性腦脊液漏、顱內感染的治療。在神經外科疾病治療的過程中,持續(xù)腰大池引流手術治療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并且操作方便、創(chuàng)傷小、感染幾率小,能夠有效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幾率,進一步防止病情持續(xù)惡化,促進患者能夠早日恢復健康,對于患者而言,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可在臨床上廣泛推崇和應用。雖然持續(xù)腰大池引流在現階段的臨床治療中,仍然存在術后并發(fā)癥的情況,但是相信今后醫(yī)學水平、醫(yī)學器材的進步和提高,持續(xù)腰大池引流在神經外科疾病的治療中,還會得到廣泛的應用。

[參考文獻]

[1] 秦義民,趙林,王柏棟.持續(xù)腰大池引流在神經外科中的應用及臨床價值[J].中華醫(yī)學雜志,2013,9(4):132-133.

[2] 楊春林,南遠順.持續(xù)腰大池引流在神經外科中的應用與臨床價值分析[J].醫(yī)學信息(中旬刊),2012,24(6):2623-2624.

[3] 畬毫鄭南遠順.持續(xù)腰大池引流在神經外科中的應用與臨床價值分析[J].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2013,7(8):98-99.

[4] 洪亞軍.持續(xù)腰大池引流技術在神經外科中的臨床應用[D].實用醫(yī)學雜志,2012:4-5

[5] 李興華,劉叢.持續(xù)腰大池引流在神經外科治療中的應用[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3,7(14):1447-1448.

[6] 張積平,王金波.神經外科疾病行持續(xù)腰大池引流術65例圍術期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27):65-67.

[7] Ochiai H,Yamakawa Y.Continuous lumbar drainage for the preoperativ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J].Neurologia Medico-Chirurgica,2012,41(12):576-580.

[8] Wang Ke,Liu Zhiyu,Chen Xianzhen,et al.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outcomes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rniation during continuous lumbar drainage.[J].Turkish neurosurgery,2013,23(5):128-129.

[9] V Panagiotopoulos,D Konstantinou,A Kalogeropoulos,et al.The predictive value of external continuous lumbar drainage,with cerebrospinal fluid outflow controlled by medium pressure valve,in normal pressure hydrocephalus[J].Acta Neurochirurgica,2013,14(79):37-39.

[10] Norlela S,Azmi KN,Khalid BAK. Syndrome of inappropriate antidiuretic hormone caused by continuous lumbar spinal fluid drainage after transphenoidal surgery. [J]. Singapore Medical Journal,2006,47(1):227-229.

[11] Findler G,Sahar A,Beller AJ.Continuous lumbar drainage of cerebrospinal fluid in neurosurgical patients.[J]. Surgical Neurology,2012,8(6):78-80.

[12] Mirza S,Saeed SR,Ramsden RT. Extensive tension pneumocephalus complicating continuous lumbar CSF drainage for the management of CSF rhinorrhoea[J].ORL,2013,65(4):145-147.

[13] 湯維力,持續(xù)腰大池引流與多次腰椎穿刺術引流治療重型顱腦損傷合并蛛網膜下腔出血的臨床比較[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6,14(13):22-24

第8篇

[關鍵詞] 急性期顱內動脈瘤;蛛網膜下腔出血;顯微外科手術

[中圖分類號] R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3)06(c)-0105-02

顱內動脈瘤破裂是導致蛛網膜下腔出血的常見原因,據臨床研究統(tǒng)計,其占據比例為77.2%[1]。顱內動脈瘤破裂并不是指術中動脈瘤破裂大量出血,是腫瘤壁滲血,常見臨床表現為突發(fā)性劇烈頭痛、惡心、嘔吐、面色蒼白、意識蒼白等,病人在發(fā)病后短時間內陷入昏迷狀態(tài),假如不進行及時治療則會因為腦干受損而急速死亡[2]。目前對于其發(fā)病機制尚未有明確研究結果,綜合因素較多:情緒變動、血壓突然變化、日常生活行為習慣、妊娠、分娩、夫妻性生活等都有可能是發(fā)病機制,常規(guī)情況下,出血都沒有明顯誘發(fā)因子出現而突然出現。因此,對顱內動脈瘤進行深入研究迫在眉睫。為探討顯微外科手術對急性期顱內動脈瘤的治療效果,該院于2011年8月―2012年6月收治的88例急性期顱內動脈瘤患者(蛛網膜下腔出血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88例患者,男38例,女50例,最低年齡32歲,最高年齡68歲,平均年齡(41.3±2.4)歲。88例患者中,有40例患者以突發(fā)頭痛伴惡心為首發(fā)癥狀;8例患者以突發(fā)意識喪失為首發(fā)癥狀;15例患者以輕度意識障礙為首發(fā)癥狀;25例患者以出冷汗伴面色蒼白為首發(fā)癥狀。首次出血患者76例,第2次出血12例。所有患者經確診為蛛網膜下腔出血時間

1.2 影像學表現

88例患者均行常規(guī)CT檢查,檢查結果:88例患者均蛛網膜下腔出血,其中10例患者腦室內積血,5例腦積水,1例外側裂積血伴腦內血腫。前交通動脈瘤54個,后交通動脈瘤23個,大腦前動脈瘤2個,大腦中動脈瘤11個,脈絡膜前動脈瘤1個。動脈瘤直徑:直徑≤0.5 cm 71個,0.6 cm≤直徑≤1.5 cm 20個。

1.3 手術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72 h內穩(wěn)定血壓,癥狀突出者給予適量鎮(zhèn)靜治療,手術在氣管插管全麻下進行。患者取平臥位,充分暴露穿刺部位,取單側翼點入路,顯微鏡下解剖外側裂池導出腦脊液,給腦組織回縮空間。充分顯露載瘤動脈,細心解剖瘤頸,采用動脈瘤夾夾閉動脈血管[3]。手術需要,可以對載瘤動脈進行臨時阻斷處理。用罌粟堿的生理鹽水沖洗腦池,罌粟堿明膠海綿包裹載瘤動脈。

術中切開硬膜后控制血壓60~80 mmHg范圍內,腦血管痙攣時注入罌粟堿,并發(fā)血栓及時用尿激酶行腦血管溶栓術,手術完成后及時中和肝素,靜脈泵入尼膜同2~3 mL/h,術中需注意,載瘤動脈周邊血管、神經眾多,在確認載瘤動脈后仔細小心解剖,盡量避免手術器械致傷。

1.4 術后觀察

術后患者轉入監(jiān)護室進行全面觀察,觀察時間一般為1~2 d,情況不穩(wěn)定者根據病人情況而定。觀察內容:患者意識、瞳孔、生命體征、肢體活動狀況等,根據患者情況進行按時記錄,并制定患者病情變化表,觀察過程中患者出現異常及時通知主治醫(yī)師并協助處理[4]。

1.5 統(tǒng)計方法

該研究所得數據均應用SPSS15.0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對患者出院時病情資料進行綜合統(tǒng)計研究。88例患者出院時:效果良好60例,輕殘20例,重殘6例,死亡2例,治療總有效率90.1%(治療總有效率=良好率+輕殘率)。見表1。

表1 患者出院時治療情況[n(%)]

88例患者中術前存在肢體活動障礙患者9例,在術后出院時活動障礙均有所減輕;術前1例外側裂積血伴腦內血腫,術中血腫給予清除,1例高齡患者68歲,術后出現左心衰竭,經積極治療后癥狀消失。

3 討論

根據大量實證研究表明,對顱內動脈瘤行早期顯微外科手術治療(即在急性期內進行治療)可取的良好地治療效果,并有效防止腦血管痙攣[5]。雖然急性期治療蛛網膜下腔出血與腦水腫會增加手術難度,但不屬于手術的絕對禁忌癥,在術前通過引流充分導出腦脊液,術中過度通氣或使用甘露醇能降低顱壓,對于該類患者應該盡可能在急性期進行手術,能夠避免再破裂。急性期后進行手術(蛛網膜下腔出血時間>72 h)雖然可以減少手術本身的死亡率,但是在術中動脈瘤易破裂,并有很大可能導致腦血管痙攣、腦積水癥狀出現。采用顯微外科手術治療能夠減小創(chuàng)傷,提高治愈率。該次手術取翼點入路,顯微鏡下能得到一個短而直的視線,便于手術施展[6]。顯微鏡下解剖外側裂池導出腦脊液,給腦組織回縮空間,更好暴露手術視野,同時能夠在術中減少對腦組織的牽拉力度,避免動脈瘤破裂。

術中盡量避免動脈瘤破裂導致出血,出血會阻擋術野同時增加患者生命危險程度,因此,在術前麻醉誘導期盡可能保證血壓平穩(wěn),術中分離夾閉控制血壓是常見處理措施。顱內伴血腫的動脈瘤,應首先清除血腫,再清除動脈瘤,不能急于清除動脈瘤,避免清除過程中動脈瘤破裂,部分血腫比較大,可以先行清除部分[7-8]。

從結果可以看出:88例患者出院時:效果良好60例,輕殘20例,重殘6例,死亡2例,治療總有效率90.1%。我們知道急性期顱內動脈瘤致殘率、致死率較高,及時進行手術治療能夠降低致殘率與死亡率。對急性期顱內動脈瘤患者行顯微外科手術治療是一種安全性較高的手術方法,經過大量臨床實證值得在臨床應用中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丘學才,常魏,張麗娟,等.顯微外科手術和血管內介入栓塞術治療顱內動脈瘤的效果觀察[J].山東醫(yī)藥,2009,49(51):75-76.

[2] 劉榮耀,許瑞雪,吳忠魁,等.顱內動脈瘤的顯微外科手術技巧(附598例報告)[J].中華神經外科雜志,2011,27(10):1045-1048.

[3] 白杰,趙元立.未破裂顱內動脈瘤的治療[J].中華神經醫(yī)學雜志,2011, 10(3):316-318.

[4] 黃國棟,李維平,付友增,等.顯微手術治療顱內動脈瘤后腦血管痙攣和預后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神經醫(yī)學雜志,2011,10(7):705-708.

[5] 張施遠,游潮,劉進平,等.顱內動脈瘤438例顯微手術分析[J].中華外科雜志,2008,46(8):598-601.

[6] 蔣宇鋼,張明銘,向軍.顱內前循環(huán)動脈瘤的顯微外科手術治療[J].中華顯微外科雜志,2010,33(1):27-30,93.

[7] 孫雪波,劉建剛,張世明,等.微血管多普勒監(jiān)測下手術治療大腦后動脈動脈瘤[J].中華神經外科雜志,2011,27(3):264-266.

成人嚼牙特别黑黄怎么办| 九九热九九热九九热九| 日本顶级片一区二区三区| 麻豆午夜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乱码| 91在线国内在线观看| 国产农村熟妇av国语对白| 岛国毛片在线免费播放| 美女丝袜美腿魅惑男人| 精品亚洲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精品黑人三级精品| 欧美色欧美亚洲另类视频| 黄片视频免费在线观看播放| 亚洲熟妇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二区| 日韩中文字幕 在线播放| 日韩日韩毛片日韩毛片|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大片| 91中文在线视频播放| 香蕉视频欧美日韩国产| 在线不卡日本v二区| 日进去了啊内射视频| 在线观看91高清视频| 91午夜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一级香蕉视频东京热| 成人免费大片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黄色| 丝袜美腿亚洲欧美日韩| 少妇高潮在线观看免费| 美女露脸口爆吞精视频| 国精品91人妻一区二区| 欧美日本在线区一区二| 久久久久久精品妇女| 蜜桃av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国产美女作爱视频网站| 日韩人妻精品久久免费| 欧美亚洲少妇人妻系列| 国产国语激情对白在线| 午夜激情毛片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不卡日韩av| 亚洲成人精品青青香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