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3-10-20 09:59:58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yōu)槟x了8篇的慢性肺阻病的治療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fā),請盡情閱讀。
【關鍵詞】 綜合康復治療;慢阻肺;療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常見病、多發(fā)病, 是目前造成人類死亡的五大疾病之一, 它是一種不完全可逆的以氣流受限為特征的疾病。幾乎所有COPD患者的肺泡壁被破壞, 由于小氣道失去了肺泡對其的牽引支持作用, 造成細支氣管管道塌陷、氣流阻力增加, 使肺臟過度膨脹, 影響了肺臟正常的通氣/血流比值[1]。隨著綜合康復在醫(yī)學各個科室(神經、骨科)的開展應用, 綜合康復作為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一種新興治療手段也出現(xiàn)在了呼吸內科, 并且引起了學者的高度重視。臺山市人民醫(yī)院呼吸內科對9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隨機分成觀察組及對照組, 對觀察組實施綜合康復治療, 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治療效果, 現(xiàn)將資料整理后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本院就診的9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OPD)患者, 其中男性50例, 女性48例, 年齡為58 ~76歲, 平均年齡為65.3歲, 疾病分期:急性加重期44例, 穩(wěn)定期54例。隨機分成對照組及觀察組, 觀察組為49例, 其中男性24例, 女性25例, 急性期加重期患者22例, 穩(wěn)定期27例;對照組為49例, 男性26例, 女性23例, 急性期加重期患者22例, 穩(wěn)定期27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疾病分期、吸煙史、生活環(huán)境、社會背景等一般資料做統(tǒng)計學處理, 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1. 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抗炎、止咳、化痰、平喘及吸氧等常規(guī)處理, 但觀察組患者給予上述常規(guī)治療度過急性期后, 另外給予綜合康復治療—心理治療+康復治療。
康復治療的主要措施有:①宣傳康復教育:向患者宣教呼吸的康復治療對改善患者呼吸功能的基本知識, 并向患者介紹目前的疾病情況, 使患者對自身疾病有充分的認識及了解, 向患者宣教康復治療需要自我的管理控制力、自我督查力。②呼吸的訓練:采用高效的腹式—縮唇呼吸方式, 其可有效的改善呼吸功能, 從而可以緩解患者呼吸困難的癥狀, 一般常采用呼氣時間:吸氣時間=2:1的腹式—縮唇呼吸, 訓練時間為10~15 min/次, 不同的患者可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訓練期間可以休息2~3次/d;呼氣肌和吸氣肌的訓練, 選擇一個容積為800~1000 ml的氣囊, 先用力深吸氣后, 在用力將肺內的氣體全部吹到氣囊內, 這樣的動作重復3~5次, 且每日訓練3~4次, 呼吸體操的訓練可以提高呼吸肌的工作效率, 提高患者的換氣功能, 改善患者缺氧引起的呼吸困難等癥狀, 是綜合康復治療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③耐力訓練:對不同的體質病人選擇合適自己的運動類型, 如太極拳、散步、體操、爬樓梯、慢跑、騎自行車等方式, 運動強度應該達到每個患者預計最高心率的60~90%為宜, 這樣可增加機體潛在的儲備能力, 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④營養(yǎng)支持:給予患者合理的營養(yǎng)補充、合適的營養(yǎng)素比例, 一般按蛋白質:脂肪:糖類=1:1:3配比作為COPD患者的食譜結構, 這樣可以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引起的營養(yǎng)不良問題, 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從而可以避免繼發(fā)感染的發(fā)生。
心理治療:心理治療也是綜合康復治療的必要組成部分, 因為它起著不可被替代的作用。COPD患者長期受到疾病的折磨, 不愿意參加社會活動, 容易引起心理上的失望、焦慮、抑郁等問題, 所以給予患者正確的心理治療可以改善患者心理疾病, 使患者擁有良好的心態(tài), 增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且能使患者積極主動的配合臨床治療、護理, 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兩組患者共同治療4周。
1. 3 評價指標 ①肺功能的測定:應用德國的JAEGER大型組合式多功能分功能測量儀, 分別測量對照組及觀察組治療前后的肺活量(VC)、第1秒用力呼吸量占預計值的百分比(FEV1/預計值×100%)、最大呼氣中斷流量(MMEF)、最大呼氣流速峰值(PEF)。②6 min步行測定:在醫(yī)護人員的配合下, 讓患者在不引起胸悶、氣短癥狀的情況下行走, 測量6 min后行走的最長距離, 休息10 min后再重復1次, 取兩次距離的平均值作為記錄結果。
1. 4 統(tǒng)計學處理 依據(jù)統(tǒng)計學SPSS17.0軟件來分析數(shù)據(jù), 數(shù)據(jù)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的形式表示, 采用t檢驗分析, (P
2 結果
治療前的對照組與觀察組肺功能指標(VC、FEV1%、MMEF、PEF)、6 min步行距離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對照組治療前較治療后肺功能、6分鐘步行距離均稍有提高, 做統(tǒng)計學分析后,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較治療前的肺功能、6分鐘步行距離均明顯提高, 做統(tǒng)計學處理后,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即觀察組經常規(guī)對癥治療+綜合康復治療后取得顯著的臨床療效。
3 討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在我國是嚴重威脅人民身體健康的慢性呼吸道疾病, 由于其患病人數(shù)多、死亡率高, 給社會造成的經濟負擔重, 所以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療已成為我國重要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COPD患者呈桶狀胸, 膈肌位置下降, 活動范圍受限, 所以該病患者的呼吸常常需輔助呼吸肌參與呼吸, 這樣雖然解決了患者的呼吸困難, 但增加了機體的耗氧量, 它由正常的2%提高到50%, 大大加重了心臟、肺臟的工作負荷。該類患者隨著時間的延長, 會逐漸的出現(xiàn)膈肌疲勞, 出現(xiàn)由于長期低氧造成的肺動脈痙攣和收縮, 即產生了肺動脈高壓[3]。COPD患者通過做呼吸操可延長呼氣時間, 增大呼氣阻力, 從而防止小氣道過早的陷閉, 消除內源性呼氣末正壓, 從而增加肺活量及肺泡通氣量, 改善吸入其它分布不均和和低氧。有效的運動訓練、局部肌肉訓練、呼吸訓練可以改善患者的運動能力, 改善呼吸肌的功能、促進呼吸肌的協(xié)調性, 縮唇腹式呼吸和阻力呼吸的訓練可以增加肺臟的潮氣量, 減少功能殘氣量, 減少機體做功, 避免呼吸肌疲勞, 并提高咳嗽能力, 增加排痰作用。而綜合康復治療就是針對患者的具體情況、疾病的產生機制, 制定出來的綜合性多學科的治療方法, 可以從疾病的病理生理、病理心理上給予穩(wěn)定或逆轉肺部疾病, 使患者能最大程度的發(fā)揮呼吸功能, 恢復患者的生理、社會功能。本資料中, 通過對觀察組實施綜合康復治療后, 觀察組治療后較治療前的肺功能、6 min步行距離均明顯提高[4], 做統(tǒng)計學處理后, 得出兩指標的(P
參考文獻
[1] 馬桂榮.綜合康復治療對慢阻肺的療效觀察.中國社區(qū)醫(yī)師, 2013,15(2):309~311.
[2] 于碧磐,盧冬梅,雪梅等.肺康復治療對慢阻肺緩解期患者的臨床療效.中國康復, 2010,25(3):214~215.
關鍵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索茶堿;治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為常見的臨床慢性疾病,發(fā)病原因尚未明確,一般認為發(fā)病與阻塞性肺氣腫、慢支發(fā)生因素有關。該病病情具有進行性、不可逆轉性等特點,危害較大,需高度重視,做好有效治療,控制疾病發(fā)展,減輕疾病危害[1]?,F(xiàn)搜集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接收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50例患者,對其臨床治療的方法及效果進行總結性分析,并將分析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搜集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接收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50例患者,其中113例男患者,37例女患者,按照就診日期單雙號分為對照組、實驗組。對照組共73例,男患者和女患者分別是55例、18例,年齡61~84歲,平均年齡是(65.35±1.32)歲。實驗組共77例,男患者和女患者分別是58例、19例,年齡62~83歲,平均年齡(65.66±1.23)歲。對照組、實驗組的一般臨床資料相比,差異較小,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實驗組應用多索茶堿,對對照組應用氨茶堿。多索茶堿1次/d,每次取300mg溶于5%葡萄糖100ml中,充分混合后給予患者靜脈滴注,共10d。氨茶堿1次/d,每次取250mg溶于5%葡萄糖中,充分混合后給予患者靜脈滴注,共10d。
治療前和治療后,分別測定對照組、實驗組PaO2、FEV1/FVC、PaCO2,并比較。對比對照組、實驗組的治療效果。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對本文所得實驗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檢驗,所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所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
2 結果
2.1 觀察指標 治療前,對照組PaO2是(7.3±3.2)kPa,F(xiàn)EV1/FVC是(54.2±8.1),PaCO2是(6.7±3.3)kPa;實驗組PaO2是(7.4±3.1)kPa,F(xiàn)EV1/FVC是(55.1±7.5),PaCO2是(6.6±3.5)kPa,兩組相比差異較小,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對照組PaO2是(8.1±2.5)kPa,F(xiàn)EV1/FVC是(62.6±7.5),PaCO2是(5.9±2.1)kPa;實驗組PaO2是(9.9±3.4)kPa,F(xiàn)EV1/FVC是(75.9±8.6),PaCO2是(4.8±3.1)kPa,實驗組指標改善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較大,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2.2 治療效果 對照組治療有效率是80.82%(59/73),14例無效,26例好轉,33例有效。實驗組治療有效率是96.10%(74/77),3例無效,20例好轉,54例有效。實驗組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較大,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3 討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危險因素可分為內因、外因,內因包括肺生長不良、肺發(fā)育不良及遺傳因素等,外因包括空氣污染、吸煙、吸入化學物質及粉塵等。該病患者主要表現(xiàn)為慢性咳嗽,且久治不愈,咳漿液性泡沫狀或白色粘液狀痰,伴有呼吸困難、氣短、胸悶和喘息等,晚期患者可伴有食欲減退和體重下降。藥物治療是該病的主要治療方法,通過應用藥物消除或緩解癥狀,提高患者活動耐力,改善生活質量,降低病情嚴重程度及減少發(fā)作次數(shù)。常用的治療藥物包括吸入糖皮質激素、支氣管擴張劑、抗氧化劑和鎮(zhèn)咳祛痰藥[2]。茶堿類屬于支氣管擴張劑,療效較好,可提高肺部嗜酸細胞、肥大細胞環(huán)磷酸腺苷的含量,抑制組胺釋放,減少中性粒細胞溶酶體酶與凝血因子、白三烯的合成含量,從而降低患者氣道反應,緩解或消除炎癥,應用比較廣泛。茶堿類可分為氨茶堿、多索茶堿等。多索茶堿藥物基礎為氨茶堿,屬于甲基黃嘌呤衍生物,能夠抑制平滑肌PDEs,促使平滑肌松弛,擴張支氣管,抑制炎癥介質及細胞因子,從而改善通氣障礙,減輕炎癥,恢復肺功能。在本文研究中,對實驗組應用多索茶堿,對對照組應用氨茶堿。實驗組PaO2、FEV1/FVC、PaCO2指標改善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表明多索茶堿對改善患者肺功能具有較大作用。實驗組治療有效率是96.10%,對照組治療有效率是80.82%,實驗組明顯較高,表明多索茶堿對該病治療效果較好。
綜上認為,多索茶堿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效果確切,應予以重視。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 R47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5-0515(2012)-02-113-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種具有氣流受阻特征的肺部疾病,是呼吸系統(tǒng)疾病中的常見病和多發(fā)病。傳統(tǒng)的COPD包括了慢性支氣管炎、阻塞性肺氣腫和部分氣道阻塞不可逆的支氣管哮喘患者。該病因肺功能呈進行性減退,故常嚴重影響患者的勞動能力和生活質量。因此,加強對COPD的社區(qū)護理干預,做好保健宣傳教育,對于降低其發(fā)病率和提高生活質量顯得尤為重要。筆者采用丹參注射液輔助治療及進行社區(qū)護理干預COPD患者34例,療效較好,現(xiàn)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社區(qū)內符合COPD診斷標準的患者34例,男21例,女13例,年齡40-81歲(平均64.5歲);病史3-29年。其中單純性慢支18例,合并肺心病7例,合并肺氣腫9例。
2 輔助治療 根據(jù)病情在綜合治療的基礎上,同時給予丹參注射液250毫升每日一次靜點,療程7-10天。COPD的好發(fā)人群為老年患者,該人群也是心腦血管疾病高發(fā)人群,患者往往伴有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等疾病。丹參注射液除具有擴張冠狀動脈的作用外,還有擴張肺動脈等大動脈及微小動脈的作用。丹參注射液的有效成分丹參酮有一定的抗炎作用[1]。
3 社區(qū)護理干預
3.1 一般護理 COPD患者病程時間長,患者易出現(xiàn)情緒低落、心情壓抑、焦慮、煩躁等,在綜合護理前與患者進行有效的溝通,耐心解釋,使患者了解護理干預的目的、方法,使之更好地配合。首先,室內溫濕度要適宜,溫度18-20℃,濕度50-70%[2]。其次,飲食要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食物。再有,病情較輕者可適當活動,較重者應臥床休息。
3.2 健康宣教 介紹COPD相關知識,預防誘發(fā)因素,勸導患者戒煙,調整生活方式,包括衣食住行各個方面。做好個人勞動保護,預防職業(yè)粉塵和化學物質的接觸。秋冬季節(jié)注意保暖,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必要時注射疫苗。
3.3 康復指導 指導患者呼吸功能康復鍛練和全身運動鍛練;利于換氣的姿勢及借助輔助物品,如借助桌角、支撐物、墊子等生活物品對患者進行指導以維持正確,從而緩解疲勞和不適。指導患者深呼吸和咳嗽,掌握叩擊法、胸壁震蕩法和引流法,以促使分必物引流。
3.4 心理護理 COPD患者因長期患病,影響工作和日常生活,常造成經濟及心理負擔,而出現(xiàn)悲觀失望等不良心理,針對每位患者的具體情況及心理特征及時給予精神安慰,介紹治療成功的病例,鼓勵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強調康復鍛練的重要性,以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面對生活。
3.5 定期家訪 護士定期上門了解患者身體狀況、營養(yǎng)狀況、藥物效果及生活質量。指導患者自我檢測病情變化。囑患者定期進行體檢及實驗室檢查,2次/年。根據(jù)具體情況調整護理干預內容。
4 效果 顯效(三年內無發(fā)作)32.4%(11/34),有效(發(fā)作次數(shù)明顯減少、癥狀減輕)52.9%(18/34),無效(發(fā)作次數(shù)及一般狀況與原來無明顯改善)14.7%(5/34)。
5 結論 對社區(qū)內34例COPD患者進行除系統(tǒng)正規(guī)治療外,輔助丹參注射液靜點及加強社區(qū)護理干預,急診發(fā)作次數(shù)明顯減少,住院幾率下降,呼吸系統(tǒng)癥狀得到改善,生活質量明顯提高,收到滿意效果。
參考文獻
【關鍵詞】 慢性阻塞性肺疾?。?常規(guī)治療; 異丙托溴銨; 療效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非感染性疾病,表現(xiàn)為進行性呼吸道阻力增大,導致慢性呼吸最終衰竭。COPD是呼吸內科臨床上常見疾病和多發(fā)病癥,且病程較長[1]。COPD[2]。COPD會逐漸使患者的呼吸功能削弱,導致患者呼吸困難,且逐漸加重。早期癥狀不明顯,很容易被忽略,而再次出現(xiàn)癥狀明確診斷時,患者的肺功能已經有中、重度損害,呈下降趨勢[3]。COPD如治療不規(guī)范或病情反復發(fā)作,會演變出現(xiàn)嚴重的心、肺功能障礙,甚至多個器官的功能衰竭,后果不堪設想。本文筆者對本院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治療措施進行了分析,對比相關臨床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中的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OPD)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40例和觀察組50例。觀察組男26例,女24例,年齡26~76歲,平均(54.3±7.5)歲,平均病程為(13.0±5.8)年;對照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27~79歲,平均(56.0±7.6)歲,平均病程(12.0±6.8)年。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長短、治療前肺功能各項參數(shù)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對比治療前,所使用的長效支氣管擴張劑要停用(提前2 d),短效支氣管擴張劑也要停用(提前2 h)。
1.2.1 對照組 行常規(guī)治療,首先安排所有患者進行吸氧治療,同時配給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 Tablets)進行抗感染治療,口服0.2 g/次,2次/d,或者0.1 g/次,3次/d,7~14 d
為一個療程;口服溴己新(Bromhexine)進行鎮(zhèn)咳祛痰,成人口服:8~16 mg/次,3次/d,或者肌注4~8 mg/次,2次/d;應用氨茶堿(Aminophylline)進行解痙平喘治療,口服用量,0.1~0.2 g/次,0.3~0.6 g/d,每日最高服用量不超1 g,每次不超0.5 g;氨茶堿若肌內注射用量為0.25~0.5 g/次,應加用2%鹽酸普魯卡因;氨茶堿也可靜脈注射,0.25~0.5 g/次,0.5~
1 g/d,用5%葡萄糖注射液20~40 ml稀釋,注射時速度要緩慢,要在10 min以上;若靜脈滴注,一次0.25~0.5 g,0.5~
1 g/次,以5%~10%葡萄糖液稀釋后緩慢滴注。
1.2.2 觀察組 首先同對照組給予吸氧、鎮(zhèn)咳祛痰、抗感染、氨茶堿解痙平喘等常規(guī)治療。在此治療基礎上加用異丙托溴銨(Ipratropine)(商品名愛全樂)溶液壓縮霧化吸入治療,將1000 μg異丙托溴銨加4 ml生理鹽水注入壓縮霧化吸入機藥皿中進行霧化,給予患者吸入15~20 min,2次/d,并且霧化同時患者均給氧吸入,4 L/min,連續(xù)用藥5 d。
1.3 監(jiān)測指標 兩組治療過程中,每天對患者咳嗽、氣喘、呼吸、血氧飽和度、血壓、心率等情況分別進行監(jiān)測,并做好記錄。
1.4 療效評定標準 顯效:咳嗽、氣喘、肺部哮鳴音、發(fā)紺等癥狀消失;有效:咳嗽和氣喘癥狀減輕,肺部哮鳴音不同程度減少;無效:治療前后咳嗽、氣喘等體征沒有好轉變化。顯效+有效為總有效[4]。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1.0統(tǒng)計學軟件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兩組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 字2檢驗,P
2 結果
對照組無效率達27.5%,總有效率為72.5%;而觀察組總有效率達94.0%,觀察組臨床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3 討論
COPD是一種慢性呼吸系統(tǒng)非傳染性疾病,其發(fā)病率較高,肺功能檢查出現(xiàn)氣流受限并且不能完全可逆,每年可引起超過270萬人的死亡[5]。COPD主要是因患者的呼吸道副交感神經呈現(xiàn)功能亢進狀態(tài),促使呼吸道支氣管平滑肌產生收縮,導致呼吸道阻力不斷升高,肺呼吸功能受損[6]。臨床表現(xiàn)為慢性咳嗽、咳痰、氣短或呼吸困難以及喘息和胸悶等癥狀,是一種多發(fā)病,病死率較高,嚴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7]。COPD在使肺功能惡化的同時,由于自身免疫功能的降低以及外界各種有害因素的影響,最后的結果往往是產生各種心肺并發(fā)癥,致患者死亡[8]。因此,對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應及時就醫(yī)診治,接受規(guī)范化的治療,改善其肺功能,提高其生活質量。
COPD的治療措施,首先要進行早期干預,教育和勸導患者及時戒煙,脫離污染環(huán)境。臨床上多采用常規(guī)吸氧、抗感染、止咳吸痰、鎮(zhèn)靜平喘、補充水電解質等綜合治療,對肺功能改善起到不同程度的療效[9]。吸氧能夠平衡患者的低氧血癥,一般吸入氧濃度為28%~30%,應避免吸入氧濃度過高引起二氧化碳潴留。左氧氟沙星能夠抑制細菌DNA旋轉酶的活性,阻止細菌DNA的合成和復制而導致細菌死亡達到抗感染目的[10]。溴己新(Bromhexine)可直接作用于支氣管腺體,促使黏液分泌細胞的溶酶體釋出,使痰中的粘多糖纖維分化裂解;還可抑制黏液腺和杯狀細胞中酸性糖蛋白的合成,使之分泌粘滯性較低的小分子糖蛋白,從而使痰液的黏稠度降低,易于咳出[11]。此外,還可刺激胃黏膜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腺體分泌增加,使痰液稀釋,從而起到止咳祛痰的作用。氨茶堿對呼吸道平滑肌有直接松弛作用,茶堿是嘌呤受體阻滯劑,能對抗腺嘌呤等對呼吸道的收縮作用[12]。茶堿能增強膈肌收縮力,尤其在膈肌收縮無力時作用更顯著,因此,有益于改善呼吸功能,起到解痙平喘的作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常規(guī)治療措施,雖然對改善患者肺功能有一定療效,但療效不顯著,無效者仍很多。本研究中,觀察組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加用異丙托溴銨(Ipratropine)空氣壓縮霧化吸入輔助治療,有效率達94.0%,取得顯著的臨床療效。異丙托溴銨(Ipratropine)是一種對支氣管平滑肌有較高選擇性的強效抗膽堿藥物,它不作用于全身,只限作用于患者肺部而擴張支氣管,能較強地松弛支氣管平滑肌,起到解痙平喘的作用。而異丙托溴銨空氣壓縮霧化吸入法具有吸入時間短、霧化顆粒小、起效快、簡便易行等優(yōu)點,使絕大多數(shù)患者樂于接受堅持治療,提高了COPD患者治療的依從性,為長效治療提供保證[13]。而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治療,有效率僅為72.5%,并且有27.5%的患者治療后表現(xiàn)為無效,其臨床治療效果明顯低于觀察組,應該引起醫(yī)者廣泛關注,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規(guī)范化、有效化治療不斷探討和更深入實踐。
綜上所述,對COPD的治療,要根據(jù)患者的具體病情和體質,采取基礎常規(guī)治療的同時,加用一種或一種以的藥物聯(lián)合治療,有利于排除痰液,降低患者呼吸道阻力,從而改善肺通氣。本文筆者針對COPD治療,觀察組采納常規(guī)治療加異丙托溴銨霧化吸合治療取得了顯著的臨床療效,簡便易行,聯(lián)合治療值得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中華醫(yī)學會呼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診治規(guī)范(草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1997,20(4):199.
[2]尤黎明,吳瑛.內科護理學[M].第4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0:11-16.
[3]李弘,張智勇,花天放.不同方法霧化吸入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手術后血氣分析的影響[J].上海護理,2003,3(4):8.
[4]劉莉,羅晨,周輝.沙美特羅替卡松聯(lián)合異丙托溴銨治療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yī)藥,2012,7(7):827-829.
[5]蔣穎,葛新華.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霧化吸入的選擇及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4,20(6):14.
[6]李金平,吳曉燕.兩種排痰法用于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的效果比較[J].當代護士,2005,(12):34-35.
[7]姚婉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07年修訂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7,30(1):8-17.
[8] Fabbri L M,Hurd S S.GOLD seientifie committee global strategy for the diagnosis,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of COPD[J].2008 Update Eur Respir J,2003,22(1):1-2.
[9]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COPD診治指南(2007年修訂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7,30(1):7-16.
[10]黃建軍,童志杰,溫惠紅,等.兒童右肺中葉綜合征的肺功能變化及其意義[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09,8(11):669-671.
[11]何樺,鄭勁平.吸入型糖皮質激素和吸入型長效β2受體激動劑在COPD中的聯(lián)合應用[J].國外醫(yī)學:呼吸系統(tǒng)分冊,2005,25(3):194-196.
[12]孔靈菲.霧化吸入治療在呼吸系統(tǒng)疾病中的應用[J].中國鄉(xiāng)村醫(yī)生雜志,2003,10(1):19.
關鍵詞:藥物治療;慢性;肺阻塞性疾病;飲食指導;綜合治療
慢性阻塞性肺疾?。–OPD)是一種慢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由于其緩慢進行性發(fā)展,嚴重影響患者的勞動能力和生活質量。COPD患者在急性發(fā)作期過后,臨床癥狀雖有所緩解,但其肺功能仍在繼續(xù)惡化,并且由于自身防御和免疫功能的降低以及外界各種有害因素的影響,經常反復發(fā)作,而逐漸產生各種心肺并發(fā)癥,因此,對此病的治療至關重要,對在我院進行治療的患者治療方法和效果進行總結,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1年4月~2012年5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3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的診斷標準,排除存在溝通障礙和嚴重心肺功能衰竭的患者。其中男27例,女9例,年齡59~82歲,平均為67.3歲,基礎疾病為慢性支氣管炎18例、肺氣腫6例、糖尿病6例,同時患者中有28例有吸煙史?;颊呔憩F(xiàn)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難,多痰和氣道阻塞等。將36例患者平均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18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史等一般資料等方面無明顯差異。
1.2常規(guī)治療 根據(jù)患者病情與藥敏結果來相應選擇敏感性強的抗生素且保持足夠用量和療程,對患者的不同病情程度給與相關的藥物治療:合理選擇與使用抗生素,對于輕度和中度患者可選擇服用第一代或者第二代頭孢呋辛藥物,重度患者可則服用頭孢曲松等第三代頭孢藥物,在治療期間同時注意降低真菌感染,合理使用沙丁胺醇等支氣管擴張劑,這樣可以抑制氣道粘膜下炎癥,舒張支氣管平滑肌,消除管腔內分泌物等,抑制內源性介質所引發(fā)的氣道水腫等。
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同時進行霧化吸入,對患者進行咳痰指導,使呼吸道保持暢通,對于痰液粘稠不易咳出的,給與霧化吸入治療,藥物為硫酸特布他林0.25mg,氨溴索30mg,2次/d進行霧化吸入,以便稀釋痰液有助于排痰,咳痰無力者可采用吸痰處理,必要時可進行氣管插管,以保持呼吸道暢通。
1.4常規(guī)治療聯(lián)合飲食指導 實驗組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實施飲食指導,治療一段時間后,比較兩組患者臨床效果。
慢性肺阻塞患者病情到達穩(wěn)定期后,應加強飲食指導,使癥狀得到有效改善,控制發(fā)作頻率,增強體質。
春季是養(yǎng)肺的季節(jié),若患者肝火較旺盛會反侮于在肺部,從而加重患者病情,因此要避免肝火較旺盛以及肺部受到火氣的影響,飲食上,要多食些甜品少食酸性食物,不要吃“發(fā)”物,如食用菌、海腥類,禽畜類的雞等食物,多吃養(yǎng)肺護肝的食物,如銀耳、甘平等。夏季天氣燥熱,人體中火氣強勢,應少食辛辣食品,多食苦味食品、清涼食物,應季蔬菜如黃瓜、冬瓜、西瓜、綠豆等能養(yǎng)肺生津;同時,夏季食欲減退,脾胃功能相對減弱,應選擇清淡、清暑解毒類食品,有助于開胃增食。秋季氣候干燥,飲食應堅持“潤肺防燥”為原則,可多食用一些有滋陰潤燥,養(yǎng)肺生津的果蔬,如白木耳、梨、香蕉、大棗、百合、白蘿卜等,而木耳、百合、梨等更要指導多吃,同時也可以用藥膳進行滋補,百合、枸杞子、北沙參、麥門冬等進行滋陰潤燥。在冬季,主要是滋補身體,可用桂圓、核桃、阿膠等溫補之品讓患者血氣旺盛,同時飲食可以肉類食物為主。
2 結果
2.1療效評定標準 控制:患者咳嗽、積痰等基本癥狀得到顯著改善,急性發(fā)作緩解或消失,病情得到控制;有效:主要癥狀得到了改善,發(fā)作次數(shù)減少;無效:咳嗽、喘息等癥狀無改善,病情無好轉甚至加重。
2.2臨床療效 患者出院后,對其進行隨訪,實驗組的18例患者中,臨床控制9例,有效8例,1例無效,總有效率94.4%,對照組的18例患者中,6例控制,9例有效,3例無效,總有效率83.3%,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
3 討論
慢性肺阻塞性疾病的臨床癥狀為反復咳嗽、喘息、咳痰以及呼吸困難等,患者多為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該病主要是氣流受到阻礙,從而使呼吸道受阻的疾病,給患者生活產生極大干擾、嚴重時會導致患者死亡,單純的藥物治療往往難以達到理想效果,因此,在常規(guī)藥物治療的基礎上進行飲食指導,讓患者堅持合理的飲食習慣,長期積累下來,不僅能增強其免疫功能,同時對疾病治療起到輔助作用。
由于該病有病程長、容易復發(fā)等特點,在老年患者中易產生焦慮、悲觀等不良心理問題,因此治療過程中需要加強疾病知識的宣講,多溝通交流,對疾病相關治療和注意事項進行講授,同時講授成功案例,幫助患者建立克服疾病的信心,消除不良情緒,積極配合治療[1-3]。
兩組實驗結果發(fā)現(xiàn),進行飲食指導的18例患者中,臨床控制9例,有效8例,1例無效,總有效率94.4%,對照組的18例患者中,6例控制,9例有效,3例無效,總有效率83.3%,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說明飲食調養(yǎng)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控制病情,對改善患者心肺功能、有效降低復發(fā)率和改善生活質量方面有好的臨床價值。
參考文獻:
[1]呂敏芳,顧惠娟,徐志豪.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飲食指導的效果觀察[J].護理學雜志,2011,16(08):454-456.
[2]張震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糖尿病的臨床診療[J].當代醫(yī)學,2014,(01):119-120.
關鍵詞: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 穩(wěn)定期 中藥湯劑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2-0341-02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種氣流受限制性肺部疾病,這種氣流受限多由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引起的,是不完全可逆的,有漸進性發(fā)展的特點。一些調查結果表明,呼吸系統(tǒng)的疾病已成為一種老年人常見的疾病,反復的咳嗽,咳痰,氣促,胸悶,重者呼吸困難,嚴重影響老年患者的身體和精神健康[1]。針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特點,本文在中藥湯制劑治療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基礎上,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穩(wěn)定期的臨床護理討論和分析,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調查對象為2010年8月1日至2012年7月31日我院接受中藥湯制劑治療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的297例患者,男216人,女81人,平均年齡73.3歲,其中年齡最大的92歲,最小的41歲。選取處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穩(wěn)定期中的200例患者進行對照比較,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常規(guī)組,每組各100例,2組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老年患者在年齡、性別、療程方面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1.2 方法。觀察組和常規(guī)組都使用中藥湯劑治療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在老年患者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病情達到穩(wěn)定期的基礎上,常規(guī)組100例患者采用日常生活基礎護理方式,保證營養(yǎng)、睡眠的同時保持心情舒暢;觀察組100例患者采用綜合護理方式,給予基礎護理保證營養(yǎng)、睡眠的同時,給予心理疏導,消除不良情緒,拉近醫(yī)患之間的距離增強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進行健康宣教,引導患者合理調節(jié)飲食,進行適當?shù)倪\動,增強肺活量改善肺功能;密切的觀察病情變化,留意咳嗽、咯痰情況,痰液量、性狀、色的變化[2]。對照比較2組的顯效、有效、無效例數(shù)、療效總有效率,療程均為一年,得出結論。
1.3 療效評價標準。療效評價標準[3]:①顯效:治療后痰量減少,咳嗽現(xiàn)象減輕,肺部濕啰音減少或消失,血常規(guī)、血氣分析正常,肺功能恢復正常;②有效:治療后痰量明顯減少,咳嗽明顯好轉,肺部濕啰音明顯減少或消失,血常規(guī)、血氣分析正常,肺功能基本恢復正常;③無效:不符合上述標準:臨床癥狀及體征未發(fā)生變化。
2 統(tǒng)計方法
所有患者的病例分析使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數(shù)資料進行卡方檢驗。P
3 結果
觀察組采用綜合護理方式對治療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穩(wěn)定期的患者進行護理,顯效68例,有效29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7%高于常規(guī)組,2組進行比較差異較大,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4 討論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種慢性的呼吸系統(tǒng)常見疾病,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減少患者痛苦、減輕家人的負擔變得越來越重要,中藥湯劑對治療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取得了很好的治療效果,病情可有效的得到控制[4],然而病情穩(wěn)定期的臨床護理尤為重要,通過臨床證實中藥湯劑在治療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穩(wěn)定期對觀察組針對慢阻肺發(fā)病的特點采取臨床綜合護理措施,能夠有效的減少慢性阻塞性肺病反復發(fā)作的次數(shù),減少并發(fā)癥的產生,從而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臨床癥狀,緩解肺功能下滑的趨勢,減輕家人負擔提高家庭生活水平。另外,通過對患者的密切觀察和交流,提前或適時的采取有效綜合的護理措施措施,避免了護理工作僅按醫(yī)囑處置的被動性,使患者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對促進疾病的恢復起到積極的作用,可減少死亡率的發(fā)生。此外,綜合的護理還會對患者進行相應的心理呵護,并建立和諧的護患關系,進而減輕患者接受治療時的痛苦、焦慮心情,使患者保持輕松、平和、穩(wěn)定的心態(tài),這樣有利于增強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提高治療的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5]。本研究觀察組100例患者,經過嚴密觀察,精心護理,病情得以緩解,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早日康復有很大幫助,臨床綜合護理值得廣泛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仕麗,王檀.中藥熏洗治療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wěn)定期的臨床觀察[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8,28(24):2493-2494
[2]李艷.中醫(yī)中藥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臨床探討[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09,3(5):182-183
[3]高劍鳴.六君子湯加減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穩(wěn)定期肺脾兩虛證的臨床療效觀察[J].健康必讀(下旬刊),2012,(6):329-329
[關鍵詞] 甲強龍;慢性阻塞性肺疾??;急性期
[中圖分類號] R56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6)12(b)-0118-03
Application Methylprednisolone Short-term Curative Effect Observation of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XU Zhi-ping1,XU Dong2
1.General Medicine,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Kunshan, Kunshan, Jiangsu Province, 215000 China;2.Respiratory Medicine,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Yixing, Yixing, Jiangsu Province, 2142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hort-term application of methylprednisolon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treatment effect. Methods Convenient choose July 2013 to December 2015, our hospital of 4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t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20 cases in each group, control group routine therapy, observation group on this basis, the short-term use of methylprednisolone therapy. Comparing the treatment results. Results Control group patients treatment effective rate was 65.00%,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0.00%. Data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 P < 0.05. Observation group breathing ease and cough disappeared time and lung wet then disappear time respectively(4.52 ±1.32) d,(5.26 ±1.47)d, (5.53 ± 1.29)d, the control group (5.84 ±1.78)d,(7.36 ± 1.52)d,(7.55± 1.47)d, P < 0.05. Observation group ICU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and noninvasive ventilator assisted ventilation time, respectively (4.29 ± 2.63)d, (79.62±32.14)h, control group is (7.89 ±3.66)d,(100.36 ± 34.87)h,(P < 0.05).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 acute stage, using the methylprednisolone therapy, can quickly relie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shortening the time of symptoms, strong security, deserves further used in clinical treatment.
[Key words] Methylprednisolon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The acute phase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OPD)為臨床常見病,多發(fā)病[1]。該疾病的病死率位居相關疾病前列,該疾病的發(fā)生和肺部對煙霧等有害氣體或者微塵異常反應存在關聯(lián)性,對于COPD,臨床上推崇使用糖皮質激素加以治療[2]。其對于緩解氣流阻塞性氣道炎癥有著相對滿意的治療效果,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緩疾病夯速度。甲強龍為新型合成類糖皮質激素的一種,其有著臨床效果好,見效快等特征。為了全面探究短期應用甲強龍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療效,結合實際情況,該文方便選擇2013年7月―2015年12月該院收治的40例該疾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并對部分患者使用甲強龍加以治療,得出滿意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方便選擇該院收治的40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為研究對象,經臨床診斷和病理實驗檢查,患者確診,符合衛(wèi)生部最新頒布的關于COPD臨床診斷標準[3],該實驗通過該院理論委員會審查,患者與家屬知曉實驗調查過程,在此同時簽署了知情同意書?;颊呔幱诩毙云?,I型呼吸患者衰竭者7例,II型呼吸衰竭者25例,均需要實施無創(chuàng)呼吸機輔助通氣。在此其中男患者21例,女患者19例,年齡區(qū)間為56.8~81.3歲,平均年齡為(64.9±2.2)歲?,F(xiàn)依照就診順序,將患者隨機平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20例。兩組患者無創(chuàng)呼吸機輔助通氣例數(shù)、性別、年齡等基線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實施常規(guī)治療。詳細為:對其實施抗感染、祛痰,止咳,吸氧,使用β2受體激動劑吸入、氨茶堿等等。以此為基準,觀察組患者使用甲強龍(進口藥品,注冊證號:H20080285)加以治療,劑量為40~80 mg/d,方式為靜滴。5 d為1個療程,治療結束后1周,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體征情況,在此同時評價治療結果。
1.3 觀察指標
①對患者的治療效果加以對比;②觀察兩組患者肺部濕音消失時間,咳嗽消失時間和喘息緩解時間;③對比兩組無創(chuàng)呼吸機輔助通氣者時間,ICU住院時間。
1.4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采用成組設計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數(shù)據(jù)用(x±s)表示。檢驗標準α=0.05,P
2 結果
2.1 患者治療效果對比情況
對照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為65.00%,觀察組為90.00%,組間數(shù)據(jù)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2.2 患者臨床癥狀與體征對比情況
和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在喘息緩解時間,咳嗽消失時間以及肺部濕羅音消失時長上顯著較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2.3 患者ICU住院時間與無創(chuàng)呼吸機輔助通氣時間比較情況
觀察組的無創(chuàng)通氣時間與ICU住院時間比觀察組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3 討論
COPD死亡率較高,對于人體機能損害嚴重[5]。從病理特征上來看,其為肺實質,肺血管和氣道出現(xiàn)慢性炎癥。使用X線平片和CT對病灶位置加以觀察,可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肺中部的肺泡巨噬細胞,T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等物質的數(shù)量顯著增加,上述炎性細胞于肺泡處釋放白三烯-B4,腫瘤壞死因子α等介質,令病患肺部結構受損,進而加重病情,最為常見的表現(xiàn)為肺水腫。肺水腫一旦出現(xiàn),氣道內氣流受阻,通氣血流比例失衡,進而導致患者出現(xiàn)缺氧現(xiàn)象。值得說明的是,COPD急性期者會呈現(xiàn)出全身性炎癥反應,在這種情況下,各種呼吸衰竭癥狀隨即發(fā)生。由此能夠看出,使用有效方式,全面控制該疾病患者的病情進展,為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方式。糖皮質激素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抑制炎性細胞遷移與活化,進而抑制細胞因子生成和炎性介質釋放, 提升平滑肌標β2受體反應程度,減少起到高反應性,全面修復氣道受損位置的上皮細胞,提高纖毛運動活性,加強支氣管擴張,緩解痙攣。在發(fā)揮上述作用的同時,糖皮質激素,還能夠降低血管收縮程度和炎性滲液量,進而全面緩解患者氣道阻塞與炎性反應[6]。
甲強龍為典型糖皮質激素。屬于人工合成類藥物,其在血漿中主要以游離形態(tài)存在,滲透力強。對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者,使用甲強龍加以治療,可以取得相對滿意的臨床效果。該實驗直接證實了這一點,與相關文獻闡述一致[7]。另外,和同門類藥物相比,例如地塞米松等,其對于慢性阻塞性肺炎急性期者的藥物毒性更小。COPD為慢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有著治療時間長,易反復的特征,因此需要長時間使用糖皮質類激素,這種激素會令病患骨代謝異常,因此在長期用藥時,應酌情減少使用計量,控制治療時間[8]。
在該次實驗相關研究結果中可見,和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效果,ICU住院時間,無創(chuàng)呼吸機通氣時間,喘息緩解時間,咳嗽消失時間以及肺部濕音消失時間上均好于對照組,P
[參考文獻]
[1] 馬艷, 王賓友,易延靜,等. 甲強龍與普米克令舒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療效觀察[J]. 四川醫(yī)學, 2016(2):157-159.
[2] 陳國洪. 甲強龍聯(lián)合尼可剎米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療效分析[J]. 中國實用內科雜志, 2015(S1):49-50.
[3] 尹琴,張繼先,伏振,等.甲強龍與氫化可的松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療效對比[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5(30):20-21.
[4] 帕爾哈提.塔衣爾, 再努熱木.艾則孜, 玉素甫江.牙庫甫. 甲強龍聯(lián)合布地奈德治療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fā)作的臨床研究[J]. 中國處方藥, 2016,14(7):16-17.
[5] 朱衛(wèi)波. 甲強龍聯(lián)合多索茶堿對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血清脂聯(lián)素、MMP-9、IL-17、IL-10及TNF-α水平的影響[J]. 海南醫(yī)學院學報, 2016, 22(12):1214-1216.
[6] 張朝杰. 甲強龍對自身免疫性肺氣腫大鼠肺泡隔細胞凋亡的影響[D]. 遵義:遵義醫(yī)學院, 2014.
[7] 閻重玲.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l作期的療效觀察[J]. 醫(yī)藥, 2015(17):205.
[關鍵詞] 納洛酮;慢阻肺;Ⅱ型呼吸衰竭;療效;不良反應
[中圖分類號] R563.9;R563.8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3)20-0063-02
Ⅱ型呼吸衰竭會導致嚴重的低氧及高碳酸血癥,其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呼吸困難、發(fā)紺、電解質與酸堿失衡等癥狀,嚴重地威脅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屬于一種臨床上較為常見的急癥。納洛酮(Naloxone)屬于一種特異性阿片類受體拮抗劑,具有較好的拮抗以及逆轉β-內啡肽所導致的中樞性呼吸性抑制作用,從而改善了缺氧以及CO2潴留而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臨床治療功效[1]。本文主要基于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加用納洛酮治療慢阻肺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取得了比較滿意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本研究資料源于2007年7月~2012年7月入住我院的100例經臨床病理學診斷為慢阻肺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臨床資料,均符合“慢阻肺臨床治療規(guī)范”,其中男55例,女45例;年齡59~83歲,平均(73.21±11.30)歲;病程為4~9年,平均(6.62±2.33)年;將本組患者按照抽簽法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為50例,兩組一般資料方面無統(tǒng)計學差異(P > 0.05),資料具有均衡性。
1.2 治療方法[2]
對照組與觀察組均給予積極的感染控制、持續(xù)性低流量吸氧,氧流量為(1~3)L/min,濃度為30%~40% 、解痙平喘以及止咳化痰、維持患者體內水、電解質以及酸堿平衡等,并給予必要的營養(yǎng)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0.18 mg納洛酮+0.9%生理鹽水10 mL靜脈注射,2次/d,連續(xù)使用4 d。
1.3 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治療之后咳喘等癥狀明顯改善,意識狀態(tài)在24 h之內轉為完全清醒狀態(tài);有效:治療之后咳喘等癥狀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且意識狀態(tài)在24~48 h范圍內轉為清醒狀態(tài);無效:治療之后咳喘等癥狀無明顯改善,甚至出現(xiàn)惡化等現(xiàn)象[3]。
1.4 觀察指標
1.4.1 心臟指數(shù)(Cardiac Index, CI)的測定 儀器:彩色多普勒超聲儀(產自于美國PHILIPS Company,SONOS-7500型號),對心輸出量(Cardiac output, CO),CO=[心室舒張末期容積(EDV)-心室收縮末期容積(ESV)]×心率(次/min),由此可以得到:CI=CO/BSA(體表面積)。
1.4.2 肺動脈壓力測定 儀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產自于美國PHILIPS Company,SONOS-7500型號),利用“三尖瓣返流法”對肺動脈收縮壓(PASP)進行估測,PASP=P(三尖瓣返流的最大壓差值)+SRAP(收縮期右房壓)[6]。
1.4.3 血氣分析 儀器:Roche OMNIC 血氣分析儀,抽取動脈血測定氧分壓(PaO2)、pH及二氧化碳分壓(PaCO2)。
1.5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治療療效與治療前后CI、肺動脈壓力以及血氣分析指標變化、不良反應等。
1.6 統(tǒng)計學處理
本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均由SPSS15.0軟件加以統(tǒng)計及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相對數(shù)表示,采用χ2檢驗,P <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療效對比
見表1。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高度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療效比較[n(%)]
注:與對照組相比具有高度統(tǒng)計學意義(χ2=9.550,**P
2.2 兩組治療前后CI、肺動脈壓力以及血氣分析指標變化對比
見表2。由表2可知,兩組治療前后CI、PASP、PaO2、PaCO2、SaO2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P < 0.01),且觀察組治療后上述各指標較對照組治療后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對比
兩組均出現(xiàn)惡心、嘔吐,無明顯抽搐、心律失常等不良反應,對照組出現(xiàn)上述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4.00%,觀察組為12.00%,兩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
3 討論
Ⅱ型呼吸衰竭在臨床上較為常見,其主要是由于肺通氣功能出現(xiàn)障礙而引起的,目前對其發(fā)病機制尚無完全統(tǒng)一的說法,其中呼吸動力以及呼吸阻力之間的不平衡性而導致發(fā)病的說法較多。相關研究表明,在患者機體之中出現(xiàn)Ⅱ型呼吸衰竭時,機體內的β-內啡肽濃度出現(xiàn)顯著性升高,β-內啡肽系內源性嗎啡樣物質,主要來源于下丘腦和垂體,β-內啡肽能抑制呼吸中樞,減少呼吸沖動,使呼吸動力進一步不足,導致呼吸困難,每分鐘通氣量下降,使低氧及高碳酸血癥更趨嚴重,形成惡性循環(huán)[4]。COPD 合并呼衰通過常規(guī)的治療結合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能夠明顯改善患者外周血 pH 值,升高 PaO2、SaO2,降低 PaCO2,在開始治療的 24 h之內可能夠顯著改善呼吸困難的嚴重程度,而且更為重要的一點就是能夠明顯降低病死率以及插管率,尤其是插管率出現(xiàn)明顯降低,因此所引起的感染率也逐漸下降[5,7]。同時,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可縮短 COPD 呼衰患者的住院時間,顯著減少醫(yī)療費用,目前已成為呼衰第一線治療手段。與人工氣道相比,無創(chuàng)通氣的主要缺陷為不能有效引流痰液從而影響通氣效果,同時也影響了肺部感染的控制。
本研究主要觀察比較兩組治療療效與治療前后CI、肺動脈壓力以及血氣分析指標變化、不良反應等。結果顯示: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為74.00%,明顯小于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8.00%),兩組差異具有顯著的統(tǒng)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納洛酮治療慢阻肺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療效顯著,治療前后CI、肺動脈壓力以及血氣分析指標變化顯著,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應在臨床上加以推廣并應用。
[參考文獻]
[1] 邱彩玲. 酚妥拉明聯(lián)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療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心力衰竭的療效觀察[J]. 實用心腦肺血管雜志,2012,20(3):474-475.
[2] 黃治平.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慢性肺心病頑固性心力衰竭32例療效觀察[J]. 中國全科醫(yī)學,2010,13(9):2884.
[3] 歐陽旭. 血清N- 端腦鈉肽前體對心力衰竭的診斷[J]. 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1,32(12):1346-1348.
[4] 王瑜,余焰. 檢測氨基末端腦鈉肽前體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臨床意義[J]. 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1,32(12):1324-1325.
[5] 冼慶林. 納洛酮在內科急癥的應用評價[J]. 廣西醫(yī)學,2002,34(10):85-87.
[6] 王炳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衰患者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治療體會[J]. 中國醫(yī)藥導報,2011,8(20):51-52.